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產品以質優價廉等受顧客歡迎,然而,一位白髮老人說自己製作的菜板如今越來越少,成為眾人眼中的「稀罕物」,不少人看到後都說質量好,經久耐用,不易破損,而且價格便宜,可就是賣不出去,讓他不解。
2019年1月7日,家住安徽安慶農村的儲大爺用推車推著菜板上街叫賣,他說,這些菜板是實木的,面大板厚,在上面剁排骨都不會破。老人的講解吸引不少市民圍觀,大家紛紛拿起菜板看,都表示這種菜板確實質量好。
大爺說,這種菜板是過去農村的傳統菜板,是整根大樹木鋸開後做成的,比現在有些竹子製作的菜板經久耐用,而且不易破。
當問及價格時,大爺說一塊菜板30元錢,不貴吧?有的竹製菜板都要這個價格。
一位市民拿起一塊菜板,然後放了回去,稱這菜板太重了。大爺連忙說重就是質量好,不過,這位市民還是沒有買。隨後,有顧客問出「疑點」,首先,如果菜板是整根樹木製作而成的話,如今山上還有這麼大的木頭嗎,即使有的話,也不允許隨便砍吧?其次,即使允許砍伐,一位老人也未必能製作完成,而且價格還那麼便宜。
顧客產生的「疑點」越來越多,大家越看越不想買,最後,圍觀者漸漸減少,老人只得推著菜板回去。
老人不相信這麼好的菜板賣不出去,下午,天空下起小雨,老人仍推著菜板上街,一位女士撐著傘看到老人家推車上的菜板,連忙彎下腰拿起來一塊,嘴裡直說,「這麼重,太重了。」然後放下菜板離開。老人說,這麼好的菜板怎麼就賣不出去,原因在哪呢?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