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記者混進精神病院,經歷10天痛苦折磨,逃出後寫報導救了所有人

2020-12-11 文史天天見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當中,精神病院同樣是神秘、古怪,甚至是恐怖的代名詞,曾經一部《逃離瘋人院》,相信也是不少讀者心中的陰影,然而在一百年前,有一名勇敢的女記者,卻邁出了果斷的一步,她裝瘋進精神病院,經歷10天痛苦折磨,逃出後寫報導救了所有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娜麗·布萊(Nellie Bly),在1864年出生於賓夕凡尼亞州,原名伊莉莎白·簡·科克倫。從小她就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富有冒險精神,而從學校畢業之後,科克倫成為了《匹茲堡電訊報》的一名記者,開始以娜麗布萊的筆名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然而這並不是娜麗布萊想要的生活,在19世紀末期,職業的性別歧視,依然十分嚴重,大部分女記者,被認為只能夠報導一些奇聞異事,又或者是王公貴族,社會名流之間傳出的輿論緋聞風流韻事就行。

對此娜麗布萊卻是一百個不服氣,1887年,她憤然離職,加入了《紐約世界報》報社進行工作,而《紐約世界報》的社長普利茲(著名新聞獎項普立茲獎以他命名),對於這個年輕的小姑娘十分欣賞,在她上任後,就交給了這個年輕記者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那就是潛入羅斯福島精神病院進行報導。

原來在前不久,羅斯福島醫院屢屢傳來流言,病人在那裡過得並不好,環境待遇差,還受到了醫生和護士的虐待。

面對外界質疑,精神病院一方卻矢口否認,聲稱沒有任何問題,除此之外,他們也以無法做到安全保障為理由,拒絕精神病人家屬以外的任何記者媒體前去採訪,實際上,羅斯福島精神病院關押的,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他國異鄉,或者是流落街頭的精神病患者,基本沒有家屬探視,這裡也就成為了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

當這個任務到手之後,娜麗布萊卻是顯得躊躇滿志,她表示,自己一定要揭開病院的真相。

從此開始,娜麗布萊開始接受醫生朋友的建議,對著鏡子,竭力模仿精神錯亂的表情,同時還學習精神病人相關的其他工作。當娜麗布萊覺得自己的一切,都培訓的相當完美之後,她展開了報社的秘密行動。

冬季,娜麗布萊住進了紐約一個叫做莫雷諾的旅館,從晚上開始,娜麗布萊卻突然開始發瘋一般的大吼大叫,擾得整個旅館不得安寧,當警察趕到的時候,娜麗布萊又當著眾人的面,躺在了馬路中間。

沒過多久,娜麗布萊就被以破壞公共秩序的罪名送上了法庭,經過法醫,同時也是紐約表維醫院精神科主人的鑑定,認為娜麗布萊具有十分嚴重的精神疾病,需要立刻強制性治療。因此,娜麗布萊總算達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計劃,順利的進入精神病院。然而抵達病房的第一天,娜麗布萊很快就受到了一番非同尋常的體驗。

強壯的像男人一樣的護士長向她走來,神情冷漠,在如此嚴寒的冬天,竟然用冰冷的水讓娜麗布萊進行洗澡,緊接著,娜麗布萊被帶到一間宛如囚籠一般的病房進行休息,這裡有著眾多精神疾病患者。

每當晚上,護士就緊緊地用束縛帶將他們捆綁在病床上,這種強烈的擠壓感,幾乎讓娜麗布萊整夜都無法入眠,很快她觀察到,病房中大部分病人,並沒有任何狂躁的症狀,一個異國女人,甚至僅僅是因為不會英文,就被送到了這裡來,卻都無一例外的被綁了起來。

至於白天的生活,同樣惡劣無比,飯菜做得讓人難以下咽,娜麗布萊還在護士的注視下,被迫吃掉已經腐爛發臭的黃油,根據她回憶,這讓自己「腹部燃燒了好久」。

起初娜麗布萊還試圖裝出精神病人的特徵,但是她很快發現,這沒有任何的意義,這座島上的醫生,專業知識匱乏的讓人震驚,娜麗布萊一切行為如同一個正常人一般,卻被醫生判斷是故意裝作這幅模樣,因此診斷她病情嚴重。

