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材改版了!一上來就學漢字,然後才學拼音。真替孩子捉急~」
「市場上那麼多識字產品,買哪個呢?」
「家裡一堆字卡,當撲克牌亂丟,孩子不學啊~」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學習漢字的「慘痛」?是右手中指凸起的「老繭」,還是那一沓沓練習本背後,田字格裡的小憂傷?有一天,當孩子指著路牌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字」時,作為家長的你,如何回應?
不管是好的課程或書籍,都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今天能力君搜羅了市面上的漢字產品後,幫你總結出了這些識字好方法。
(PS:App需要藉助手機或Pad,建議作為輔助性學習手段,所以這裡介紹的方法主要基於書籍和卡片。漢字APP有一些口碑也不錯的,比如:漢字王國、悟空識字。)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孩子表面上認識了許多字,但並不理解其含義,大腦變成了一個信息存儲器。所以我們並不鼓勵強制的、機械的識字過程。孩子與漢字的結識,應該是一個自發的、出於興趣的,自然而然的過程。
孩子總是喜歡刨根問底地問「為什麼」,對於漢字的啟蒙,我們可以從它的源頭開始,讓孩子從整體上感知漢字,激發興趣。
《三十六個字》是1984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片。影片借用三十六個活動的象形文字,講述了一個父親教兒子識字,通過講解象形文字,說明中國文字起源的故事。
同名繪本《三十六個字》,書中以字代圖、以圖敘事,把握了象形文字「以形表意」的特質,還原文字的使用場景,講述人與自然的有趣故事。
《然後》以繪本的形式,將甲骨文字形和實物巧妙融合,用唯美的圖畫,為孩子講解漢字的源流、構造。
《記事情》以幽默的筆觸,演繹了幾千年來的文字記錄史。剛開始,大人可以把書中的故事一遍遍講給孩子聽。隨後,可以慢慢加入提問,讓孩子自己把故事講出來。
對孩子來說,每一種感覺和認知都是啟蒙。漢字是象形文字,且同屬表意體系的文字,符合兒童心理發展「先整體後部分,先具體後抽象」的認知規律。
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我們可以選擇簡單的象形漢字字卡, 從「看圖說話」開始,鼓勵孩子說出圖片上的人物和事件:「寶貝,看看這個像什麼?」「這是個屋頂嗎?我覺得像個屋頂。」
高顏值的小象漢字字卡,雙面設計, 一面是漢字,一面是極具形象性的甲骨文,既增加遊戲性又可達到反覆記憶的效果。
通過甲骨文識字,有時會有一定難度,畢竟簡化字跟甲骨文的還是有差距的,有時連我們大人也猜不出(所以爸爸媽媽也要事先做好功課哦~)。這本《我的第一本漢字書》,可以讓孩子翻翻看,作為學習的輔助。
翻翻設計,在「半翻半遮」中,讓圖畫、甲骨文和漢字之間的兩兩對應,最後三張圖同時對應,幫助寶寶在圖畫、甲骨文和漢字之間,建立起生動的連接。認字變得有趣多了。
3-6歲的孩子,是通過玩耍來學習的。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就是選擇更適合更有趣的工具,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玩樂中自然而然地學會各種技能。
《翻對對》字卡,卡片設計一般,基本就是文字+配圖,優點是遊戲性很強。打開是5種顏色的卡片,每種顏色有10張,一輯總共50張。每種顏色,分別對應5個大類的漢字。
比如:紅色卡是10張,包含人、耳、目、口、手5個字。 每個漢字有兩張卡片,一張圖卡(有圖),一張字卡(無圖)。先把這10張卡片背面朝上排好,然後開始翻。大人和孩子一起玩兒,每人每次翻兩張,翻到兩張對應的漢字,就算贏。
記住,在孩子翻的時候,大人需要馬上念出這個字:「人!」並鼓勵孩子也念出來。
質樸而美麗的甲骨文,更接近於人類的原始藝術。而這種藝術方式,也正是孩子們比較熟悉並善於運用的方式。 沒有孩子不喜歡塗鴉,而每個漢字本身就是一副生動的圖畫,「畫」總是比「寫」更有趣。
不只是漢字塗色本,紙上、牆上、蛋糕上、沙灘上,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畫布。如果孩子喜歡,還可以發展為一項愛好,比如畫畫,書法。
看了上圖這位建築師(曾仁臻)的作品,是不是期望我們的孩子,將來也有如此神作。
畫畫的過程,大人可以參與,跟孩子可以玩兒「你畫我猜」的遊戲,會非常有趣。
書寫漢字,不只是用「筆」,身體也可以。 一個人雙腿分開,手臂伸展,可以站成一個「大」字。媽媽靠在爸爸(爸爸扮演大樹)身旁,就是「休」字。有沒有覺得漢字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身心」~
選一些漢字,用我們的身體,把這些漢字表演出來吧。一個/多個人表演,其他人猜。全家參與,其樂無窮。
學習漢字,是為了幫助孩子能夠閱讀,寫作,和表達。因此想像力、表達能力和思維的訓練也很重要。而方法就是講故事。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漢字基礎,我們可以用一張字卡或者幾張字卡來編故事。
《漢字奇遇》 ——一套兼具中國傳統美和時尚感的字卡。水墨畫配圖,120張卡,構建了一場開放性的探險故事。有人物設定(鬧鬧、跳跳、小七、靈靈龜 ),有故事情境,可以由孩子和家長一起來講述完成。讓孩子們在習得漢字的同時,其它能力也得到提高。
當孩子開始學習書寫漢字時,對結構認知的強化就比較重要。如果覺得用筆書寫比較枯燥,可以換個方式,用拼圖拼一拼吧。
《磁性拼字王》,漢字的拼圖玩法。帶有磁性的筆畫道具,磁性白板,一套字卡,透明密封袋。材料準備停當,就可以玩兒了。把每張字卡和在「拼字王」裡相對應的筆畫放在密封袋裡,一個字一個袋子,讓孩子照著字卡拼字。
大人可以按照「難易」把字分成兩部分,讓孩子選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看誰拼得快。
對於孩子的識字順序,可以參照國內高頻漢字的研究成果,先從300個高頻常用字、構字能力強的字開始,教孩子認識,先易後難嘛。
漢字是啟蒙教育中贈送給孩子的禮物。在這個「提筆忘字」的年代, 當我們更習慣於語音和鍵盤,是否記得右手五指相握時,那一橫一豎的剛勁, 一撇一捺的鏗鏘。
不要再讓孩子像我們一樣,認為字是用拼音拼出來的,是需要拼命記住和理解的大人世界裡的東西。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漢字除了字本身,還保留了先民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文化。
- END -
來源:贏在起點早教學園(ID:ElitebabyLand)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歡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這樣批評孩子,孩子才會變得更好
孩子學寫字的3個關鍵點,一定要提早知道
孩子一生最重要的5個敏感期,3歲前千萬不能忽視
高智商孩子的10種特質,快觀察一下,你家孩子有嗎
「你的壓歲錢,媽媽幫你保管」,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大的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