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教師傳承中心成立 |
△「中華文脈 薪火相傳——誦寫講經典 我們在行動」活動啟幕 |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以「傳承孔子儒家思想,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加強新時期教師師德建設為主導,致力開展孔子文化教育培訓、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發展孔子文化產業,為曲阜打造培訓之都貢獻力量。先後榮獲「全國師道教育中心」、「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講師)傳承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儒家文化教育基地」、「研學旅遊示範基地」、「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北京市教育學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培訓基地」、「山東省綠色生態休閒體育活動基地」、「曲阜市鄉村儒學講師培訓基地」等稱號。
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場館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位於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曲阜市。
2015年下半年開始,曲阜孔子文化學院引進社會資金6600萬元,對原有150畝校園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成一所具有傳統文化氛圍的優美校園,使之具有接待國內外研學旅遊的理想環境。學院現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擁有綜合性教學樓、星級酒店式公寓、大型多功能報告廳、古陶瓷博物館,古琴、射箭、書法等新六藝體驗基地,剪紙、拓片、陶藝等非遺體驗室,「跟著孔子去遊學」展覽館等,環境雅致清幽,布局科學合理,人文底蘊深厚。
設有理論教研處、項目研發中心、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學院、書畫學院、陶瓷藝術學院以及國際研學部等。主要培訓科目包括全人教育、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師德教育、「跟著孔子去遊學」研學班、COSE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認證培訓、「三千小童國學館」項目、企業儒商精神培訓、「劍膽琴心」國學拓展班、六藝傳承、國際中醫、武術健身、線上教育等。
復聖顏子第七十八代嫡孫顏廷淦為院長,特聘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為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董乃強、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王殿卿、上海大學祝瑞開、曲阜師範大學駱承烈等為顧問,韓國權赫範、李惠京,馬來西亞顏進明、林源瑞及國內扈慶學、梅慶吉、朱天才、翟傑等數十位知名專家學者為教授,形成較強的管理團隊和師資力量。
打造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訓教材體系
學院組織專門隊伍,對傳統文化、研學旅遊各課程體系進行系統梳理與完善,形成完整教育培訓教材。
《四書五經通解》七十七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為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內容廣泛、深刻,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深刻而長久地影響著政治、經濟、思想、道德、哲學、教育和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本套《四書五經通解》以明代纂修的《四書大全》和《五經大全》為底本,集漢代至明萬曆碩學鴻儒對儒學經典——四書五經詮釋之大成。叢書由劉大鈞擔任名譽主任,顏廷淦領銜,眾儒學大家為之作敘解,是迄今為止國內外對四書五經(含《小學》)最完整的一部通解。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展出,獲得山東展團「優秀展示獎」,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展出,被中國文化(出版廣電)大數據產業項目(CCDI)基地收藏,同時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出版「三千小童國學館」專用教材「幼兒教育」8本書,由「蒙學」「國學」「詩詞」「六書」「六藝」「孔子故事」組成,將人文、歷史、自然、倫理、藝術、禮儀合在一起,使幼兒在自由、和諧、靈活、生動、開放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滋養性情、涵養品位、提升境界。
「關注中國兒童傳統文化教育行動系列教材」一套5本,《聖人聖跡》《六經選讀》《四書精要》《蒙書新編》和《書法藝術》,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曲阜孔子文化學院組織編寫,本著與時俱進、「經亦求精」的原則,原典精選、蒙書改編,以便於少年兒童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儒家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學到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全國18個省區市應用,已經出版20多萬套。
編寫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學院的關於家庭教育、聖母文苑、智慧女性工坊、親子學堂、家風書院等系列課程指導教材、叢書。
研學旅行教材體系。目前已出版發行《跟著孔子去旅行》(上下冊)、攝影集《孔子週遊地域影像志》、《跟著孔子去遊學展覽專刊》、《跟著孔子去遊學·曲阜七日》手冊。
目前正在著手編寫師德教材26本,《孔子生平事跡研究》《孔子師德操守全析》《顏子樂學精神闡微》《孔門弟子事跡研究》《孟子理想人格探析》等,立足孔子「萬世師表」的巨大影響力,豐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傳統師道內涵,發揚愛生如子、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現代師德精神,有力推動傳統文化建設。
開拓優秀傳統文化項目
研學旅行。學院通過「傳承、德行」等主題研學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依託曲阜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和2500多年來國學家風傳承特色文化,巧妙地將人文、歷史、藝術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一種開放的、靈活的、生動的、自由的學習情境中獲取國學知識、體驗傳統文化、掌握過程方法,養成以仁愛精神為核心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個性品質,從而獲得充分、自由、獨特的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經歷和體驗中得到真正的成長。
