追本溯源!還原歷史上真實的閻王牛頭馬面孟婆湯

2020-12-14 百家號

作為80後的小編,從小就聽爺爺奶奶講牛頭馬面,閻羅王的故事,想當年那是嚇的屁滾尿流啊!地獄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就像西方的鬼怪都是吸血鬼之流,他們究竟有沒有歷史依據呢?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本以為這種歷史小故事都是信手拈來的內容,了解之後才發現自己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完全是知之甚少啊,比如說老話說的諺語,「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裡面的閻王爺叫什麼名字呢?牛頭馬面黑白無常,這麼辛苦,日夜奔波,他們歷史上有真人嗎?還有那個孟婆,仔細想想還真不了解!

閻王

首先來講講陰間的大Boss閻王爺!大家知道閻王是什麼意思嗎?其實兩個字在中國的古詞語中是沒有的,這是外來詞彙是從梵語中音譯出來的,是梵語中閻魔羅蛇的簡稱,又做閻羅、閻魔、夜魔、閻羅王,意思是束縛的束,也就是把有罪的人綁起來。這個閻羅王最早的工作地點也不在中國,而是在古印度,他是印度神話裡面管理陰間的王。在印度現存的最古老的詩集《梨俱吠陀》中還記載了有關閻羅王的傳說,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吠陀的字面意思是明及知識的意思,他使用的是比印度梵語還更為古老的語言。稱之為吠陀梵語。就像歐洲的拉丁和希臘語一樣,是印度教、佛教長等祭祀語言梵語是印度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

據史料記載在古雅利安人,開創了印度歷史上的吠陀時期,文明燦爛的一踏糊塗,傳說人死後,靈魂要去天界樂土中的夜魔神那裡去報導,而且夜魔神還有二犬作為他的使者經常在人間巡遊。二犬的嗅覺很靈敏,發現有人快死的時候,就把他們的靈魂引入天界。最初這一信仰,被婆羅門教繼承了下來,又認為夜魔神已經從天界轉到了地界,是專門監督死者生前行為的,並是以相應賞罰的神靈。佛教創立之初也吸收了這種說法,並稱之為地獄之主神,冥界之總司,而且衍生了多種含義和說法。如在梵語中,「雙王」據說閻王是由兄妹二人來做的,所以說,閻王爺本尊竟然不是中國人!中國古代的僧人翻譯佛經的時候,有時候會把閻王翻譯成為平等王,意為賞罰分明處事公正。然後這一信仰經佛教傳入中國,由於中國本土的道教信仰以及民間迷信相互影響,便逐漸的演變出了具有漢化色彩的十殿閻羅,分別是: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因分居地府十殿,故得此名。凡發往投生者,令先壓於孟婆神,然後灌迷湯令其忘卻前生之事。剛才說的十殿閻王中,其中掌管第五殿的閻羅王包就是著名的北宋清官包拯。這種歷史其實從隋唐以後,民間就開始流行,很多忠臣,或是剛正不阿的人死了以後,下去做閻王的說法。出去包拯之外,還有歷史上的韓擒虎,範仲淹和寇準都是閻王。這這四位閻王均是各司其職,沒有權力重疊也沒有慵懶執政,把陰間的事大大小小處理的井井有條,效率高達百分百,實現了真正的公正、公平、公開,確實是厲害。

黑白無常

說完閻羅王,就該說牛頭馬面和黑白無常了,其實我查了很多資料,來自於民間傳說和宗教故事啊,也是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歷史演化最終定型的。有網友會說牛頭馬面黑白無常,似乎他們的工作有交集,不會打架嗎?其實不然,白無常和黑無常人們並稱無常二爺,專門負責捉拿惡鬼的神,黑無常是列入十大陰帥之列,而白無常是笑顏常開,頭戴一頂長帽上面有「你也來了」四字,黑無常一臉兇相,長帽上有「正在捉你」四個字。那為什麼無常有黑白之分呢?有專家說了,首先宗教中的神,很多都具有人間性,也有喜怒哀樂,捉拿惡鬼這事不能成天到晚只有一人上班,對吧?總得有個輪班調度吧,也得放假啊,不然的話,很容易得下職業病啊!第二,就是從黑白陰陽來講才符合道教的陰陽說。第三就是很多民間故事中分析,白無常都是懲治不夠稱的,而無常是專拿鐐銬去捉拿惡鬼的,而牛頭馬面是迷信當中陰曹地府的鬼卒,兩者並不衝突啊!

