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17日訊(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張姝 喻鉲)秋天以來,不少市民出現咳咳咳的情況,持續一段時間都不好的大有人在。一些人自行購買咳嗽藥品服用,誰知病情反反覆覆,直到最後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咳嗽的原因很多,自己所用的藥並不對症。專家提醒,咳嗽不能亂吃藥,分清類型、對症治療很重要。
女白領外出遊玩後咳嗽,自購止咳藥誰知病情加重
半個月前,武昌區市民馮婆婆和朋友們去郊外秋遊,拍照、燒烤,玩得格外開心。誰知晚上開始咳嗽、嗓子疼。她以為是在外吹風受了寒,根據以往的用藥經驗,到藥店買了治療咳嗽的中成藥。可連續服用幾天後,她的咳嗽不減反而加重,咳得晚上睡覺都不安穩,還伴有口乾咽痛,並有黃痰。日前,馮婆婆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找肺系病科副主任醫師盧麗君就診。她詳細詢問了病情,為馮婆婆進行了「望聞問切」中醫四診合參,並安排她做了相關檢查等,經診斷,婆婆患上的是風熱咳嗽。經對症進行中藥湯劑治療,馮婆婆日前複診,症狀已明顯好轉。
盧麗君告訴馮婆婆,中醫認為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以外感咳嗽多見。外感咳嗽又分為風寒和風熱,當出現咳嗽伴發熱、流黃綠涕、痰粘色黃、舌質紅,舌苔薄黃,屬風熱咳嗽;若出現惡寒重,發熱輕,流清涕、咳痰清稀、舌質淡紅,舌苔薄白則多屬於風寒咳嗽。因為馮婆婆此前自行購買服用的,是治療風寒咳嗽的藥品,因此反而咳嗽加重。
咳嗽加重自購藥物服用 男子久不愈才知患上肺癌
55歲的方先生家住漢口,有30多年煙齡,是個老煙槍。從去年夏天開始,方先生開始經常性地咳嗽,但不發燒也不頭痛,只是乾咳。
因不想去醫院,方先生就自己去藥店買治療咳嗽的藥物服用,先後用過多種,但病情一直反反覆覆。近幾個月來,他的咳嗽加重,聲音嘶啞,發音很低,直到上個月症狀越來越嚴重,他咳得肺都十分難受,還出現了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他這才覺得不對勁。日前,他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就診。該科副主任醫師徐芳經過詳細檢查發現,他患上了晚期肺癌,已經出現了頸部淋巴結的轉移,壓迫了喉返神經導致聲音嘶啞,錯過了手術機會。因為沒有重視咳嗽而導致疾病延誤,方先生後悔不已。
「像該患者這樣,因為沒有重視咳嗽,自行購買止咳藥,導致病情被延誤的情況,在臨床中並不少見。」徐芳表示,不少市民在咳嗽之後,習慣自己買止咳藥吃,想要馬上止住咳嗽,其實會掩蓋很多症狀,反而不利於疾病的及時診療。
咳嗽需辨明原因,遵醫囑對症用藥
日前,記者從江城多家醫療機構獲悉,秋天以來,因為咳嗽到醫院就醫的患者不少。多名呼吸內科專家表示,不少患者在就醫前,都有自行購買治療咳嗽相關藥品服用的經歷。
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徐芳表示,咳嗽的原因很多,除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可出現咳嗽外,鼻炎、鼻竇炎、咽炎、腺樣體肥大、胃食管返流、支氣管異物、肺部腫瘤,以及一些過敏性因素和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均可引起咳嗽。因此在明確病因之前,市民不要自行服用相關藥品。
一些市民一咳嗽就以為是感冒、咽炎、支氣管炎等,想通過藥物來「止咳」。對此徐芳表示,其實,咳嗽也分為「乾咳」和「溼咳」,乾咳是光咳嗽沒有痰,溼咳是咳嗽時有痰,二者治療方法不同。乾咳時可以用點鎮咳藥,溼咳的時候需要通過化痰達到止咳的目的,如果此時用了鎮咳的藥物,痰液排不出來,還會導致感染控制不佳,病程延長。並且,咳嗽還可能是支氣管異物、肺部腫瘤等疾病的信號,因此不能盲目地「一止了之」。
秋天天氣乾燥,一些市民出現咳嗽,愛自己用些「鹽蒸橘子」、「川貝蒸梨」等來食療。對此,武漢市中醫醫院肺系病科副主任醫師盧麗君表示,即使是食療方,也需要根據患者體質,辯證施治。比如「鹽蒸橘子」,主要是針對痰溼咳嗽。對脾胃受傷、脾失健運、痰濁內生、肺失宣降造成的咳嗽,橘子可起到理氣、健脾、化痰的作用,而對於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感冒則沒有什麼作用;而對於「川貝蒸梨」而言,川貝是針對肺熱咳嗽的,如果患者患風熱感冒,如乾咳少痰,咳嗽的時候伴有熱症表現時,可適當服用,而溼痰、寒痰、脾胃虛弱的人群則不宜服用。
多名專家建議,咳嗽不可輕視。當市民出現咳嗽時,不主張市民到藥店自行購買治療咳嗽的藥物,應及早到醫院來明確原因,對症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