師德教育。把打造「全國師德教育中心」作為學院發展的主攻方向,先後與南京市第29中、天津市武清區教育局、北京市教育學會、濟南市歷下區、齊魯工業大學、山東政法學院、山東省體育運動學校、山東省87所高職高專院校、河南汝州市教育局及轄區中小學校、青島市即墨區教育局等機構、院校建立合作關係,成功舉辦多期師德教育培訓班。2016年底,學院成為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國職業技能在線學習中心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認證合作機構,開展COSE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認證《蒙經》《儒學文化》《國術武學》《師道教育》專業的培訓考核工作,頒發經由權威機構認證的等級證書。
跟著孔子去遊學。2016年9月27日,在中國(濟寧)國際研學旅遊創新發展峰會上啟動該院主題研學旅遊項目「跟著孔子去遊學」。學院以孔子生平為主線,專門建設「跟著孔子去遊學」展覽館,一改以往國學機構「坐而論道」「景區+課堂」的陳舊模式,通過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讓參與者沿著聖人的足跡,實地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並計劃把孔子的全部行跡都整合起來,開闢一條「孔子文化旅遊帶」,把孔子的行跡分成山東、河南、湖北、江蘇安徽4個板塊。利用寒假或暑假分期進行,可就《論語》某一章節的發生地進行現場講解,在遊中學、在學中成長。目前已接待來自河南、安徽、廣東、陝西、江蘇、浙江等地研學團隊兩萬餘人。
東方聖母家庭教育。成立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學院,在省民政廳註冊成立山東東方聖母家庭教育發展中心,旨在弘揚聖母文化,重視家庭教育;緬懷聖母功德,陪伴孩子成長;學習聖母榜樣,爭做稱職母親。把「母親素養教育」與家庭教育工作相結合,已開展專題講座10餘場,參會人員數千人。
「三千小童國學館」項目。學院建立「三千小童」國學品牌,專為國內5—10歲的適齡兒童提供專業國學啟蒙教育。通過對兒童國學教育,正本清源,增強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維護文化安全,通過打造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積極應對全球化競爭與挑戰。目前,「三千小童」在國內已經擁有近百家分館,未來3年內,全國將達到1000家規模,覆蓋國內27個省區市,並在影響力方面,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兒童國學教育品牌。
現代教育科技體驗項目。打造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新型教與學方式,在信息化的環境下,依據腦科學、認知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理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少年兒童潛能,提高少年兒童的學習能力。信息化學習能力開發涉及到信息技術、腦科學、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學科,是一個跨學科、多學科的綜合領域。
國際研學培訓。開展國際遊學培訓,先後接待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華裔學員三批300餘人,贏得高度評價。2019年將與南非高等教育和培訓部MerSETA合作共同資助200名南非大學生到學院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實習項目。
引領優秀傳統文化風尚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現已成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政法學院、山東省體育運動學校、山東省87所高職高專院校傳統文化教學實踐基地,並已與北京師範大學、聊城大學、臨沂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高校以及韓國群山大學、慶旼大學、首爾時習學舍、法國英賽克商學院、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紐西蘭北方理工學院等建立了友好校際合作關係。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多次與韓國圃隱學會、世界傳統詩人協會、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泰國泰中商業委員會等開展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數次承辦國際文化學術交流論壇、活動。
2016年,學院成功舉辦系列大型活動:6月2日—4日,主辦第二屆世界傳統詩人大會,與會代表300餘人,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其間,全國柴窯文化研討會暨瓷頌中華——中國歷代瓷器精品展,吸引全國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文物收藏家和文物鑑賞家80餘人參加,是一次專業水平較高的學術研討會和民間柴瓷大展示。國際書畫藝術邀請展、葫蘆文化展,收到國內外116人的書畫藝術作品118件,上百件精美的葫蘆藝術佳作等同時展出。
作為2016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學院與紐西蘭博亞傳媒集團共同主辦《國畫大師張松濤與林金水師生聯展》。本次活動為學院開展國際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中外書畫藝術家才藝交流舞臺等創造了條件。
2018年9月26日至27日,2018年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暨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隆重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顏廷淦應邀出席活動。
首屆「一帶一路」非中藝術交流展暨非中文化論壇於2018年10月24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顏廷淦應邀出席。
2018年11月23日,《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啟動儀式在節目錄製現場舉辦。作為第二季節目的6組嘉賓之一,顏廷淦來到現場分享了自家的小故事。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將繼續以全球視野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國學傳承質量,用經世致用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用開放思維拓展更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與時俱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傳統融入社會需求,為弘揚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傳承中華燦爛文明作出積極貢獻。
(趙公林 隗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