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黎敏:瀚陽藝術中心——繼承東方美學精神 立足傳統走向國際...

2020-12-23 藝術中國

初見馮黎敏,她的幹練、精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杭州G20峰會前,其在黃龍飯店策劃的「湖·上 肆人展」以獨特的視角呈現藝術家的作品之美,展覽氣質和諧品位雅致,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深聊下才得知她近期已然離開美院的安逸,堅定追隨自己的夢想,用藝術的力量深化多年來與商務酒店合力打造的高端文化品牌模式,成功拓展藝術人文空間……令我們不禁驚訝和傾佩這位溫婉江南女子堅守自己藝術理想的執著與魄力。時值瀚陽藝術中心成立10周年,作為創始人的她接受了藝術中國專訪,從瀚陽的藝術定位和理想聊起,到華麗轉身之後正在展出的「湖·上 肆人展」,馮黎敏篤定而堅持,對未來充滿信心。

瀚陽藝術中心創始人馮黎敏

藝術普惠大眾,為走出象牙塔的藝術提供更好的平臺

藝術中國:瀚陽藝術中心成長的十年間,舉辦了涉及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陶瓷及新媒體藝術等多種形式的近50場展覽,大大小小近30回藝術沙龍及講座活動。從國內一流藝術家到國外大師作品,內容飽滿、格調高雅、眼光獨到。十年之際,您如何看待這期間瀚陽的成長與收穫?

馮黎敏:在我看來,瀚陽藝術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首先要感謝中國美術學院對我的培養和影響。從2003年入職美院以來,我一直在這座中國一流的高等藝術學府中浸養著,她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文化積澱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專業的認知,審美的品味,豐厚的師生資源,良師諍友真誠無私地幫助,也保證了瀚陽的專業性和學術水準。因而,我的成長和美院也是息息相關的,瀚陽藝術的成長亦是如此。

策展人、瀚陽藝術中心創始人馮黎敏女士主持展覽開幕式

藝術中國:但是「魚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美院的公職和瀚陽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必將向您索取雙倍的時間和精力,今年年初,想必您應該是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馮黎敏:是的。隨著瀚陽藝術的不斷發展,我在這兩個角色間的來回切換也愈加頻繁。身份的轉換其實並不是一種背離:藝術教育、藝術創作、藝術作品的展示和推介是一條連貫的發展線索。在我看來,正所謂「藝術普惠大眾」,藝術需要走出「象牙塔」,需要被更多人認知和接受。美院擁有這麼多優秀的老師和學生,他們的作品值得擁有一個平臺和機會去展示,讓更多人了解,認知、欣賞和收藏。正是美院多年的培養和薰陶才使我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對此我深深感恩,所以為藝術家搭建這樣一個高端的展示平臺正是我希望做的一件事情。我想,這也不僅是我個人的一個愛好,更是一種責任。我希望瀚陽藝術能夠成為窗口和橋梁,在發掘和培養年輕藝術家的同時,也推出更多高端的展覽,充分發揮藝術機構創造美、傳播美的藝術使命和社會責任,為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質生活做點兒貢獻。

「西湖·山水·文化——藝術長廊」正在展出的《欣於所遇——黃芳個展》

《欣於所遇——黃芳個展》展廳現場

藝術中國:從封閉的「象牙塔」走入普羅大眾,實現學院資源與社會資源的互通和共享,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不僅是一種延續,更是一種趨勢和需要。在瀚陽藝術發展的第四年,您選擇與黃龍飯店合作並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及講座,這種模式和傳統的藝術機構並不相同,可否談談您如何權衡商業和學術的關係?

馮黎敏:首先,要感謝黃龍飯店提供的展示空間和各方面支持。新的模式讓有品質的藝術作品更大程度上接觸到相應人群,也在這樣一個公共環境內為酒店提供了文化藝術氛圍,提升了黃龍飯店的整體格調和人文品位,這是一個雙贏的契合點。同時,也感謝美院同事和老師給予的支持,為了把展覽做好,我組建了專門的專家藝委會,定期舉行會議進行規劃,共同選拔作品和推舉優秀藝術家,確立選題和立意。他們不僅是高校中各學科領域經驗豐富的帶頭人物,也是我的良師益友。專家藝委會的把關,無論從學術支持,還是專業經驗的角度,都令這個平臺趨於高端和權威,因而也給予我極大的信心。

在藝術家的選擇和展示上,我們也分不同區域各有側重。最初在黃龍飯店打造的「西湖·山水·文化——藝術長廊」,現在以展覽推介本地優秀的學生或青年藝術家作品,關注傳統藝術形式的當代話語轉換;而在黃龍飯店南大堂的入口空間,我希望呈現像「湖·上 肆人展」這樣有影響力、有國際視野的展覽,主要定位在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作品的展示上。

