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安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直線上升,但是卻出現了一個問題:越來越多人陷入了債務危機。按理說,人們收入提高,腰包鼓了起來,不應該出現大面積欠債現象。但是,因為越來越多人熱衷於「超前消費」,最終國內竟然大面積爆發了債務危機。
所謂的超前消費,其實就是花明天的錢享受當下。有節制的話,倒還正常,因為在這個時代,超前消費是很有必要的。雖然收入提高,但是物價也隨之上漲,人們的消費自然也會上漲。每月的工資勉強夠日常生活支出,但若是出現一些突發事件,那就只能依仗超前消費了。
可若是沒有節制的話,就只能定性為「享樂主義」。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有些年輕人為了購買一些完全沒有必要的商品,比如新出的手機、電腦或包包,完全不顧自己的收入水平,選擇以超前消費的方式購買。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年輕人都會背上龐大的債務。你想要無所顧忌的享受當下,最後面臨的只會是負債纍纍。近些年,網貸、校園貸等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有人因為還不上錢選擇在大好年華時離開這個世界,事態之嚴重也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網貸而犯下錯事或是觸犯法律,人們開始對民間借貸機構產生質疑:這些平臺的存在合乎法律嗎?
事實上,大多數借貸平臺都鑽了法律的空子,很多條例讓人捉摸不透,你覺得它犯法了,但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其實是因為當時的貸款市場比較混亂。
為了規範市場,保持金融行業和社會的穩定,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安全,國家開始出手發布相關規定,對市場進行「大清洗」。規定中指出,網貸機構的最高貸款金額不得高於20萬元。此外,還明確表示在以下幾種情況中,欠債還錢,不再天經地義,因為借款人可以不還錢或者是少還錢。
1.高利貸
自古以來,人們只要一提起貸款就能想到利滾利的「高利貸」。所以大家應該都知道,高利貸的利息特別高,借的本金可能還沒有幾天的利息多。基於此,國家對於高利貸的管控向來比較嚴格。
同時,為了規範亂借貸行為,最高法院決定修訂新規,推出「浮動利率機制」。新規之下,超過「4倍LPR」數值的年利貸款屬於不用還的高利貸。最絕的是,如果借款人已經連本帶利的全都還了,還可以要求對方退回利息。
2.套路貸
所謂的套路貸,其實也包括校園貸,一般指的是該貸款是在違背借款人意願的前提下,由出借人使用各種套路「迫使」借款人籤訂了借待、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假增加貸款金額或惡意違約等方式形成的虛假的債權債務。
從這些解釋中就能看出來,套路貸明顯違法了,它侵犯了借款人的財產權和人身權,而且還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所以,如果大家發現自己掉入了別人的「套路」中,不小心產生了借貸交易,一定要採取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當然,套路貸是不用償還貸款的,而且還能起訴對方。
3.被冒用信息貸
很多人都不太重視自己的個人隱私,對手機號、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數據都無所顧忌,可要知道信息一旦洩露有多嚴重。當你的信息被被人「盜取」,那你很有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借一大筆錢。當然,如果是這種情況,而你也能提供相關證據的話,是無需還款的。
4.砍頭息
出借人在借錢時以產生手續費為名義,扣除的一些錢就是砍頭息,這在網貸平臺比較常見。但國家對此明令禁止,一旦發現就不會輕饒。而借款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的話,只需要還上借的錢和相應的利息。
5.為不正當行為借款
法律規定,借貸平臺必須要明確借款人借貸的目的,如果平臺明知借款人是用於違法行為還出借貸款的話,那貸款人可以不用還錢,同時兩方都將被追究責任。
6.不合法網貸機構
國家管制之下,市場上的網貸機構越來越少,但仍舊有一些不合格的非法機構未被發現。如果借款人是在非法網貸平臺貸款,那這錢是不需要還的。
對了,如果想要確保自己貸款的機構是合法的,可以去查看該機構是不是上了徵信系統。一般來說,沒有上徵信系統的機構都是非法的。還有,非法網貸機構的年利息普遍很高。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去網貸機構貸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