除此之外,這座島上的體罰現象,同樣經常存在,稍有不如意的地方,那些護士就對病人拳打腳踢,娜麗布萊發現護士長以過肩摔的方式,對病人折磨取樂。

她甚至還看到,有一位狀況完全正常的女士,被護士們強迫在一張長椅上從早上六點坐到晚上八點,甚至一動也不動。

在吃飯期間,忍無可忍的娜麗布萊因為頂撞護士,甚至被拉到一間暗無天日的小黑屋,足足關押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將娜麗布萊放了出來,此時這名女記者,身心俱疲,就算是她一個正常人,支撐下去都已經十分的困難。

好在報社的記者,在十天之後按照約定,通過執法機構,才將娜麗布萊從封羅斯福島帶走,娜麗布萊在逃離這座瘋人院之後,立刻整理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寫下了《瘋人院十日》,分篇發表在了《紐約世界報》上。

一時間,這引發了社會上的巨大轟動,娜麗布萊如此記載:「在精神病院殘酷的折磨,還有什麼能夠比這些更讓人感到發瘋的呢?」迫於輿論的壓力,當地衛生部門對精神病院進行徹底的檢查,開除並且拘留那些有著危險犯罪行為的醫生護士,並且加大力度,對精神病院進行改造,到了數個月後,娜麗布萊作為特殊邀請者,陪同衛生官員一起,到精神病院檢查整改情況,她很高興的發現這裡已經煥然一新。

而也正是憑藉這次採訪,娜麗布萊聲名鵲起,同時她也開創了隱秘採訪的先河,通過身臨其境的第一視角,確保讓讀者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在此之後,娜麗布萊挑戰了著名小說家凡爾納《八十天環遊地球》中所進行的一切,僅僅用了72天就完成了一次環球旅行,並且再次寫下一篇傑出的傳記。娜麗布萊所蘊含的勇氣以及決心,也不由得讓人感到敬佩。

