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孔子儒家思想 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助力打造...

2020-12-25 大眾數字報

  △中華傳統文化教師傳承中心成立

  △「中華文脈 薪火相傳——誦寫講經典 我們在行動」活動啟幕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以「傳承孔子儒家思想,踐行顏子陋巷精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以加強新時期教師師德建設為主導,致力開展孔子文化教育培訓、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發展孔子文化產業,為曲阜打造培訓之都貢獻力量。先後榮獲「全國師道教育中心」、「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講師)傳承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儒家文化教育基地」、「研學旅遊示範基地」、「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北京市教育學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培訓基地」、「山東省綠色生態休閒體育活動基地」、「曲阜市鄉村儒學講師培訓基地」等稱號。
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場館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位於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曲阜市。
  2015年下半年開始,曲阜孔子文化學院引進社會資金6600萬元,對原有150畝校園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成一所具有傳統文化氛圍的優美校園,使之具有接待國內外研學旅遊的理想環境。學院現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擁有綜合性教學樓、星級酒店式公寓、大型多功能報告廳、古陶瓷博物館,古琴、射箭、書法等新六藝體驗基地,剪紙、拓片、陶藝等非遺體驗室,「跟著孔子去遊學」展覽館等,環境雅致清幽,布局科學合理,人文底蘊深厚。
  設有理論教研處、項目研發中心、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學院、書畫學院、陶瓷藝術學院以及國際研學部等。主要培訓科目包括全人教育、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師德教育、「跟著孔子去遊學」研學班、COSE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認證培訓、「三千小童國學館」項目、企業儒商精神培訓、「劍膽琴心」國學拓展班、六藝傳承、國際中醫、武術健身、線上教育等。
  復聖顏子第七十八代嫡孫顏廷淦為院長,特聘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為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董乃強、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王殿卿、上海大學祝瑞開、曲阜師範大學駱承烈等為顧問,韓國權赫範、李惠京,馬來西亞顏進明、林源瑞及國內扈慶學、梅慶吉、朱天才、翟傑等數十位知名專家學者為教授,形成較強的管理團隊和師資力量。
打造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訓教材體系
  學院組織專門隊伍,對傳統文化、研學旅遊各課程體系進行系統梳理與完善,形成完整教育培訓教材。
  《四書五經通解》七十七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為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內容廣泛、深刻,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深刻而長久地影響著政治、經濟、思想、道德、哲學、教育和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本套《四書五經通解》以明代纂修的《四書大全》和《五經大全》為底本,集漢代至明萬曆碩學鴻儒對儒學經典——四書五經詮釋之大成。叢書由劉大鈞擔任名譽主任,顏廷淦領銜,眾儒學大家為之作敘解,是迄今為止國內外對四書五經(含《小學》)最完整的一部通解。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展出,獲得山東展團「優秀展示獎」,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展出,被中國文化(出版廣電)大數據產業項目(CCDI)基地收藏,同時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出版「三千小童國學館」專用教材「幼兒教育」8本書,由「蒙學」「國學」「詩詞」「六書」「六藝」「孔子故事」組成,將人文、歷史、自然、倫理、藝術、禮儀合在一起,使幼兒在自由、和諧、靈活、生動、開放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滋養性情、涵養品位、提升境界。
  「關注中國兒童傳統文化教育行動系列教材」一套5本,《聖人聖跡》《六經選讀》《四書精要》《蒙書新編》和《書法藝術》,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曲阜孔子文化學院組織編寫,本著與時俱進、「經亦求精」的原則,原典精選、蒙書改編,以便於少年兒童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對儒家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學到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全國18個省區市應用,已經出版20多萬套。
  編寫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學院的關於家庭教育、聖母文苑、智慧女性工坊、親子學堂、家風書院等系列課程指導教材、叢書。
  研學旅行教材體系。目前已出版發行《跟著孔子去旅行》(上下冊)、攝影集《孔子週遊地域影像志》、《跟著孔子去遊學展覽專刊》、《跟著孔子去遊學·曲阜七日》手冊。
  目前正在著手編寫師德教材26本,《孔子生平事跡研究》《孔子師德操守全析》《顏子樂學精神闡微》《孔門弟子事跡研究》《孟子理想人格探析》等,立足孔子「萬世師表」的巨大影響力,豐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傳統師道內涵,發揚愛生如子、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現代師德精神,有力推動傳統文化建設。
開拓優秀傳統文化項目
  研學旅行。學院通過「傳承、德行」等主題研學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依託曲阜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和2500多年來國學家風傳承特色文化,巧妙地將人文、歷史、藝術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一種開放的、靈活的、生動的、自由的學習情境中獲取國學知識、體驗傳統文化、掌握過程方法,養成以仁愛精神為核心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個性品質,從而獲得充分、自由、獨特的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經歷和體驗中得到真正的成長。
