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了6個常見的原型設計的陷阱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者按:Nick Babich 這兩年文章產量比以前低了不少,不過素質和出發點倒是一直非常發人深省。在文章結尾的 One More Thing 當中,我加入了一些關於賈伯斯早期對於原型設計的一些「激進」的看法,也許這是原型設計的未來的一個方向,也說不定。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原型設計,如今的數字產品設計流程會變成什麼樣。原型的存在,讓產品團隊在製作和開發過程中更加直觀,就像那句話說的:展示,而非表述。

現如今,許多產品團隊藉助原型來測試想法,甚至銷售產品。不過,原型設計本身並非是萬無一失的,設計師依然會面臨許多陷阱,並且拖累整個產品的進程。

今天的文章,總結了6個常見的原型設計的陷阱。

1. 目標不明確的原型設計

我們先設計出來,然後弄明白如何使用它。

在這種說法的指引下,設計和開發團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處理那些沒有任何價值的事務,在沒有特定目標的情況下製作原型,會浪費大量的時間。

每個原型的設計目標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原因應該是清晰的。這個目標可以是源自於一個特定的想法,或者某種假設,產品團隊在這個方向的指引之下,利用系統化的知識來構建符合目標的原型。

在創建原型之前,設計師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通過創建這個原型我們要試圖解決什麼問題?」如果能夠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那麼這個原型是清晰且具有凝聚力的,有助於減少潛在的開銷。

2. 製作原型過程受阻

產品團隊通常會力圖製作出有效有用的原型。當製作出來的原型不可用甚至根本無法完成的時候,整個團隊會為之氣餒,而這種消極的心態可能會拖垮整個項目。

為了提高效率,設計人員應當將失敗的情況視作為整個原型製作過程中自然的組成部分。原型在很多時候是用來測試假設和想法的,並非每個假設都是有效的。這就是為什麼創建工作原型不應該是原型製作工作最重要的結果。原型製作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應該是獲取有用的信息和新的知識。因此,將焦點從失敗的情緒上,轉移到學習新的知識上來,成功和失敗的原型,都能夠讓你的產品進步。就像大家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3. 對第一個想法精雕細琢

產品團隊常常在擁有第一個想法的時候,就想堅持住,將它打磨成為最終的解決方案。隨後,團隊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出揣摩嘗試,調整細節,製作原型,甚至直接開始設計視覺稿。

結果,花費無數小時創建和打磨的原型,在可用性測試早期,就呈現出不理想的狀況,接下來,設計師和團隊會意識到最初的想法其實不夠好。

經驗豐富的團隊知道,想要探索和測試一系列的想法是必不可少的,並且只有通過測試之後,效果最好的方案,才是值得堅持做下去的。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團隊才能針對問題空間繼續挖掘下去,並且找到潛在的解決方案。

4. 愛上你的原型

原型的設計者常常會對於自己的設計有大量的投入。這種投入是會造成一種「投資偏見」——你在某個事情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它對你來說就越有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它對於你的價值會越來越高,但是對於別人而言並非如此。而原型設計同樣如此,當設計師對於自己的原型過度沉迷的時候,產品可能就會暴露在危險之下了:你會很容易忽略它們存在的缺點,即使這些缺陷很明顯,設計師也會忽略團隊成員和其他人的反饋。

不要拿原型當傳家寶。

在打磨原型上花費太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會剝奪設計師對於反饋應有的注意力和敏銳度。讓你的原型在細節和複雜度上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度上。

原型並不是藝術品,它應該是幫你找到答案的工具。

如果你傾向於採用儘可能完善的設計,那麼請採用最小可行原型——添加足夠的細節,但是儘可能確保可行。將原型視作為一次性的工具。每個原型都有特定的用途,一旦達到目標,就儘可能用更好的東西替換它。

5. 忽略草圖的重要性

「當我們擁有強大的原型工具的時候,為什麼還要使用紙和筆呢?」設計師跳過手繪階段,並且直接使用計算機來繪製數字原型的時候,他們相信數位化的設計是可以節省時間的。但是實際上,手繪的草圖能夠幫助設計更快地起步。

當你下次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試著從筆和紙開始繪製草圖。只需要開始繪製草圖,勾勒出所能想到的變化,然後把它們貼在牆上,並且和你的團隊一起從技術和業務的角度上討論可行性。

6. 為原型選擇錯誤的保真度

保真度是描述細節程度的一種度量,我們常說的線框圖細節簡略,是低保真的,而視覺稿則常常會用到豐富的細節刻畫,它是高保真的。原型的呈現形態是非常多樣的,可以是低保真的也可以是高保真的。製作一個高保真的原型是非常誘人的,但是一定要抵制住這樣的誘惑。值得注意的是,原型的保真度應該和你想法的保真度相匹配。

這意味著,設計師應該根據他們的設計過程所處的階段來選擇保真度。當設計師違反這一規則的時候,往往會帶來糟糕的結果。比如過高的保真度會讓處於早期階段的設計師陷入「投資偏見」。

