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心得|用講故事的方式設計管理後臺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設計管理後臺時,對功能模塊的劃分和頁面的邏輯設計要求都非常高,一定不可以僅僅是簡單的模塊疊加。本文主要安利一種叫做OMS設計,來按用戶故事設計思路來設計用戶的使用場景。

B端產品是C端產品的根基,B端產品更貼近業務,只有深入了解並熟悉業務的產品經理才能做好B端產品。

本文安利一種好的設計方式,叫做OMS設計。

OMS設計是按用戶故事設計思路來設計用戶的使用場景,通常來講用戶故事,包括時間、人物、地點、事件。通俗講,管理系統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對確定的時間、確定的用戶、在確定的場景執行確定的事件,或對他們進行管理。

管理後臺類產品,核心就是解決一個問題:「某時間某人使用某物做了某事「。

如圖所示:管理後臺的核心三要素:人、物、事。

人:權限管理(包括:角色設置、操作權限、數據權限)

人的管理和設計,主要解決這一問題:事件對誰觸發?是對所有用戶,特定的用戶?

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就是權限管理,在講解權限管理之前,我們首先普及一個概念: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即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是一種權限設計思想。在 RBAC 中,權限與角色相關聯,用戶通過成為適當角色的成員來獲得這些角色的權限。相較傳統的訪問控制(自主訪問、強制訪問)來說,RBAC 能更好的支持最小權限、責任分離和數據抽象等原則,極大地簡化了權限的管理。

  • 角色設置:如管理員、普通操作人員、遊客等,是區分不同身份操作管理後臺的能力。通常管理員具有最高權限,能獲得所有操作,甚至是刪除成員;
  • 操作權限:基本包括增、刪、改、查四類。角色權限直接影響操作權限,不同角色具備不同的操作權限;
  • 數據權限:一般分為公共庫數據和私有數據(特指需要限制的數據,如部分內容不能全局可查看);

物:事務管理(業務流程圖、任務流程流、原型設計圖)

業務流程圖:是一種描述系統內各單位、人員之間業務關係、作業順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圖表。

作用:涉及多角色之間的交互行為,以泳道圖方式梳理核心業務流程,明確不同環節節點不同角色用戶的操作及需要完成的任務。其作用是——表達清楚業務需求在產品線的各個階段中在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流轉。

說明:待需求產生後,首先落地的流程說明。業務流程圖不是一層不變的,它隨著需求的逐步明確而逐漸調優。業務流程圖是整個項目的核心,最後將成為整個項目的標杆文件,物流是產品設計或技術框架都會以此為主要參考,所以梳理清晰業務流程對設計後臺管理系統非常重要。

當用戶在前端觸發某一操作到期望看到的結果之間,會存在很多工作在後臺完成,這裡所指的後臺通常來講就是管理系統。

以貨運行業為例:

業務流程圖在產品規劃階段完成,任務流程圖在產品設計之前完成,二者存在先後順序,通常是有了業務流程圖之後,再開始著手處理任務流程圖。

任務流程圖:用戶在業務流程中完成了某一項任務,可以通過頁面流程圖來梳理清晰此階段主要是圍繞著核心業務流程進行拓展,形成直線任務和完善細節。

梳理任務流的思路類似講一個故事,譬如:我們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解決問題的流程是什麼?

有了任務流程圖之後,就可以開始產品體驗設計,將任務點一個個拆分為功能模塊,然後根據功能模塊直接的邏輯順序,組合成互動設計稿,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原型設計。

原型設計圖:原型設計階段,主要工作內容為業務流程圖設計、邏輯結構圖、功能結構圖設計、界面低保真原型設計,確認產品的界面布局、用戶用例、互動設計,同時交付需求規格說明書。《在產品經理眼裡,「最敏捷」的產品設計流程》一文中,有比較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

事:行為管理(操作路徑、行為數據)

當我們明確了不同用戶不同權限,不同權限做可操作不同功能之後,就需要進一步回答如下的問題:你要用戶幹什麼?告知用戶某個信息後需要用戶確認知曉,還是希望用戶通過你的信息傳遞完成一個具體的動作執行?

