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0-12-27 人民網

原標題: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新時代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

從中華民族「根」和「魂」的高度認識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歷史變遷,在傳承和弘揚中不斷前進,始終一脈相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呈現著中華民族最深刻的精神印記,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激發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推動著中華民族的不斷向前發展。

作為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和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等文化精髓至今依然歷久而彌新,閃耀著恆久的思想光芒。其中,既有針對個體的修身之道,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式,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等;又有針對國家的為政之道,諸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治國先治吏等。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也能夠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鑑,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需要我們深入挖掘,結合時代特點和要求傳承弘揚。

從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時代風採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要自覺肩負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面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要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客觀地說,任何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時空條件的影響,受到當時的經濟狀況、認知水平、地域特點、社會制度的制約,因而必然會存在一些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時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鑑今,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進行辯證取捨,堅持有鑑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而不是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具有獨特內核、風格和歷史的完整的文化體系。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用中華民族創造的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需要注意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社會治理等還存在需要協調適應的地方。如果我們解決不好這些古為今用的問題,那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很難實現。因此,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要照著講下去,而是要接著講下去,在繼承和創新中接著講下去。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鑑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新進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提升其感召力,激活其生命力。

從不同文明交流互鑑的維度向世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不斷學習他人的好東西,把他人的好東西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才形成我們的民族特色。5000多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不斷發揚光大,就是因為既堅守本源又不斷與時俱進,既盛德日新又兼容並蓄,不拘泥於哪一家、哪一派的文化,對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採取積極學習借鑑的態度,吸納其中的有益成分。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所在,堅持從本國本民族實際出發,取長補短、擇善而從,在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中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

著眼當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絕不意味著固步自封。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向世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的重要途徑。現在國際輿論格局總體是西強我弱,我們往往有理說不出,或者說了傳不開。從話語傳播上來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容易被國外不同受眾所普遍接受,是我們想的和國外想聽的一個重要結合點。我們可以藉助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講好中國故事。

從堅定文化自信的立場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就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講文化自信,有充分理由和充足底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

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業已形成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不能走偏,我國5000多年沒有斷流的文化更不能丟掉。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範,從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國家發展的偉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加自覺地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如此,「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的文化強國之勢才能蔚為大觀。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安徽省鳳陽縣委書記〕

相關焦點

  • 【理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點建議
    講話內涵豐富,思想精深,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重要新觀點、新論斷。講話關於「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斷,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學習這個重要論斷,我認為,要著重領會以下要點。一、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高度,處理好傳承弘揚傳統與跟隨時代前進的關係。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師範大學發揮學科優勢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北京師範大學發揮學科優勢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5-12-04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發揮人文學科優勢,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課程、融入學術研究、融入國際交流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其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的千年蘇學,自然也不能被忽視。而海南省是蘇東坡最後的精神家園,在東坡文化中,蘊含並展示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三個方面主要內容,即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
  • 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重意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淵源流長,思想豐富深刻,影響持久廣泛。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既不能盲目自大,厚古薄今,走入文化保守主義的誤區;更不能自慚形穢,妄自菲薄,陷入拋棄傳統、崇洋媚外的境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裡,歷來就流淌著有理性的文化自覺和崇高的文化自信。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將堅持文化自覺和踐行文化自信雙重統一。
  • 西安高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良好家訓家風
    西安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宣講活動全國道德模範陳若星為孩子們講述家風故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了教育和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起大家對傳統中華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引導未成年人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進一步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高新區文明辦、樊登書店聯合承辦的
  •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藝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
    問:為什麼要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什麼意義?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國學」這個詞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講不太嚴謹。準確的說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在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必須有所甄別,有揚棄地予以繼承。今天我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復古懷舊,不是厚古薄今,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要把我們祖祖輩輩創造和傳承下來的精神和智慧,融入和指導我們今天鮮活的社會生活,用當今時代的豐富實踐和不懈創造來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它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 不忘歷史根脈 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六個方面。這六方面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新時代樹新風、化新人的價值引領。(2月17日央視網)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
  • 弘揚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也都知道,習總書記在2013年11月26日參觀了曲阜之後有一個重要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他也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所有的這些論述,都告訴我們,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復興。
  •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川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堅守文化根脈,堅持活態傳承,推動了新時代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壯闊實踐在巴蜀大地生動開展。2019年4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調研組,圍繞四川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做法和經驗,進行了深入調研。巍巍雪山,湧出滔滔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千裡沃野。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編
    原標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編   確保傳承發展落細落小落實   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董 偉   保護、傳承、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部門的重要職責。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始終高度重視這項工作。
  • 顏世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
    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自覺傳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緊緊圍繞人這一價值主體,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理念,重點做好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工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全社會自覺遵守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中,自覺肩負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弘揚者和建設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各級黨委和政府更加自覺、更加主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創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創造力。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基於活動課程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類型中的一部分,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然是其教育根基。為了更好地引導職校學生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思維習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文化自信,需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實施路徑。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
    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與傳承傳統思想精華和文化智慧的基礎上,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繁榮。必須深刻把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樹立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關係,發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時代強音。
  • 濟寧: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
    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濟寧把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努力在服務國家文化戰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兩創」上作出新的貢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儒學研究與闡發「登峰」、儒學普及「落地」、幹部政德教育、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濟寧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上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持續性、長遠意義的實踐探索,打造了一批傳統文化普及推廣活動品牌;濟寧文化中心、孔子博物館、尼山聖境、濟寧雜技城、濟寧大劇院、兒童公園、鳳凰臺公園等項目相繼建成使用,在文化場館、娛樂場所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搭建了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平臺
  • 趙宏 王玉萍: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熱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沉情懷。習近平總書記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將優秀傳統文化運用於治國理政,既使治國方略得以豐富,又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