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啟蒙 | 比較了市面上的字卡,我總結了這些方法

2021-02-25 贏在起點能力早教

「小學教材改版了!一上來就學漢字,然後才學拼音。真替孩子捉急~」

「市場上那麼多識字產品,買哪個呢?」

「家裡一堆字卡,當撲克牌亂丟,孩子不學啊~」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學習漢字的「慘痛」?是右手中指凸起的「老繭」,還是那一沓沓練習本背後,田字格裡的小憂傷?有一天,當孩子指著路牌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字」時,作為家長的你,如何回應?

不管是好的課程或書籍,都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今天能力君搜羅了市面上的漢字產品後,幫你總結出了這些識字好方法

(PS:App需要藉助手機或Pad,建議作為輔助性學習手段,所以這裡介紹的方法主要基於書籍和卡片。漢字APP有一些口碑也不錯的,比如:漢字王國、悟空識字。)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孩子表面上認識了許多字,但並不理解其含義,大腦變成了一個信息存儲器。所以我們並不鼓勵強制的、機械的識字過程。孩子與漢字的結識,應該是一個自發的、出於興趣的,自然而然的過程。

孩子總是喜歡刨根問底地問「為什麼」,對於漢字的啟蒙,我們可以從它的源頭開始,讓孩子從整體上感知漢字,激發興趣。

《三十六個字》是1984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片。影片借用三十六個活動的象形文字,講述了一個父親教兒子識字,通過講解象形文字,說明中國文字起源的故事。

同名繪本《三十六個字》,書中以字代圖、以圖敘事,把握了象形文字「以形表意」的特質,還原文字的使用場景,講述人與自然的有趣故事。

《然後》以繪本的形式,將甲骨文字形和實物巧妙融合,用唯美的圖畫,為孩子講解漢字的源流、構造。

《記事情》以幽默的筆觸,演繹了幾千年來的文字記錄史。剛開始,大人可以把書中的故事一遍遍講給孩子聽。隨後,可以慢慢加入提問,讓孩子自己把故事講出來。

對孩子來說,每一種感覺和認知都是啟蒙。漢字是象形文字,且同屬表意體系的文字,符合兒童心理發展「先整體後部分,先具體後抽象」的認知規律。

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我們可以選擇簡單的象形漢字字卡, 從「看圖說話」開始,鼓勵孩子說出圖片上的人物和事件:「寶貝,看看這個像什麼?」「這是個屋頂嗎?我覺得像個屋頂。」

高顏值的小象漢字字卡,雙面設計, 一面是漢字,一面是極具形象性的甲骨文,既增加遊戲性又可達到反覆記憶的效果。 

通過甲骨文識字,有時會有一定難度,畢竟簡化字跟甲骨文的還是有差距的,有時連我們大人也猜不出(所以爸爸媽媽也要事先做好功課哦~)。這本《我的第一本漢字書》,可以讓孩子翻翻看,作為學習的輔助。

翻翻設計,在「半翻半遮」中,讓圖畫、甲骨文和漢字之間的兩兩對應,最後三張圖同時對應,幫助寶寶在圖畫、甲骨文和漢字之間,建立起生動的連接。認字變得有趣多了。

3-6歲的孩子,是通過玩耍來學習的。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就是選擇更適合更有趣的工具,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玩樂中自然而然地學會各種技能。

《翻對對》字卡,卡片設計一般,基本就是文字+配圖,優點是遊戲性很強。打開是5種顏色的卡片,每種顏色有10張,一輯總共50張。每種顏色,分別對應5個大類的漢字。

比如:紅色卡是10張,包含人、耳、目、口、手5個字。 每個漢字有兩張卡片,一張圖卡(有圖),一張字卡(無圖)。先把這10張卡片背面朝上排好,然後開始翻。大人和孩子一起玩兒,每人每次翻兩張,翻到兩張對應的漢字,就算贏。

記住,在孩子翻的時候,大人需要馬上念出這個字:「人!」並鼓勵孩子也念出來。

質樸而美麗的甲骨文,更接近於人類的原始藝術。而這種藝術方式,也正是孩子們比較熟悉並善於運用的方式。 沒有孩子不喜歡塗鴉,而每個漢字本身就是一副生動的圖畫,「畫」總是比「寫」更有趣。

