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送灶神過小年具體是什麼時候,有何講究?

2020-12-20 鄂東三農

臘月23、24、25祭灶風俗,送灶神需要注意什麼?在古代臘月過年都要祭拜送別灶神,由於古代社會很多人存在許多具體的實際問題,造成不同的人群祭灶神和過小年時間都不統一,具體原因是這樣的:

第一,臘月23日是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古代百姓過小年送灶神本來是臘月二十三日,可是有許多在外當官的人要回家陪父母過年。因此,把臘月二十三日定為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但我國古代大部分都城都在北方,有些做官的人家住在北方,往往過小年送灶神的時候,就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過小年送灶神,則流傳到今天,北方地區的平民都是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過小年。所以,臘月二十三日就成為各地官方人員過小年送灶神的時候。

第二,臘月24日是平民百姓過小年送灶神。臘月二十四日是在外地當官的人回家陪父母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臘月二十四日現在主要是南方地區的平民百姓送灶神過小年的日子。因此,從古代流傳到今天南方地區的平民百姓過小年送灶神的日子比北方遲一天。

第三,臘月25日是旅行人回家過小年送灶神。古代在外面當官、做生意、做匠人,在千裡之外回家,不像現在交通方便,有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等等非常方便快捷,過去古代最好的交通工具是騎馬和木船,速度比較慢,一般回家要很長時間,所以,從古代遺傳下來的老規矩,在臘月二十五日進行彌補送灶神的禮儀。過去社會,灶神是非常重要的神靈,他保佑一家人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神靈。因此,每個家庭必須用隆重的儀式歡送灶神上天述職,當過完年後,又要迎接灶神歸來。

