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開中成藥須通過培訓 中國用藥日趨合理規範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西醫開中成藥須通過培訓 我國用藥日趨合理規範

  張冰(右二)在自己的辦公室為學生輔導論文。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昶榮/攝

  非中醫類別的醫師,經過不少於1年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並考核合格後,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可以開中成藥處方。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規定了中成藥處方權事宜。這意味著,沒有經過相關培訓的西醫不再具有開中成藥的權限。

  曾連任5屆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的周超凡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我國大部分中成藥都是西醫開的。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臨床中藥系主任張冰教授也表示,這是業內比較流行的說法,因為真正的中醫通常會開中藥藥方,開中成藥的比較少。

  2012年,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調查顯示,超過70%的中成藥是由西醫開出的。2008年北京市18家醫院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醫院中,西醫開具中成藥處方不合格率最高為43.4%。

  不懂中醫藥理者開中藥 容易引發患者不良反應

  張冰非常同意對西醫進行中醫用藥知識方面的培訓,因為在開具中成藥時,如果不懂中醫藥理,容易讓患者出現藥品不良反應,嚴重者可能會中毒。

  張冰舉例說,一些中成藥的藥物成分是相似的,比如血栓通脈膠囊、脈血康膠囊等這些均以活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裡面均含有水蛭的成分,如果疊加使用,患者可能出現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等問題。

  除了藥物疊加問題,中醫用藥講究辨證論治,而西醫則是辨病治病,周超凡說,如果「熱病」用「熱藥」就是火上澆油,「寒病」用「寒藥」則是雪上加霜。

  中成藥屬於中醫藥範疇,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辨證論治,張冰在接受採訪時強調,普通的感冒其實也有寒熱之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喝了藿香正氣水很管用,而有的人喝了卻沒有用,「因為辨證不準確,沒有和中成藥的藥性掛上鉤。」

  用藥安全是第一位的

  《通知》下發以後,有不少人擔心會減少中成藥在臨床中的使用量,這樣一方面會影響中醫藥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會降低中成藥的銷量。張冰表示,確實有同行表達過這樣的擔憂,不過她認為,比起藥品的銷量,用藥安全更重要。張冰解釋說,使用藥品的第一目的是治病,醫藥工作者首先應該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慮,這是大前提。

  《通知》規定,取得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中醫專業、中西醫結合專業、民族醫藥醫學專業學歷或學位者,參加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認可的兩年以上西醫學習中醫培訓班(總學時數不少於850學時)並取得相應證書者,或按照《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有關規定跟師學習中醫滿3年並取得《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者,既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也可以開具中藥飲片處方。

  張冰認為,具體培訓的學習年限和學時要根據醫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可操作方案,兼具一定的靈活性,並應該有配套的參考資料和培訓措施。

  中醫藥的生存靠治療效果,而不是賣藥

  對於很多人擔心的限制西醫開中成藥會影響中醫藥的發展,張冰覺得這樣的擔心沒有必要,中醫藥生存了這麼多年,是因為可以踏踏實實地幫助患者,而不是靠一些藥的銷量。

  有些人擔心西醫可能不願意主動參加關於中醫的培訓,需要強制進行培訓。張冰認為,有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另一方面,因為中醫藥在治療慢性病方面被廣泛使用,所以中成藥在臨床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王穎軼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一名中西醫結合的醫生。原因是王穎軼在多年臨床實踐中感到,很多患者化療後全身難受,但是西醫的方法解決不了他們的痛苦和問題,比如乏力、心慌等症狀中醫更擅長去解決。王穎軼表示,如果自己以後沒有時間去考取開中成藥的資質,會考慮在團隊中加入一名中醫醫生。(在《通知》沒有發布之前,北京協和醫院就有傳統規定,沒有考取相關資質的西醫不可以開中成藥——記者注)

  我國用藥日趨合理規範

  2018年12月,國家衛健委印發了《關於做好輔助用藥臨床合理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在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的獨家回應中指出,此舉是為了規範醫療機構輔助用藥臨床應用,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有效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

  日前發布的《通知》中公布了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共20種藥品。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20種藥品目錄的產生方式:首先由各醫療機構依據藥品屬性和臨床應用價值遴選本機構輔助用藥品種,在此基礎上,各機構輔助用藥按使用總金額進行排序,並以使用總金額前20名作為該機構輔助用藥目錄,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匯總轄區類醫療機構上報的目錄,選取使用金額最大的20個品種報國家衛健委。

