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別樣紅——《傳承的力量》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特師附屬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

2020-09-07 中國青年報

《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山東濰坊站

昌樂特師附屬小學,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城恆安街與永康路相交處西南角,是一所縣直國辦小學。學校始建於1982年,1994年遷到現址。學校教學區佔地2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7個,在校生兩千餘人。

多年來,昌樂特師附屬小學一直秉承著創建「規範+特色」學校、培養「合格+特長」學生的辦學宗旨,把藝體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致力於學生人格的塑造和藝體志趣的培養,為學生的幸福與詩意人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學校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學校設有民族器樂、舞蹈、合唱、戲劇、兒童畫、國畫、書法、武術、沙包、籃球、桌球、輪滑、跳繩、毽子、沙包、播音主持、電腦製作、機器人、動漫、科技等多個社團,每年都舉辦活動豐富的藝術月、體育節、文化月、科技節等活動,學生多次在縣、市、省及全國獲獎。

昌樂特師附小藝體教育是伴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而日臻完善的,其規範化、特色化的探索實踐已經有二十來年的歷程。多年來,學校以濃厚的人文內涵,豐富的藝體文化資源,在藝體教育領域努力探索、不斷創新。尤其是近年來,在積極響應國家、省、市各級新課改政策精神要求的基礎上,為貼合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構建了多樣化的教育教學活動形式,並積累了厚實的實踐經驗與優良成果,也因此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現在的昌樂特師附屬小學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體教育模式,學校先後多次承辦昌樂縣的素質教育、特色教育及德育創新工作現場會,學校還被評為「濰坊市蓓蕾藝術工作站」「濰坊市藝術教育示範化學校」等榮譽稱號。此外,學校還先後獲得「全國養成教育實驗學校」、 「山東省創新教育重大課題實驗基地」、「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實驗基地」、「山東省21世紀中小學音樂教學小學整體改革實驗學校」、「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小學科技製作創新活動與學生創造力開發實驗基地」、「山東省少先隊規範化學校」、 「濰坊市規範化學校」等十多項榮譽稱號,教育的品牌效應已初步形成。

「沙包飛舞 快樂來襲」大課間活動

近年來,昌樂特師附屬小學基於自身實際,創造性地引領教師從課程標準出發,各個學科形成教研團隊,以現有的教材為基礎,取其精華,捨棄糟粕,充分進行了學科內及跨學科的整合,創新性地進行「課程與教學一體化」改進項目的探索與研究。在這一背景下,體育教學根據學校實際進行了一次跨學科整合的有益探索,形成了具有較高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沙包飛舞 快樂來襲」體育活動特色項目,成為我校的一個特色品牌。

「沙包飛舞 快樂來襲」是體育課程與中國傳統文化、綜合實踐等課程整合的一個有益嘗試,這也是國家課程校本化的一個亮點。老師們根據學校學生多、活動場地有限的現狀,結合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娛樂中經常使用的「沙包」這一活動物件,通過綜合實踐課程,讓孩子們學會做沙包,在動手中增強勞動意識,通過體育課程,讓孩子們學會玩沙包,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

老師們充分挖掘中國民間沙包娛樂活動的特性,整合原有的廣播體操、健美操、韻律操等舞蹈動作,精心編排了一套符合學生身心特徵,具有鮮明時代特點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校園廣播操——「沙包飛舞 快樂來襲」。而大課間的沙包活動在經典遊戲的基礎上,讓沙包遊戲來填充孩子們的課間活動,從而使孩子們的課間活動在有限的空間裡變得豐富多彩,促進孩子們團結、合作等行為習慣的養成。

昌樂特師附屬小學研究開發的這一集中國傳統文化、綜合實踐、美術、音樂、舞蹈、體育和遊戲於一身的沙包特色項目,先後於2016年11月和2017年5月在昌樂縣和濰坊市成功推介,得到了與會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評。目前,這一項目已被推廣至濟南、濟寧等地一些學校,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

歌曲演唱是音樂藝術中最容易為青少年喜愛、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通過歌曲演唱訓練,能使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百靈鳥一般美妙動聽的歌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他們帶著顆童心,對歌唱無不充滿著美好的嚮往,對學好這門藝術也無不充滿著堅定的信心。而興趣則是學習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

合唱

昌樂特師附屬小學的合唱教學,以班級合唱為基點,把古詩吟唱教學融入進國家課程裡面,通過音樂課的形式,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每一個孩子浸潤在古詩詞的長河中,形成了「人人開口唱 班班有歌聲」的音樂氛圍,然後針對有歌唱特長的孩子組建學校合唱社團,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音樂素養不斷提升。

