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世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自覺傳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緊緊圍繞人這一價值主體,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重點做好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工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全社會自覺遵守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特別是其中蘊含的豐富深厚的道德理念,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提供了精神歸依和心靈居所,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傳統道德理念密切關聯、一脈相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與傳統文化中「國家一統」的理想追求、「天下為公」的政治信仰、「民惟邦本」的為民情懷、「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的處世智慧相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借鑑了傳統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允執厥中」的思維方式和「隆禮重法」的治國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則是對傳統文化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實踐理性、「言而有信」的誠信觀念、「仁者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傳承和弘揚。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沃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結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態。包括仁義、忠恕、孝悌、人本、誠信、中和、廉恥、質樸、勤儉、寬厚等在內的中華傳統美德,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加熠熠生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自覺堅持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汲取精華、剔除糟粕,積極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深入闡發其時代價值,使之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目標相統一,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價值取向相協調,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準則相適應,為全面深化改革尋求最大公約數,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凝聚一切正能量,為共築同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拓不竭動力源。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必須立足於人的價值主體地位

  馬克思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恩格斯對此作了深刻闡發:「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各個人的意志……融合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裡面的」。人是社會的主體、歷史的主體,也是價值觀的主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包含國家價值目標、社會價值取向和公民價值準則三個層面,但其實踐主體是公民個人,實踐基礎是公民個人的價值準則。中華傳統文化歷來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問題、人的德行問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在個人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等方面形成了許多啟人心智、潤人心田、催人奮進的道德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人的價值主體地位,自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要講清楚作為區別於世界萬物和其他生命而獨立存在的人在人倫之始應秉持什麼樣的道德準則、價值規約,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原價值。人在獲得生命、成之為「人」的那一刻起,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對父母秉持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是一個人道德品行的本初根基,直接決定著其善惡是非的道德評價,在很大程度甚至從根本上影響著他將來與他人交往、走向社會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要講清楚人應該怎樣與他人交往、在與他人相處時應遵循什麼樣的價值準則,即人與人的處世之道。人與人交往的價值準則,是人走出家庭、步入社會,在與其他社會成員交往中恪守的思想態度和行為規範。不同的價值準則,決定著不同的為人處世態度,構建和形成性質不同、親疏有別、品位各異、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要講清楚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人應該以什麼樣的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認識和處理與社會的關係,即人與社會的價值關係。人的活動創造了社會,而社會又影響著人、創造著人,社會的發展與人的發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只有每個人潔身自好、推己及人、與人為善,進而融入集體、奉獻公眾,社會才能團結和睦、風清氣正;只有社會團結和睦、風清氣正,每個人才會受其規範引領、薰陶影響,不斷提升道德素養和人生境界,從而在良性互動中實現人與社會的圓滿和諧。

  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為切入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孝道、誠信、仁愛是中華傳統文化個人層面最基本的價值範疇,歷經兩千多年的社會發展、文化變遷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感召力。我們要深入挖掘和自覺傳承這些道德理念,積極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承孝道文化,夯實為人之本。孝道文化的基本價值倫理以及由此生發的熱愛祖國、與人為善等優秀品格,與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傳承孝道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對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照單全收,而是有選擇地進行「揚棄」。既要堅守養親、敬親、尊老、愛老等傳統孝道的精義,又要摒棄「光宗耀祖」「埋兒奉母」之類的愚孝,把傳統孝道與時代特徵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內容。譬如,把孝敬父母的傳統孝道引申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大孝」,把立身立功轉化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建功立業的不懈追求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孝道文化的內涵更具鮮活的生命力和濃鬱的時代感,外延更具靈活的適應性和廣袤的包容性,真正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道德源泉。

  傳承誠信精神,引領處世之道。誠信是我國傳統倫理的基本概念,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和人與人交往的基本準則,也是溝通人際關係、促進人與人聯繫交往、把社會成員組織起來的基石和紐帶。傳承誠信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將誠信道德貫穿於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以及文化建設和道德風尚等各個方面,使誠信成為人與人交往的基本道德規範,成為衡量一個人道德品格高下、思想情操優劣的重要價值標準,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經營之道,成為各級政府和公務人員的執政理念與職業操守。