  國家衛健委匯總全國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提交的目錄後,經相關專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選擇使用金額最大、上報最集中的20種藥品形成最終目錄。同時,由於輔助用藥尚沒有明確的、權威的界定,為避免爭議,經有關專家研究論證,目錄以「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名稱發布。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西醫未經培訓考核不能開中成藥?千億市場陷巨大變數,中醫類醫師總...
    就在上周一(7月1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發布《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這可能給中成藥市場帶來難以預估的影響。通知中指出,對於中藥,中醫類別醫師應當按照《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院中藥飲片管理規範》等,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開具中藥處方。
  • 朱世增:西醫開中藥成方要先學中醫基礎理論
    以下僅就「西醫開中藥成方」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西醫開中藥成方要先學中醫基礎理論。一、西醫開中藥成方現狀令人擔憂目前西醫開中成藥處方的現象十分普遍,這本來是件好事。另外,對於中成藥而言,即使是最常見的中成藥也有其嚴格的使用規範,例如六味地黃丸,它雖是一味家庭常用藥物,但並不適合所有人,不能不加區分地長期服用。
  • CFDA發文規範中成藥 約90%中成藥需改說明書
    12月25日,CFDA發布《中成藥規格表述技術指導原則》。該技術指導原則發布前已經受理的及發布後新受理的中藥新藥、屬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批的上市後變更補充申請,均應根據此技術指導原則的要求規範表述中成藥規格。對已上市中成藥規格的規範,將通過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及上市後變更補充申請等逐步進行。
  • 風熱感冒類中成藥的10個合理診斷和10個不合理診斷
    討論中成藥處方的診斷問題,目的在於確保合理用藥,減少中藥不良事件,而不是其他什麼目的。 既然是這樣,那麼,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以中醫病證診斷作為唯一的合理合法診斷。 不論這張處方是中醫師開具的,還是西醫師或全科醫師開具的。
  • 生物製品、中成藥帶量採購提上日程,輔助用藥加速出局
    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多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建議的答覆,多次強調將加強對輔助用藥的監督管理,促進合理用藥。其中,7月13日的答覆中,針對《關於進一步規範臨床輔助用藥使用的建議》,國家衛健委表示,經商國家醫保局,醫保目錄將限制輔助用藥,包括納入目錄過程中強調臨床價值、有效、價格合理等條件,以及對部分目錄內昂貴、易濫用藥品限制支付等。
  • 治拉肚子的中成藥 拉肚子合理用藥很重要
    拉肚子吃藥治療是很有必要的,治療拉肚子有哪些中成藥呢?小編給大家講講治拉肚子的中成藥有哪些、如何緩解拉肚子以及經常拉肚子的原因是什麼。治拉肚子的中成藥治虛寒瀉的中成藥附子理中丸(非處方藥)、暖臍膏。治溼熱瀉的中成藥加味香蓮丸,胃腸寧衝劑。溼熱瀉的表現為大便腥臭,肛門灼熱有裡急後重感,口渴伴腹痛,舌紅苔黃膩。治傷食瀉的中成藥木香檳榔丸(處方藥)、加味保和丸(非處方藥)。
  • 戰「疫」e起來丨腦血管病中成藥的合理應用—曹曉嵐教授
    戰「疫」e起來丨腦血管病中成藥的合理應用—曹曉嵐教授 2020-05-29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汝城縣 | 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和合理用藥培訓舉行
    近日,汝城縣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和合理用藥培訓會在該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召開。來自全縣各醫療衛生機構的200餘位藥事管理人員、臨床醫生參加了此次專題培訓。培訓由郴州市衛健委、郴州市藥學會、汝城縣衛生健康局、汝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培訓特邀郴州市及汝城縣從事藥事管理的五位專家,分別對《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相關政策》《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及合理用藥》《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專題授課。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來源:國家藥監局網站、健康中國頭條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閱讀原文
  • 孕婦合理用藥需注意的事項
    對妊娠婦女用藥調查發現妊娠婦女使用中藥及中成藥比例最高(52.38%)。其實中藥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別是中成藥往往含有多種中藥成份,可能毒副作用更為複雜,在妊娠初期的3個月內,幾乎與西藥一樣,易引起胎兒畸形、早產、流產或死胎等。
  • 吉林省藥監局「安全用藥月」助推「中國醫藥城」醫藥產業發展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李苑田 於典)近日,吉林省藥監局通化檢查分局隆重組織召開了全市藥品生產企業培訓暨集體約談會,為進一步規範藥品生產行為,提高藥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會議中強調所有藥品生產企業要認真學習貫徹藥品生產監管法律法規,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意識、質量安全意識、自律意識和誠信意識
  • 藥劑學專家:規範慢阻肺治療方式 合理用藥是關鍵
