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13點,「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七一特別節目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推出。
這場主題為「不忘初心」的節目將繼續以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為線索,集中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時代風貌。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伴隨著《歌唱祖國》的嘹亮歌聲,安徽省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壓腿、伸展手臂、旋轉、跳躍,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舞蹈團的姑娘們用努力和奮鬥,為青春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當陶藝這一傳統製作工藝與海洋元素結合,會迸發怎樣的火花?
坐落於青島匯泉灣畔的青島文登路小學,就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學校巧妙地將陶藝這一傳統製作工藝與現代海洋元素緊密結合,開設三級課程,連續三年在美術館為學生舉辦陶藝展,陶藝成為最受學生喜愛的藝術形式。
你聽說過徐行草編嗎?它利用黃草杆莖編織成玲瓏精緻的日常生活用品,再加上色彩鮮豔的花紋圖案做點綴,精細美觀,輕巧方便。
上海市嘉定區徐行小學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設立了草編工作坊,學生嫻熟地演示編織技藝,並與參觀者進行互動,展示學校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育成果。
山東省濟南市南上山街小學推出了一套既符合學校傳統文化特色,又能鍛鍊學生「精氣神」的功夫扇。
這套功夫扇融合了太極拳和武術的動作,極力展現柔與健,力與美;再加上《中國功夫》的豪壯旋律,讓每一位南上山學子內養性情,外練筋骨,內外兼修,在練習功夫扇的過程中,既親近了中國傳統文化,又看到了自己的變化和進步。
為了讓學生更多的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和歷史,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學成立了「蒙元文化之國畫重彩工作坊」,鼓勵學生把所學知識、技法與生活相結合,在實踐的過程中熟悉中國畫,更加熱愛家鄉,發揚和傳承民族藝術、樹立文化自信。
上海市虹口區第二中心小學設置了篆刻的欣賞、臨摹、創作三個階段的學習課程,希望不同年級的學生逐步了解篆刻藝術,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三年級學生李容嘉說:「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作品。篆刻看似簡單,卻奧妙無窮,在中國古老的文化中,我新奇地體驗著,篆刻讓我靜下心來做好每一件事,學會更多的本領。」
山東省濟南市舜耕小學把武術精髓與舜文化教育相融合,打造出獨具一格的武術課程。
學生在參與武術操陽光大課間、習練武術中強健體魄、修煉品德。
本次活動面向全國大學、中學和小學,精心遴選出數十個既能體現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成果,又能推動社會關注體育藝術教育、共同參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進入七一特別節目單,旨在將文化薰陶和實踐養成相結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以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為代表的各個教育環節。
6月30日13點,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2020《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七一特別節目推出,鎖定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與你一起在追夢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編輯:蘆猛
責任編輯:姜蕾 齊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