相關焦點

  • 精神病院體驗:女記者裝瘋混入,痛苦折磨10日,獲救時已失去笑容
    尤其是對於專門從事新聞報導工作的記者而言,想達到這一目的,就更得注意去做一些看起來很危險的事情了。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就跟一位外國女記者有關——為了查明精神病院幕後的真相,女記者竟然扮成患者到精神病院去進行暗訪。那麼問題來了,女記者這麼做了以後,結果怎麼樣了呢?
  • 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經歷10天的「黑暗」,獲救後寫報導救所有人
    人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記者到某單位、某飯店暗訪,其實這種暗訪的危險係數不高,100多年前一位美國女記者的暗訪那才叫危險,她裝瘋賣傻地混入一家精神病醫院,暗訪這裡的實際情況如何,雖然只有10天,但這黑暗的10天讓她失去了笑容。
  • 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親歷10天痛苦虐待,被醫生判定「沒救了」
    但歧視眼光下是女性的自我反抗,她們從未懦弱、膽怯,面對社會的質疑她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著自己的價值,在19世紀的美國有一位女記者,她不畏懼世俗的眼光與評價,為了報導的真實親身進入精神病院10天。仗義執言結緣記者夢1864年5月5日娜麗·布萊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科克倫,自小娜麗就具有反抗精神,喜歡探知社會上各種事情真相。
  • 女記者混入精神病院,受盡非人折磨,10天後險些把自己變成精神病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現今許多人是選擇通過閱讀書籍,從而認識精神病,而生物學對此精神疾病做出的解釋是: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腦部結構或功能,或者是有不同的神經化學反應,不論是由基因或是環境傷害引起的。
  • 國外一女子曾裝病混入精神病院:遭受10天折磨,被救時已失去笑容
    但是對報導社會事實,揭露社會不為人知的黑幕,去解救和幫助社會中正在經受磨難的人,對社會作出貢獻的記者都會致以尊敬和欽佩。美國女記者娜麗·布萊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欽佩和尊敬的人。前往美國,一心要從事記者行業娜麗·布萊這個名字是從她的原名伊莉莎白·簡·科克倫改過後得來的。
  • 她裝瘋臥底精神病院,揭開醫院折磨病人真相,10天後差點變精神病
    他們是如何在精神病院生存的? 一直以來,外人都對這個問題非常好奇。可是,早年精神病院的人都是有專門的醫生和護士管理的,要想進入了解,要經過他們的同意,並不是想進就能。直到後來有一位叫娜麗·布萊的美國記者,其喬裝打扮成精神病混進了病院,才為世人揭開這一神秘面紗。
  • 為取證故意混入精神病院,經歷10天地獄般折磨,險些變成精神病人
    她開創研究精神病先河,混入精神病院,受10天折磨差點變成精神病 人類在社會上,周遭總是有著令人相當感興趣的事情發生的,可以說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景,哪怕是個人的情緒,在人類的研究當中也是以一個相當專業的命題來研究的,而除此種種外是出現了像科學、天文等等諸多的研究,總之人類自身的進步就在於能夠不斷在興趣點上發現新知
  • 10歲女孩被擄走3096天,逃出魔爪後寫下自傳出書!
    前段時間給大家說過一部真實改編影片《房間》,受害者被囚七年不見天日,並被強姦生下一個孩子,今天要說地這部影片,又是真實事件改編,10歲的娜塔莎在上學路上被擄走,被囚禁在地下室長達3096天也就是八年,期間更是遭遇了各種恐嚇、飢餓、暴力和性侵,而變態男綁架的動機,僅僅是娜塔莎的一個溫暖的微笑
  • 南派三叔寫精神病院題材小說 與「世界」的痛苦和解
    《盜墓筆記》系列爆火後,南派三叔收穫了巨大的關注和壓力,每個人見到他都會問:寫什麼新作品了嗎?「每個人都期待你比之前更好,你下一部作品會更好,但我做不到。」在巔峰時宣布自己「扛不住了」,住進精神病院,一度停止創作。2013年,南派三叔在接受晚報專訪時,首次聊起他在精神病院住院的經歷。那時他說:「這半年的事一點不想回憶。」
  • 洛陽大學生在校被強送精神病院,135天經歷被灌藥自救逃出
    然而對他來說,這曾經夢寐以求的畢業證,似乎是用一段極不光彩的經歷換來的——入學第二年,在學校宿舍,他被強行送至洛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在「不給開證明就出不了院、畢不了業」的說法下,他在這裡呆了135天,經歷被灌藥、電擊治療、毆打等事件,最終在護士站撥通電話自救。從精神病醫院出來後,劉剛開始找學校和醫院要說法,並提起上訴。
  • 中國留學生找校心理醫生聊了4分鐘,直接被關進精神病院7天……
    但誰又曾想過,當一位留學生真正鼓起勇氣向心理醫生坦言自己的痛苦時,等待他的竟是:整整一周在精神病院的無盡折磨……來源:INSIGHT視界(weinsight);作者:安娜近些年,出國留學的人數已呈井噴式增長,留學熱潮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遠赴重洋,開始自己嶄新的人生。