  師德教育。把打造「全國師德教育中心」作為學院發展的主攻方向,先後與南京市第29中、天津市武清區教育局、北京市教育學會、濟南市歷下區、齊魯工業大學、山東政法學院、山東省體育運動學校、山東省87所高職高專院校、河南汝州市教育局及轄區中小學校、青島市即墨區教育局等機構、院校建立合作關係,成功舉辦多期師德教育培訓班。2016年底,學院成為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國職業技能在線學習中心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資格認證合作機構,開展COSE中華傳統文化教師認證《蒙經》《儒學文化》《國術武學》《師道教育》專業的培訓考核工作,頒發經由權威機構認證的等級證書。
  跟著孔子去遊學。2016年9月27日,在中國(濟寧)國際研學旅遊創新發展峰會上啟動該院主題研學旅遊項目「跟著孔子去遊學」。學院以孔子生平為主線,專門建設「跟著孔子去遊學」展覽館,一改以往國學機構「坐而論道」「景區+課堂」的陳舊模式,通過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讓參與者沿著聖人的足跡,實地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並計劃把孔子的全部行跡都整合起來,開闢一條「孔子文化旅遊帶」,把孔子的行跡分成山東、河南、湖北、江蘇安徽4個板塊。利用寒假或暑假分期進行,可就《論語》某一章節的發生地進行現場講解,在遊中學、在學中成長。目前已接待來自河南、安徽、廣東、陝西、江蘇、浙江等地研學團隊兩萬餘人。
  東方聖母家庭教育。成立東方聖母家庭教育學院,在省民政廳註冊成立山東東方聖母家庭教育發展中心,旨在弘揚聖母文化,重視家庭教育;緬懷聖母功德,陪伴孩子成長;學習聖母榜樣,爭做稱職母親。把「母親素養教育」與家庭教育工作相結合,已開展專題講座10餘場,參會人員數千人。
  「三千小童國學館」項目。學院建立「三千小童」國學品牌,專為國內5—10歲的適齡兒童提供專業國學啟蒙教育。通過對兒童國學教育,正本清源,增強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維護文化安全,通過打造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積極應對全球化競爭與挑戰。目前,「三千小童」在國內已經擁有近百家分館,未來3年內,全國將達到1000家規模,覆蓋國內27個省區市,並在影響力方面,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兒童國學教育品牌。
  現代教育科技體驗項目。打造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新型教與學方式,在信息化的環境下,依據腦科學、認知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理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少年兒童潛能,提高少年兒童的學習能力。信息化學習能力開發涉及到信息技術、腦科學、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學科,是一個跨學科、多學科的綜合領域。
  國際研學培訓。開展國際遊學培訓,先後接待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華裔學員三批300餘人,贏得高度評價。2019年將與南非高等教育和培訓部MerSETA合作共同資助200名南非大學生到學院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實習項目。
引領優秀傳統文化風尚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現已成為齊魯工業大學、山東政法學院、山東省體育運動學校、山東省87所高職高專院校傳統文化教學實踐基地,並已與北京師範大學、聊城大學、臨沂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高校以及韓國群山大學、慶旼大學、首爾時習學舍、法國英賽克商學院、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紐西蘭北方理工學院等建立了友好校際合作關係。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多次與韓國圃隱學會、世界傳統詩人協會、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泰國泰中商業委員會等開展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數次承辦國際文化學術交流論壇、活動。
  2016年,學院成功舉辦系列大型活動:6月2日—4日,主辦第二屆世界傳統詩人大會,與會代表300餘人,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其間,全國柴窯文化研討會暨瓷頌中華——中國歷代瓷器精品展,吸引全國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文物收藏家和文物鑑賞家80餘人參加,是一次專業水平較高的學術研討會和民間柴瓷大展示。國際書畫藝術邀請展、葫蘆文化展,收到國內外116人的書畫藝術作品118件,上百件精美的葫蘆藝術佳作等同時展出。
  作為2016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學院與紐西蘭博亞傳媒集團共同主辦《國畫大師張松濤與林金水師生聯展》。本次活動為學院開展國際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中外書畫藝術家才藝交流舞臺等創造了條件。
  2018年9月26日至27日,2018年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暨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隆重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顏廷淦應邀出席活動。
  首屆「一帶一路」非中藝術交流展暨非中文化論壇於2018年10月24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顏廷淦應邀出席。
  2018年11月23日,《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啟動儀式在節目錄製現場舉辦。作為第二季節目的6組嘉賓之一,顏廷淦來到現場分享了自家的小故事。
  曲阜孔子文化學院將繼續以全球視野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國學傳承質量,用經世致用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用開放思維拓展更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與時俱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傳統融入社會需求,為弘揚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傳承中華燦爛文明作出積極貢獻。
            (趙公林 隗秀莉)

