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李苑田 於典)近日,吉林省藥監局通化檢查分局隆重組織召開了全市藥品生產企業培訓暨集體約談會,為進一步規範藥品生產行為,提高藥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會議中強調所有藥品生產企業要認真學習貫徹藥品生產監管法律法規,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意識、質量安全意識、自律意識和誠信意識;要查找和彌補質量安全隱患和風險點,建立及完善藥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生產的每一粒藥安全有效等內容。
「通化作為中國醫藥城、吉林省長遼梅通白敦醫藥健康產業走廊重點建設的千億級醫藥製造核心,藥監部門理應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通化檢查分局局長王玫介紹,今年以來,該分局積極貫徹省藥監局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以更高效的監管和更優質的服務,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全力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助推通化醫藥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推動藥品安全社會共治
安全、合理、有效、經濟用藥,保障用藥安全,源頭在「產」,核心在「用」,關鍵在「聯動」。
在2020年通化全市藥品生產企業培訓暨集體約談會上,吉林省藥監局藥品生產監管處處長田春莉結合通化地區藥品生產企業產品特點及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全市95戶藥品生產企業負責人、生產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質量受權人、檢驗負責人等約500人進行集體約談,通過警示教育督促企業要聚焦風險,深刻檢視並解決存在的問題,嚴格按GMP規範組織生產,在生產中嚴格物料審計檢驗,嚴格按批准工藝生產,嚴格生產過程監控,嚴格按法定標準檢驗,確保藥品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
培訓班邀請省內資深藥品GMP檢查員,採取理論授課、互動交流、專題討論的方式,針對當前藥品管理法及監管形勢、藥品GMP符合性檢查問題分析等話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通過集體約談和培訓,增強了嚴把藥品質量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參會企業紛紛表示,他們將把培訓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全面提升藥品生產質量風險管控能力,生產良心藥放心藥。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有什麼區別,購買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兒童、老年人等特定群體如何安全用藥」……圍繞這些群眾關心關注的用藥安全問題,11月18日—19日,通化檢查分局聯合通化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專業人員,先後走進江南社區、醫藥高新區葫蘆套村、通化市師範學院、通化市政務中心、吉林大藥房,採取擺放展板、LED屏播放「藥吉祥」「藥如意」科普宣傳片、懸掛橫幅、設置諮詢臺、發放宣傳資料、專題講座等方式,宣傳藥品安全、不良反應及應對、藥品化妝品選購及合理使用、高血壓用藥小常識、腦血栓小常識、安全合理使用注射劑、安全選用非處方藥、如何看懂藥品說明書等內容。
活動期間,共發放科普宣傳資料3000餘份,接受群眾諮詢100餘件,形成了人人關心、支持和參與安全合理用藥的良好氛圍。
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11月19日—21日,由吉林省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組織的GMP認證現場檢查專家組,對吉林省北域紅藥業有限公司進行生產許可現場認證審核,該公司以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規範化的質量管理程序順利通過驗收,為實現投產鋪平道路。
精準對接企業、宣講相關政策、幫助企業熟悉辦事流程、提供技術指導……在通化,像北方藥業公司這樣感受到通化檢查分局服務升級的企業不勝枚舉。通化檢查分局副局長宋衛國表示:「通過主動作為,我們的服務效能提速又提檔,群眾和企業也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在推動醫藥健康產業走廊發展進程中,通化檢查分局以貫徹落實省藥監局「服務企業,惠企上門」相關部署為契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牽線搭橋,引進具有研發創新優勢和具有獨家產品、資源優勢的藥品生產企業嫁接、重組、落戶醫藥城。同時建立了通化藥品生產企業技術交流群,通過線上宣貫國家、省藥監局出臺的政策,並針對企業提出的技術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尤其在換發藥品生產許可證期間,對企業在申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
立足於當地「藥濟天下、康養勝地」的獨特地道藥材資源稟賦,通化檢查分局積極引導中醫藥企業不斷完善工藝、提高標準等二次開發,提高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勵中藥飲片企業有效利用或擴大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份額,全力打造中成藥生產基地,推動中藥產業持續創新發展。
王玫表示,通化檢查分局將在省藥監局的指導下,切實把監管與服務職能有機結合,全力以赴確保群眾用藥安全有效,為通化醫藥健康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及打造「國際醫藥健康名城」貢獻藥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