不只是漢字塗色本,紙上、牆上、蛋糕上、沙灘上,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畫布。如果孩子喜歡,還可以發展為一項愛好,比如畫畫,書法。

看了上圖這位建築師(曾仁臻)的作品,是不是期望我們的孩子,將來也有如此神作。

畫畫的過程,大人可以參與,跟孩子可以玩兒「你畫我猜」的遊戲,會非常有趣。

書寫漢字,不只是用「筆」,身體也可以。 一個人雙腿分開,手臂伸展,可以站成一個「大」字。媽媽靠在爸爸(爸爸扮演大樹)身旁,就是「休」字。有沒有覺得漢字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身心」~

選一些漢字,用我們的身體,把這些漢字表演出來吧。一個/多個人表演,其他人猜。全家參與,其樂無窮。

學習漢字,是為了幫助孩子能夠閱讀,寫作,和表達。因此想像力、表達能力和思維的訓練也很重要。而方法就是講故事。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漢字基礎,我們可以用一張字卡或者幾張字卡來編故事。

《漢字奇遇》 ——一套兼具中國傳統美和時尚感的字卡。水墨畫配圖,120張卡,構建了一場開放性的探險故事。有人物設定(鬧鬧、跳跳、小七、靈靈龜 ),有故事情境,可以由孩子和家長一起來講述完成。讓孩子們在習得漢字的同時,其它能力也得到提高。

當孩子開始學習書寫漢字時,對結構認知的強化就比較重要。如果覺得用筆書寫比較枯燥,可以換個方式,用拼圖拼一拼吧。

《磁性拼字王》,漢字的拼圖玩法。帶有磁性的筆畫道具,磁性白板,一套字卡,透明密封袋。材料準備停當,就可以玩兒了。把每張字卡和在「拼字王」裡相對應的筆畫放在密封袋裡,一個字一個袋子,讓孩子照著字卡拼字。

大人可以按照「難易」把字分成兩部分,讓孩子選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看誰拼得快。

對於孩子的識字順序,可以參照國內高頻漢字的研究成果,先從300個高頻常用字、構字能力強的字開始,教孩子認識,先易後難嘛。

漢字是啟蒙教育中贈送給孩子的禮物。在這個「提筆忘字」的年代, 當我們更習慣於語音和鍵盤,是否記得右手五指相握時,那一橫一豎的剛勁, 一撇一捺的鏗鏘。

不要再讓孩子像我們一樣,認為字是用拼音拼出來的,是需要拼命記住和理解的大人世界裡的東西。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漢字除了字本身,還保留了先民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文化。

- END -

來源:贏在起點早教學園(ID:ElitebabyLand)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歡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這樣批評孩子,孩子才會變得更好

