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上海指南 背離了中國老饕的料理精神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今天是鏘鏘三人行離開我們的第九天。

  竇文濤在節目中多次說過,自己是有胖子的基因的,一吃就胖,尤其是在旅途中,對於美食基本上沒有任何抵抗力。

  於是,我們來談談剛剛發布的第二版米其林上海指南吧,這本書,到底能不能給中國的老饕們帶來好運?

  鏘鏘單人行|0009 米其林上海指南 背離了老饕心中的中華料理精神

米其林上海指南

  享譽全球的米其林今天發布了第二版上海指南,與一年前的初版相比,改動不大,三星米其林新增一家神秘餐廳,只有英文名,沒有標準地址,還有就是所有三星餐廳的通病:要提前很久很久預訂才可以。

  一星餐廳增加了4家,具體名單我不從百度上搬運了,各位老饕自查吧。

  ……

  話說回來,在中國,真正的老饕,我指的是在中國專攻中華料理的老饕,你們真的會在意並研究米其林的星星嗎?

  中華料理的格局與眼界,與米其林的價值體系其實是格格不入的。

  關於米其林的價值體系,簡言之,一星的值得一嘗,二星的值得排隊,三星的值得為這頓飯專門安排一次旅程。

  說到星級,自然你們會聯想到中國最普遍的餐飲評價體系:

  大眾點評的五星體系,五顆星星大概代表了五個維度:

  衛生標準、服務態度、餐廳環境、食物色相、食物味道。五維俱全,就是五星好評,少一維少一顆星。

  然而,這是當年非商業化時的點評體系,如今呢?

  在大眾點評上找美食,真是需要一雙識別水軍與託兒的慧眼,大量五星/四星半好評的餐廳,其實都是由商業操作捧上去的。哦忘了,還有與平臺的合作加權推介,說白了,就是給平臺錢,平臺會加大推薦力度。

  兩相對比,似乎米其林的評星體系更加理客中。

  然而,米其林的評價體系大概充斥著三個關鍵詞:

  神秘

  苛刻

  不食人間煙火

美食偵探

  神秘自不必說,很多有著評星訴求的餐廳經理每天都在猜測哪一位衣冠楚楚的食客會是米其林美食偵探,這個場景在很多美食類電影中都有介紹咯。

  苛刻更不必說了,每一顆星都意味著對食材、味蕾、視覺效果、創意的巨大挑戰。

  最後一點,正是米其林與中華料理精神的背離。

  在中國,鍾愛中國菜的老饕,怎麼會在乎大眾點評或米其林這種世俗化的菜單呢?

  中國胃是世界上最被嬌寵的胃,沒有之一。

  我對各種外國菜少有嘗試,但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烹飪手段能達到中華料理的複雜程度。

  中華料理有數十種最基礎的料理手段,我隨口可以說出來的就是:

  炒、燒、蒸、炸、烤

  爆、醃、滷、燻、熗

  溜、汆、涮、泡、焗

  煨、燜、煮、醬、烙

  ……

  應該還有更多的手段,恕我一時想不起來。

  況且,某一道菜的料理,以上只用到單一手段,而是把各種手段或順序或同步融合在一起。

  中華料理最大的特色,卻並非以上這些已經令老饕們眼花繚亂的手段,而是所有中國胃都懂的道理:

  一食一味。

  粗淺的文字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每一個人,在某一個時段,某一處景致上吃到的某一道菜品,卻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說起中國的食評家,你們可能會想到蔡瀾,想到陳曉卿,

  但我想說,中國菜一食一味的理念卻是來自於民國文學大師梁實秋,他寫過的雜文,尤其是1949年之後的雜文中,談到家鄉的美食,濃濃的鄉愁就著味蕾的刺激,才是人間至味。

  老饕們自然懂得,我們苦苦追尋的,哪裡是什麼味蕾的高潮迭起,分明是用唇齒的摩擦和吞咽時的肌肉擴張來來回回地安撫負責記憶的那一塊神經,罷了。

  可這些,又怎麼可能是幾個美食偵探可能理解的了的中華料理呢?

  至少,對於身在異鄉的北京人,一隻燒鴨子的意義哪裡是薄餅和蔥絲纏繞下的油脂灌齒?

梁先生與胡先生,當年與大先生對罵過的兩位大師

  以下這幾段文字,是梁實秋先生筆下諸多美食中的幾個片段,你從這些充滿色香味與鄉愁的文字中感受到的,可以、可能在米其林指南中找到答案嗎?

