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女性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自從家裡人得知自己懷寶寶後,家庭地位從渺小變得高大,不僅婆婆伺候著老公還寵愛著,為的都是肚子裡這個小傢伙能健康成長,但往往女性在孕期多是「一人吃兩個補」的狀態,導致產程困難生成巨大兒。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婦產科醫生都在強調——女性要注意孕期體重變化,它既能反應孕婦的健康情況,還能判斷腹中胎兒是否健康成長以及最後的體重是否正常。
還有網傳「 寶寶出生時候的體重,可以預測智商高低,除了出生多少斤以外,出生在幾月份也要算一算,也和孩子的聰明程度有關?」這些說法都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孩子出生多少斤最聰明?
對於有著傳統觀念的孩子奶奶和爺爺,更喜歡兒媳婦生出一個大胖小子,於是在兒媳婦孕期便開始享受「國寶級」待遇,不是一人吃兩人飯就是多進補少做事,導致腹中胎兒被「催胖」,成為巨大兒的候選人。
儘管如此,還有很多老人和寶媽們認為巨大兒頭越大越聰明,顯然這是不對的。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在5~8斤之間,少於5斤為低體重兒,超出8斤為巨大兒。早有研究發現:無論是低體重兒還是巨大兒,出生後罹患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較大。
不過,在後續的研究中,同樣發現寶寶日後的智力會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生長環境、照料寶寶的人、空氣汙染、教育程度等等,還需要家長綜合培養。
實際生活中,除了有孩子出生多少斤最聰明的說法以外,還有孩子出生在幾月份最聰明的說法,這種觀念又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孩子出生在幾月份最聰明?
什麼季節生娃一直都是媽媽們議論的話題,有的媽媽說,孩子冬天出生性格沉悶幹不成大事;有的媽媽說,春天出生的孩子性格最好最聰明,然而這些說法也只是個人看法,並沒有真正的研究可以證明。
反而在國外一項關於磁共振檢查評估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發現,在我國四川、雲南、陝西等西部地區,冬季出生的孩子大腦發育遲緩,而夏季出生的寶寶,也就是6、7、8月份生寶寶,寶寶的大腦發育比較快。
主要原因和夏季寶寶出生後能經常去戶外活動,促進大腦發育有關。另外,從我國9月份入學情況來看, 如果夏季出生要比冬季出生早半年上學,由於年齡的差距寶寶入學後學習成績好壞,早入學更不容易產生自卑的性格。
當然,世事無絕對,如果是意外懷孕導致寶寶出生月份不理想,都可以通過後天改善,畢竟媽媽的悉心教導、多陪伴他、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看待寶寶出生在幾月、多少斤最聰明的說法呢?不妨留言分享你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