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與瘋子的區別在於:一個只是在想,一個真的去做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現今許多人是選擇通過閱讀書籍,從而認識精神病,而生物學對此精神疾病做出的解釋是: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腦部結構或功能,或者是有不同的神經化學反應,不論是由基因或是環境傷害引起的。
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籍中,講述了一個採訪者採訪了許多精神病患者的故事,其中的內容涉及到了 生理學、心理學、佛教等,並且在書籍後面的內容講到了這位採訪者似乎也患有精神疾病;然而在歷史上,曾有一位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暗訪,體驗10天非人折磨,自己險些變成精神病。
這位女記者名叫娜麗·布萊,原名是伊莉莎白·簡·科克倫,於1864年5月出生在美國,綽號是「萍可」,25歲時娜麗·布萊獨自離開紐約,展開了長達24,899英裡的環球旅行,是第一名獨身完成環繞全球的女性,因此成為了各地女性的楷模。
不過娜麗·布萊進到《紐約世界報》工作,接受的第一項工作並是撰寫篇關於關於布萊克韋島上女精神病院的故事,因此娜麗·布萊假裝成一個精神病,到了這個女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但她不過僅待了10天,卻感覺自己真的會變成個精神病。
當時人們對精神病患者的了解並不多,這個女精神病院的醫生會勒住患者的脖子,甚至動不動對患者人進行暴力行為,美其名曰是「治療手段,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而且醫生會要求患者必須在冰冷的冷水中沐浴,食用腐臭的黃油,還強行將患者關進烏黑的小房間裡進行「隔離」。
然而娜麗·布萊這位「精神病患者」一旦表現得正常,醫生就會認為娜麗·布萊病得更加厲害,直接斷言娜麗·布萊「沒救了」;不過在精神病院中,更讓娜麗·布萊驚訝的是,實際上有不少「精神病患者」都是正常的,只是因為語言不通,因此進了這裡。
10天後,就在娜麗·布萊都快認為自己真的變成了精神病時,她被報社的同事保釋出院了,出來後還緩衝了好幾天才恢復正常,然後將自己在精神病院的親身經歷,撰寫成文章登報,並且出版了相關的書籍。
娜麗·布萊的曝光無疑給精神病院帶來很大的影響,精神病院的管理者加大了經費投入,改造了院內的設施配置,整頓了精神病院的情況;而娜麗·布萊後來於1895年嫁給了百萬富翁羅伯特·西曼。
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暗訪,體驗10天非人折磨,自己險些變成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