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和其他運動一樣,對運動員某些方面的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想成為高手,除了後天的不斷練習,先天條件也是不可少的,來看看羽毛球高手需要哪些素質吧!
空間感
腦中有一個立體的球場感覺,可以稱之為空間感。看到球飛來的方向和速度,就基本知道球的落點;擊出球時,已經判斷出需要多少力量,如何將球打到目標位置……感覺好的時候,即使閉上眼睛也能將球準確打到目標位置,就是所謂的空間感了。
空間感的練習就是要不怕失誤,打出界又如何?至少知道這樣角度大了,下次再調整一點。業餘選手在練習時,應該有意識的注意擊球的落點,不要怕出界,儘可能追求精確的落點,反覆修正,以便較快的掌握這種空間感。另外,多感覺球場,有意識的在擊球時想像一個球場,對建立空間感也有幫助。
肌肉素質
羽毛球不僅需要爆發力,也需要耐力,所以需要你的肌肉類型能結合這兩方面。理論上說這兩者是相互衝突的,但是也有天生骨骼驚奇的小夥伴。比如林丹,就有著發達的小肌肉群,這讓他的爆發力在羽壇幾乎是無人能敵的。
配合後天的體能訓練,同時也可以讓你在有驚人爆發力的同時擁有更好的耐力。
反應速度
反應慢了還打什麼球啊?怎麼說羽毛球也是球速最快的運動項目,沒有很好的反應能力就只能被殺球狠的對手血虐了。
不過反應畢竟和年齡有著很大的關係,當有了一定練習量的鋪墊後,憑藉經驗也可以提前預測落點接到球。
身體柔韌性
打球時對身體柔韌性要求其實很高的,比如後場反拍的頭頂球,柔韌性不好的人很容易把腰給扭了。還有比較大幅度的跨步,如果熱身不足夠,身體柔韌性又不夠,就很容易造成肌肉和韌帶的拉傷。
動作協調性
小腦功能的發達與否,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有些人天生對身體的掌控能力就非常好,可以輕鬆做出類似「左手畫方,右手畫圓」這樣的動作。雖然說通過系統性的訓練可以對身體的協調性有所改善,但是如果你天生協調性很好的話,就絕對是個打技術羽毛球的好苗子。
球感
這個就無法用量化的指標來定義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還要考慮很多的綜合因素。好的球感可以讓你更精準的掌握髮力以及發力角度等等,從而完美的掌握落點,甚至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假動作。當然,球感是靠著日積月累的經驗和高頻率的訓練培養的,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
—END—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