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藝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

2021-02-15 體育學前沿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的通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王登峰司長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麼要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什麼意義?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力量」項目旨在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通知》提出的「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和「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的要求,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全方位、多渠道集中展示學生體育、藝術教育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將文化薰陶和實踐養成相結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為代表的各教育環節。通過展示活動,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增強了學生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並讓學生在傳承中領悟精髓,進一步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  「傳承的力量」還是一個面向全社會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而且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是深入在國民教育體系裡,深入在我國廣大中小學生群體中。孩子們不僅僅在看、在聽、在欣賞,更是通過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課程、大課間,在不間斷地練習,掌握這些傳統文化、傳統技能。這展示了我們的學校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  問:目前,2019年「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展示了哪些內容?具體推出了哪些展示成果?  答:主要有校園傳統體育、體育大課間、校園足球、民樂、戲曲、武術、傳統手工藝、舞蹈等精品成果。  自啟動以來,活動圍繞節日特色,立足校園體育藝術教育,分別在2019年元旦、春節、清明節、「五四」、端午節推出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大型聯播,每次時長120分鐘,在教育部政府網站、中青在線等多平臺播出。推出了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精品紀錄片,其中,2019年2月19日「傳承的力量」春節篇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好評如潮。同時,還開展了「傳承的力量」公開課、古體詩、校園足球歌曲徵集。  問:與第一屆相比,2019年「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哪些展示方式?  答:為了能讓更多的校園優秀體藝成果得到展示,我們依據節目特性、傳播規律等策劃了更多的展現方式,由單一的精品節目展演拓展到了展、拍、播、演、講、創6個展現方式,不同的展現方式適合不同平臺和內容,有效地擴大了活動的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力。  問:與第一屆相比,2019年「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哪些鮮明特點?  1.內容上,沾泥土帶露珠,展示真實的校園體育藝術教育情況。節目注重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原生態展示,即對校園日常的某一個活動或某一次大課間的拍攝錄製,儘可能向大眾反映生活中最真實的校園體藝場景。  2.形式上,訪師生察實情,廣泛傾聽傳播來自教育一線的心聲。節目創新展示,以採訪、表演、演播室三線聯動的形式進行展播,來自一線的校長、老師、學生和家長,紛紛在鏡頭前表達了學校開展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各自感受。  3.規模上,參與學校、報送作品數量大大增加。參與活動展示和互動的學校有兩千多所,報送精品成果有5800多個,學校涵蓋大學、職業院校、中學、小學、幼兒園。  4.傳播上,多形態、多平臺聯動,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平臺多渠道傳播。節目以不同形式在報紙、網站、客戶端、電視臺、新媒體平臺等進行多樣化傳播。  問:2019年「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哪些讓你感受至深的故事?  答:分享幾個故事。河北保定市阜平縣臺峪小學是一所處在太行山連片特困區深處的鄉村小學,全校擁有不足百餘名學生,狹小的校園裡根本沒法踢球,為了圓孩子們的足球夢,教師們在河灘邊自己開墾了一個小足球場,凹凸不平的球場上跑起來塵土飛揚,就是在這樣的練習環境裡,臺峪小學的足球隊在保定市中小學足球賽中第一次參賽就進入了八強。  在校園春晚的表演者中,有一群特別活躍的孩子,他們來自山西省太原市聾人學校,他們用手語表達了對「葫蘆烙畫」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喜愛,記得採訪幾位同學時,他們說葫蘆烙畫為他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雖然或多或少存在聽力障礙,但他們同樣有著對於美的追求與嚮往。他們還學習刻瓷、陶藝、結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實現了藝術追求,更為日後增加了自主創業和生存的選擇。  為重拾日漸式微的民間藝術「龍舟鼓」,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藝術中心主任朱東黎自1999年初,開始對瀕臨失傳的「龍舟鼓」潛心搜集整理並進行深入細緻的採風和創編。她設立舞蹈專業,讓沒有基本功的學生體會到舞蹈的快樂,讓舞蹈不再是普通學生的奢侈品。如今20年過去了,「龍舟鼓」的第一屆學生,如今已經是各行各業的精英骨幹,這個舞蹈也被帶到了他們新的工作崗位繼續傳承。把中華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融入到藝術教育中,讓我們的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福建晉江安海民俗「嗦囉嗹」源遠流長,「嗦囉嗹」作為一項獨具特色的端午民間藝術活動,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作為「嗦囉嗹」第三代傳承人,沈詩羨從2013年開始走進養正中心小學,教授孩子們學習「嗦囉嗹」。從開始的選角色、教內容、到最後上臺表演這一過程,沈老師都親力親為,六年如一日地付出,克服一切困難,得到家長支持,悉心教學生演繹。從養正中心小學與「嗦囉嗹」結緣至今,「嗦囉嗹」對於吳老師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責任,能夠把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傳承下去,這才是傳承的力量。  問:2019年「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教育戰線和社會反響如何?  答: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認為,「傳承的力量」的意義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對藝術課、體育課的改革。它是我們學習、領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的一次重要舉措。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校長王歡說,在「傳承的力量」的活動中,感受到了所做工作的使命。如何把中華文化價值內涵通過適應時代要求、符合成長規律的發展與轉化,深深根植於每個孩子心靈中,伴其一生。特別是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如何由神入形、由外而內,深刻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要義,實現文化創新與教育的同頻共振?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教育、根植孩子的家國基因,助夢孩子成長?在「傳承的力量」這個項目的引領下,我們打好基礎,讓學生真的去熟悉、理解和自覺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鄧雲鋒認為,「『傳承的力量』春節篇匯集紅紅火火的春節萬象,述說熱鬧喜慶的九州故事,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傳統琴棋書畫以及民間戲曲、音樂、舞蹈和傳統體育獨有的智慧、氣度和神韻,觀看春節篇後,增添了內心的自信和自豪!」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徐貞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遞著力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能讓孩子的心靈與其蘊含的力量有機結合。孩子在傳承過程中許多堅持的點滴都是成長過程中盛開的花朵,我深深為之欣喜,為之感動。孩子們繼承的不僅僅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對優秀傳統文化中那種堅毅精神的傳承與發揚。」新疆阿圖什市松他克鄉黨委委員陳冠宇2016年大學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了南疆地區,在看過「傳承的力量」節目後,他寫下了這樣一段感悟:「看到中小學已將太極、京劇、圍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學校體育藝術教育中,一股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油然而生,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爭做傳承者。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有著近5000年的積澱,只要從娃娃抓起,全社會都積極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學校長李永江表示,「傳承的力量」活動開展得正當其時,我們今天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堅定文化自信。六安是革命老區,這裡有青山綠水紅土地,我們必須守住這片土地上的綠色希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渴求的同時,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必須落到實處。下學期,學校將圍繞「傳承的力量」這一主題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舉辦校園主題演唱會,推出課間武術操等。  問:2019年「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中,今年還有哪些成果展示?  答:目前,「傳承的力量」公開課、古體詩、校園足球歌曲3項剛結束徵集,正在進行初評中,終評工作預計在10月前結束。「傳承的力量」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特別節目也都在有條不紊的攝製中。  問:請談談如何開展好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在展示對象和內容上有什麼變化?  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校中小學生是主要力量和生力軍,可以說傳統文化只有在數以千萬計的中小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才能真正將民族文化發揚光大,迎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為傳播傳承學校、傳承基地、工作坊各具特色的創建經驗,面向廣大中小學生更有效地開展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教育,第三屆「傳承的力量」活動將繼續走進數百所全國傳承學校,走進異彩紛呈的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百花園,拍攝精彩生動的傳承項目,也採擷各傳承學校、傳承基地、工作坊的教師、學生在傳承中華文化藝術過程中發展的真實、感人的故事。反映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時反映傳統節日文化經典和民間習俗,體現時代特徵、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進一步推動「傳承的力量」融入學生生活、融入學科與課堂、融入時代。  我們還將在每個節日圍繞節日特點,側重一個主題精心策劃,依據不同平臺的傳播規律,製作成系列精品節目,多平臺、全方位、立體傳播展示,樹立典型文化代表,發揮引領作用,在全社會擴大校園的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影響力,依託《中國青年報》的公信力、影響力、傳播力,引領媒體多渠道、多平臺加轉載傳播,進一步擴大活動影響力。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還新增加了「大課間主題音樂」作品徵集,旨在通過活動徵集一批適合大課間主題的音樂。(本報北京8月6日電)