回答以上問題的過程就是完成行為管理,設計用戶操作路徑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就可以採集到用戶的行為數據,通過行為數據我們可以分析用戶真實的操作場景,並挖掘到業務流程及任務流程中尚未找到的需求點,從而進一步的完善我們的管理系統。

如圖所示:管理後臺一般包括三大部分,頂導航、左導航、內容區域。左側導航,通常結構為1-2級,儘量不超過3級,子層級可通過下拉菜單方式展開。

小Q來總結

一個產品的產生到用戶使用,類似我們做一道美味佳餚給客戶。後廚如同管理後臺,是一個產品最核心的業務及流程的承載,呈現給客戶的菜品如同前端產品的展示,最終經由後廚的精心製作達到色香味具全。

因此,當我們設計管理後臺的時候,業務明晰、邏輯明確是首要任務。管理後臺一般相對複雜,很多業務流程都是多線程穿插,而不是單線程的。

因此,產品經理設計管理後臺時,對功能模塊的劃分和頁面的邏輯設計要求都非常高,一定不可以僅僅是簡單的模塊疊加。

#專欄作家#

Mandy權,微信公眾號:小Q聊產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善於資訊、教育、平臺類產品設計與分析。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做手機產品互動設計
    你需要知道怎樣為真正的目標用戶做設計;需要知道真實用戶的使用場景;需要知道怎樣讓你的產品變得用血有肉;需要知道怎樣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做產品;需要知道怎樣將講故事的方法貫穿到設計循環中去,本次工作坊也是力求通過一些我們嘗試過的方法,跟大家一起展開探討。
  • 後臺產品:欄位設計
    這篇文章將通過「匯總欄位」、「處理欄位」、「設計欄位」這三個方面來詳細闡述如何進行欄位設計。讓你之後在面對後臺產品繁多的欄位時,遊刃有餘!後臺產品和前臺產品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後臺產品的欄位信息會比較多。如何合理地設計這些欄位,成為後臺產品設計的一個重要工作。
  • 電商後臺設計:品類管理
    商品作為整個電商平臺中的核心,系統中所有的業務都需要根據它來展開,所以設計一套易用、可擴展的商品模塊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從品類管理的基本業務出發,對具體的功能模塊展開了梳理說明,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加深你對電商後臺設計的認識。由於內容較多,我通過三篇文章來講解一下商品管理中各個功能是如何設計的。
  • 後臺產品設計系列:原型設計五大要點(四)
    原型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是一門必修課,本篇文章作者總結了後臺原型設計五大要點,主要針對剛入行後臺設計經驗不太豐富的同學。在此,筆者針對後臺設計經驗不太豐富的同學,總結了後臺原型設計五大要點,與大家分享。原型是表現產品經理想法的重要工具,當我們調研清楚需求和流程後,需要原型幫助我們整理思路,用具象化的方式與需求提出方、開發人員、測試人員溝通。無論公司是否有專業的互動設計師,對於產品經理而言,這都是一項必備的基本功。
  • 【第2065期】做B端後臺產品很複雜?一份完整的設計流程和規範!
    後臺產品常見分類後臺產品按其作用可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支撐前臺產品,二是管理各種資源。我認為後臺產品應當是囊括在 B 端產品的範圍之內的,常見的類型包括:C 端產品的後臺產品線,如淘寶商家版,餓了麼商家版,對訂單和用戶進行管理,支持 C 端產品的業務進展。平臺級工具產品,如微信公眾平臺,對文章和讀者的數據統計和管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開放平臺,如微博開放平臺等。
  • 乾貨貼:Web 後臺設計易被忽視的組件技巧
    儘管現在各家都將產品設計的重頭放在移動端,但對於運營後臺管理系統,仍然會將 Web 端作為自己的兵家必正之地。對於有著精細化管理,最小顆粒的維護自己平臺商品、服務、企業信息的網際網路產品來說。Web 端的大屏、易於錄入讀取數據等優勢仍然是移動端不可取代的。那麼在 Web 端產品設計中,是不是存在一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技巧呢?
  • 電商工作後臺首頁的商業價值重構與產品化設計
    大部分的工作是在後臺完成,涉及到各類管理系統,保障日常工作順利運行。後臺產品設計因其邏輯複雜、業務繁多、專業性強具有較大挑戰性,在很多情況下設計師的發揮受到較大限制。尤其是B類後臺產品的設計需要對公司業務擁有更全方位的認識,加大了其設計難度。做為設計師如何重新定義後臺商業價值?如何進行產品化設計思考?下面以買賣家工作檯首頁設計為例,來介紹下整體設計思路。
  • 雲丁智能密碼鎖:多種開門方式,後臺管理遠程操作更高效
    最近雲丁科技剛發布的新品——雲丁智能門鎖D2,整體以黑色為主色調,採用一體化的簡約設計,看不出割裂感,更具整體性。機身形狀根據黃金比例精工打磨製作而成。密碼界面採用鋼琴黑數字面板,手指輕觸即可點亮。面板採用潔淨感處理工藝,可有效防止指紋殘留。
  • 電商後臺:庫存管理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庫存管理,簡單的說,就是管理商品和數量之間的關係。庫存系統是電商後臺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對庫存管理系統做了簡單的概括和總結,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 內容型產品中分類管理的分析與設計
