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類中成藥的10個合理診斷和10個不合理診斷

2020-12-22 騰訊網

很多老師問我,開一張中成藥處方,究竟什麼樣的診斷合理呢?

理論上看,中成藥既然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最合理的診斷當然是中醫病證診斷。

包括,中醫病名,例如常見的感冒、咳嗽、胸痺、癥瘕、足痿等,以及不常見的少陽病等。

以及中醫證名,例如風寒襲表證、火熱證、氣滯血瘀證、腎虛證等。

但是呢,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中成藥處方的診斷,很多時候是西醫病名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中成藥(圖源網絡)

(一)

在討論一個工作的具體內容之前,我們需要首先明確這項工作的目的。

討論中成藥處方的診斷問題,目的在於確保合理用藥,減少中藥不良事件,而不是其他什麼目的。

既然是這樣,那麼,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以中醫病證診斷作為唯一的合理合法診斷。

不論這張處方是中醫師開具的,還是西醫師或全科醫師開具的。

所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建議,非中醫藥背景的醫師使用中藥前,應該進行培訓。

醫政醫管局的文件

這個建議,非常正確。所以接下來,應該是討論如何培訓和怎麼培訓的問題,怎樣讓非中醫藥教育背景的醫師,至少把自己需要使用的中成藥,搞明白。

同時,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對中醫藥知識體系本身也是一種提煉和升華。因為,只有真正符合臨床診療邏輯的東西,才能被廣大醫務工作者接受。

話句話說,用別人能聽懂的語言,把自己的優勢說明白

所以,這絕對是一件好事。

但是,在沒有達到這個理想目的之前,我們仍然需要一個過渡方案,來明確中成藥的合理診斷是什麼。

所以現在問題是,這個過渡方案怎麼設計呢?

診斷與用藥(圖源網絡)

(二)

接下來,給出我的設計理念。

第一步,將可能的診斷劃分為合理診斷、部分合理診斷和不合理診斷3類,每一類都不是一個診斷,而是一個診斷集合。

第二步,搞清楚每一個診斷集合中包括哪些具體診斷。

以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藥(例如,雙黃連口服液、銀翹解毒丸、連花清瘟膠囊等)為例,在目前的一般知識體系內,其合理診斷為感冒,風熱襲表證。這是一個標準的中醫病證診斷。

當然,這個合理診斷的等價診斷還有很多,感冒的等價診斷有感冒病,還有西醫針對感冒開出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風熱襲表證的等價診斷就更多了,例如風熱證、風熱犯肺證、風熱外襲證、風熱犯衛證、風熱上攻證、風熱外犯證等。

這些都屬於合理診斷。

感冒與上呼吸道感染(圖源網絡)

那麼,這一類中成藥的部分合理診斷有哪些呢?

部分合理,就是說有合理成分,也有不合理成分。所以,當出現一個合理診斷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或半包含概念時,就是部分合理診斷。

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是合理診斷,而上呼吸道感染的上位概念是呼吸道感染(後者包含前者),上呼吸道感染的下位概念是咽炎(前者包含後者),上呼吸道感染的緊密疾病概念為下呼吸道感染,例如支氣管炎(兩者有相似的病因,可相伴起病)。所以,診斷為呼吸道感染,或者咽炎,或者支氣管炎開具這類中成藥,就屬於部分合理診斷。

又如,風熱襲表證是合理診斷,這裡面包含了「風」與「熱」兩個要素,而熱毒閉肺證只提示了風熱襲表證的「熱」,風邪犯衛證只提示了風熱襲表證的「風」。所以,診斷為熱毒襲肺證或風邪犯衛證開具這類中成藥的,就屬於部分合理診斷。

有些中標,有些脫靶(圖源網絡)

那麼,不合理診斷有哪些呢?

其實也簡單。

對於西醫診斷,只要不屬於合理診斷或部分合理診斷範疇的其他診斷,都是不合理的。對於風熱感冒類中成藥來說,開具冠心病、高血壓、泌尿系感染、支氣管哮喘這樣一些完全病因病理不同的疾病診斷,就是不合理的。

而對於中醫診斷,只要出現了與目標適應症無關的其他病邪因素,就是不合理。對於風熱感冒類中成藥來說,關鍵邪氣因素就是風和熱,病位在肺,如果開具溼熱內蘊證(出現了「溼」)、寒熱夾雜證(出現了「寒」)、氣虛發熱證(出現了「氣」)、痰熱擾心證(出現了「心」)等,均為不合理。

總結一下,就是下表所示的內容。

風熱感冒類中成藥合理與不合理診斷示意

當然,不同的風熱感冒類中成藥的功效特點也不同,有些品種自帶清熱理肺的功能,本身就能用於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治療。

所以,剛才說的只是一般規律,具體品種還得具體分析。

(三)

接下來面臨的問題就是,對於那些部分合理的診斷,究竟是認定為合理呢,還是不合理呢?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換句話說,各個醫療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決定