當團隊設計產品尚且處於初期的時候,儘量採用低保真的策略來進行繪製,比如使用草圖。

△ 低保真的草圖原型

當你想要與真實的用戶一起測試你的想法的時候,儘量使用保真度更高的設計,比如數位化的可交互的原型。使用高保真的原型來進行可用性測試,能夠產生更真實、具體的反饋。高保真的原型展示給利益相關者來看也非常有用,他們會更好地判斷產品的功能和內容。

△ 在 Adobe XD 中創建高保真的原型

因此,考慮最終的目標和你所擁有的時間,來確保原型的最佳保真度,儘早與期望達成一致。

結語

原型設計在每個產品設計項目當中都是至關重要的,正確地設計原型,才能儘早地構建真實的產品。

相關焦點

  • 圍繞高效溝通,構建產品原型5個方面的設計方法
    導語:產品原型並不是一個設計載體、而是一個高效溝通載體;產品原型有一套成熟的設計理論。本文為10年產品經理總結的產品原型架構方法論,圍繞5個方面、13個要點進行展開。助力產品經理從「術」的層面提升到「道」的層面。
  • 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
    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俗話說,「買家不如賣家精」。生活裡當我們沉浸於購物的欣喜時,卻不知道我們已經心甘情願地踏進商家為我們設計的消費陷阱當中。商家通入了解客戶的都買生理和心理變化的原因,從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消費陷阱,來促進消費者購買發速度。第一、心理帳戶。為什么女生總是在衣服、化妝品等東西上忍不住買買買呢?就算是價格昂貴,也都是毫不猶豫剁手,卻多某些商家幾毛錢的東西挑三揀四呢?
  • 規範流程下的原型設計——你的原型真的有價值嗎?
    重溫一下,設計思維共有五個階段:共情(理解用戶)、定義(定義問題)、構思(構思方案)、原型、測試。如果你沒有閱讀我翻譯過的往期文章,可能不太清楚。設計思維是IDEO(全球性的設計服務企業)根據多年的設計經驗與實踐輸出的一份設計流程研究成果,其最初目的是用於解決社會級難題如教育、貧困等。後來被廣泛的應用於各個設計領域,尤其是偏體系化的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中。
  • 初中階段100個常見錯別字錯別字,命題人設計的考試陷阱!需謹記
    然而,語文想拉分又很苦難,由於基礎題以及作文的原因,大家考試的分數基本上都不會低到哪裡去,考試想考個不及格都困難,大家分數幾乎都拉不開。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降低自己的錯誤,保證會做的題絕對不出錯,因為自己的馬虎而丟掉本該得到的分數,無疑是相當可惜的。錯別字是語文考試經常出現的一種錯誤。
  • 8個常見的研究者認知偏誤陷阱
    認知偏誤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尤其在用戶調研中,它的出現更容易誤導研究者踏入認知陷阱,將產品與功能越改越錯。這時候,準確洞察研究者認知偏誤陷阱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它是指當我們思考問題或做決策時,大腦會有一些固定的思維傾向。
  • 後臺產品設計系列:原型設計五大要點(四)
    原型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是一門必修課,本篇文章作者總結了後臺原型設計五大要點,主要針對剛入行後臺設計經驗不太豐富的同學。對於很多初次設計後臺的產品經理而言,原型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平時接觸的少,競品又難以獲取,連個抄的地方都沒有,所以即使胸中需求千千萬,也不知道怎麼表現。
  • Google傾力打造的設計衝刺方法論(5/6):原型階段
    設計衝刺包括六個階段——理解、定義、草圖、決策、原型和驗證。本文主要講原型階段,創建過程中,我們會圍繞諸如「概念到底是什麼」「概念包含什麼」來做出諸多決定。階段5:原型在原型階段,設計衝刺團隊將一起為決策階段(4/6)中投票確定的概念創建原型。
  • 原型法褲子結構設計分類
    如女西褲就是常見的一種類型,其臀部的加放量為10cm左右。由於原型褲子紙樣已包含4cm的加放量,所以原型紙樣分別在前後褲挺縫線處切展,將臀圍線位置前褲片拉開2cm,後褲片拉開1cm。臀圍整個一周切展量為6cm,加上原型的4cm的加放量,所以臀圍總加放量為10cm。原型紙樣的腰線是在人體的最細部位,由於加腰頭寬為4cm,所以褲子原型腰線處要切掉2cm寬的尺寸,以保證所綿的腰頭在人體的正常腰位。
  • 當前STEAM 課程設計中的三個陷阱、四個流派和五個關係
    當前 STEAM 課程設計中的三個陷阱、四個流派和五個關係 作者:華帥 發布時間:
  • 深入總結Javascript原型及原型鏈
