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信二手車CEO戴琨:放棄汽車金融業務裁員近4000,正搭建全國物流網

2020-12-15 騰訊網

「現在沒有啥能打擊到我。」在刻意規避聚光燈近一年後,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在接受包括出行一客在內的媒體採訪時,直言倍感輕鬆。

相比今年在早些時候,遭遇美國投資機構做空接受出行一客獨家專訪時,戴琨的氣色好了很多。

今年4月16日夜,優信集團(Nasdaq:UXIN)遭遇美股機構做空,股票由此兩度觸發熔斷,跌幅逾五成,仍讓人心悸。經過多空博弈,次日在優信全盤否認的號召下,多頭幾近收回失地。

「聽說過做空,但畢竟是第一次親身經歷。看到做空報告當晚,我一宿沒睡。」彼時,37歲的戴琨對出行一客記者如此回憶。

在2019年末的對話上,戴琨再度與包括出行一客記者在內的媒體對話,還原了這一年優信的業務加減法,吐露了二手車行業下半場賽事的方向。

▲ 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接受包括出行一客在內的媒體採訪 / 記者李皙寅 攝

作別讓人「精分」的汽車金融

相比於躲避聚光燈的戴琨,優信自身倒是頗為吸睛。

一方面,優信做了減法,將汽車金融業務剝離出了主營業務,這有效規避了經營風險。

2019年7月,優信將助貸業務轉讓給58金融,換取後者一定數量股份和1億美元現金。金融業務是二手車電商平臺的重要營收來源,2019年第一季度,優信助貸收入約為5.74億元,佔總營收的57.2%。

戴琨曾對出行一客記者直言,「優信最受挑戰的,就是金融屬性。」

由於金融服務費用雄踞營收的半壁江山。有二級市場分析師對出行一客記者表示,電商和金融的估值、玩法都不同,兩塊產業的投資人風險偏好也不同,這或許是導致優信股價低迷的緣由之一。

事實上,金融服務業務的擴張也給優信帶來了不少困擾。由於汽車金融融資租賃模式仍未被大眾消費者所熟知,導致業內常見消費爭議,糾紛不斷。

「經常人格是分裂的。」對於戴琨而言,兩塊產業的在風險、業務、利潤等方面的全然不同,兩手都抓實在不易。

汽車金融曾在2018年被企業流通業內視作為寒冷車市取暖的關鍵舉措,卻因為遭遇包括國家嚴監管在內一系列壓力,而啞火。

但遺憾的是,汽車金融也受到了包括受金融監管趨嚴為主的各因素影響。在中國汽車金融貸後管理及資產處置峰會上,上海市租賃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榮華表示,包括汽車融資租賃在內,傳統貸後催收工作得到了全面的整治,由於法規尚不明確,買賣市場尚不成熟,抵押物流動性的問題、汽車金融的零售不良市場處置已成為行業長期的痛點。

這一次業務合併,從優信中抽離了近4000人的團隊。在告別儀式上,戴琨為離別而難受,但他認為能夠聚精會神做正確的事兒,才是大局觀的表現。

ALL IN全國購

在他眼中,這一正確的事兒就是「全國購」。所謂全國購,就是讓消費者可以藉助優信的網絡,在全國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型。

「我的戰略從未如此清晰,如果你讓我把公司砍到只剩一個業務,我立馬就能告訴你答案,絕不糾結。」在戴琨眼中,「超級供應鏈」業務就是他挖出來的金子,全國購就是實現戰略的重要抓手。

在線上領域,優信與淘寶達成了戰略合作,以供應鏈能力擴增高效低成本線上流量。同時,全國購縮短了傳統二手車歷經車源地、批發地、省會城市、地級市、縣城逐級分發的漫長鏈條,減少了成本。

戴琨想到做全國購,源於2017年他與優信前COO彭威廉的一次對話。當時,戴琨自己在優信買了一輛外地的二手車,因為自己是公司老闆,他讓員工從外地直接幫他買,比在北京買便宜不少錢。彭威廉問他,如果別人想買,他們也能這樣輕鬆買到嗎?戴琨由此萌生全國購的念頭。

事實上,異地二手車購車的市場一直存在。由於不同車源地車價有價差,此前,國內60%的車輛都是異地過戶。以北京為例看優信平臺上的車,北京本地的車和外地的車一起混選,93%的用戶自然選中了異地車輛,價差自然存在。

