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女友第一次約會在省圖
盧虹任的女朋友童雪倩現在上大二,也是因為借書看才認識盧虹任的。「大一剛開學時軍訓,晚上沒事幹,想看書,但不知道在哪裡能買到書。有一個福建老鄉告訴我,大三有個學長書特別多,這個學長還是咱們福建老鄉呢。於是,我們宿舍的同學就一起去找他借書看。」童雪倩微笑著說。
童雪倩告訴記者,學校一位曾經給盧虹任上過課的老師,每年給大一的新生講讀書的重要性時,都要專門用幾節課的時間來講盧虹任和書的故事。「老師問,在場的同學們,我推薦的那二三十本書,你們有誰買過一本?兩百多名學生,舉手的也就一兩個。老師就說,我有一個學生,把我推薦的書都買了,而且全都看了。他說的這個學生就是盧虹任。好多學生聽了這位老師的課後就都來盧虹任這裡看書。」
童雪倩和盧虹任的第一次約會,地點在長風商務區的山西省圖書館。「他說帶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去了一看,原來是圖書館。然後我倆就在那裡面呆了一天。」現在兩人就是出去玩時,也肯定會帶幾本書。
童雪倩的家在廈門市,家庭條件比較好,她從小愛看書,但主要是看一些文學作品。認識盧虹任後,受其影響,她開始嘗試著讀一些歷史、哲學和政治方面的書籍,有意識地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他讀的書多,而且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我現在一有時間就讓他給我推薦一些書目。」童雪倩說。
省吃儉用做「書霸」
「從2012年9月到今年10月16日,我買書大概花了5萬多元錢。10月17日搬到社團辦公室後,有了更多的空間,我又買了很多書,花了近3萬元錢。今天一天花了兩百多元,買了《李太白全集》《烏合之眾》《古代法》等。」盧虹任說,他看書喜歡在書上圈畫、評點,邊看邊寫一些讀書時的感受和感慨,這也是他一開始就選擇自己買書看而不是去圖書館借書看的原因。
盧虹任告訴記者,他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料理完農活之外,也種植一些柚子樹,經濟條件一般,不可能給他更多的錢,所以,他買書的錢都是自己從生活費當中節省下來的。「爸爸媽媽知道我愛買書,所以也會儘量多給一些錢,但對於一個愛讀書的人來說,想買的書真的是非常非常多,所以錢永遠是不夠用。」
童雪倩說,盧虹任買起書來很瘋狂,有時候一天就買一千多元的書。「但吃飯就節儉得不能再節儉了。我們學校文瀛食堂一層有一個窗口,飯菜特別便宜,這麼一大盤炒飯才3元錢,他一般都是去那裡吃飯,早晨一碗小米粥兩個饅頭,中午也就一份土豆絲一份米飯,晚上再隨便吃點,一天總共才七八塊錢。」盧虹任也向記者談到了他掌握的一個關於吃飯省錢的小秘笈:晚一點去,同樣的錢,買到的飯菜會比較多。
對於盧虹任省吃儉用買書看的事,童雪倩最了解。她告訴記者,盧虹任什麼都能省,但看書和買書絕對不能省,只要路過書店,看到他喜歡的書,他就會把口袋裡的錢全買了書。暑假兩人回了福建老家,相約在廈門大學門口見面,結果,童雪倩左等右等,怎麼也等不到盧虹任的出現。原來,廈門大學附近有不少舊書攤,盧虹任過來的路上被這些舊書攤吸引住了,一路看過來,發現了好幾本自己喜歡的書。童雪倩沿著他來的方向找過去時,他正賴在一家舊書攤上和老闆討價還價呢。「他那天身上只帶了兩百多塊錢,全買了書,結果晚上吃飯都沒錢了,只好和我一起吃。他就是那樣,看到喜歡的書就一定要買,也不管剩下的錢夠不夠吃飯,夠不夠回去時坐車。他這個樣子,讓人覺得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又覺得還蠻可愛的。」童雪倩笑著說。
給學弟學妹一個讀書的地方
盧虹任的圖書館現在位於山西大學令德食堂地下一層創意谷一間不起眼的房間裡。兩千多本書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柜子裡、書架上、桌子上,主要是文學、哲學、政治、歷史、法學、經濟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還有一部分原版的英文書籍。「這是我花了很大的價錢才買到的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白俄羅斯作家、記者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這個很難買到的。」盧虹任介紹說。
圖書館目前早8時到晚上10時開門。作為大四學生,盧虹任一周就兩三節課,他去上課時,童雪倩和其他沒課的同學會來幫忙。「我搬到這邊後,同學們積極響應,好多同學說要把自己的書拿過來,就設了一個捐贈區,目前有幾十本書。」
把心愛的書從自己的宿舍裡拿出來放在公眾場所,讓同學們隨意借閱,盧虹任還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
「兩千多本書,放在宿舍裡或者宿舍樓道裡讓同學們看,和徹底地放在公共場所,以圖書館的形式敞開門讓大家閱覽、借閱,性質還是不一樣的。而且,一旦拿出來放在公眾場所,我就不準備把這些書再拿回去了,對一個愛書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很艱難的事,畢竟它們是我省吃儉用一本一本地買回來的,是自己的心血,我和它們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而且,明年我畢業離校時,書具體交給誰來保管,怎麼選擇人選,這些都還沒有想好。所以,當時我看著它們想了三天,就好像自己的孩子要上學了,你肯定會想哪個學校好、哪個老師好,會有很多擔心。我就是這種心態。最後我還是決定都拿出來。」盧虹任說。
盧虹任告訴記者,他省吃儉用買書讀的這條路,現在回過頭去看,其實還是很驚心的。「一般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就一千多塊,包括吃飯、電話費、日用品等,如果要買書看,負擔還是挺大的,畢竟一本書少說也要二三十塊錢。」買書不易,看書也不易。「有時候很難找到一個能靜下心來看書的環境,冬天我曾經在校園裡的石凳上看過書,那個石凳子,冬天很涼的……」盧虹任表示,他把這些書拿出來放在這裡供大家免費借閱,是希望愛看書的學弟學妹們不要像他一樣那麼艱辛。「讀書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可能因為有了這樣一個讀書的地方,有的同學就不會在宿舍打遊戲。整個學校的讀書氛圍越濃,對學生和社會都好。」
未來,盧虹任還有兩個關於讀書的計劃想實施。「一個是和財大一個讀書會聯合,舉辦一些公益性的讀書沙龍,做一些事。另一個,這次寒假回去時,我打算捐一部分書給老家村裡的學校和附近的學校。農村孩子課外閱讀的條件不怎麼好,我小時候就是沒有條件讀書,以致一步步從貪玩走到了跟別人混日子的地步。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他們。」盧虹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