有些醫院也許覺得,中成藥濫用的情況太突出了,我們要嚴格一點,部分合理,就視為不合理。

有些醫院也許覺得,使用中成藥時,醫生的臨床經驗很重要,我們要尊重這種臨床經驗,所以只要部分符合的,就認為合理。

還有更多的醫院面臨的問題其實是,中成藥的合理使用培訓還做的不好,臨床醫生不知道合理診斷都有哪些,所以沒有辦法嚴格要求。

所以,過渡階段的方案,各地區、各醫療機構視實際情況而定。

但比這個方案更重要的,就是儘早、儘快、儘可能全面的開展中成藥合理用藥培訓。其實我們在之前出版的《中成藥處方點評的理論與實踐》書中,已經將80個中成藥的合理診斷(說明書內的和超說明書的)給大家列出來了,供大家參考。

中成藥處方點評的理論與實踐

相關焦點

  • 怎麼分辨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中醫對於感冒首先分為風寒和風熱兩大類,然後才能進一步辯證施治。本文主要從多個方面幫忙大家區分。僅供參考,一切還以醫生的診斷為準。是否怕冷。一般來說,怕冷怕風,要多穿點衣服才感覺舒服一點的是風寒感冒。觀察鼻涕顏色。
  • 看風寒風熱感冒,對症來下藥
    現代製劑主要含解熱止痛類藥,應屬麻黃湯類汗法,可治療傷寒表實症。症見:頭痛、發熱、身疼、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鼻塞、輕咳身熱或無熱,脈浮。可汗,服複方阿斯匹林類藥應足量,每次約1g,壯人可至1.5g,每日1次,熱粥喝足助藥力且緩胃,臥床覆被取微汗,避風寒,連服3日一般可愈,不愈者甚少。若未愈可服「杏蘇散」當茶飲,約1周則愈。若汗後復熱邪不解仍參照太陽麻黃湯類證變法施治。
  • 感冒了要如何選擇中成藥
    感冒了要如何選擇中成藥 2020-10-10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如何區分風寒與風熱感冒?
    感冒是四季常見的外感病,尤以冬春兩季多見。許多家庭都備有治療感冒的中成藥,有的人患感冒後吃了不少藥,但病症並沒減輕。關鍵在於沒有辨證用藥。中醫認為感冒一般可分為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兩大類。這兩種感冒病因病機、症狀、治療原則及用藥差別很大。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
  • 兒童感冒常用的中成藥及家長們使用的幾個誤區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感冒了,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吃一些中成藥,他們往往會根據小孩子的症狀來選用,例如鼻塞流涕、咳嗽等,看到中成藥說明書上適應症有寫鼻塞流涕、咳嗽的就認為是可以用。其實這是不對的,中藥使用必須是要對證的,小孩子的病理特點是傳變迅速,病情變化很快,可能你早上看是風寒證,到了晚上就變成風熱證了,所以兒科用藥更加需要辨證論治,對證用藥。
  • 雙黃連口服液:風熱感冒之首選
    醫生檢查後認為,程小姐只是屬於普通的風熱感冒,並給她開了退燒藥和雙黃連口服液。程小姐遵醫囑服藥約兩天後,症狀已大大減輕。病例中程小姐被診斷為風熱感冒,這是有依據可尋的。她除了有頭痛、流涕、咳嗽等症狀外,痰液質稠且呈黃色,這是風熱感冒的一個明顯表現。與此相對的,風寒感冒患者的痰液一般比較稀,顏色也多呈白色。另外,程小姐的發熱症狀比較重,這也是區分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的標準之一。  確定為風熱感冒後,選用感冒軟膠囊是不太明智的。
  • 7種用於風熱感冒的中成藥.建議收藏
    但是,風寒感冒持續的時間不長,一般很快發生轉變,由表入裡,轉化為風熱感冒。會出現:身體明顯發熱,有點怕風,有汗但不容易出、咽喉乾燥,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流黃濁涕,有時伴有頭脹痛,咳嗽,痰黏或黃,口渴想喝水,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中醫學上,對治療風熱感冒,採用「疏散風熱,辛涼解表」的治法。
  • 得了風熱感冒,患者會出現5個症狀,多數人搞混
    在中醫看來,感冒由於引發原因不同,所體現出的表症也不同,主要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大部分在出現感冒症狀時都不會仔細區分,如果使用西藥治療倒也無妨,但如果使用中成藥治療,不區分清楚對症下藥則會加重感冒,拖長感冒周期。
  • 同是感冒 風寒風熱啥區別
    原標題:同是感冒,風寒風熱啥區別   感冒了,大多數人都有到藥店自行買藥的經歷,可有些人吃了幾天藥,感冒反而加重了,原因很可能與你沒分清自己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有關。河南省中醫院肺病科主任醫師王祿指出,外感風寒與風熱的病因、症狀、治療原則及用藥都有很大差別,不辨寒熱隨意吃,真的會令病情雪上加霜。
  • 小兒風熱感冒的症狀及治療偏方
    冬季是小兒感冒的易發期,想要治療小兒感冒,我們一定要辨證治療。感冒有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之分,那麼什麼是風熱感冒呢?怎麼治療小兒風熱感冒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關於小兒風熱感冒的相關知識。