總之,不管北方農村,還是南方農村,在送灶神的時候,必須要燃燒三柱清香,化紙錢,燃放鞭炮,使用三牲,淨飯,酒,和糖果糕點,家裡人叩首祭拜後就完成了隆重的歡送儀式。送走灶神上天去過年後,家人就開始過小年了。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過小年送灶神這個風俗,只要做好這兩點,來年必定興旺紅火
    夥伴們,今天是過小年哦,在農村今天有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送灶神。這個風俗習慣由來已久,翠花小的時候,每年過小年的時候,家人都會送灶神,奶奶說送了灶王爺上天,來年就會更加紅火。送灶神這個習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做法,習慣也不盡相同,但是最主要的兩個習俗就是要做灶神吃的甜瓜或者糕點,還要準備送灶神上天用的稻草。奶奶說送灶神這個習俗還有個故事:相傳玉皇大帝出來巡遊凡間,覺得民眾有的奢侈浪費,有的則是食不果腹,心中不悅,覺得這是對上天的不敬,於是回去後就派灶神下凡,去各家各戶監督大家一年的行為。
  •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過小年需要注意什麼,過小年我們做些什麼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中國民俗過小年需要注意些什麼,過小年我們要做些什麼鐵筆居士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到了子月,馬上就是冬至節了,過了冬至節,我們感覺就好像快要過年了。過年是我們中國民俗中的大節日,可以說是一年之中,過年是一個人人期盼的節日,所謂不管有錢無錢,回家過年。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也是中國人一年最為高興的節日了。那麼在過年前同,就有一個過小年的節日,過小年都是在臘月二十三日,南方人是以臘月二十四日這一天為過小年。當過了小年後,大年也就馬上到來。
  • 過小年有什麼講究有哪些習俗 臨沂小年不吃炒什麼意思
    小年是我們春節之前最重要的節日了,北方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般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除了時間上的不同,南北方過小年的風俗也不太一樣。過小年的時候,有哪些習俗和講究您知道嗎?小編來為您一一介紹。   很多地方小年就算是開始過年,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
  •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過了小年就是年,農村和城市過小年有什麼不同?
    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了,今天也是我們北方地區的小年,而這天作為農村祭灶王爺的重要日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只不過小年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這個與地域文化有關,在阿冰河北老家一直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些地區則是臘月二十四。只不過傳統意義上小年這天並不是節日,而是一種民間的習俗罷了。
  • 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糖瓜沾」,今天是小年,有什麼忌諱和講究?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在傳統文化中也被稱為小年的開端,所謂「官三民四船五」,不同的地方過小年的日子也不一樣。在老家人們通常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也意味著「忙年」的開始,這段時間人們都抓緊準備年貨等待過年。小年飲食習俗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雖然不如大年一樣熱鬧,但飲食方面也特別的講究,和過年幾乎一樣,要吃餃子。在農村裡有這樣的說法,「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因為也是送灶王爺,吃餃子正是「出門餃子,迎門面」。
  •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所在的農村裡哪一天過小年?都有哪些習俗?
    今天是臘月十九,再過幾天就要過小年了,而對於過小年,有些地方的風俗傳統習慣並不相同,這就是中國地大物博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習慣。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從大的範圍上來講,北方地區一般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地區普遍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那麼你所在的農村地區是哪一天過小年呢?
  • 小年到了,農村小年有這5條禁忌,快來了解下為來年攢運氣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馬上要過年了。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遠在外面打工的老百姓們也都陸陸續續回到了家裡,儘管還有一部分人在春運的人流之中,但小年已經到了,在農村小年同樣收人重視,而且在小年這一天,同樣有很多傳統習俗和禁忌,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祭拜灶王爺。
  • 萊蕪小年:糖瓜甜了灶王口 二十三送走除夕迎
    清掃好灶臺,為辭灶做準備原標題:萊蕪小年:糖瓜甜了灶王口 二十三送走除夕迎進入臘月,當在萊蕪的街頭巷尾、商超集貿看到糖瓜的時候,小年便要到了。與南方的小年時間不同,萊蕪的小年要早一天,即臘月二十三。萊蕪民間有著小年這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言事的說法,家中供奉灶王爺的百姓會在這一天格外用心地在灶頭擺滿貢品,包括瓜果、糖或糖瓜等,以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冊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百姓會將其視為家中保護神而格外崇拜。
  • 農村過年上墳有何習俗?為何現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放炮?你知道嗎
    中國是一個講究仁義孝悌的國家,逢年過節和祖宗忌日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所以,在我國農村裡面過大年的時候上墳祭祖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由於農村地區天高地遠,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各個地區的祭祖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
  • 今天小年!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不管時間有何差異,小年一過,新年的氛圍就更濃了!小年習俗大全【祭灶王】「灶王」也就是廚房之神,「祭灶王」的習俗源自一個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 小年到了,俗話說「灶王爺看鍋,必定欠帳多」,祭拜灶王爺有講究
    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老百姓們都會用糖和其他的貢品來祭拜灶王爺,因為在傳統文化中,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回天復命,等到了正月初一百姓們還要用貢品歡迎灶王爺回家。小年這一天,農村非常的熱鬧,大家都忙著祭拜灶王爺。但是在城裡卻很少有祭拜灶王爺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知道有祭拜灶王爺這一說法。
  • 「小年」小年文化習俗,過了小年就是過新年了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老話,「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灶神圖可指引財運?
    農村老話,「糖瓜甜了灶王口,小年送走初一迎」。這說明了送灶、接灶的時間。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送灶神、接灶神是過年習俗中很重要的一項,在農村地區相當普遍。灶神的職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農民們很是重視。讓我們看看有哪些講究吧,以小編的家鄉為例。
  • 今天是北方人的小年,祭拜灶神的日子,老輩京城人今天都做些什麼
    文/奔跑的小水牛【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今天是北方人的小年,祭拜灶神的日子,老輩京城人今天都做些什麼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人過小年的日子,當然今天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祭拜灶神。北方人很注重今天這日子,尤其是老北京人對此特別看重,有很多講究習俗。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小年到了,除夕就不遠了。過小年吃些什麼對於大家也是很重要的,畢竟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百姓們都以食為天。老北京人在過小年的時候家中必備的一種食物,那就是糖瓜兒了,在過去還未發展的舊時期,那個時候的孩子們沒有現在這麼多各式各樣的糖果。每當到了小年這天,孩子們都異常高興,因為今天祭拜灶神家中會準備糖瓜兒。
  • 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小年有什麼講究?你家是過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打開日曆,你會發現今年1月28日和29日都是小年,只是前者是北方的小年,後者是南方的。之前我一直都認為全國的小年是同一天,到現在才知道原來不同的地方對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日期。小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一般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臘月是指農曆十二月,在日曆上面,陽曆下面就是陰曆,而陰曆中一般將二十寫作廿,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臘月廿三。小年其實就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主要有掃塵,祭灶等民俗活動。民間有一俗語「官三民四船五」,這說的是官家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平民在臘月二十四,而生活在船上的人家則是在臘月二十五。
  • 小年將至,在農村流傳5條禁忌,為來年攢點好運氣!
    再有三天的時間就是南方農村的小年了,小年在農村也是很受人們重視的,在小年這天也是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首先就是大家熟知的祭拜灶王爺。   南方和北方由於地勢的差異,以至於小年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南方在小年在臘月二十三,而北方的小年在臘月二十四,儘管時間上有差別,但是大家對於小年的重視都是不亞於過大年的。
  • 農曆小年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小年夜有什麼講究注意事項
    2020年的春節進入倒計時,意味著家家戶戶要開始採購年貨、掃塵除舊迎接新年,其中臘月二十三是跨入新年前的第一個節日,俗稱「小年」。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農曆正月十五,每天都是「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那麼,近一個月的「年節」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民間是怎麼慶祝迎接新年的到來的?一起來看看吧!
  • 小年的來歷由來起源簡短介紹 小年風俗習俗南北方有何不同
    漢族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 甘肅天水甘谷農村小年習俗揭秘,沒有灶糖,用什麼粘住灶王爺的嘴
    而關於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這個爭議一直在持續而且到現在也沒有結果,在我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的農村老家也有同樣的爭議,所以我們這裡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農村富人的小年是二十三,農村窮人的小年是二十四。這就造成了甘谷農村的一種奇特現象即便是一個村子有的人家二十三過小年,有的人家二十四過小年,不過無論哪天過小年習俗大家都是一樣的,那都有哪些習俗呢?
  • 臘月二十三,我們的小年應該怎麼過?網友:要有年味
    臘月二十三,我們的小年應該怎麼過?網友:要有年味今天,2019年1月28日星期一農曆臘月二十三,作為半個北方人,今天便是我們這的小年,小年,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每次到了小年,離過年就不遠了。每到小年,家裡人都會開始製備年貨,家裡面也要大掃除,各家各戶也要放炮上供,前幾年還會放鞭炮來迎接新年到來的吉祥,現在不讓放鞭炮了。現在的年,在農村還能看到很大的年味,可是在縣城中看到的年味淡了好多,更是有很多人在小年都不回家了,如今的春節像是變了味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