孟婆湯

剛才還提到了孟婆神,就是給人灌孟婆湯的孟婆。相傳是西漢人,自幼念佛吃齋,終身未嫁,因為她從不回想過去的事,也不考慮未來,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忘了,只記得自己隨娘家姓孟,故世人稱之為孟婆。除了念佛吃齋以外,孟婆是煲得一手好湯啊,而且她又好客大方,每次做好了湯總會邀請鄰裡鄉親們來嘗嘗鮮。後來皇帝微服私訪中嘗到了孟婆煲的湯,便想把它帶回京城,為自己專門煲湯,沒想到孟婆是一再婉拒,皇帝一怒之下就把她殺了,孟婆的忘魂飄到了閻羅殿上,當這個閻王翻生死簿得知,孟婆一生無欲無求沒有私心雜念,而且包得一手好湯,正好可以解決陰陽之間的記憶問題,於是就派她到奈何橋邊開了個孟婆茶莊,只要生死輪迴就必須喝下孟婆湯,往事記憶從此過眼雲煙。

今天就分享到了這裡了,各位有什麼需要補充的麼?留言給我吧!

相關焦點

  • 搞笑漫畫:牛頭碰到耿直的白無常,逃單失敗?
    搞笑漫畫:牛頭碰到耿直的白無常,逃單失敗?牛頭偶遇馬面,歡快的伸手打著招呼,說:「小馬哥~,今天閒來無事,豔陽高照,正是一個喝湯的好日子啊!咱們一起相約去喝湯呀,聽說孟婆今天推出了新款湯底耶!」邊說邊走到馬面的面前,與此同時馬面腳下生風,一臉不耐卻風姿不減,說了一句:「不去!」可見老牛是沒少找馬面去喝湯呀!牛頭找馬面喝湯的計劃失敗後,繼續漫無目的的閒逛,正巧看見了迎面走來的白無常,這可把牛頭高興壞了,忙上前道:「白姐~如果方便的話相約去喝孟婆湯呀!最近推出了新款,絕對能讓你喝過難忘,你去不去呀?
  • 閻王爺、孟婆、黑白無常,最早出現在歷史何時何處?
    「閻王」別稱閻羅王、閻王爺、閻魔王,是我國神話中掌管人間地獄的最高行政長官。有句話叫做「閻王叫你三更死,無人留你到五更」,可見閻王爺權力很大,說一不二。老子在創建道教時,把印度神話中的「閻魔羅王」的原型兼收並蓄創建了「閻王」這一形象。換言之,「閻王爺」這個稱呼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春秋戰國之前。
  •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傳說中的小鬼有哪些?
    之後更是將道家的十殿閻王的說法吸收,讓閻羅王成為十殿閻君之一。在我國的神話中,地獄中除了有閻羅王這些上層的人物之外,還有一些地獄的冥吏。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小鬼說的就是這些地府的冥吏!主簿我們地府中主簿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判官。
  • 非洲草原最熱愛遷徙的動物,一年奔襲3200公裡,長著牛頭馬面羊須
    提到牛頭馬面大家一定不陌生,是神話傳說中的鬼卒,但是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種動物,長著牛頭馬面的結合體,它就是角馬。角馬是一種是一種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動物。雖然名字叫做角馬,但它其實是牛科的狷羚亞科的角馬屬。
  • 傳說中的黑白無常,歷史上有原型嗎?他們生前又是怎麼死的?
    傳說中的黑白無常,歷史上有原型嗎?他們生前又是怎麼死的?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子不語怪力亂神。而這「怪力亂神」簡單來說就是指的鬼神之說,在民間各種鬼怪神仙流傳的十分廣。比如對於死亡的恐懼,人們覺得是閻王請了去,而這來請的就是熟知的黑白無常了。黑白無常的形象因為太過於明顯而被人們熟知。黑白無常都是手拿著哭喪棒頭戴高帽,黑無常一身黑,還會拿著鐐銬,負責緝拿鬼魂,帽子上寫著「天下太平」,也有「正在捉你」四字一說,小編覺得這裡天下太平應該是指死後一律平等。
  • 大王不高興:當東方閻王遇到西方撒旦,誰在瑟瑟發抖?