  • 芩香清解口服液治療小兒風熱感冒引關注
    「小兒臟腑嬌嫩,臟器未發育完全,皮膚腠理不固,容易受外邪侵襲,而引起疾病。特別在廣東這溼氣較重的地方,感冒易出現發熱,咽喉腫痛,大便乾結,頭疼,胸悶,舌苔厚膩等症狀,應主要以疏風散表為治療原則。」 在本次大會上,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許華教授作的兒童感冒中成藥合理使用學術演講,吸引了眾多兒科臨床醫生前來聆聽。
  • 治療感冒,中成藥你用對了嗎?
    感冒了,你用的是中成藥,還是西藥呢?今天就來聊聊關於中成藥,我們應該知道的那些事。先來了解中成藥的概念。中成藥:以中草藥為原料,經過製劑加工,製成的各種不同劑型的成品藥。包含了:丸,散,膏,丹等劑型。知道了中成藥,就從中醫的角度來了解感冒的症型。
  • 秋季感冒多為風寒和風熱感冒
    立秋後,早晚溫差增大,感冒發燒的人多了起來。中醫指出,秋季感冒多為風寒和風熱感冒。中醫認為,感冒的發生是因為*感受外邪而致病,外邪之中以風邪為主,在氣候反常、冷暖失調、*抵抗力不足時,風邪就可能興風作浪。病情較輕的感冒一般統稱為「傷風」。
  • 區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從這4個方面入手,對症下藥
    感冒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疾病,在出現感冒的相關症狀之後還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積極配合治療才是讓感冒改善的關鍵。很多人出現感冒之後盲目處理,沒有先分清楚感冒的類型,風熱感冒,風寒感冒等沒有針對性治療。因此,要了解這兩種類型的感冒具體有哪些區別,才能更好治療讓疾病改善。1、症狀有區別風熱感冒以及風寒感冒都是比較常見的,在發病過程中症狀存在差異。大部分的風寒感冒患者會有身體發熱、流鼻涕、鼻腔無法通氣、身體怕冷等情況出現,流鼻涕時會發現鼻涕多為清水樣。
  • 【雲飛雜記】百億感冒中成藥雜談
    【雲飛雜記】百億感冒中成藥雜談 2020年11月18日15:05 來源:中國網-體育頻道 作者:雲飛 10月29日,某網預測,「2020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終端感冒中成藥市場將突破
  • 小兒感冒的表現和治療方法
    應注意下列幾方面:  流行情況 了解當地疾病的流行情況對診斷和鑑別診斷均有幫助患某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不但患者症狀相似其併發症也大致相同有些常見的急性傳染病如幼兒急疹麻疹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起病時症狀與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應注意當地流行情況以便鑑別  體格檢查 仔細做全身格檢查以排除其它疾病觀察全咽部包括
  • 是寒是熱看症狀,風熱感冒熱速清——小兒熱速清口服液
    人一旦外感了邪氣,邪氣就會在體內無處不在,邪氣在肌表、腠理,就會導致衛氣不暢,則會致人發熱、惡風、汗出;而風熱之邪在體內向上幹擾則會出現頭痛;如果熱邪客與肺那麼則會導致鼻塞、流涕、噴嚏和咳嗽;最後,咽喉為肺胃之門戶,風熱從咽喉進到肺胃之中,在疾病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風熱會從肺胃再蔓延到咽喉,導致咽喉腫痛。以上這些,就是風熱感冒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
  • 西醫開中成藥須通過培訓 中國用藥日趨合理規範
    中成藥屬於中醫藥範疇,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辨證論治,張冰在接受採訪時強調,普通的感冒其實也有寒熱之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喝了藿香正氣水很管用,而有的人喝了卻沒有用,「因為辨證不準確,沒有和中成藥的藥性掛上鉤。」
  • 什麼是中醫所謂的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
    中醫和西醫不同的是中醫有一個特殊的思維叫辨證論治,所以就把感冒分為了好多的症型。那麼我們先了解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吧。基本可以診斷為風寒感冒。顧名思義風寒感冒是因為風寒外束所致,治療方法也應辛溫解表。所以就有了它的代表方劑荊防達表湯。【原料】荊芥10g,防風10g,秦艽10g,前胡6g,蘇葉6g,薄荷6g,甘草3g。
  • 藥店營業員: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的辨別
    季節變化,冷暖交替,人易感冒。不想去醫院,通常你會選擇何種方式對抗不嚴重卻影響生活的感冒呢?手制生薑紅糖茶,簡單方便,股股暖意流入心田;衝一包顆粒劑,如板藍根、小柴胡、連花清瘟顆粒,選擇中藥,即使沒能立馬見效,也能帶來心理安慰。然而,這些做法可能非但無益反而會加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