值得留意的是,迥異於同業做信息中介,優信正試圖發力做數據挖掘和配送物流。這一場二手車的下半場戰爭正向電商業的淘寶與京東般的較量遊戲。

目前,全國購已經觸及縣鎮級城市提供門對門物流服務,包括全國900個城市和地區。在這背後,是優信全國15個中心倉庫,50多個分撥倉庫形成的物流網。

有趣的是,在這一年裡,二手車電商巨頭們有的從傳統的信息中介「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轉型為直賣,有的也模仿優信跟進搞全國購。

戴琨自己覺得壁壘有三:前段,對供應商的報價及真實車輛信息獲取能力;中端,成熟運營支持車輛運輸到上牌的能力;後端,消費者購車過程中的整體感受。

回顧優信9年歷史,戴琨說,他踩過的最大一個坑就是,2014年開始做TO C的時候,沒有直接走到全國購這個位置。當時,優信選擇了做相對輕鬆的二手車信息服務,「這是二手車電商的第一步價值,我們當時覺得,讓用戶比較起來更簡單方便,是很大的價值。但從一個商業模式的本質上來說,它不是絕對關鍵的那一項。 」

「作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二手車企業,優信對美國資本市場有吸引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出行一客記者表示,若沒有中概股做空壓力,市值會好很多。羅磊認為,優信的重點在於謀求規模和效率之間的平衡。昔日強調擴張攻城略地,如今需要提升效能。

如下為媒體與戴琨對話,略有節選:

聚焦全國購

Q:緣何看上全國購?

A:全國購最開始當時做的初衷和原因是前COO彭威廉的購車經歷。2016年底,想買車的他,在網上看中了溫州的一輛車。當時優信拍尚不支持跨城購買。我就讓溫州同事去現場驗車,然後運送提檔。在這過程中,我發覺自己就有多次類似經歷。這給我帶來很大衝擊,就萌生了要做全國購的想法。圍繞消費體驗,構建了相應的支持體系。

Q:消費者是否願意為全國購買單?不同區域間差價能否覆蓋物流成本,優信怎麼能賺到錢?

A:以北京為例,本地車輛與異地車輛混淆背景下,93%的用戶自然選中了異地車輛,這說明差價自然存在。電商低價拿貨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有採購型的買手;其二是提供自由競爭市場。我們試圖藉助平臺,讓消費者能夠全國範圍內充分選擇車輛。

Q:全國購的商業回報?

A:只要是堅持去做對消費者和行業有價值的事情商業回報一定會成功的。數據來看,今年全國購從Q1-Q4的虧損是在快速收減。我們通過精細化的管理,能夠讓它不斷地實現收窄。具體來看,單車的盈利表現是非常好,消費者願意為服務付費。從銷量來看,距離盈利拐點已經非常近了。

Q:年初優信宣稱做全國購後,諸多友商跟進,那優信的壁壘在哪?

A:壁壘是成體系的矩陣。從前端來看,需要在全國兩萬、三萬經銷商之間形成很好的供貨和採購方的關係。這體現在打款效率,車商報價的真實性,以及在交易完畢之後你還是在和外人配合的,他對你系統的熟悉和適配能力,這都是對外供應商的張力;從中端來看,有數據帶來的研發壁壘。藉助第三方數據可以查到車輛的維保記錄,也可以通過大量交易數據知曉具體車型的檢測要點,因車而異。後端是運營壁壘,體現在物流及時性及上牌、維保等交付、售後體系支持。最終都表現為消費者滿意度。模仿這些壁壘需要大規模資金和時間投入,背後是大量案例的摸爬滾打。

Q:全國購會如何倒逼二手車小商人們轉型?

A:以往的倒爺自己辛苦,決策未必正確,不對供應鏈產生價值,不該存在下去。只有把收車和出車間的流通環節減少,才能讓車商賺得多、消費者得實惠,我們也能實現薄利多銷賺到錢。具體來看,現在中間環節成本在16%以上,刨除優信拿走的部分,省下的10%就進了車商和消費者的口袋。未來收購能力強且融合線上經營的車商會活的越來越好。

剝離汽車金融

Q:汽車金融佔營收半壁江山,為何將其剝離掉?

