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3日棗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不動產登記優化營商新聞發布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季冬勇表示,除政府統一組織的不動產登記和非公證繼承的轉移登記之外的其他登記業務1日內辦結。這標誌著棗莊流程再造改革攻堅取得豐碩成果。
今年,棗莊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改革賦能促轉型」工程,從11個領域發起「9+2改革攻堅行動」,其中一項就是強力推動流程再造改革攻堅,叫響「棗辦好」政務服務品牌。
不動產登記作為流程再造改革攻堅的重要內容備受關注。棗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動產辦證便利度不斷提升,全市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全市不動產登記辦件量16.43萬件,同比增加2.05萬件。
不動產登記大提速
壓減辦理環節。從今年1月10日起,棗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化局決定取消市級審核環節,由各區直接登記發證,由過去的市和區2個層級壓減到1個層級。今年6月,按照「市縣同權」改革要求,棗莊市政府決定將不動產登記行政確認權下放到區政府實施,實現徹底下放。
壓縮辦理時間。今年3月,全市不動產登記由5個工作日全部壓減到3個工作日以內辦結。自8月17日起對標全省先進,再壓減辦理時間,全面實行1日內辦結:查封、解押、地址變更、更名、異議等一般登記業務即時辦結。除政府統一組織的不動產登記和非公證繼承的轉移登記之外的其他登記業務1日內辦結。
精簡材料。棗莊市政府多次發文,棗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棗莊市不動產登記「一次性告知」單」,對68項登記類型逐一明確所需材料清單,具體清晰。於法無據的堅決取消,去掉了無法律依據、多年沿襲下來的涉及企業的董事會決議、公司章程等材料。
「一網通辦」 三級共享
棗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建設完成了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系統,於今年6月底完成升級改造,並與山東省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臺對接。
為保障和支撐「一網通辦」,棗莊完成了國家、省、市三級信息共享接口的對接,主要是公安身份核驗、婚姻登記、出生醫學證明、死亡醫學證明、企業登記備案、社會信用統一代碼等部門共享信息,可從相關部門獲取且滿足不動產登記存檔要求的材料,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供。
7月1日起,實現全市不動產登記網上運行,實現了全市不動產登記業務網上申請、網上審核、網上反饋、現場核驗、一次辦結、隨到隨辦的「一網通辦」模式。
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在任何地方、任意時間都可通過省「一網通辦」平臺申請不動產登記、上傳登記申請材料、完成網上稅費交納、選擇證書領取模式,實現「最多跑一次」和「不見面審批」,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的上線運行結束了棗莊不能網上辦的歷史,做到了線下線上都能辦。據統計,4個月來,全市通過「一網通辦」查詢、辦件等1000餘件。
棗莊藉助「網際網路+不動產登記」,將不動產登記窗口延伸至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和7家銀行,企業和群眾可以直接在銀行、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抵押登記等業務。
水電氣熱協同過戶
二手房過戶涉及千家萬戶。過去,市民申請二手房買賣過戶登記完成後,水、電、氣、熱過戶都要分別提交申請。水、電、氣、熱單位服務窗口分布在各處,市民二手房過戶後,還要再拿不動產證分別跑水、跑電、跑氣、跑熱過戶,好幾天才能辦完。
今年以來,棗莊從群眾關注的難點、堵點改起,實施流程再造、業務集成、信息共享,推動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協調聯動。8月1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實施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熱過戶協同辦理業務,讓群眾「只進一扇門」「只跑一次腿」。截至11月底,棗莊全市共辦理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熱過戶協同業務4893件。
協同後,水、電、氣、熱單位服務窗口全部進駐所在地的市、區(市)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熱服務窗口安排在政務服務中心同一層、同一區域,便於線上線下協同聯動,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解決了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熱過戶的有關問題。
不動產登記結果自動推送至市大數據中心信息共享平臺,由共享平臺分發到各區(市)水、電、氣、熱服務窗口,各服務窗口根據不動產登記結果信息分別辦理水、電、氣、熱過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