    眾所周知,在我們中國古代神話當中,掌管地獄的神就是閻王,他的生死簿、他的左膀右臂都是人們家喻戶曉的。身邊有著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等得力的手下幹將,但這只是我們東方的神話故事。關於西方掌管地獄的統治者就另有其人了,他的名字叫撒旦,在西方人眼裡是一個恐怖又邪惡的存在。
  • 西遊記的三界妖王讓玉帝頭疼,閻王難受,一口氣還差點把靈山吹倒
    連閻王都怕了他。如來也非常的心慌,玉帝知道了都非常生氣,而且孫悟空也打不過他。閻王是地府裡面的大王,他負責地府的一切事物。如來是西天裡面最厲害的佛祖,而玉帝也是統領三界的人,這三個人在西遊記裡面有很高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怪物能讓他們三個人這麼頭痛呢?當初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都沒有讓玉帝這麼著急,甚至他打到了凌霄殿的時候,玉帝也只是很淡定的派人請如來過來幫忙。
  • 地獄之門,第五殿,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民間有歇語:「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閻羅王本是管理第一殿的,負責篩選亡魂,因為可憐冤屈而死的人,經常將他們放回陽間伸冤,嚴重破壞了陰曹地府的工作制度,所以被降職掌管第五殿,其殿位於大海之底,東北沃礁石下,名為:「叫喚大地獄」。中國民間也有這樣的傳說,包拯去世後做了閻王,審理陰間案件。
  • 世間都有哪些人躲過了孟婆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樣看來每個人轉世投胎都難逃被灌孟婆湯的命運了,其實也有例外,且來看看古代典籍中是如何記載的:首先,根據《西遊記》第八回記載,這豬八戒沒喝過孟婆湯就投胎了。原文是:觀音按下雲頭,前來問道:「你是那裡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間擋我?」
  • 牛頭造句和解釋_牛頭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見「牛頭旃檀」。牛頭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看各樣彩排著的戲人邊走邊唱,看踩高蹺走路,看蝦兵、蚌精、牛頭、馬面……人山人海,賣小吃的擠得密密層層,各式各樣的糖果點心、雞鴨魚肉都有。(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9、父愛之舟)牛頭參考例句:1、半人馬被牛頭人瞪著牛眼弄得獐麋馬鹿。2、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3、他一臉牛頭馬面的樣子,常使人在無意間受到驚嚇。
  • 閻王的生死簿上的規矩:如何查看自己的生死簿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章二:「男的下窯,女的要飯,那狗閻王的生死簿上也不叫窮人團圓。」 (原文來自www.9y9y.com)  2.比喻記錄壞人壞事的本子。京劇《平原作戰》第一場:「告訴你們,抗 日 軍民掌握著你們的『生死簿』,誰做件壞事,記個黑點,到時候算總帳。」  3.指生殺大權。賀敬之《秦洛正》第二場:「他們掌著生死簿,罪名還不是由他定。」
  • 西方的13層地獄,中國的十殿閻王,季羨林的比較地獄學
    季羨林認為印度地獄已經是「博大精深」,但是在博大精深上,中國人又把印度地獄發揮到極致,進行擴大和渲染,把地獄幻化成七寶樓臺。對中國地獄進行極致描繪的就是《玉曆至寶鈔》這本奇書。這本書據說成書於清雍正時期,是一位法號叫做「淡痴」的修行者,在遊歷過地府之後,將這本書從地府之中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