  • 比梵谷更受折磨的,是他母親,一個對孩子痛苦「缺乏理解」的家長
    母親從死神那裡,目睹了兩個不同孩子的人生,一個富有、快樂、充滿希望,一個一生下來就疾病纏身、痛苦不堪、生活皆是苦難,母親猜到,那個貧窮的痛苦的就是自己孩子將面對的一生,而後選擇放棄救自己的孩子。文森特是最不被家庭理解的一個人,他的家族中不缺乏有錢有勢的人物,他的叔叔甚至是富家一方的人物,而選擇成為畫家的梵谷,卻是個小人物,他的畫,甚至不能說服自己的家人(除了提奧的支持),在不被理解的痛苦中,堅持苦修,將繪畫當成生命,他內心敏感脆肉,沒人理解他內心的孤獨與痛苦,甚至被家人親自送往暗無天日的精神病院。
  • 中國留學生被關進精神病院7天,只因找學校心理醫生聊了4分鐘
    但誰又曾想過,當一位留學生真正鼓起勇氣向心理醫生坦言自己的痛苦時,等待他的竟是:整整一周在精神病院的無盡折磨! 「十分害怕、也真的很無助」,留學生Alen面對著主頁君講述自己前不久剛經歷過的那段駭人聽聞的故事。這個故事無關成績,無關專業,並不光鮮,但是真實。
  • 「和學校心理醫生聊了4分鐘後,我就被送到精神病院裡」 | 留學生真實故事
    但誰又曾想過,當一位留學生真正鼓起勇氣向心理醫生坦言自己的痛苦時,等待他的竟是:整整一周在精神病院的無盡折磨! 「十分害怕、也真的很無助」,留學生Alen面對著主頁君講述自己前不久剛經歷過的那段駭人聽聞的故事。
  • 蔡英文發言人被爆同時劈腿多人 與女記者在辦公室發生性關係
    也有島內網友稱丁允恭以一己之力救了民進黨全黨。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丁允恭在2014年至2017年間雖已訂婚,但仍劈腿多女、逼女記者墮胎,甚至上班時間在局長室與女記者發生性關係。丁允恭9日火速發表聲明稱,已請辭「總統府」發言人一職,並已獲準。他還說,儘管媒體報導內容未盡真實,但他確有行為違反社會期待之處,對此深感歉意。
  • 一場特殊的直播: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
    她名字叫左燈,2017年九月下旬,由於某些原因的觸動,左燈的抑鬱症被誘發,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出現自殺傾向後,左燈終於被送進精神病院,去進行抗抑鬱症治療。出院之後,她就寫了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在這本書中,左燈記錄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經歷的一切,就這樣將自己的那段時光「直播」給了大家。
  •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從患者的角度真正認識抑鬱症
    直到很多年後,讀了左燈寫的《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才算真的開始認識這種折磨很多人的疾病。,在身邊所有人眼中,她是個開朗活潑的可愛姑娘。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自殺一系列事件後,被迫住進精神病院進行治療。在書中,左燈多次提到,身邊很多人都不相信她竟然生了這種病,因為她平時總是笑嘻嘻的、能言善道的。在大家的印象中,抑鬱症患者一定是多愁善感、內向少言的人。但其實,外在的表象無法代表內在的情緒,一個外表看上去喜笑顏開的人,也許內心正在瘋狂的質問自己活著的意義,這有一個醫學名詞,叫做「微笑型抑鬱症」。
  • 遭生母親手送進精神病院,注射胰島素,被電擊,11年折磨才解脫
    說到好萊塢讓人驚豔的女明星,大家都會想到費雯麗、伊莉莎白泰勒、瑪麗蓮夢露等等性感美豔的大明星。但是還有人記得弗蘭西斯法默嗎?在上過世紀的八十年代裡面,有一部電影就叫《弗蘭西斯》,這部電影就是她的傳記電影,講述了弗蘭西斯法默悲慘的一生,因為太過悲傷,在上映之初就引起很大的反響,不少人對於這個曾經自己不了解的女明星報以最大的同情,甚至當時著名的搖滾樂隊涅槃還寫以她的名字創作了一首歌——《弗蘭西絲·法默會找西雅圖報仇》。
  • 瑪莎·蓋爾霍恩:最優秀戰地女記者,海明威為她傾倒又被她拋棄
    1926年蓋爾霍恩入讀費城的布林莫爾學院,後輟學,加入紐約奧爾巴尼時報聯盟。1930年離開該報,像當時很多文學家一樣,只身前往法國巴黎從事文學創作。在那與法國經濟學家貝特朗·德·儒弗內爾交往。在為《新共和》等雜誌撰稿10個月後,蓋爾霍恩回到美國墮胎。1933年,她回到法國,再次懷孕,並再次墮胎。她週遊歐洲,為自己的婚姻而苦惱,最終又返回美國。
  • 4個精神病患者喬裝逃出精神病院,其中1人會3國語言
    人的健康分很多種,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精神上健康。現如今,精神方面的健康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大家對精神疾病也越來越正確看待,知道積極去治療的重要性,社會各界對精神疾病的治療也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比如對精神疾病的研究,建立精神病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