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今年有望全面實現不動產登記「四統一」

2020-12-20 重慶頻道

原標題:

國土部放大招 這兩類人房產危險了

全國所有市縣的「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房源信息,全部接入國家級平臺

不給那些囤積了大量房子的貪官汙吏、炒房者們高位出貨的最後機會

近日,關於房地產的最大消息是:在2017年年底之前,全國所有市縣的「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房源信息,將全部接入國家級平臺。屆時,一個人在全國買過幾套房,只要進行過登記,就有望依法查詢。

1

不動產登記「四統一」 今年有望全面實現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2017年是實現不動產登記「四統一」的決戰年,該部將會同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著力抓好信息平臺接入,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全部接入國家級信息平臺,全面實現「四統一」。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曾撰文指出,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核心是必須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的「四統一」。

截至2016年底,全國335個地市州盟、2808個縣市區旗已經開始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累計頒發不動產權證書1400萬本,不動產登記證明1300萬份,全國全面實現了「發新停舊」。全國1700多個縣(市、區)順利接入國家級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四個直轄市、河北、江蘇、浙江、廣西等地率先實現接入範圍全覆蓋。

根據此前國土部列出的時間表,2014年建立統一登記的基礎性制度,2015年推進統一登記制度的實施過渡,2018年前,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行,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

對於社會普遍關注的房產稅,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並不是開徵房產稅的前提條件,不過,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建成並全面運行後,能夠為徵收房地產稅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據和基礎信息,能更加有效支撐房地產稅收改革。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並不意味要開徵房地產稅,更談不上老百姓將面臨高額稅費的問題。

2

房源登記接入國家平臺為調控提供支撐

中國每隔10年就進行一次人口普查,但基本上沒有進行過房屋普查。國家基本掌握全國不同城市的住房擁有量會產生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為短期的樓市調控提供基本的數據和支撐。

二是從中長期來看,對於大家普遍關心的房產稅,它的徵收需要掌握公民、家庭在全國的房屋擁有量,這樣才能制定出比較好的徵稅方案。

三是利於整個住房制度的設計。如果國家層面掌握了所有公民的住房情況,對於建立住房制度、制定住房政策也很有幫助。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逐步建立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國家對於房地產長效機制沒有過多展開描述,但有關的提法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在2014年國家出臺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中,曾經對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有過描述,界定了四個組成工具:住房政策、土地供應政策、財稅政策以及信用政策。

另外,要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的住房信息聯網,推進部門信息共享。也就是說,全國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建立此制度,全國不同種類的房源才能統一匯總到國家的平臺上,從而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那麼,聯網後的信息不僅國土部可以使用,其他部門也可以使用。這相當於在部門之間共享了一個資料庫平臺,從而為我國房地產短期政策制定、長期制度建設提供堅實的根基。

這兩類人房產要危險了

從2017年12月開始,一個人在全國買過幾套房,只要進行過登記,都可以在平臺上查到。到那時,誰是貪官汙吏,誰在大規模炒房,誰涉嫌在房產上偷漏稅,紀委、反貪局、央行、銀監會和稅務部門將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如果你把這條重要信息,跟當前國家日漸嚴厲的調控措施放在一起,就會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當前的樓市調控的首要目的,固然是防風險、防資產泡沫,平息大城市中低收入階層對高房價的怨氣、贏得民心,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容忽視:不給那些囤積了大量房子的貪官汙吏、炒房者們高位出貨的最後機會。

這些人,如果想2017年再把房子賣了,把資金轉移出中國,就困難了很多。現在外匯管制已經很嚴格,很多地下錢莊被查處。至於通過比特幣、港股通等方式「資金外逃」,也正在引起央行的關注。

即便是錢轉移到了海外,畢竟還要存在銀行,或者以房產、股票、基金等方式存在。而中國正在對其他國家企業、居民在中國的金融帳戶信息進行調查,清理數據,並最遲在2018年9月開始跟全球主要國家實現信息互換(其他國家也在進行類似工作),到那時你轉移到海外的資產,也能被中國的司法、稅務部門清清楚楚地查到。

也就是說,2018年以後,主要國家政府聯手對居民個人、企業擁有財富進行監控的「天網」,將完全織就。除非你把自己的錢都換成金條或者美元現鈔,埋在阿富汗或者北非的沙漠裡。

今年年底之後,炒房者也將遭遇麻煩。他們在全國各地的房產、貸款記錄等,統統可以被央行、銀監會看到,未來國家可以精準地打擊炒房者。有過多次貸款購房記錄,以及在全國擁有多套房的人,可能無法繼續獲得貸款資格。

