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坨鐵到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常見的炮彈類型及殺傷原理分析

2020-12-12 瘋狗的輕武

真理在火炮射程之內——魯迅

對於炮彈的分析以前我好像沒怎麼寫過,最近又冷又空虛的我就來談談坦克炮的炮彈類型和殺傷原理。為什麼只談坦克炮而不說全部的炮呢...因為我懶。

好了正文開始。我們先從最沒技術含量的來-物理動能彈藥

AP-穿甲彈:Armor Piercing,早期的AP就是一坨沒有技術含量的鐵,和以前一坨圓彈丸的區別無非就是頭部變尖了。當然一般用比普通鋼更硬一點的材料製成。但穿透後毀傷感人,所以在裡面又加了點炸藥,但無所謂了,反正全稱為AP。

但是這貨打斜面裝甲非常不靠譜,很容易跳彈,於是就有了下面這玩意。

APC-被帽穿甲彈:Armor-Piercing Capped,和AP差不多的構造,區別在於因為AP遇到斜裝甲轉正感人。所以設計了個被帽用來轉正,缺點是被帽風阻太大。

APBC-風帽穿甲彈:Armor Piercing Ballistic Cap ,鑑於APC的風阻感人,因此有了風帽穿甲彈,在有一定轉正能力的同時大大降低風阻。

APCBC-被帽風帽穿甲彈:Armor Piercing Capped Ballistic Cap,樓上三位的有「基」結合。既有風帽的低阻,也有被帽的優秀轉正。來一張全家福,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兄弟都可以塞炸藥的。

接著是次口徑系列

APCR-硬芯穿甲彈:Armour Piercing Composite Rigid,鑑於同樣的動能下,受力面越小,動能越集中,因此穿甲效果也就越好。炮彈彈頭中間有一根特別硬的彈芯,在炮彈擊中坦克時「插入」坦克體內(怎麼有點汙...),優點是穿透高,缺點是毀傷感人。

APDS-脫殼穿甲彈:Armour-piercing discarding sabot ,和APCR區別在於它從炮管出來之後,穿甲彈芯就和彈頭分離了,以取得更小的風阻和更高的速度。反正穿甲能力更高,但是毀傷一樣感人。

APFSDS-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Armor-Piercing Fin Stabilised Discarding Sabot,在APDS基礎上加上了尾翼,飛行更穩定,從此告別線膛炮。這三次孔徑系列都是沒辦法裝炸藥的。

接下來是化學能殺傷彈藥。

HE-高爆彈:High-explosive,這玩意主要不是用來針對高裝甲目標的。但是現代基本上只要是個炮都會帶上幾發,拆輕掩體?沒問題,撕步兵?沒問題,裝甲車?一發死一戶口本。原理粗暴簡單,和手榴彈差不多,靠爆炸波和彈體碎片殺傷。但對坦克效果不咋地,尤其是現代坦克密封的很好。

HEAT-破甲彈:High-Explosive Anti-Tank,完全不受炮彈初速和距離的影響,靠炮彈自身的爆破的金屬射流射穿坦克,殺傷力麼....看情況,穿甲能力是強的,但隨著裝甲越厚,效果也就越差。單兵反坦克武器幾乎都是這個原理,但要是坦克上有個裙甲或者反應裝甲之類的就GG了。

HESH-碎甲彈:High Explosive Squash Head,腐國的專利。線膛炮發射,所以腐國現在幾乎是唯一還供著線膛炮的軍事大佬。其實和HE有點像,但把爆破點擊中在裝甲的某一個區域,讓崩落的坦克內裝甲殺傷。曾經有個人問不打穿坦克,能幹死裡面的駕駛員不?這種彈可以。

