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4月27日下午召開的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進展情況通報會上了解到,目前本市保障條例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已設置垃圾分類桶站、分類驛站11.3萬餘座,並有垃圾分類指導員2萬餘人,保障生活垃圾日產日清。5月1日起,本市餐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勺、刀叉,賓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用品,城區內等級旅遊景區也將在5月1日前進行垃圾分類設施升級改造,景區垃圾桶要從兩類變四類。
5月1日前,本市城六區內的等級旅遊景區垃圾分類硬體設施將升級改造,從現有的「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兩類設置增加到「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類設置。
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本市已制定了《北京市旅遊景區、賓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工作方案》,率先從等級景區開始,完善配置垃圾桶及標識牌。
5月1日前,市文化和旅遊局將對城六區內等級旅遊景區垃圾分類硬體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等級景區內普通景點區域設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類投放容器,有餐廳的區域增設「廚餘垃圾」投放容器,並在景區內主要通道設置不止一處「有害垃圾」投放容器。在2020年年底前,將遠郊區的等級景區垃圾分類硬體設施改造到位。凡未能按規定做到垃圾分類的,非等級景區不能評定為等級景區;老的等級景區,則要求其限期整改。
條例實施倒計時
■賓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北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目錄》將從5月1日起施行。
本市賓館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用品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和鞋擦。
賓館應當在單位公共場所、大堂、客房等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海報,設置提示標識,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餐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勺刀叉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北京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目錄》將從5月1日起施行。飯館餐廳將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筷子、勺子、刀(刀具)、叉子。此外,外賣平臺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
目前,《關於逐步推進淨菜上市的指導意見》正在起草中,下一步還將編制《北京市快遞電商綠色包裝》標準。
■連續仨月嚴查商超免費提供塑膠袋
按照《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規定,「禁止在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塑料購物袋的厚度應不小於0.025毫米。
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從5月1日起,本市將重點在農貿市場、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場所,開展為期3個月的塑膠袋專項整治行動,對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袋,以及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等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下月起重點查處生活垃圾「混裝混運」
從5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本市將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分類強化執法專項行動。記者從市城管執法局了解到,執法過程中將重點查處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
其中,將重點檢查社會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開展情況;嚴厲查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等四個環節的違法行為。對於居民未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違法行為,則重在引導,採用教育勸阻、書面警告與執法處罰相結合的方式。
探訪
走了大半個園子
香蕉皮沒地兒扔
走了大半個園子,帶著孩子來逛公園的秦女士愣是沒扔出去手裡的香蕉皮。「媽媽,香蕉皮算什麼垃圾?應該扔到哪個垃圾桶裡?」面對兒子的提問,秦女士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香蕉皮按理說該算廚餘垃圾,但這公園裡竟找不到一個廚餘垃圾桶。記者從市文旅局了解到,5月1日前,等級景區內的垃圾桶將有望增加「新成員」,由過去僅有「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兩類垃圾桶,擴至「四桶」齊全模式。
記者昨天下午走訪部分市內公園發現,西二環附近的一家公園內,每隔上十幾米,就設置有一處長方形垃圾桶。有的垃圾桶上寫有「可回收物」的字樣,而有的垃圾桶上則寫有「其他垃圾」的字樣。「不明白為什麼要把這兩種垃圾桶分開單獨放,想扔個礦泉水瓶,走半天好不容易找到個垃圾桶,湊近一看,上頭寫著『其他垃圾』,還沒法往裡扔。扔垃圾跟碰運氣似的。」一位遊客對公園內垃圾桶的設置方式頗有些不解。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