A:經營金融和經營商業完全不同。當我一手經營交易平臺,一手經營金融平臺,我經常人格是分裂的。中國二手車行業一定要有非常好的金融供應商,但是金融這個業務其本身發展節奏、發展策略、風險的識別能力、大環境之間的關係、催收貸後過程當中拿捏的分寸以及對整個金融行業政策的判斷,非常牽扯時間和精力。

Q:想法源自何時?

A: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始想了,但是我們一直沒想好用一個什麼樣的好的方式。在58入股之後我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團隊組成非常相似,合起來做一定會效率更高,會進一步改善。

Q:優信還有金融業務嗎?

A:我們整個金融業務合併帶出去了將近4000人的團隊,整個這個過程你會很不舍,我們高管在一起我們做了一個告別儀式,這是你並肩戰鬥過的,我們非常難受,但是我覺得我們優信管理團隊是一個有大局觀的團隊,在整個業務進展過程當中我們知道我們該做哪些正確的事情。現在,我們還有一個衍生業務部,幫助消費者做更好的金融方案,藉助交易場景,將金融服務推薦由供應商來做。

看待上市

Q: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壓力幾何?

A:剛上市會有壓力,半年後就習慣了。我們是創業者,不是炒股的,但是那本身並不會創造價值。資本市場有時候未必對於一個公司價值的反映是足夠高效的,但是我又相信從長遠的角度來講,只要你堅持去做一件有價值的事情資本市場一定會反映出來的。這個事情是自我內心的一個調整和對於未來和長久目標堅信這兩者混合在一起,我覺得很多時候不但沒有磨滅我的鬥志反而會增加我的鬥志。

Q:作為二手車電商第一股,如何看待上市信批公開的壓力?

A:上市給公司帶來了很多痛苦,但也給公司帶來了很多好處。比如管理技術,從2011年開始創業,在過去這一段中國的創業歷程當中,大量公司講模式不講管理技術,優信也犯過同樣的錯誤。一級市場投資人因為更深刻地了解企業,時常一起瘋,但這並非正確選擇。以美國創業企業為例,需要理想和增長,經營管理和數據的兼得。拋開管理紀律和經營,談理想這是耍流氓,拋開理想只談管理紀律和經營這種就是不上進。我們有陣痛,但我不會賣股票。歸根結底,市值是投資人依據經營數據對公司長期回報的信心。

Q:財報顯示營銷費用下降。如果實現降本增效與增進消費者認知的平衡?

A:營銷費用再跟各位稍微解釋一下,裡面包含了廣告、流量還包括一些我們銷售費用,就是我們的銷售人員提成等等一些。在降本與用戶引流上,我有兩個判斷:第一,中國二手車廣告的窗口期已過。年初的投放也表現出現在的廣告投放它的有效性與兩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大家再多聽也並不能獲得新客的覆蓋;第二,二手車消費者並非衝動購買,他會充分比較。年在降低品牌的過程當中我們是拉高了在流量方面的投入。為此,我們做了很多流量獲取過程之中的創新和方法,我們的團隊也開發了不同的用戶的獲取渠道,尋找到了很多我們在流量層面進行戰略合作的一些點位。

Q:Showhand全國購,擔心過失敗嗎?

A:擔心過,但不經常擔心。我是比較樂觀的人,大家說我氣色比較好,沒有什麼可以打擊到我。同時,我們充分反覆地論證過這個事情。一個人創業的堅定和信心來自於這件事情其本身創造價值的真實性,你最沒信心的時候你覺得這還是假的。這個事我們經過我們透徹地、一層層剝開剖析後,我們覺得這就是可行的。(責編/楊佩謙)