  無犀 原創

  鏘鏘單人行

  梁實秋先生的美食與鄉愁——

  離開北平,休想吃到像樣的羊肉。湖南館子的紅燒羊肉,沒有羊肉味,當然也就沒有羊肉特具的腥羶,同時也就沒有羊肉特具的香氣,而且連皮帶肉一起紅燒,北方佬看了一驚。

  東興樓的菜概用中小盤,菜僅蓋滿碟心,與湘菜館之長箸大盤迥異其趣。或病其量過小,殊不知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抗戰期間,東興樓被日寇盤踞為隊部。勝利後我返回故都,據聞東興樓移帥府園營業,訪問之後大失所望。蓋已名存實亡,無復當年手藝。菜用大盤,粗劣庸俗。

  提起北平的白切肉,首先就會想起沙鍋居。沙鍋居是俗名,正式的名稱是「居順和」,坐落在西四牌樓北邊缸瓦市路東,緊靠著定王府的圍牆。沙鍋居的名字無人不知,本名很少人知道。據說所以有此名稱是由於大門口設了一個灶,上面有一個大沙鍋,直徑四尺多,高約三尺,可以煮一整隻豬。這沙鍋有百餘年的歷史,傳說從來沒有換過湯!

相關焦點

  •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出爐京兆尹蔬食料理奪三星
    圖/取自米其林指南官網 繼廣州、上海之後,第2屆的「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日前正式公布。本屆的名單中,共計有30間餐廳摘星,包括2間3星、2間2星。此次除了新榮記順利蟬聯3星之外,去年2星的「京兆尹」,以精緻的蔬食料理成功拿下3星。至於京季、屋裡箱則順利拿下2星,另有26間餐廳獲得1星,其中包含7間新面孔。
  •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榜單正式發布
    10月21日電 (湯彥俊 李佳佳 羅昕元)10月21日,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榜單正式發布。共有125家餐廳入選,其中1家三星餐廳,10家二星,32家一星,21家必比登推介餐廳和61家米其林餐盤餐廳。2家餐廳晉升二星,4家首次入榜獲得一星,另外6家餐廳新上榜米其林餐盤榜單,見證上海餐飲業在這充滿挑戰的一年中,雖經歷困境,仍在精益求精,展現強勁實力。    「這是第5版上海米其林指南。上海也是米其林指南進入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一個目的地。
  • 《米其林指南臺北2018》第一版發布咯!
    在亞洲米其林已經進入日本(2007,東京區與大阪區)、港澳、新加坡、上海、首爾(皆2016年),2017年底是曼谷,而臺北將是亞洲第7個地區,全球第30個城市。米其林上周公布必比登推薦名單之後,推出眾所矚目的星級餐廳名單,《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共收錄110間餐廳,有20間餐廳獲得星級評價,36間獲得必比登推薦。
  • 米其林首次發布臺北美食指南
    2007年,《米其林指南》進軍亞洲,已先後在東京、香港、澳門、上海、首爾等城市登陸。  臺灣多數業者對《米其林指南》到來持正面態度。臺北亞都麗致大飯店方面稱,《米其林指南》來臺對於觀光或餐飲發展皆有正向效果,特別是能讓臺灣中高端餐飲邁向國際化。臺北文華東方酒店同樣樂見其成,稱米其林指南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臺北獲選可提高餐飲水平及國際知名度。
  • 《米其林指南東京2021版》出爐 中國料理店首次獲「三星」
    《米其林指南東京2021版》線上發布會7日舉行。人民網東京12月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米其林輪胎公司7日發布了餐館評級書《米其林指南東京2021版》。在日本,雖然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但為了支持餐飲業和觀光業的發展,日本米其林在今年也進行了相關調查。據介紹,在以東京都內的店鋪為對象的調查中,獲得「三星」的有12家,獲得「二星」的有42家,獲得「一星」的有158家。今年,位於港區的中國料理店「茶禪華」和法國料理店「L』Effervescence」首次獲得「三星」的最高評價。
  • 米其林餐廳推薦的日本懷石料理店
    著名的美食及旅遊手冊叢書《米其林指南》,是由輪胎廠家米其林公司編輯發行,1900年最早創刊於法國。其中,主要在歐洲,分別以不同國家和城市名義出版的餐廳指南最有知名度。 2007年,亞洲第一部《米其林指南》——東京版創刊發行。如今,東京已經成為世界獲得星級評分最多的城市。
  • 首屆《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這幾家摘星餐廳是眾望所歸還是一鳴驚人?
    臺北終於有米其林餐廳了!在3月14號,臺北米其林指南的完整名單出爐,此次總計有110家餐廳上榜,囊括33種不同的料理風格。在這110家餐廳中,總共有20家餐廳摘星。粵菜餐廳頤宮更是成為了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 求求米其林了,放過中國美食吧!|米其林餐廳|米其林指南|廚師|美食...
    這份指南分有兩個版本,一種是綠色封面,記載了行程規劃、景點推薦、道路導引等等的綠色指南。另一種就是紅色封面,評鑑餐廳和旅館的紅色指南。而這本紅色指南,也正是米其林指南傳奇的開端。有趣的是,這本米其林指南並非發行即巔峰,甚至一度被人拿去墊桌腳。這也讓米其林兄弟意識到,免費提供的東西反而會被人們輕視,於是在1920年,米其林指南決定取消免費提供,改為售賣。1931年繼續升級,米其林公司派出美食評測員暗訪餐廳,給出最公正的評價,《米其林指南》的權威性由此建立。
  • 米其林指南落戶上海第 3 年,它的意義不只是一份榜單
    米其林輪胎和米其林指南是不是一家的?奢華餐廳才能摘星?除了「紅寶書」,還有「綠寶書」?米其林還有料理「教室」?9 月 20 日發布的《2019 上海米其林指南》新榜單,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 上周四,馬達又飛去上海追「星」了。