大致上常用的坦克炮彈就是這些,但我發誓我一定漏了一些比較小眾化的彈藥,歡迎大佬補充。

相關焦點

  •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因何而興起
    不過由於這一話題可述之處頗多,我們將把這個話題分成若干個獨立的篇章。在本期《出鞘》中,我們將首先講述現今最主要的反坦克彈藥——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誕生。從人類首次將火炮用於戰爭以來,甲彈對抗已經有了數百年的歷史。從球彈對抗木質護甲的平衡點,到鑄鐵裝甲取代硬質木時的甲勝於彈,再到線膛炮發射的近代穿甲彈與鑄鐵裝甲的再度平衡。
  • 坦克炮一般配備幾種炮彈?穿甲彈和碎甲彈有什麼區別?
    坦克是一種集火力、機動性和防護力為一身的武器,坦克發明以後,人們有開始發明各種坦克使用的炮彈。尤其是研究能夠刺穿坦克裝甲的矛。先後發明了反坦克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以及多用途的榴彈。按照分類來說,坦克的炮彈大概是這四種。首先是穿甲彈。
  • 坦克攻擊重裝甲目標還得靠它,穿甲彈為什麼要做那麼長?
    穿甲彈是以其動能為基礎穿透硬質和半硬質目標為主要對象的彈藥, 一般也稱為動能彈藥。長杆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由風帽、 彈體、尾翼等部件組成。 彈體內部有一根細而堅硬的彈芯, 能將大量動能集中作用在裝甲很小的面積上,就好像用錐子扎鞋底一樣, 擊穿很厚的裝甲。
  • 沒有膛線的滑膛炮,發射炮彈時是否還會旋轉?
    線膛炮的炮管內部存在膛線,而膛線可以促使炮彈旋轉,讓炮彈在出膛之後,仍可以保持射擊方向,就像陀螺旋轉一樣,可以提高炮彈的命中率。 滑膛炮沒有膛線,所以炮彈出膛時並不旋轉,由於炮彈與炮管間存在縫隙,推進燃氣會發生洩漏,導致滑膛炮的射程一般都比較近,但是滑膛炮的膛壓比較高,可以發射飛彈等彈藥,造價也比較低。
  • 網傳中北大學獲贈「超級大炮」原型炮 實為原理樣炮
    火炮前方地面上還擺放了半可燃式藥筒和一枚125毫米坦克炮使用的一發榴彈和一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這些圖片引發了網友的許多猜測,有網友說,這是中國新一代「超級大炮」,還聲稱這種炮具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性能,例如在2000米穿深1500毫米、能夠射擊20000米高空的目標、射程超過60公裡……不一而足,最令人迷惑的是有人稱這門炮的口徑與身管長度之比達到90-100,是近幾十年來身管最長的大口徑火炮。
  • 「大和號」主炮的炮彈,轟擊陸地目標的殺傷範圍有多大?理性評估
    資料圖 古斯塔夫列車炮的口徑是800毫米,每一枚穿甲彈重7.1噸,一枚高爆彈重4.8噸,炮彈的推進燃料在1.8噸到2噸。 曼施坦因在攻擊塞瓦斯波託爾要塞時,這門巨炮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它發射的48枚炮彈,摧毀了幾乎所有的鋼筋混凝土要塞,但是包括「史達林要塞」在內,一共也就十幾個巨碉,所以需要2到3枚炮彈才能幹掉一個(有1枚也是引爆了彈藥庫)。
  • 高射炮打飛機,如果沒打中:那麼炮彈都飛到哪裡去了?
    這要看炮彈的引信類型。一般情況下,高炮的炮彈安裝有碰炸或時間引信,如果沒有打中敵機,或沒有在預定的空域爆炸,會繼續呈拋物線繼續飛行,在一定時間內自毀。如果引信上沒有安裝自毀裝置,那麼未爆炸落彈對友鄰部隊和平民的殺傷是十分嚴重的,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通常在引信上設計一個自毀裝置,在炮彈飛行若干秒未命中目標以後,自動在空中爆炸。
  • 長知識,炮彈和包裝箱上的各種數字和代號代表什麼意思
    炮彈型號(式樣)由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數字組成:  M X X X一陸軍制式彈藥,MK X X X- 一海軍制式彈藥,TX X X一試製彈藥  例如: SHELLM73 即表示,M73式彈藥,某式彈藥經改進後,則在其後加「A」或  "B」,如M48A1。「A」字表示制式彈藥局部經過改進的。
  • 瑞典製造的衝鋒鎗,發射穿甲彈,你管這叫自衛武器?
    CBJ-MS,瑞典設計師於21世紀初設計的衝鋒鎗,也是一款定位為PDW的武器。供彈具可以分20/30發彈匣和100發彈鼓,最高射速700發/分鐘,有效射程150米,而如果安裝瞄準鏡的話,可以提升到400米,已經不輸突擊步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