來 源:每個青少年都應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就「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答記者問  《中國青年報》

本文轉摘: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1907/t20190726_392357.html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在2020年再次啟程。

元旦前夕,攝製組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也拉開了新一屆傳承的力量系列活動的序幕。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過去一年,教育工作者遞交了一份輝煌的成績單,傳統文化根植校園沃土,芬芳馥鬱。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是生機的開始,是希望的開始,更是「新」的開始。此次《傳承的力量》元旦篇從吉祥喜慶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到炫酷的花式籃球,再到承載著千年中醫文化的五禽戲。

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在校園綻放的同時,也被學生以新的形式帶出校園。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20n/2020_zt01/
更多精彩請添加微信18050013906或zhang2004lei,抱您進《卓越教學心理學原理群》、《一流金課建設與資源共享群》、《大教育學前沿》、《體育學前沿》等微信專題研討群,一起互學共進,快來吧

往期精彩   重點推薦   敬請點閱

1、美國基教中最重要的20項心理學原理:六

2、美國基教中最重要的20項心理學原理:五

3、美國基教中最重要的20項心理學原理:四

4、美國基教中最重要的20項心理學原理:三

5、美國基教中最重要的20項心理學原理:二

6、美國基教中最重要的20項心理學原理:一

7、中考體育100分新政:首次與語、數、英同分,能否為高考加試體育探路?