相關焦點

  • 「孔孟顏曾",顏子為啥在中國精神文化譜系中地位崇高?
    近幾年,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杜澤遜教授立足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弘揚,在師生關係的認識上,有不少心得,常常在學校文化活動特別是開學典禮上,借顏回闡述師生關係的重要性。一般人將顏回的這句話的意思概括為「貧而樂道」,對認識顏回很重要,但"知這句話"易,"懂這句話"在中國精神文化坐標體系中的位置卻不易。 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說,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中國文化精神裡始終有一脈不為物質束縛高尚精神的追求傳承,顏回是這一脈精神的源頭。
  • 濟寧: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走在前列—努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
    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濟寧把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努力在服務國家文化戰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兩創」上作出新的貢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儒學研究與闡發「登峰」、儒學普及「落地」、幹部政德教育、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濟寧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上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持續性、長遠意義的實踐探索,打造了一批傳統文化普及推廣活動品牌;濟寧文化中心、孔子博物館、尼山聖境、濟寧雜技城、濟寧大劇院、兒童公園、鳳凰臺公園等項目相繼建成使用,在文化場館、娛樂場所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搭建了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平臺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
    本報曲阜11月26日電(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馮帆)11月26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山東省曲阜市舉行,座談會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
  • 今天起,如皋人導演的大型電視紀錄片《顏子》在山東衛視開播
    ——導演 言談論儒家思想,繞不開孔子,也繞不開他的優秀弟子們,比如顏回。從「亦步亦趨」尊師崇道,到「聞一知十」創新闡發,從「周遊列國」百折不回,到「簞食瓢飲」醉心學術,孔顏師徒在兩千多年之前就為中國的知識分子樹立了一對精神標杆。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講...
    昨天上午,一場以「儒家文化與新時代國家治理」為主題的學術論壇在孔子研究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和文化研究機構的儒學專家圍繞儒家思想的歷史發展和當代價值、儒家的德治思想對中國當代基層治理的啟示等話題作了精彩演講。
  • 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重意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並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價值意蘊。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深刻把握新時代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三重意蘊。  一、堅持文化自覺和踐行文化自信的雙重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
  • 儒家文化大眾讀本|品味儒家文化經典,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著有《南來的挑戰》《基於報業轉型的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研究》,主編《儒藏》《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教育讀本》《儒家文化大眾讀本》等著作,為動畫片、電視劇、紀錄片《孔子》總策劃、總監製,全球孔子學院指定教材《孔子》出品人。
  • 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
    □ 本報記者 趙琳 王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明素質。在當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山東有何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如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振奮中華民族精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同志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民族具有獨特的文化系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責任,注重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這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特別是儒家所倡導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積澱在每個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中,深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 傳承弘揚學校優秀傳統文化 築牢共同價值基礎
    科大優秀傳統文化,源自科大歷史、紮根科大實踐、服務科大未來,發揮夯實思想基礎、凝聚力量、指引發展方向、引領價值追求的重要作用。一、深刻認識傳承弘揚學校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責無旁貸。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講座人:劉玉堂 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參與現場展覽、諮詢、贈書的團體:湖北省國學研究會、湖北省廣播電視學會、湖北省孔子研究會、湖北省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武漢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武漢市婚姻家庭研究會、武漢市圖書館學會、江漢大學社科普及志願者服務隊。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孔子六藝文化園開發研學課程,拓展...
    入泮禮、古樂教學、射箭、投壺、活字印刷、韋編三絕、拉坯、彩繪……孔子六藝文化園內,開設了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研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曲阜師範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孔子六藝文化園是山東孔子少海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全資項目,位於膠州市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內,佔地面積33.5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場館包括孔子學堂、臺灣藝術館、黑陶藝術館、來德書院、新時代文明婚慶禮堂等。園區以傳承孔子思想、弘揚齊魯文化、拓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等為中心,是集文化、旅遊、教育為一體的高端傳統文化體驗基地。
  • 「魯言說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
    張政致辭 靳諾出席 楊東奇講話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並在孔子研究院發表重要講話七周年之際,11月26日上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曲阜舉行,光明日報社總編輯張政致辭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其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的千年蘇學,自然也不能被忽視。而海南省是蘇東坡最後的精神家園,在東坡文化中,蘊含並展示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三個方面主要內容,即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
  • 【理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孔子六藝文化園開發研學課程,拓展學生視野
    入泮禮、古樂教學、射箭、投壺、活字印刷、韋編三絕、拉坯、彩繪……孔子六藝文化園內,開設了各種以傳統文化為主的研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孔子六藝文化園是山東孔子少海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全資項目,位於膠州市大沽河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內,佔地面積33.5畝,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場館包括孔子學堂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 從中華民族「根」和「魂」的高度認識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
  • 傳承傳統文化 弘揚民族精神 ——讀《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
    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建設好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好中國精神,打造強大軟實力就變得尤為迫切。該書論述極富特色。作者的研究態度是實事求是的,這集中表現為作者對傳統文化批判地繼承的核心主張。如對於「天人合一」,作者既肯定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觀,同時又指出了其模糊混沌之處。該書為當前我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國精神提供了有益借鑑。中國文化百年前講求民族獨立與富強,今天講求回歸傳統。
  • 端午傳統文化需要傳承與弘揚
    我們過好端午傳統節日,對弘揚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精神植根於民族生活的土壤,鮮活地體現在傳統的民族節日中。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  在當今多元的社會,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在傳承中別開生面。因為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為端午提供新的載體、創製新的手段、賦予新的內涵。
  • 優秀傳統文化——山東:涵養城市文明 煥發時代光彩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發表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儒家文化發源地,山東擁有獨特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為山東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