「西湖·山水·文化—— 藝術長廊」首展開幕式現場

「西湖·山水·文化—— 藝術長廊」藝委會專家團隊

「西湖·山水·文化—— 藝術長廊」藝委會會議現場

立足學術,走向生活,國際平臺上弘揚後文人時代的東方美學

藝術中國:所以,不管選址何處,瀚陽藝術中心的學術定位一直都是非常明確的。

馮黎敏:是這樣的。回顧瀚陽十年的發展與成長,從一開始,我們就明確了「立足學術,走向生活」的這一定位。2006年首展,我們邀請了林海鍾、劉正、許群、戴雨享這四位中國美院一流的藝術家,他們奠定了瀚陽展覽的學術基調和高度。

這期間,我們也做了很多國際交流項目,包括澳大利亞的凱恩·鄧(Ken Done)  德國著名雕塑家約克·皮立卡特(Jörg Plickat)個展,在日本任教多年的著名畫家關乃平先生彩墨藝術展,2013年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中法繪畫展」,以及和日本Art Front Gallery合作展出的包括米羅、亨利·摩爾等大師在內的「走近巨匠」版畫藏品展等等。經過多年的積累,瀚陽也被更多業內外人士所熟識和認可。

杭州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騷客靈感依託的山水城市,這裡遠離喧囂,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瀚陽藝術在這片人文沃土上紮根、成長,必然也希望打造一個純粹的文化藝術平臺,將文人志趣與山水哲思相結合,探索後文人時代東方精神的延續以及傳統藝術的當代呈現。

「湖•上 肆人展」展廳現場

「湖•上 肆人展」開幕現場(左至右:馮黎敏,李小山,湯國,邵文歡,沈勤)

藝術中國:正在展出的「湖·上 肆人展」是黃龍飯店新空間的首展,也是您辭去公職後做的第一個大型展覽,是否可以結合瀚陽的定位具體介紹一下這次展覽?

馮黎敏:「湖·上 肆人展」是對立足學術和傳統,突顯東方美學精神的一次理想詮釋。我們有幸地請到了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老師來擔任藝術總監,展出了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沈烈毅和邵文歡,以及來自南京的湯國和沈勤四位藝術家的雕塑、水墨、裝置及綜合媒介作品。

「湖·上 肆人展」主題的確定和藝術家的選擇來源於杭州本土的文化氣息。回溯歷史,八百多年前的南宋畫院影響至今,李唐、馬遠等名人輩出,我們可以想像當年他們泛舟湖上吟詩作畫的場景。所以,「湖·上」希望延續這種志趣,呈現當代的「文人雅集」。在題目確立初期,李小山老師曾建議是否補上「雅集」二字,我當時擔心這樣的字眼會給人留下一個極其傳統的展覽的錯覺。而李小山老師反問道:「當代藝術也是可以很雅嘛。你不覺得這四位藝術家的作品,無論從表現形式,還是內在氣質上,都非常好的詮釋了東方的美學精神和禪意嗎?」的確,當現代都市的浮躁心靈邂逅這些作品時,便會自然而然的平和、安寧,心生歡喜,這就是一種「雅」。

沈烈毅,《靜水流石》,1000×160×40cm,2013

《雨》系列作品(局部)

以沈烈毅老師的作品為例,他的《靜水流石》以木代水,以靜態雕塑的形式展現了水與石的牴觸和動態,不禁讓人深思,是水動,石動,還是心動。《雨》系列作品亦巧妙地運用了山西黑花崗巖來詮釋雨中湖面的漣漪。花崗巖的材質堅硬陽剛,雨滴落在湖面上則盡顯陰柔之美,一動一靜,一柔一剛,此生彼長,這其間的東方哲思通過藝術家的作品展露的淋漓盡致。

藝術中國:「雅致」是一種品位,它應該無關乎古今,亦普世通識吧!

馮黎敏:正是如此。本次展覽也恰逢G20峰會在杭州舉行,黃龍飯店承擔了很重要的會事接待工作,這期間,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巴西總統、非洲查德的領導人等在內的國際友人也前來觀展,並對這些藝術家及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的認可也加強了我的信心:中國的也是國際的,傳統的東方禪意可以通過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為世界所接納和認可。立足本土,深入發掘千百年來的文化深意,藝術的國度是廣袤且沒有國界的。因而,我也更加堅定——瀚陽藝術今後的展覽也一定會堅守這樣的品質,放眼未來,走向世界。

 

G20期間國際友人參觀展覽

展覽空間現場

 

