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展示多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魚油丸。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5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海關抽驗市面18個熱賣魚油丸樣本後,證實當中6個聲稱的DHA及EPA含量與事實差距最多達95%,有故意欺騙消費者之嫌。海關表示,由於相關調查仍在進行,故暫不宜公布該些產品入口商及批發商等名稱。
香港海關於過去一周突擊搜查全港19處目標地點,包括1間入口商、9間批發商及9間零售店鋪,共檢獲1673樽疑附虛假商品說明的魚油丸,總值約61萬港元,暫無人被捕。海關指化驗未發現該些產品含有害物質,由於相關調查仍在進行,故暫不宜公布該些產品入口商及批發商等名稱。
海關消費者保障科總貿易管制主任邱鳳美表示,有問題的魚油丸共有6個品牌,零售價每樽由120元至400元不等,屬市面中價產品,初步化驗顯示所聲稱的DHA含量較實際驗出的相差45%至95%不等,而EPA含量亦較實際驗出的相差9%至85%不等。其中一個「HEALTH LIFE ALASKA」的品牌樣本,在抽驗的樣本中售價最貴,但聲稱的DHA及EPA含量亦較實際含量相差最大,嚴重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邱續稱,在6個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魚油丸品牌產品中,初步化驗並無發現含對人體有害物質,其中1個聲稱是美國入口,2個是內地入口,另外3個仍有待查證產地來源。由於該些魚油丸全部由入口商或批發商以散裝整批購入後,再分樽包裝及標籤成份出售,故他們有責任確保產品的實際成份與標籤相符,初步不排除部分入口商或批發商可能明知故犯。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是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萬元和監禁5年。
邱鳳美強調,海關的「產品監控計劃」會定期篩選市面一些相對熱門,而又有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消費品進行抽驗,例如健康補充劑等。海關會於市面購入該些產品,再交由政府化驗所或其它認可機構化驗。
今年初,海關於市面先後一共抽驗18個熱賣的魚油丸樣本,結果發現當中6個品牌產品有問題,聲稱的DHA及EPA含量均較實質驗出的低,遂於過去一周先後在深水?、觀塘、屯門、旺角、北角、土瓜灣及將軍澳等地區,共搜查了1間入口商、9間批發商及9間零售商鋪,檢獲1673樽附有懷疑違反商品說明的魚油丸,總值約61萬元。 (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王思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