孩子學寫字的3個關鍵點,一定要提早知道

孩子一生最重要的5個敏感期,3歲前千萬不能忽視

高智商孩子的10種特質,快觀察一下,你家孩子有嗎

「你的壓歲錢,媽媽幫你保管」,是父母對孩子說過最大的謊話

相關焦點

  • 識字啟蒙 | 花了那麼多錢買字卡,還不如掌握好方法!
    有一天,當孩子指著路牌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字」時,作為家長的你,如何回應?不管是好的課程或書籍,都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今天起點君搜羅了市面上的漢字產品後,幫你總結出了這些識字好方法。(PS:App需要藉助手機或Pad,建議作為輔助性學習手段,所以這裡推薦的方法主要基於書籍和卡片。漢字APP有一些口碑也不錯的,比如:漢字王國、悟空識字。)
  • 今晚漲價 | 自從有了這套字源識字課,家裡的字卡都被我扔了
    家長們可以先掃碼試聽購買▼▼▼提起識字,相信一定是學齡前家長和小低年級的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有關識字方法的相關討論也層出不窮。識字方法那麼多,到底哪種方法更科學更高效呢?市面上字卡的形式很多。有的字卡不配圖,單字學習非常枯燥;有的字卡會配圖,號稱「形象記憶」,但常爸一定要友情提醒下,有些字卡是簡單粗暴的「望文生義」,配的圖片反而會誤導孩子。
  • 3000字良心測評,市面上最火的3款識字App,這款最便宜好用
    熊貓博士識字識字量:1200字價格:138元(半年)/198元(全年VIP)/358元(永久+字卡)/458元(永久+字卡+繪本)VIP的價格比較貴,全年的VIP要接近200元,永久VIP需要350元以上,但是會贈送一些字卡或繪本。優點:畫風和特效可愛,小遊戲比較有趣味性,繪本的故事內容比較豐富。
  • 聊聊我家娃的「認字三神器」:用對方法,識字不再難!
    當時買了很多很多繪本,然後買了一套字卡,每天教兩三個,這樣持續了將近半年。 到快 3 歲的時候,她認識的字還是很少。買的字卡只能認識四分之一,二三十個字吧。我就開始著急了,然後開始研究怎麼短時間內高效提高她的認字量,上網查閱了很多資料。後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認字量達到 50 字,兩個月突破 200 字。
  • 叮噹識字上癮,這些識字妙招,親測很管用
    我之前說了,孩子上小學之前識字不勉強,但識字敏感期到了的話,父母可以準備充足些,呵護孩子的興趣,用正確方式引導他們。另外,關於閱讀和識字的關係,歸根到底我還是那句話,今天分享的識字方法,也都只是輔助工具。大量閱讀才是王道,有了閱讀興趣做基礎,孩子識字也是遲早的事。這篇文章,算是實操篇,一些使用率比較高的工具,我都列出來了。
  • 識字400+,5歲孩子自己總結的識字方法
    我:看來洪恩識字挺有用,認識這麼多字了!梒寶:媽媽,你知道嗎?其實我不光是在洪恩識字裡學的,我認字有幾個方法。我:寶貝,你總結得真棒!哎呦,還別說,這小孩兒把識字方法,總結得像模像樣。接下來,咱們補充聊聊,這個5歲娃總結的識字方法。
  • 識字400+,5歲孩子自己總結的識字方法
    但是,除了教材上要求掌握的,她還認識很多比較複雜的漢字。比如嚕、嘶、鮮、熱、鑫、琦、盛……保守估計,梒寶識字400+(洪恩識字315個+其他)(聲明:這絕對不是洪恩識字APP的廣告,是自用的一點心得分享。
  • 贈繪本+字卡/兒童小挎包!好未來出品的熊貓博士識字,一個APP搞定幼升小識字量
    熊貓博士識字有一套系統的漢字學習體系,專業性很高。大家如果上過勵步啟蒙就知道了,應該是同類英語AI課程中最有趣、人機互動性最好的。而熊貓博士識字的互動遊戲就是按照這套方案去做的。這些細節我接下來會慢慢介紹。大家可以先看一下下面的視頻。
  • 我和兒子的識字啟蒙「血淚史」,這一次終於以勝利告終
    休息了一段時間,等你扔掉所有的圖解字卡,換上無圖字卡準備再戰時,你會發現孩子又會指著無圖字卡跟你抗議:為什麼這個沒有圖片?我看不懂!沒有意思,我不要學!然後你各種威逼利誘、糖果餅乾伺候加上努力發揮創意,想出各種儘可能有趣的小遊戲,孩子還是不買帳。
  • 7款識字APP測評,識字啟蒙和幼小銜接,哪個識字APP更好?
    ,分為三個部分:分級閱讀、識字啟蒙、拼音課。熊貓博士識字App,由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楊榮祥等8位學前教育專家聯手打造,以科學方法創造教學。熊貓博士的形象非常可愛,內容的深淺程度剛剛好,很適合啟蒙階段的學習。學習內容分為識字和分級閱讀兩個部分。
  • 【免費資源】幼兒識字必備!洪恩識字字卡1300字+萌芽版, 可直接列印下載
