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是以儒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化,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文化。
儒學與儒家文化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儒學是儒家文化的源頭活水,儒家文化是儒學的浩瀚長流。
編撰《儒家文化大眾讀本》(9冊)系列叢書,主要目的是向讀者傳播有關儒家文化的知識,了解儒家文化的優點和特點以及儒家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價值。
主編簡介
梁國典,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高級編輯,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首批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東首批智庫高端人才首席專家。著有《南來的挑戰》《基於報業轉型的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研究》,主編《儒藏》《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教育讀本》《儒家文化大眾讀本》等著作,為動畫片、電視劇、紀錄片《孔子》總策劃、總監製,全球孔子學院指定教材《孔子》出品人。
叢書特色
專家編寫普及儒家文化
在編寫時吸收已有的科研成果,內容翔實,不使用學術語言,文章通俗易懂、活潑流暢,圖文並茂、雅俗共賞。
融匯創新,契合時代精神
為了把有現代價值的、有助於人們認識儒家文化的內容更好地呈現在大眾面前,在素材選擇、主題提煉、行文風格上,都融入了現代意識,力求與時代精神相契合。
弘揚儒家文化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力求把對孔子及儒家的研究轉向當下日常生活,從生活中體認儒家之道,使孔子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把儒家文化中有價值的東西發掘、提煉出來,把握儒家思想精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分冊介紹
文明薪火賴傳承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教育
本書從民族和世界發展的新趨勢著眼,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古代教育資源,整理挖掘有價值的文化要素,對古代教育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固本培元,返本開新,為當代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尋求豐沛的動力與源泉,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作者簡介
郭齊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現仍兼任國際儒聯理事會顧問。
應天理 順人情——儒家法文化
儒家法文化是儒家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書分為「漫說」「辨說」「雜說」「結語」四個組成部分,不僅講述了孔子和儒家在法文化方面的故事,論述了他們關於法文化的認知和行為方式,還對一些誤解的問題加以辨析,正面介紹儒家文化的基本內容、主要觀點和核心價值,同時提出一些合理設想,拋磚引玉,讓廣大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儒家法文化。
作者簡介
俞榮根,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首批入選「當代中國法學名家」。 獨著有《儒家法思想通論》等6部,合著《孔子的法律思想》《中華法苑四千年》等10多部,主編國家重大出版工程《中華大典·法律典·法律理論分典》及多種叢書和系列書,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澤及草木 恩至水土——儒家生態文化
儒家從來沒有把人和自然分割開來,對於保護動物、植物、山河大地有系統的認識。在儒家文化中,「天命之謂性」、天人合一的基本態度奠定了人應服從自然的秩序的基本存在模式,尊重生命、讓生命完成自己的周期、實現自己的目的是儒家對待天地萬物的態度,肯定了一切生物的內在價值。
作者簡介
喬清舉,中央黨校督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對儒家哲學、道家哲學、現代中國哲學、中西哲學比較等問題有深入研究。主編和撰寫《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金嶽霖新儒學體系研究》《中國哲學史簡明教程》等專著10餘部。發表中、英、日、韓語種論文130餘篇。
成人之道——儒家倫理文化
本書分為儒家與倫理、心性與德性、人格與修養、人倫與社會、五常與做人、原則與方法、傳統與現代等部分,儒家倫理是教人如何「成人」,如何在社會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主動自覺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時又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培養和成就某種品格。
作者簡介
唐凱麟,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範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點學科倫理學專業學科帶頭人。
陳仁仁,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孔子學會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哲學與文化的教學研究工作。
至德要道——儒家孝悌文化
「孝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特徵,也是凝聚我們民族團結統一的重要力量。本書探討了數千年來中國人擁有怎樣的孝悌文化,儒家又做出了怎樣的孝悌思考,從孝悌的原理,到堯舜至明清時期的孝治天下,再到百家言孝悌,內容豐富。
作者簡介
舒大剛,博士,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歷史文獻學、中國儒學、巴蜀文獻研究、先後承擔、組織和完成科研項目10餘項,出版專著10餘部,發表論文130餘篇。目前從事《中國儒學通案》新編、《儒藏》《巴蜀全書》編纂與研究。
修己以安民——儒家政治文化
在歷史上儒家與帝王、儒教與皇權、儒學與政治之間實在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二者既有合作又有衝突;既有帝王對儒教的工具化的御用,亦有儒家對皇權的道德性的抗爭。這本書就是教會我們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讓儒學在當下的復興成為當代中國的一項嚴肅而有意義的事業。
作者簡介
林存光,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儒學史、儒家政治哲學與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侯長安,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專業博士,山東政法學院講師。
和諧共存之道——儒家禮樂文化
儒家禮樂文化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代社會和傳統文化的基本範式。本書對儒家禮樂文化的形成、發展到具體的傳統國禮、傳統家禮、傳統交際禮都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同時結合時代特點,闡釋了儒家禮樂文化精神和當代價值,讓中華文明展現出時代風採和魅力。
作者簡介
丁 鼎,中國孔子研究院「尼山學者」特聘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儒學史、三禮學。
郭善兵,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禮俗文化。
薛立芳,商丘師範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文化史。
以義取利的生意經——儒商文化
本書全面介紹了儒商及儒商文化的內涵、外延、歷史和地位,並通過大量極富趣味性、啟迪性的儒商人物和事例,演繹了儒商的道德意識、社會責任、經營謀略、管理智慧和生活情趣。
作者簡介
戢鬥勇,佛山大學學報主編、哲學研究員,廣東省儒學研究會副會長,對儒商文化有較深的造詣,著有《儒商精神》 《儒家全球倫理》 《文化生態學》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儒風華雨潤異域
——儒家文化與世界
本書以儒學發展起來的儒家文化為著眼點,從亞洲地區的儒家文化圈輻射開來,放眼全球,向大眾娓娓講述了儒家文化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從外部世界汲取養料的同時,也在不斷向外界放射其自身的光和熱。
作者簡介
施忠連,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以及中西比較哲學。著有《文化的生物:人》 《現代新儒學在美國》等14部著作。
原標題:《儒家文化大眾讀本|品味儒家文化經典,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