據央視、人民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經濟觀察:中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輪廓漸顯
    但其並未對登記範圍、機構和登記辦法等做出明確規定,不動產登記一直分散在多個部門。統一登記進展多年來十分緩慢。    直到2013年3月底,中國官方將出臺並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作為2014年須完成的任務之一,並規定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此後,不動產統一登記開始一路小跑。
  • 上海頒出不動產統一登記"第一證" 附權威政策問答
    上海率先在奉賢區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7月5日上午,奉賢區居民顧女士從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手中,領到了編號為31000000001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書」。  2013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登記職責全部劃歸國土資源部。2014年11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並明確於201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國土資源部要求年底前全國所有市縣要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全面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的「四統一」。
  • 評論:不動產登記「使用期限」如何回應民眾關切
    然而,全國首本不動產產權證書近日頒發後,圍繞證書上「使用期限」的熱議就一直沒有停止。一些人認為70年使用期滿後會讓「業主失去房屋所有權」,導致「全國業主變房客」的尷尬。  針對上述問題,國土資源部負責人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表示,公眾對不動產登記問題存在一些誤解,不動產登記完全是依法依規進行,新版不動產權證書上設置的「使用期限」,是指土地使用權和海域使用權的期限,不是房屋所有權期限。
  • 明年3月起不動產登記 房地統一倒逼反腐
    信息多部門共享  國土資源部地籍司(不動產登記局)司長(局長)王廣華介紹,條例規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的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
  • 不動產統一登記機構6月底組建
    記者今天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省政府廳《關於開展縣級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稱《意見》)日前已正式下發。《意見》要求,根據登記機構、登記依據、登記簿冊和信息平臺「四統一」的要求,試點縣市(瀏陽、澧縣、芷江)要因地制宜,先行先試,探索全省縣市不動產......
  • 創新推行「四統一」 眉山市不動產登記「再提速」
    繼眉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成功入選全國百佳不動產登記「示範窗口」創建單位,在全省率先建成不動產登記「金融超市」、獲評首批「最靚窗口」後,今年,眉山市自然資源局對標「減要件、壓時限、環節少、服務好」總體要求,在全市創新推行「四統一」機制,全面實現「126」辦結時限標準,刷新了不動產登記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公告(2016年第10號) 國土資源部關於公布...
    》等四個依法行政示範基地評選工作文件的通知 國土資廳發〔2003〕5號   197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土地登記表格》(試行)的通知 國土資發〔
  • 上海10月8日起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
    中國網·地產中國快訊  9月28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頭條號「上海發布」發布消息稱,經上海人民政府同意,自10月8日起,上海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屆時,房地產登記由不動產登記替代,房地產權證書和登記證明停止發放,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和《不動產登記證明》。
  • 不動產依法登記何需解釋:按部就班實施即可
    原標題:不動產依法登記何需解釋?  自去年11月28日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中心正式成立後,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功能一直被部分媒體解讀為「反腐」和「降房價」。對此,專家認為,不動產登記旨在確認和保護產權,推進不動產信息的公開透明,並著力打造高質量的全國統一的相關公司股票走勢不動產信息管理平臺,登記本身並不影響樓市供求基本面,反腐一說也是坊間過度演繹。
  • 讀圖|不動產登記證書來了,怎麼填?你知道「使用期限」嗎
    讀圖|不動產登記證書來了,怎麼填?,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向青島市民發出了第一份不動產權證。CFP 圖        針對業界對新版《不動產權證書》設置的「使用期限」的爭議,國土部3月6日通過官方微博「國土之聲」解釋稱,《不動產權證書》上的「使用期限」不是房屋所有權期限,產權登記一直有「使用期限」,並非可有可無。
  • 國土部:不動產證「使用期限」非指房屋所有權
    國土資源部的官微「@國土之聲」還解釋,《不動產權證書》上的「使用期限」不是房屋所有權期限,而指的是土地使用權和海域使用權的期限。  產權登記一直有使用期限  國土部表示,新版《不動產權證書》設置的「使用期限」並非可有可無。
  • 燕郊樓市瘋狂十年 不動產登記掀風暴
    在9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燕郊出現多個樓盤正在面臨無法落宗、產權縮水的問題,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動產登記的問題,現在正在解決。已經有一部分住宅通過了解歷史情況、完善手續,可以登記了,估計在不長的時間,這個問題就會解決完畢。  國土部副部長趙龍也表示,媒體對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動產登記的問題披露了以後,國土部高度重視。
  • 棗莊不動產登記基本實現一日辦結
    在12月3日棗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不動產登記優化營商新聞發布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季冬勇表示,除政府統一組織的不動產登記和非公證繼承的轉移登記之外的其他登記業務1日內辦結。這標誌著棗莊流程再造改革攻堅取得豐碩成果。
  • 國土資源部發布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部研究出臺了《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實現國土資源管理法治化的意見》(國土資發〔2011〕186號),明確了我部政務公開工作的重點任務和主要內容:一是加大國土資源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確定公開事項,制定公開目錄,設立公開標準。
  • 不動產登記:糾結「使用期限」是否多此一舉
    不動產登記3月1日實施以來,全國已有15個地方發放了不動產產權證。官方近日表示,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數據,尤其是房產數據依然是不動產登記的一大難點。  就在不動產登記在全國大範圍開展的同時,有關《不動產權證書》內頁中「使用期限」的爭議也沒有消停。
  • 關於市轄區出讓土地使用權期限到期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通告
    為了充分保障不動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經我中心事務會議研究,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國土資源部尚未對住宅建設用地等土地使用權到期後續期作出法律規定前,對出讓土地使用權期限到期,申請不動產登記業務的按以下過渡性辦法辦理:  一是土地用途為住宅的,參照國土資源部給浙江省國土資源廳
  • 國土資源部公布基本農田與土地整理全國統一標識
    1月15日,國土資源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基本農田與土地整理全國統一標識和有關標誌牌設立要求。此舉是為了強化全社會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和依法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意識,進一步規範設立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標誌,加強社會監督。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為標識模型揭牌。
  • 11月23日起成都主城區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 10大熱點問題解讀
    實施統一登記後,申請集體土地所有權,房屋等建築物、構築物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等登記,可前往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和房屋產權交易分中心、城南分中心兩個服務大廳現場辦理。目前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官方網站正在加緊建設,待完成建設後,將進一步實現網上申請、查詢等相關業務辦理,方便群眾辦事。
  •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解讀《湖南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
    2015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明確國土空間的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監管者及其責任。2015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我國將以不動產登記為基礎,建立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推進確權法治化。
  • 國土資源部發布"2007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全文)
    ● 國土資源大調查取得重要成果。    ● 啟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發布實施《土地登記辦法》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    ●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全面推進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與儲量利用調查工作,啟動中央和省級地質勘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