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是一門必修課,本篇文章作者總結了後臺原型設計五大要點,主要針對剛入行後臺設計經驗不太豐富的同學。
對於很多初次設計後臺的產品經理而言,原型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平時接觸的少,競品又難以獲取,連個抄的地方都沒有,所以即使胸中需求千千萬,也不知道怎麼表現。
在此,筆者針對後臺設計經驗不太豐富的同學,總結了後臺原型設計五大要點,與大家分享。
原型是表現產品經理想法的重要工具,當我們調研清楚需求和流程後,需要原型幫助我們整理思路,用具象化的方式與需求提出方、開發人員、測試人員溝通。
無論公司是否有專業的互動設計師,對於產品經理而言,這都是一項必備的基本功。
但是,它只是一個表現手段,無論你是用Axure還是墨刀,甚至手繪,通過原型整理你的思路,然後表達清楚才是重點,切莫本末倒置,把時間精力過多的花在所謂的高保真和花裡胡哨的動效上,最後需求評審的時候一頓亂秀猛如虎,一看邏輯二百五。
產品經理更重要的是:思考清楚每個需求的用戶、場景及其合理性;反覆核對流程是否有問題;每個欄位的來源及用途是否清晰;細節是否完善。
後臺相比於前端,更側重功能與邏輯,在頁面布局上,都大同小異,整體來講,分為logo、頂部導航、個人中心、側面導航、內容區五個部分。
放置企業logo,可以作為回到首頁的快速入口。如果我們設計的是一個To B的SaaS產品,為了滿足付費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這裡需要靈活配置,以放置客戶的企業logo;
頂部導航與側面導航可共存也可獨立。
當產品層級大於等於三級時,可採用頂部導航+側面導航,頂部導航做一二級,側面導航做三級及以上;但當產品層級超過三級時,說明產品複雜度很高,對用戶會造成很大的學習和記憶負擔,需要簡化並重新設計產品層級;當產品層級僅為一兩級時,即可使用單獨使用頂部導航或側面導航。
需要注意的是,兩種導航共存時,我們一般把頂部導航作為更高級別,當單獨使用一種導航時,我們又更多的使用側面導航,這主要是因為人的閱讀習慣和更好的拓展性。
相較於前端產品,後臺產品的個人中心要簡單很多,主要用於帳號退出和切換,在個人中心入口旁邊,可以作為很多全局性功能的入口,如:搜索、消息中心等。
正文內容區域,是我們信息展示和操作的主要區域。
在後臺產品中,首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但在很多產品中又容易把它忽略,尤其是內部使用的後臺,可能根本不會做這個功能,但實際上,一個好的首頁,能極大的提升產品的使用體驗和工作效率。
將首頁上的功能以面向用戶為維度劃分,可以分為面向全部用戶的功能和面向單個用戶的功能。
面向全部用戶的功能在原型上主要體現為數據監控、資訊信息、其他功能入口三種。
數據監控:
在首頁上,根據產品性質不同,需要顯示整體、關鍵性數據及相關走勢。
例如:統計產品總用戶數、總銷售額、日活、月活、轉化率以及對應數據的同比、環比等。目的是讓產品所有相關人對產品現狀及發展情況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資訊信息:
這個功能在SaaS產品中使用較多,會把當下與產品相關的資訊、動態等信息以文章連結的形式推送顯示出來。
對於公司內部使用後臺,一般不會做這個功能,但當有全局消息通知的需求時,可採用頂部跑馬燈的形式告知。
其他功能入口:
這個功能的設計有兩種應用場景:
主要包括該用戶的待辦事項、流程進度等。
待辦事項:
將用戶在系統中所需處理的事項快速展現出來,能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事項列表增加排序、分組、篩選這些附加功能,能幫助用戶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對於一些可快速操作的事項,如審批等,可以直接在列表中加上操作按鈕,就不用再次點擊到對應模塊去操作了。
流程進度:
在首頁展現的流程進度主要是這個用戶發起的流程,其他關聯性不那麼強的流程則放在其他模塊
列表頁是後臺最為常見的頁面形式之一,用於分條展現同類數據。它包括表格列表、卡片列表兩種。
表格列表:
表格列表其實是一個後臺頁面上的Excel表格,除簡單的羅列一些欄位外,可以做一些更為豐富的排序、橫向進度條拖動、隱藏等功能,以應對表格數據過多的情況。
操作方面,不同的功能需要進行單個操作或批量操作,例如存在批量刪除列表中數據情況,需要在表格數據前加上複選框和全選按鈕。
卡片列表:
卡片列表主要應用於列表欄位少、欄位內容固定、視覺樣式要求高的場景,例如教育產品中的課程列表。
卡片列表最大的優勢在於利用圖片或短視頻讓頁面美觀豐富,不至於像其他後臺頁面,但這也導致這種形式拓展性不強、維護成本高,所以一定要根據使用場景而定。
表單頁是後臺產品的另一種常用頁面,多用於新增、編輯功能。常用表單主要是基礎表單和分步表單。
可視化設計的重要性已經不必強調了,千言萬語不如一張圖有效,尤其在後臺產品中,各種數據統計、報表、行為路徑等,都需要藉助可視化設計將他們直觀、漂亮的展示出來。
在可視化設計中,主要可分成數據可視化、關係可視化、時間空間可視化三種類型。
在數據可視化設計中,數據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採用哪種方式更為合理,所以當我們需要將數據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現時,需要先搞清楚有哪些圖表,每種圖表的作用,然後用這些圖去體現數據。
常用圖形包括:條形(柱狀)圖、餅圖、折線圖、散點圖、熱力圖、雷達圖、旭日圖等,在這裡推薦百度的EChart:http://www.echartsjs.com/index.html,所有你想到想不到的圖都可以找到。
關係可視化體現了不同角色間錯綜複雜、難以語言描述的關係。常見於各種架構設計、產品結構設計中。
時間可視化:
時間的可視化在上面「工作檯的設計」中已經提到了,是以時間軸的形式,將各個關鍵時間點的相關事項展現出來,用來體現各事項發生的先後順序及相對計劃時間的進度情況。
空間可視化:
空間可視化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一種可視化設計,例如各種地圖、地鐵線路圖等。
幫助中心是很多產品經理容易忽視但其實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塊。
大部分的後臺、To B產品由於業務和邏輯的複雜性,不可能做得像前端產品那樣易用,同時又沒有統一的交互規範,用戶使用類似產品不多,導致產品推出後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人力做培訓、講解,即使給出了相應的文檔,也會由於各種原因沒有保存或忽略。
所以後臺產品需要一個更加優質的幫助中心來幫助他人,幫助自己。
作者:周翔,起點學院深圳1609期產品經理實戰訓練營學員
本文由 @周翔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