    近日,北京同仁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張弨副教授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慢阻肺不同的階段,其症狀和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均不同,在治療上,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合理的用藥搭配選擇,防止過度用藥,提高其用藥依從性。規範吸入性裝置使用方法 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除了藥物本身以外,吸入裝置的規範操作也同等重要。
  • 「育兒園」孕婦感冒 用藥須謹慎
    孕婦感冒 用藥須謹慎專家簡介: 周敏: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圍產醫學中心主任,婦產科主任醫師。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圍產營養與代謝專委會、盆底康復專委會常委,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幼保健院規範化建設委員會、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分子遺傳與出生缺陷專委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專委會營養學組委員,甘肅省康復醫學會盆底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甘肅省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任委員,首批甘肅省健康教育巡講專家,蘭州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
  • 聚焦慢病患者不合理用藥,藥師獨立坐診,避免重複用藥計量不準
    不看指標盲目加量減量、多重用藥不考慮相互作用、腸溶片自行掰開服用、預防生病隨意亂吃藥……長期以來,因患者不合理用藥引發肝腎損傷等藥源性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時有發生。上周,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將「面向家庭和個人普及合理用藥的知識與技能」列為主要任務之一。
  • 中成藥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中成藥服藥注意這些
    寒痰咳嗽者須選用化溼祛寒痰類藥物,如小青龍口服液等;熱痰咳嗽者則須選用清熱化痰止咳的藥物,如蛇膽川貝口服液等。② 根據病情輕重緩急,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合適的劑型。如急性危重期應選擇起效快、作用強的藥物和劑型。
  • 中成藥醫保談判遭靈魂砍價,獨家品種被砍1/3
    一天談判,分早中晚三撥進行,12月14日上午,陸續有中成藥和罕見病用藥結束談判。  對於不少依靠在地方醫保目錄的中成藥企業來說,或是最後一年爭取進入醫保目錄的機會。  12月14日上午,一位談判成功的中成藥企業人員在走出大門時,緊鎖著眉頭,連聲嘆氣,「壓得太低了,不能再低了。價格壓了三分之一」。  當日下午,一家獨家中成藥品種也被壓價40%,回憶談判過程「太激烈了」。
  • 孕婦感冒 用藥須謹慎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圍產營養與代謝專委會、盆底康復專委會常委,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幼保健院規範化建設委員會、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分子遺傳與出生缺陷專委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專委會營養學組委員,甘肅省康復醫學會盆底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甘肅省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任委員,首批甘肅省健康教育巡講專家,蘭州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
  • 輸液最有效、中成藥隨便服用……這些用藥誤區,別一錯再錯!
    想要控制病情,輸液最有效;症狀一旦好轉,就可以停止服藥;漏服藥物,下次服藥時可以多吃一點;中成藥無毒無害,可以隨便服用……這些用藥誤區,您可別一錯再錯了!藥物治療能夠為人類解除病痛,但藥物也可能會造成危害,人們該如何合理安全用藥呢?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合理用藥應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以最小的風險、最有效的藥物、儘可能低的費用,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 兒童安全用藥:多學科聯合 推動我國兒童過敏合理用藥
    「兒童抗過敏科普宣傳編委會」成立  央視網消息:11月29日,「合理用藥-中國行動」之兒童抗過敏專家研討會暨「兒童抗過敏科普宣傳編委會」成立儀式在京舉辦。  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主任王曉玲介紹,兒童常見過敏性疾病包括特應性皮炎、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和過敏性哮喘等,影響全球約25%的人群,中國兒童過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漸接近西方國家。同一患兒可能共患多種過敏性疾病,給防治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 醫保談判戰打響:中成藥降幅溫和,國內藥企為入醫保搶破頭
    根據現場人士透露,上午十點半,第一家藥企已經談判完成,該藥企的中成藥獨家品種談判成功,最終降價30%左右。相較於2019年醫保談判藥品60.7%的平均降幅,目前看來,今年的中成藥降幅似乎並不太大。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一輪醫保談判預計共有118個西藥品種和56個中成藥品種最後參與談判,略高於去年談判藥品數量150個,涉及癌症、B肝、糖尿病等重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