相關焦點

  • 無底洞虧損,法人被限高,風雨飄搖優信二手車如何求生?
    就在優信發布最新Q2財報前一天,企查查顯示,優信二手車CFO及公司法定代表人曾真,再次被限制高消費。今年5月,曾真也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發布限制消費令。此外,整整2020年,它都處於降薪裁員、「套路貸」、高管流失等各種內外交困的負面消息之中。風雨飄搖的不僅是優信二手車。
  • 貸款20萬被扣近3萬技術諮詢服務費,優信二手車變相「砍頭息」
    原標題:貸款20萬被扣近3萬技術諮詢服務費,優信二手車變相收取15%「砍頭息」 來源:探長讀財 作者:探長
  • 全國二手車出口首單發車儀式在西安舉行 優信開拓國際業務新通道
    今年5月,商務部宣布北京、西安等10個地區獲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三部委批准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西安成為國家首批二手車出口業務試點地區。  優信作為全國首批獲得二手車出口資格的企業,在今年 5 月商務部正式發布二手車出口試點通知後,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以超高執行效率,率先完成中國二手車出口第一單。
  • to B變道to C,優信二手車的下一階段怎麼跑?
    他在接受36氪的專訪時,曾有一段比較有意思的對話,引用如下:「二手車究竟是一個線上的生意,還是一個線下的生意?」「這個事情我願意賭一把,我覺得它可以線上化。」「賭」是戴琨在回應二手車電商市場與優信發展問題上多次提及的一個詞,並非是此次專訪中的特例。
  • 二手車行業雪上加霜 每分鐘成交2輛的二手車平臺「休克」?
    2014年,26歲的邱慧放棄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加入起步不久的優信集團,並擔任其CTO,從零開始籌備並搭建優信的線上交易平臺。自2014年以來,在邱慧的帶領下,優信完成了三次技術迭代。去年年中,有媒體爆出優信為了剝離汽車金融業務,正大規模裁員。據優信離職員工透露,基本每個部門都有涉及。6月底時,在優信的企業微信群中,「每天幾百幾百人的少」。不過也有人表示,類似優信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這樣的裁員規模在去年也是常態,屬於行業正常的員工優化。同時,優信的經營業績始終難有起色。
  • 連線優信CEO戴琨:上市後「發條上得更緊」 持續投入營銷、技術和服務
    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在接受連線時表示,上市對於優信只是一個起點,中國二手車市場超過美國市場只是時間問題。戴琨還透露,融資將用於提升供應鏈水平,加大售後服務的投入,同時還會對營銷和品牌進行持續投入,讓消費者建立在線買二手車的觀念。
  • 優信CEO戴琨:人工智慧定價將改變行業格局
    畢業於英國卡迪夫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學碩士的戴琨在2005年從英國歸來,創立了以發布二手車零售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汽車簡歷網」,自此便開啟了二手車領域的創業之路;2011年,在二手車電商市場處於萌芽階段時創立了優信集團,如今優信已領航於二手車市場,其旗下佔據了B2B市場六成份額的二手車網絡競拍平臺——優信拍和B2C模式的優信二手車為經銷商和消費者帶來了不少便利。
  • 優信二手車獨家冠名 勞倫斯之夜本周三揭曉十佳運動員
    12月20日,由優信二手車獨家冠名的「2017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頒獎盛典」即將盛大揭幕,各大重磅獎項得主即將一一揭曉,歷經近1個月的大眾網絡票選和評委會複選,代表中國實力最強、最具人氣的10名運動員(團體)將獲此殊榮,北京衛視當晚20:55起全程直播。
  • 58同城1.5億收購二手車電商優信拍的背後
    3月24日晚間,58同城宣布,與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集團籤訂協議,以1.05億美元收購優信拍業務相關資產。從起訴侵權到投資到收購,58同城和優信集團的相愛相殺暫時落幕。近年來經濟下行、整體汽車消費不振,二手車電商行業舉步維艱。
  • 58同城收購優信拍背後:二手車電商野蠻生長倒計時
    優信「斷臂自救」優信創建於2011年,旗下業務主要包括優信拍、優信二手車和優信金融三大板塊。作為中國二手車電商行業第一股,2018年6月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風頭無兩,優信發行價為9美元,市值達27.61億美元。
  • 二手車電商的大蕭條時代
    堅定C2C模式才是行業正道,認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樣一個定位本身價值10億美元」的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湧,如今也只剩下這10億元的定位,並從2019年9月開始啟動了面向全國12座城市,涉及20-30%瓜子二手車嚴選點員工的裁員。戴琨還做不到割袍斷義,楊浩湧做到了,其中還包括公司的COO雷雁群和執行總裁鄧康明。