    識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能進行,而習作又建立在閱讀和寫字的基礎上。識字量影響著孩子讀寫能力的發展,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識字方面的指導方案也有所加強:一年級上冊課本就要認識400個常用字,會寫100個字;下冊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其中的250個字。這樣,低年級就需要共認識1800個常用字,會寫1000個字。
  • 助力暑期,語文啟蒙課,識字APP團購來啦!
    大家現在對於識字都很重視,但也希望大家能明白,「即使認識幾百字,也可能是文盲」。 明天的推文裡會和大家詳細聊聊,低齡語文啟蒙的關鍵所在,和我選擇線上語文網課的標準是什麼。 特地選擇了9.9元的體驗課,也是希望更多朋友可以先體驗一下,哪怕之後決定不報名,至少可以理解我所說的語文思維的啟蒙路徑。
  • 拼音、識字、看圖寫話、書寫、詩歌,幼兒中文啟蒙這篇就夠啦
    我建議4歲開始學習這時他們有一定邏輯理解能力,詞彙也達到一定量,教他們學習漢字時能和一些已知詞彙建立連結,增加識字樂趣。用什麼工具識字比較好?識字類APP、課程、識字書籍、識字卡都可以。但這些只是一種輔助工具,核心還是在於閱讀。~ 識字app 市面上兒童識字類APP主要針對2-8歲兒童,採用學習與娛樂相結合的形式設計App。
  • 千萬家庭都在用的啟蒙明星教育App——《洪恩識字》背後的故事
    在國內,漢字啟蒙教育可謂是方興未艾,出現了許多漢字啟蒙的教育機構和產品,這其中,就包括《洪恩識字》App。在產品上線後的短短一年時間裡,《洪恩識字》飛速躍居國內同類產品首位,App Store 好評數超過17.9萬,評分4.9分(總分5.0),在各大應用商店的識字產品搜索及下載量均排名第一。贏得千萬家庭的支持與肯定,《洪恩識字》究竟做對了什麼?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 千萬家庭都在用的啟蒙明星教育App――《洪恩識字》背後的故事
    在國內,漢字啟蒙教育可謂是方興未艾,出現了許多漢字啟蒙的教育機構和產品,這其中,就包括《洪恩識字》App。在產品上線後的短短一年時間裡,《洪恩識字》飛速躍居國內同類產品首位,App Store好評數超過17.9萬,評分4.9分(總分5.0),在各大應用商店的識字產品搜索及下載量均排名第一。贏得千萬家庭的支持與肯定,《洪恩識字》究竟做對了什麼?
  • 只要用這個方法,4歲以前識字1000個不是夢
    上次發了堅果認字的票圈,有不少朋友問我用的什麼軟體、字卡怎麼運用,今天跟大家分享下我們的做法(套路)。第一部分:工具寶箱我們給堅果用了下面5種工具/方法:識字APP;字卡;分級閱讀材料;繪本共讀;日常生活場景實際運用;識字APP是最主要的,字卡、分級閱讀材料和繪本都是用來做複習的
  • 「視頻+字卡+實體」三合一的《起點識字課》,你怎麼還沒入手?!
    我們後臺就經常有媽媽留言,談論孩子的「識字」的問題,而大家的疑問也主要集中在: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比較好?學前要識多少字?怎樣讓孩子對漢字學習感興趣?怎樣提高孩子識字的效率,學了不會忘?今天君君要為大家隆重介紹,贏在起點專為低齡寶寶精心研發的《起點識字課》——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實現「視頻課+字卡+實體課」無縫對接,兼顧了孩子的多樣化需求以及學習的完整性。由義生形,因形知義。識字並不是簡單地重複,而是圍繞「意義」展開。
  • 漢字啟蒙≠識字,用象形文字打開漢字大門,這幾個方法用起來
    當時我正在寫作,突然覺得房間裡好安靜。俗話說:孩子靜悄悄,肯定在作妖。」我趕緊去遊戲室查看情況,只見小小一個娃手捧著我們經常講的那本《大個子聖誕老人和小個子聖誕老人》,用手指著封面的文字,一字一頓地念著:「大聖誕老人,小聖誕老人。」他當然不是已經認識上面的字,應該只是覺得書上這些有趣的符號和媽媽的講解之間有某種聯繫。
  • 如何順利跨過識字門檻?步步識字VS麥田認字,哪個更值得推薦?
    我們經常會遇到家長諮詢,說孩子上小學以後,因為識字量太少,學習語文很吃力。也因為識字量少,不喜歡閱讀,家長每天輔導作業都比較艱難。像這種情況,在小學一二年級,還是比較常見的。學校裡的老師會根據大多數孩子的進度來安排學習的重點。
  • 演繹識字-孩子的啟蒙識字神器
    孩子認識的字不多,讀課文跟不上其他同學;回到家做作業還是慢慢慢,遇到不會寫的字總要想半天或者直接用拼音替代。  無論是爸媽還是老師教了N遍,照樣轉頭就忘,寫字更是像畫符,卷面一塌糊塗。  基本上3-8歲孩子家長聚在一起討論孩子的學習時,總會聊到以下這些問題:  1、孩子幾歲識字比較好?  2、我家孩子不愛寫字,也不愛看書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