近年來,源於學校開展的班級合唱、古詩吟唱教學及特長訓練,合唱社團編排的節目屢屢獲獎,《賦得古原草送別》《少年中國夢》等節目在山東省教育廳組織的「中國夢 校園情」藝術展演中獲得優秀節目獎,男女聲二重唱《我有一個心願》在濰坊市聲樂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的第一名。

2019年4月,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系列節目攝製組走進了山東省昌樂特師附屬小學,通過《頌唐詩》節目展演學校的古詩吟唱,展示了學校的藝術教育,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這也形成了學校卓有成效的藝體品牌項目。

藝體活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

學校以藝體活動為載體,充分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典的元素,音樂課、校園廣播、合唱社團等結合谷建芬老師創作的20首學堂樂歌,讓孩子們在古詩文中感受古人的文採和蘊含其中的道理,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經典的魅力。近幾年,我校的民樂、舞蹈、戲劇、葫蘆絲、朗誦等音樂社團所排練的節目《曹衝稱象》等多次被縣推送至市、省參加中小學藝術節展演比賽,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通過各個社團的開展,增強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自身素質,豐富了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增強了集體榮譽感,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及人文校園與和諧校園的建設。

在校本課程的開設上,除了保障國家課程的正常學習外,昌樂特師附小從2016年開始,還把民族樂器葫蘆絲定為學校一年級的特色輔修課程,幾年來,通過老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校園葫蘆絲大賽,所排練的葫蘆絲節目在市縣比賽、縣少兒春晚以及「文明之夏」演出等活動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為我們中華民族音樂的傳承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學校美術社團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蛻變的過程,從最初單一的兒童畫社團,逐步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開設了書法、線描、國畫、剪紙、印染等多個興趣社團,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自身的藝術素質,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歷經多年的實踐教學,學生在這裡學習了用筆、用墨、用色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培養了學生的氣質,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學校美術社團的宗旨是立足於傳統文化的特色,給附小的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讓學生運用一張紙,一支筆等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

在素質教育實行的今天,學生能力培養勢在必行,尤其是體育鍛鍊。大多數學生在體育鍛鍊方面可是說是非常欠缺的,而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學生整體健康水平的下降,所以體育鍛鍊勢在必行。學校現有沙包、跳繩、毽子、輪滑、桌球、籃球等多個體育社團,持之以恆的訓練活動讓各個社團在市、縣各級各項比賽中都成績優異。通過體育社團及大課間活動,學生們認識健康、追求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同時,還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風,增進了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係,提高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

經過多年不懈的探索與實踐,學校藝體活動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不僅提升了昌樂特師附屬小學的辦學知名度,而且為昌樂縣教育打造了一個在全縣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領域具有較大影響的教改名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人的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是一個學校實現全面提升和發展的基礎,對此,昌樂特師附屬小學的全體師生將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並且有信心去書寫昌樂特師附屬小學藝體教育的新篇章。