相關焦點

  • 展覽|進階西岸:瀚陽掌門十三年的果斷與堅守
    2019第六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瀚陽藝術中心展位現場「既是參與,也是學習,更是動力。」瀚陽藝術中心的創始人馮黎敏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杭州姑娘,外在秀美但內心堅韌。與其合作頗多且私交甚好的知名藝術家林海鍾曾如此評價她:很美,又很真率與直接。
  • 人生驛旅,這一站為藝術停留
    2016年瀚陽藝術中心在杭州黃龍飯店南大堂展廳舉辦的「湖·上肆人展」參展作品之一記者 張雅麗 農曆春節過後,瀚陽藝術中心創始人馮黎敏便馬不停蹄地籌備一場來自以色列的首飾作品展。如果一切順利,這場整合了以色列藝術家阿米泰·卡夫、雅思茗·維諾格拉德等名匠的上百件首飾作品特展,將於4月份在杭州黃龍飯店藝術長廊開展。
  • 弘揚傳統文化 傳播東方美學 嬋東方美學秀完美收官
    2020年9月19日,重慶渝北區玉峰山生態園家風街,一場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東方悠久美學的東方美學秀在此華麗開啟。本次「嬋東方」美學秀是一群從事琴棋書畫茶的東方匠人藝術家,懷著堅持傳統文化的匠心匠魂,為傳播熱愛的東方美學,聯合為來賓呈現的文化美學盛宴。
  • LONG玩藝兒 | 這個展覽,用「自然化的藝術」定義了東方美學
    「中國色:走向絕對的東方美學」展覽現場,觀眾參加對談講座,龍美術館(西岸館),2020,攝影:林清煌昨天下午,由評論家、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可君擔任學術主持,藝術策劃人、獨立藝術顧問蕭斌策劃的展覽「中國色:走向絕對的東方美學」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藝術家邱世華、梁紹基、秦一峰、劉建華和陳彧君的14組作品。
  • 探索:戲劇對戲曲藝術形式的繼承表現
    事實上話劇早期奠基人就強調話劇要學習繼承中國傳統戲劇的本原精神,例如田漢曾呼籲在話劇與戲曲之間架起一座金橋。「五四」對新劇的倡導以全盤否定傳統戲曲為其開路,這種偏激留下了話劇處在與中國傳統審美精神和戲曲長期培養的中國觀眾審美心理定勢相對抗的境地的隱患。
  • 以東方美學的名義 為新生活「造夢」
    昨天下午,為期4天的 「東方美學」2020杭州國際工藝周暨全球私人定製展在杭州創意設計中心正式啟幕。截至目前,杭州國際工藝周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並成為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和錢塘江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 以文化之名,做萬匠更新。
  • 《國際設計中的東方元素》|東方文化底蘊的完美詮釋
    近日,中國畫報出版社推出了由知名設計師袁家寧、劉楊聯合編著的藝術設計圖冊《國際設計中的東方元素》。該書通過豐富的設計案例,生動展示潮流設計理念與東方文化底蘊的完美融合。《國際設計中的東方元素》展示了國際設計中以東方文化為主流的各類設計作品,為讀者展現了設計師以東方風格為設計靈感,完美利用不同元素的能力。書中收錄的作品涵蓋書籍設計、包裝設計、工業產品設計、logo設計等類別。在讓讀者了解設計者是如何靈活多變地把東方文化運用到設計中的同時,詳細解讀了東方元素在設計中應用的具體技巧和法則。
  • 新中式美學締造國風新浪潮——2019 BAZAAR Jewelry 國際設計師...
    2019年12月12日,2019 BAZAAR Jewelry 國際設計師精品展以「國風新浪潮」為主題,在北京幻·藝術中心圍繞「中式傳統文化傳承、珠寶生活新風尚、新中式新美學新設計、浪潮領導設計趨勢、流行潮流生活方式」五大視角,打造了一場引領世界珠寶流行新浪潮盛宴,為大家帶來別具一格的新中式美學LIFE-STYLE全方位體驗。
  • 國潮承載弘揚傳統文化,realme 真我V15引領東方美學
    "正成為新生代年輕人的文化新寵,越來越多的國貨"現象級"崛起,這背後是東方美學和中國精神的延伸。這一年,realme成為全球最快突破5000萬的手機品牌、潮玩設計斬獲多項國際大獎、Q2系列成雙11真香爆款、雙12安卓品牌銷量TOP3。 回顧過去一年來,realme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突破。
  • 潘冉: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面對眾多中國設計師各自擁有的東風美學風格取向,他對自己的作品做出怎樣的選擇?  無論是對搖滾的執著還是對設計的激情,潘冉始終都是一個充滿了藝術細胞的人,因此不受束縛的自由基因和傳統文化的沉穩內斂在他的作品裡產生了矛盾卻和諧的化學反應,使其作品具有濃重的東方意味而又不千篇一律。  【關於潘冉】
  • 東方美學當代化與國際化的會通