  • 上海米其林指南2021揭曉亞洲最神秘餐廳蟬聯三星
    圖/UltraViolet提供《上海米其林指南2021》榜單日前正式發布,今年共有125家餐廳入選,其中,提供「多感官沉浸式」奢華用餐體驗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繼續蟬聯三星榮譽,另有10家二星、32家一星,21家必比登推薦及61家米其林餐盤餐廳。
  • 《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頤宮成為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在亞洲米其林已經進入日本(2007,東京區與大阪區)、港澳(2008)、新加坡、上海、首爾(皆2016年),2017年底是曼谷,而 臺北將是亞洲第7個地區,全球第30個城市。米其林上周公布必比登推薦名單之後,昨日推出眾所矚目的星級餐廳名單,《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共收錄110間餐廳,有20間餐廳獲得星級評價,36間獲得必比登推薦。
  • 2020 版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這次星級餐廳更多了
    9 月 19 日,2020 版上海《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這次星級餐廳有 40 家,數量上超過了往年,此外還有 24 家「必比登推介」和 66 家「米其林餐盤」餐廳,加一起共有 130 家餐廳榜上有名。
  • 米其林餐廳來上海 米其林評選星級的標誌是什麼
    昨日,米其林正式發布首版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在本版米其林指南中,總共有1家餐廳獲得三星,7家餐廳獲得兩星,18家餐廳獲得一星,以及25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
  • 《上海米其林指南2019》發布,唐閣降星,新榮記成大贏家!
    昨天傍晚,《米其林上海指南2019》重磅發布,蟬聯三星兩年的唐閣今年遭降星,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蟬聯,成唯一三星得主! 米其林指南評價體系詳解 感悟三年上海米道 自1900年誕生起,米其林已經走過了118年的歷史;從2016年首次進駐魔都,今年也是米其林第三次發布上海榜單。
  • 中國大陸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出爐:上海哪裡最好吃?
    9月21日,《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從高檔西餐到路邊小吃,上海共有51家餐廳榜上有名。 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同時,該指南App也已登陸安卓和蘋果手機平臺。 據悉,該版指南展示了上海豐富多彩的美食,其中位於新天地朗庭酒店內的「唐閣」餐廳獲得唯一三星,7家餐廳獲得兩星,18家餐廳獲得一星,此外還有25家美食推薦餐廳上榜。
  • 米其林指南在中國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比如你本來覺得米其林三星很神聖,結果京兆尹也三星了,自然就不認可了。」雷斯林提到,自己身邊的摘星客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2008年米其林指南在中國香港澳門地區首次發布,中國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第2個擁有米其林指南的國家。
  •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揭曉 亞洲最神秘餐廳蟬聯3星
    「上海米其林指南 2021」榜單日前正式發布,今年共有125家餐廳入選,其中,提供「多感官沉浸式」奢華用餐體驗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繼續蟬聯三星榮譽,另有10家二星、32家一星,21家必比登推薦及61家米其林餐盤餐廳。整體來說,仍是上海菜及粵菜系的天下,新進榜一星的「遇外灘」則是首度有閩菜出現在上海星級餐廳榜單中,格外具意義。
  • 《米其林指南臺北 2019》揭曉,24 家餐廳榮登星級俱樂部!
    臺北米其林完整榜單,名廚在現場帶來第一手消息!4 月 10 日上午,《米其林指南臺北 2019》在臺北文華東方酒店正式公布。歷經第 1 年的洗禮,如今臺北餐飲圈更了解這個國際美食評鑑機構的運作方式,不只為認真、專業的餐飲從業人員帶來肯定,也提升臺北在國際餐飲領域的能見度。
  • 米其林美食指南將出臺北版 哪些餐廳可能入選?
    《上海米其林指南》中,臺灣燒肉品牌「老乾杯」上海店連續2年拿下一星,也有機會在此次臺灣版指南中摘星。「老乾杯」為乾杯集團於2005年成立的高檔燒肉品牌,目前在臺灣有8家連鎖門市。2016年首度摘星的「老乾杯」,主打日式燒烤料理。
  • 臺北米其林指南發布 看看上榜餐廳有哪些看家菜
    《臺北米其林指南》14日於臺北發布,涵蓋了歐式時尚美食、日式料理、燒烤、杭州菜等,一星共評出十七間、二星兩間,三星一間,其中三星酒店為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頤宮中餐廳。  臺北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頤宮看家菜是只鴨  米其林指南共分為一星至三星,一星表示同類中很不錯;兩星表示出色,值得繞道前往;三星代表出類拔萃料理,值得專門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