          特別聲明
 1、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2、本平臺僅轉載與分享並不對該內容負責
    3、文章、圖片著作權歸屬於原作者
           4、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5、本平臺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

相關焦點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八一」傾情奉獻
    青春湧動,傳承不息。特以此片獻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致敬每一滴意義非凡的汗水。進入官方網站(http://chuancheng.cyol.com)即可報名參加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匯集多一滴汗水,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
  • 麗水學院入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近日,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認定結果公示結束,我校中國青瓷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成功獲批,也是浙江省今年唯一入選的基地。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通知》(教體藝函〔2018〕5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9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遴選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19〕42號),經全國高校自主申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和專家遴選,今年全國共有25個基地獲認定。此次獲批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是對我校青瓷文化傳承與發展工作的肯定和激勵。
  • 傳承弘揚學校優秀傳統文化 築牢共同價值基礎
    科大優秀傳統文化,源自科大歷史、紮根科大實踐、服務科大未來,發揮夯實思想基礎、凝聚力量、指引發展方向、引領價值追求的重要作用。一、深刻認識傳承弘揚學校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責無旁貸。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標題: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新時代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理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對此,海南大學教授、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鍾哲輝也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抒發自己的看法,他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出全新需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必要條件、海南特色性地方文化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供可靠動力、海南地方性社會組織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開創實踐範例等四個方面,表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
    2020年5月22日,中國文化報以《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為題,以兩個整版篇幅,系統地對貴陽孔學堂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做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報導。孔子雕像利用周末及節假日開展「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公告,聽眾自願、免費參加。
  • 映日荷花別樣紅——《傳承的力量》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特師附屬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
    《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山東濰坊站昌樂特師附屬小學,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城恆安街與永康路相交處西南角,是一所縣直國辦小學。學校始建於1982年,1994年遷到現址。學校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編
    原標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編   確保傳承發展落細落小落實   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董 偉   保護、傳承、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部門的重要職責。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始終高度重視這項工作。
  •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川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堅守文化根脈,堅持活態傳承,推動了新時代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壯闊實踐在巴蜀大地生動開展。2019年4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調研組,圍繞四川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做法和經驗,進行了深入調研。巍巍雪山,湧出滔滔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千裡沃野。
  • 我區學校入選「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恭喜我區公明第二小學、玉律小學入選「首批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公明第二小學秉承「好習慣成就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結合深圳市提升中小學生八大素養指導意見,立足課堂,輔以社團,開設書法和中國畫兩門特色課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播撒文化自信的種子。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擇善而從,既不簡單拿來,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鑑國外優秀文明成果,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交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 ——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市場積極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推動形成有利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 4.總體目標。
  • 西安高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良好家訓家風
    西安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宣講活動全國道德模範陳若星為孩子們講述家風故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了教育和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起大家對傳統中華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引導未成年人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進一步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高新區文明辦、樊登書店聯合承辦的
  • 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重意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淵源流長,思想豐富深刻,影響持久廣泛。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既不能盲目自大,厚古薄今,走入文化保守主義的誤區;更不能自慚形穢,妄自菲薄,陷入拋棄傳統、崇洋媚外的境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裡,歷來就流淌著有理性的文化自覺和崇高的文化自信。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將堅持文化自覺和踐行文化自信雙重統一。
  •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點建議
    講話關於「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斷,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學習這個重要論斷,我認為,要著重領會以下要點。一、要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高度,處理好傳承弘揚傳統與跟隨時代前進的關係。
  • 八一學校開啟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新華教育北京12月15日電 今日,「讀聖賢之書 做厚德之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啟動暨首場研討會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和中華書局主辦,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海澱敬德書院、北京市八一學校聯合承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中華傳統文化是一條長河,從歷史深處走來,由涓涓細流到波瀾壯闊,不斷吸納,不斷更新,不斷壯大,奔流不息,匯入整個人類文明的汪洋大海。正因為推陳出新,它才具有了旺盛強大的生命力;正因為開放包容,它才具有了如此震撼的宏大氣象。「國學」這個詞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講不太嚴謹。準確的說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秦安)秦安縣興國二小教師王真在第二屆《傳承的力量》成果展示...
    近日,從秦安縣興國二小傳來好消息,該校王真老師的校園原創古體詩詞作品《七律・又見教師節》,在教育部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二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中獲獎,並通過中央網絡媒體、新媒體平臺對精品成果進行全媒體展示,這也是天水市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