  • 優信業績低迷,與58金融合併的助貸難逃「高利」之名
    剝離新車、金融等業務,優信將精力集中在全國購。不過,從資本市場來看,反映並不強烈,市值較上市之初蒸發近23億美元。  疫情之下,二手車行業進入寒冬,即使頭頂「二手車電商第一股」的光環,優信員工也未能逃脫掉降薪、停工的魔咒。  對此,優信公開回應稱,工作正常開展,沒有停工,不會裁員,啟動暫時性的靈活用工及降薪為了確保現金流的安全。
  • 優信戴琨的血色與榮光
    一山不容二虎創辦公司之後,優信上線的第一個業務是優信拍。優信拍的主要經營模式是在線拍賣,通過「查客」這個標準的檢測設備,對所有車輛進行30分鐘的檢查,形成一張數位化的報告,然後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公開,所有買家出價,價高者得。
  • 優信剝離金融,將旗下助貸業務與58投資企業Golden Pacer合併
    記者 | 鄭潔瑤7月11日,二手車平臺優信宣布,為持續聚焦B2C主營業務的發展,將對公司二手車交易衍生的助貸業務與Golden Pacer進行合併升級。同時,Golden Pacer未來也將為優信的二手車在線交易提供金融貸款服務。本次合作意味著優信將集中精力發展二手車電商業務,並逐漸剝離金融。據界面新聞了解,Golden Pacer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其大股東正是此前投資了優信的58集團。而優信的助貸業務與Golden Pacer合併後,58仍是該公司最大股東。
  • 58同城收購優信拍業務 二手車企業斷臂求生或成趨勢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58同城收購優信拍業務 雙方打了哪些算盤?北京時間3月24日,58同城宣布,與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集團籤訂協議,以1.05億美元收購優信拍業務相關的資產。此時發起併購,58同城以最合適的價錢,收購了需要的業務,是一個不錯的時機;對於優信來說,面對下行的市場行情,此時出手部分業務,也是斷臂自救的一種選擇。58同城補足汽車業務閉環作為國內最大分類信息生活服務平臺,58同城在招聘、房產、本地生活領域優勢明顯,汽車服務相對不及前者。
  • 優信為何再度All In,全力升級「全國購」服務體驗
    全國購是優信下的一盤大棋戴琨作為優信集團的創始人和掌舵人,在年初的內部信中曾這樣說道,「今年是我們對公司戰略最堅定的一個開年,踏上新的徵程,我們從未對公司戰略、對我們的價值、對我們的策略如此清晰。回顧過去,我們首創了中國二手車行業的『全國購』模式,實現了在線商城的價值,這是我們過去持續努力的結果,也是我們為未來做準備的重要基礎。」另在多次採訪中,戴琨都明確的表示過,「全國購」就是他眼中的二手車行業發展的終局模式。回顧優信近十年的發展歷程,早在全國尚未全面打開限遷政策之時,就開始在嘗試全國購業務。
  • 全網比價全國交付 優信服務下沉市場戰略獲回報
    優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戴琨表示,優信在線商城有全國範圍內的優質二手車源供消費者選擇,為消費者提供無與倫比的價值主張,加強了市場競爭地位,有助於長期可持續性增長。財報亮眼數字表明,優信下沉市場戰略獲得市場認可,未來具有廣闊的想像空間。
  • 人工智慧初入二手車領域 優信助力二手車商第四次能力升級
    原標題:人工智慧初入二手車領域 優信助力二手車商第四次能力升級7月4日,2016中國二手車大會在重慶召開,大會聚集了各大二手車電商以及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代表。會上, 國內領先二手車電商優信集團CEO戴琨宣布了一件震驚整個二手車行業的事情:優信將把人工智慧引入二手車領域,推出全新的「智能定價系統」,為經銷商帶來效率、誠信、服務後的第四次能力升級。
  • 阿里布局二手車市場,淘寶二手車打造超級生態入口
    為了化解用戶對車輛質量、質保、物流以及一系列手續的顧慮,二手車電商平臺也紛紛找到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摸索到了自己的方向。  優信二手車屬於「養成型」。其創始人戴琨認為,「多品類」是二手車電商的優勢也是他們發展的核心,通過更好地向用戶在線上展示車源,同時完善倉儲物流建設,循序漸進地逐漸培養起用戶在線購車的習慣。  瓜子二手車屬於「輸出型」。
  • 深耕三年,優信「全國購」修成正果
    來源:紅刊財經在疫情之後的經濟回暖期,二手車市場正以其巨大的存量、持續的上升勢頭備受關注,成為提振汽車消費的關鍵。新車市場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進入緩慢下行通道,但二手車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按照汽車流通協會數據,整個2019年,全國二手車交易1492.3萬輛,同比增長8%,交易額近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