  傳承仁愛理念,促進社會和諧。仁愛思想以「愛人」「成己成人」為前提與目的,以培養愛心實現自身心理和諧,以相互敬愛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愛護民眾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以愛惜萬物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思想的合理內核,可以指引我們走出工業文明和技術理性畸形發展所導致的人的「物化」「異化」和「單向度」困境。傳承仁愛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區分不同的價值主體、針對不同的價值目標,形成不同的價值規範和價值要求。對廣大社會成員來講,倡導仁愛理念,就是要引導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理解,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氛圍。對黨和政府及各級社會管理者來講,倡導仁愛理念,就是要親民愛民為民富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不斷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仁愛理念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使社會充滿人文關懷,使全體人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作者系中共山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相關焦點

  • 在傳統節日文化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歷史性、節律性、傳承性、全民性等特點,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價值觀念,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活動安排省荊楚文化研究會1. 主題:「荊楚優秀傳統文化」科普知識講座主講人:王生鐵 省荊楚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時間:2014年10月22日下午15:00地點:湖北大學2. 內容:向湖北大學贈送人文電視紀錄片《鳳舞神州》光碟,並將光碟在湖北大學校園網絡中播放。
  • 【文明內蒙古建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明內蒙古建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20-12-25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物局發布100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個重點推介項目 80個推介項目國家文物局發布100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近日,經組織專家評審,國家文物局公布了2019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徵集(以下簡稱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徵集)推介項目100
  • 閩南師範大學:立足傳統文化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以「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項目主題,發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深耕厚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力求通過教育引導、示範引領、文化薰陶、實踐養成等途徑,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和外化,培育大學生的人格修養、家國情懷,構建既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又與時俱進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
  • 在傳承和創新孝文化中弘揚核心價值觀——全國孝文化學術研討會...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弘揚包括孝文化合理價值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其中「孝」排在「八端」之首,是情感基礎與價值動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層面。  人之行,莫大於孝,「孝」這個字已經烙刻在我們生命裡,指導著我們的言行。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中華孝道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上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華孝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精髓。
  • 發掘"慈孝善賢"傳統文化元素 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發掘「慈孝善賢」傳統文化元素 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在上海市奉賢區召開  中國經濟網上海11月28日訊(記者吳凱)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今天在上海市奉賢區隆重召開。
  • 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約數」——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 守「根脈」以文化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個中國人的知識啟蒙,都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浸潤,從咿呀學語的孩童時代開始,有形的和無形的文化就伴隨我們一生的心智歷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源泉。
  • ...獲評2020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省三項目獲評2020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 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 中國文物報社、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承辦,遼寧省博物館協辦的「
  • 西安高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良好家訓家風
    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好家風、好家訓的傳承,是廣大未成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修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為了教育和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起大家對傳統中華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引導未成年人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進一步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高新區文明辦、樊登書店聯合承辦的
  • 傳承弘揚學校優秀傳統文化 築牢共同價值基礎
    ——尹華在學校傳統文化建設專題會議上的講話摘要今天發布的精神文化建設成果,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標誌性和裡程碑意義。科大精神、科大傳統、教風、學風和校訓、校風、校歌一道,共同構成了科大精神文化體系,是科大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融入科大血脈的最主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文化基因。校訓是一種理念,風氣是一種習慣,精神是一種力量,傳統是一種動力。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要自覺肩負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面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要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 【論述選編】習近平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 張廣斌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文化路徑探索
    黨和國家出臺的系列政策文件,如《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思想多元碰撞、文化深刻交融,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校,必須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才能保證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發展過程中長期積澱下來的傳統精神有機結合,才能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
  •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是基礎,但僅靠教育引導是不夠的,還要有制度規範、有政策保障。否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不容易落地生根,現實中的一些道德失範和價值扭曲現象也不能得到有效約束和遏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來自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脈,深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守我們既有的傳統、固有的根本,在此基礎上深耕厚培、延伸發展。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振奮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具有獨特的文化系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責任,注重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這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特別是儒家所倡導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積澱在每個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中,深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 不忘歷史根脈 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六個方面。這六方面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新時代樹新風、化新人的價值引領。(2月17日央視網)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與傳承傳統思想精華和文化智慧的基礎上,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繁榮。必須深刻把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關係,發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