    編輯導語:當我們在圖書館想找到一本書時,面對偌大的圖書館,肯定不能一本一本去找,這時候就要用到圖書館裡的搜索設備去找那本書或者那類書的大概位置;本文作者就詳細介紹了內容型產品中的分類管理設計。這些問題都擺在了這個線上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運營人員面前;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後臺開發了一個分類管理頁面。內容型產品管理後臺中的分類管理功能,就是運營人員編排內容分類的功能,在運營歸納整理好之後,用戶在APP上就看到了有結構的內容。二、後臺為什麼要做分類管理功能1.
  • 後臺產品經理表格設計的那些事兒
    後臺產品經理在工作中常常會遇到表格,表格的合理設計才能給用戶帶來更高的獲取信息的效率、更快捷的計算。所以本文就總結了一些表格設計的方法。比如:「批量操作」是位於複選框上方,是為了讓用戶勾選完後,很自然的移到上方繼續操作;另外,重要的操作最好用顏色加以區分,並設置在視線容易抵達處,比如「新建Campaign」是核心功能,所以用橙色標識,並放在左邊,用戶一打開頁面,視線很容易便落到該處。3. 表格標題區表格標題區也叫表頭,主要包括欄位名稱、排序、伸展表格等功能。
  • 怎樣設計一個難用的後臺運營工具?
    (「Nova」是天文學概念,中文譯為「新星」,但實際上準確來講,一顆行星衰亡時刻最後迸發出的強光,不過一般人在用這個詞的時候,都會忽略它的真實意義,詳細知識自行百度)。Nova概念圖專題系統,最初始版本是:運營提需求,產品、設計、交互撰寫方案,開發按需開發H5頁面。由於活動需求變化快,每次開發的功能復用性差。
  • 民間故事怎麼講|品故事,講故事《獵人海力布》教學設計
    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引人人勝。課文主要講了兩個小故事。課文的兩個小故事環環相扣:第1一6自然段,主要講述熱心助人的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得到一塊可以聽懂動物說話的寶石。為第二個故事的發展埋下伏筆:海力布得到寶石後,會發生什麼事?面臨抉擇時,會作何抉擇?
  • 《客戶關係管理》學習總結及心得體會
    楊虎:《客戶關係管理》學習總結及心得體會上周在番禺聽了楊虎老師的《客戶關係管理》,課堂筆記已於昨晚整理完。
  • 後臺系統設計:工作流設計剖析
    一般在稍微複雜一些的後臺系統中,工作流的設計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重要部分。設計好一個後臺工作流,不僅可以使得後期使用系統的時候更加高效,同時也是十分考驗產品經理的。剛好最近自己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所以總結了一些方法經驗與大家共勉。
  • 善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還深入分析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對思政課教師提出明確要求:「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如何把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一條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可以把道理講得更加親和、更有魅力、更有效果。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故事都是文化傳統賡續和價值理念傳承的重要載體。
  • 文章:管理一定要會講故事
    《哈佛商業評論》說,講故事是一種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夠增加個人的魅力,影響別人的價值觀,同時還能塑造個人形象,傳播商業文化。故事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還包括:1-THE FIRST-容易認同,利於文化落地傑出的管理者,往往是講故事的高手。
  • 用青春方式 講好五千年「中國故事」
    5月26日,《國家寶藏》節目製片人、總導演於蕾來石參加河北博物院文博講壇,講述如何凝練中華上下五千載的歷史,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演員現場演繹河北博物院藏品彩繪散樂浮雕的前世傳奇。這檔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講得時尚,用現代視角、時尚方式講述了博物館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那些傳世之寶不再是冷冰冰的器物和符號,而是帶著故事、溫度、情感寄託的存在。節目一經播出,便點燃了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於傳統文化的喜愛與探索,激發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與傳承。欲揚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 30個優秀的後臺管理界面設計案例分享
    今天這篇文章收集了30個漂亮的應用程式後臺管理界面分享給大家。
  • 「凱叔講故事」產品體驗分析報告
    產品概述1.1 產品簡介產品名稱:凱叔講故事產品類型:有聲閱讀產品介紹:凱叔講故事是國內最大的童年故事品牌。主播王凱,原央視著名主持人,凱叔講故事創始人。我是這樣做的:用戶畫像也就是都是什麼樣的人在用產品?一個產品所有的功能必然是以用戶為中心開展的,否則根本生存不到現在,所以接下來由產品功能設計,主要內容反推出用戶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