    ,由此構成國際東方美學當代研究的重要領域。新世紀美國比較文學學會的蘇源熙報告以「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為題,倡導突破西方中心論視野的局限,將東方文學與美學思想資源作為重要考量。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勒茲和加塔利在其名著《千高原》中論及程抱一的《中國詩歌寫作》,對中國詩畫的「線條」和日本相撲手角力的節奏美頗為感嘆和羨慕。
  • 龍美術館展覽小評:《中國色:走向絕對的東方美學》
    絕對的東方美學,既是意欲與西方系統PK的口號,也是對技法微創新的闡釋。從絕對自然的角度來說,似乎有點合乎前衛的概念,但就是缺乏對美學本質的思考。 絕對是現代概念,而中國當代藝術是一個現代和後現代的混合體。因為中國藝術還沒有完成現代化,但後現代的概念又隨著改革開放進入藝術的場域。
  • 戲曲繼承藝術意象的傳統,結合再現與表現,獨樹一幟於世界劇壇
    我國的藝術意象卻把再現與表現交叉起來,創造了再現與表現相結合的第三種方法,這無疑是世界藝術史上需要補寫的光彩煥發的一章。戲曲藝術直接繼承藝術意象的傳統,在美學上也以再現與表現的結合,獨樹一幟於世界劇壇。這種結合,簡約地說,就是再現性的舞臺(戲劇)行動與表現性的舞臺(戲劇)動作的結合。綜觀我國的美學傳統,除掉存在一個「立象盡意」的傳統,還存在一個「觀物取象「的傳統。
  • 「東方--ELLE DECORATION東方美學互動展」亮相『設計上海』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本次攜手國內專注新媒體藝術製作和策展的團隊「What’s Media Lab什麼媒體實驗室」,再次強勢推出了打破傳統觀眾體驗方式的互動展。展出將聲、光、電與周遭牆面融合,打造出一個集燈光、影像、裝置與環繞聲場於一體的沉浸式多媒體體驗空間。
  • 引領當代東方美學:關注「以人為本」的美史探索
    如今《普及美學原理》一書更是在理論層面對普及美學進行了架構與梳理,舉凡概念、源流及學科建設及現實實踐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架構梳理,這在美學研究領域獨樹一幟,引領著當代東方美學的興起。《普及美學原理》作為一部綜論普及美學的理論性著作,主要涵及一般美學原理、東方美學原理以及藝術哲學的普及領域。
  •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藝術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藝術精神  演講人:彭吉象 演講地點:重慶大學 演講時間:2015年10月  中西美學比較  人類雖然都要追求真善美,但中國傳統美學觀念和西方傳統美學觀念有很大的不同。  人類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國的美學和中國的藝術更多地追求美和善(善就是倫理)的統一,更加強調藝術的倫理價值;而西方的美學和西方的藝術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統一,更加強調藝術的認識價值。
  • 瑾程酒店布局深圳灣畔 東方美學風潮即將席捲大灣區
    開業典禮上,東呈旗下傳承極致東方美學的高端商務品牌瑾程酒店,以及東呈旗下電影×酒店的高階精品品牌殿影酒店,將同時迎來首秀。東方禮致,光影躍動,兩種風格迥異、內核一致的東呈高端酒店品牌將共現鵬城。活動當天,200位行業大咖、資深投資人、媒體精英,將匯聚在川流不息的深圳灣之畔,匯聚在深圳九州瑾程酒店,共同見證本土高端品牌崛起,共同展望中國酒店業發展美好未來。
  • 【光明講壇】解讀中國傳統「生生美學」
    這裡的「生生」是動賓結構,前一個「生」是動詞,後一個「生」是名詞,即使得萬物獲得旺盛的生命,也就是「生命的創生」,是一種東方文化特有的「有機性」內涵。「生生」之生命創生內涵使得「生生」與「生態」具有內在的相融性。「生生之謂易」的文化傳統滲透於人民生活與傳統藝術之中目前仍有其生命活力,可以充實到當代中國生態文明與生態文化建設當中。我們以此概括中國傳統生態審美智慧,將之概括為中國傳統的「生生」美學。
  • 美學藝術提升家紡軟實力 - 新聞中心 - 九正建材網
    在中國國際家紡展現場,中國家紡的設計大師不斷思考著家紡設計的現狀與未來。 當不景氣的行業形勢漸行漸進時,當業界熱衷於「微笑曲線」(渠道與設計)時,一些領袖品牌已經超越了這個層面,開始倡導美學、提倡藝術、提升軟實力。 新銳品牌:遠瞻思考 或許,這很難讓人相信,一個品牌參展卻不談招商,不談賣產品,而是談如何營造生活方式?如何引領居家消費?
  • 林世偉:傳統藝術中心營運 「在地」就是「國際」
    10月31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兩岸文創商業對接會暨海峽兩岸文創文旅商業地產趨勢論壇」上,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統一蘭陽藝文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總監林世偉在主題演講環節以「傳統藝術中心之營運關鍵」為題,向在場嘉賓講訴了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的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