    我們創建的每個函數都有一個 prototype (原型)屬性,這個屬性是一個指針,指向一個原型對象,而這個原型對象中擁有的屬性和方法可以被所以實例共享一、理解原型對象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創建了一個新函數,就會根據一組特定的規則為該函數創建一個prototype屬性,這個屬性指向函數的原型對象。
  • 產品早期的原型設計與用戶測試
    這篇內容是新書A Practical Guide to Web App Success的第15章;主題顯然應該在Web應用方面,但是本章單獨拎出來看的話,卻又適用於各種常見類型的Web產品。whatever,不矛盾。作者Dan Zambonini在本文中將向我們闡述Web應用在原型階段的設計與測試工作的重要性,並從實際執行的角度出發,介紹一些經驗方法和常用工具。走著。
  • 淺析JavaScript原型設計模式
    在JavaScript中創建對象,對於JavaScript開發者來說,會有很多種方法去創建,本文將剖析JavaScript原型設計模式,在大多數地方,可以使用這種原型屬性來分享對象中的實例方法。
  • 網頁設計七個實例!教你擺脫「照搬原型圖」的設計
    在沒有深入理解內容的情況下,將原型圖的內容和文字毫無懷疑的表現在設計當中。結果因為只是將原型圖基本保持原樣的反映在設計當中,從規劃到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沒有提升UI界面的質量。再加上提案中沒有指示之外的內容,整個提案的質量都不是很高。指導者反饋這不就和原型圖一樣嗎?
  • 1小時學習原型設計&互動設計知識
    很多想成為產品經理的小夥伴,想知道精美炫酷的APP界面是如何通過原型設計和互動設計做出來的。本次公開課,我們將帶大家了解原型設計&互動設計基礎知識。什麼是原型設計?因此,作為想入行產品的新人,如果有機會能了解原型設計&互動設計,不僅能在提升入行成功率,還能在實際工作中輸出比其他人更精準體驗更好的方案,提升與設計組的溝通效率。
  • 如何設計規範的原型圖?
    首先需要了解交互稿和原型圖的聯繫與區別:按照常規的工作流程,互動設計師最終交付的產物包括任務流程圖、信息架構圖、頁面原型圖、頁面交互說明、頁面流程圖,這些都可以歸納到互動設計文檔中。因此原型圖只是交互稿的一部分,本文將鋪開闡述設計規範的原型圖應該注意哪些。
  • 以個人書架業務為例,解析原型圖的設計流程
    一、業務說明上一篇文章我結合業務總結了頁面流程圖的畫法,今天依舊結合個人書架的業務來說說原型圖的設計方法,也算是一個工作流程的梳理吧。首先了解下需求:家裡孩子的書太多,該怎麼歸納和整理?1.那業務邏輯已經清晰了,下一步就該進入原型圖的設計了,在這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原型圖的概念二、原型圖設計原型圖就是在產品成型之前的一個簡單框架,將頁面的重要元素和功能模塊簡單豪邁的進行布局和排版,加入點擊交互事件形成的產品最初始的設計圖。說到這裡其實就可以將原型圖分為靜態原型和交互原型。
  • 從0設計App(6):根據流程圖4步解決原型稿、交互稿
    在實際工作中,直接看原型稿的3大使用場景:描述需求:產品經理通過對需求挖掘,然後解決用戶的需求,原型作為輔助工具形象地描繪出來,以便其他人可直觀理解、快速達成共識,解決用戶的需求;設計協作:需要在進入UI設計階段之前將原型稿確認,不能讓UI通過你的口述來天馬行空設計;
  • 資料分析常見陷阱匯總①:時間陷阱
    資料分析常見陷阱分為四大類:時間陷阱、單位陷阱、概念陷阱、其他陷阱。其中時間陷阱佔到50%左右,概念陷阱佔到20%左右。小粉筆會結合題目來分析陷阱,只抽象給大家總結陷阱,但是不告訴題目是怎麼出的陷阱,大家不會真正學到很多。所以請大家耐心把文中的例題也看完,理解會更為深刻。本篇主要講時間類陷阱:1.時間點:例如給現期求基期、給現期求間隔基期(前一年情況)、同比關係、環比關係等。
  • 京東設計中心-8個常見的研究者認知偏誤陷阱
    我們都希望研究是客觀、理性、反映真實情況的,了解常見的認知偏誤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儘量規避它們,得出更準確的結論。   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認知偏誤,包括研究者和用戶。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研究者的常見認知偏誤,下次有機會再談談用戶的,敬請期待。
  • 《Axure RP 9實用教程:原型+高保真+交互+設計》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以全面掌握Axure RP的各項功能,而且還可以靈活地繪製出各類精美的原型圖,快速成為原型設計高手。本書的前三大章節—繪製線框圖、掌握基礎交互、成為交互高手,詳細的講解了Axure RP9的基礎知識,對於一些高級複雜的交互運用,通過單獨的節點進行專項講解。後兩章—元件案例與綜合案例部分不僅帶領讀者完成了數字產品中常見的交互案例設,同時還原了簡書App和微信App的完整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