來源:全國校園足球暨體衛藝官方

相關焦點

  • ...省濰坊市昌樂特師附屬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
    《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山東濰坊站昌樂特師附屬小學,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城恆安街與永康路相交處西南角,是一所縣直國辦小學。學校始建於1982年,1994年遷到現址。學校教學區佔地2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7個,在校生兩千餘人。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藝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王登峰司長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麼要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有什麼意義?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播出後獲觀眾暖心回應(一)
    2020年9月10日,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再次啟程,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匯聚起延續中華文脈的強大青春力量。
  •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八一」傾情奉獻
    青春湧動,傳承不息。特以此片獻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致敬每一滴意義非凡的汗水。進入官方網站(http://chuancheng.cyol.com)即可報名參加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匯集多一滴汗水,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
  • 2020《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9月10日濃情播出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再次啟程,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匯聚起延續中華文脈的強大青春力量。
  • 2020《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9月10日傾情播出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再次啟程,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
  • 肅寧融媒 | 桃李滿天下,難忘恩師情——2020《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9月10日濃情播出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的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再次啟程,走進校園,記錄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展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匯聚起延續中華文脈的強大青春力量。節目將在9月10日教師節當天13:30分播出,登錄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央視頻、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可同步觀看。
  • 《傳承的力量》——校園傳承人(山東濰坊站)
    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點燃傳承文化的熱情,「全國校園足球暨體衛藝官方」特開展「選出你心目中的陽光《校園傳承人》」網絡評選活動。《傳承的力量》教師節篇第三站走進了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特師附屬小學。
  • 2020《傳承的力量》重陽節篇報導合集
    學校作為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文化,將傳統文化引進校園,增強青少年的文化底蘊,讓古老的民族文化在青少年中得以更好的傳承。2020年,由教育部主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系列節目再度啟程,於重陽時節,走進校園,傳承中華五千年浩浩湯湯的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一起重溫重陽節篇全部報導。
  • 傳承的力量丨追夢路上,不忘初心
    6月30日13點,「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七一特別節目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推出。這場主題為「不忘初心」的節目將繼續以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為線索,集中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貌。
  • 寧德首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校園 培養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者
    為深入推動福建省「運動健身進萬家」活動,喜迎寧德撤地設市20周年,7月10日,寧德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暨2020年寧德市首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寧德師院附屬小學新校區舉行。寧德蕉城籍世界武術冠軍周斌到場助陣。
  • (秦安)秦安縣興國二小教師王真在第二屆《傳承的力量》成果展示...
    近日,從秦安縣興國二小傳來好消息,該校王真老師的校園原創古體詩詞作品《七律・又見教師節》,在教育部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二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中獲獎,並通過中央網絡媒體、新媒體平臺對精品成果進行全媒體展示,這也是天水市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作者。
  • 普陀教育發布丨文明校園行動㉜ | 重磅!教育部《傳承的力量》攝製組走進六橫中心小學
    普陀教育發布公眾號ID:ptjyfb重磅!重磅!六橫中心小學優秀傳統文化項目《馬燈舞》要上央視啦!近日,六橫中心小學優秀傳統文化項目《馬燈舞》入選國家教育部《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本次《傳承的力量》中秋特別節目全國共6個單位入選,六橫中心小學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入選的學校。
  • 昌樂二中集英15班走進濰坊市坊子紅色文化博物館(第四期)
    為了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操,增強愛國意識,7月22日,昌樂二中2017級集英15班濰坊城區活動小組走進濰坊市坊子紅色文化博物館,接受了一場紅色文化的洗禮。紅色文化博物館合影留念館長李忠連介紹說,這是濰坊市目前唯一的一家獲得山東省文物局註冊認證的紅色文化博物館,現有館藏紅色文物20000餘件,以「光輝的歷程」宣傳展示為題材,把中國共產黨建黨
  • 白洋澱,映日荷花別樣紅
    白洋澱,映日荷花別樣紅文 / 聞 達         2015年7月23日,我隨「結伴同行」戶外團到白洋澱看荷花,這是我期待已久的。東北少有荷花,即便有也是生長稀疏形不成規模,個頭也小得很。在碧綠的湖面上點綴著綻開的荷花。那荷花有3、4層的花瓣相互交錯著,荷花粉紅色的多一些,顏色從下至上的過渡也逐漸由淺入深,看去就似初有羞澀的少女。那些紅色的荷花又恰似洞房中的新娘那般嬌豔。還有一些荷花,躲在大大的荷葉下面,就像怕人的孩子,悄悄地開著。在那些盛開的花朵中間,新生的蓮蓬是黃色的、嫩嫩的,蓮蓬的周圍有許多細細的花蕊,嬌美得很。那些稍大一些的蓮蓬,頂上部分開始出現綠色。
  • ...傳承的力量》重陽節篇四川省綿陽市園藝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
    建立和完善《綿陽市園藝小學教育工作考評制度》、《綿陽市園藝小學藝術特色教育實施方案》、《綿陽市園藝小學藝術教育規章制度》等美育教育教學管理制度;貫徹執行學校美育教育規章政策,切實制定《綿陽市園藝小學三年規劃》,將美育教育列入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
  • 傳承孔子儒家思想 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助力打造...
    「傳承孔子儒家思想,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加強新時期教師師德建設為主導,致力開展孔子文化教育培訓、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發展孔子文化產業,為曲阜打造培訓之都貢獻力量。先後榮獲「全國師道教育中心」、「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講師)傳承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儒家文化教育基地」、「研學旅遊示範基地」、「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北京市教育學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培訓基地」、「山東省綠色生態休閒體育活動基地」、「曲阜市鄉村儒學講師培訓基地」等稱號。
  • 青島文登路小學陶藝教育榮登教育部藝術教育成果展
    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七一特別節目正式推出,經層層選拔,青島文登路小學作為青島市唯一一所參展學校入選,通過陶藝講述校園裡傳承紅色基因的動人故事,向建黨99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