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男孩高燒不退,打退熱針後死亡,家長痛哭:我只是想孩子退燒

2020-12-22 親子派

孩子有些頭疼腦熱的,家長都會非常著急,要是碰上高燒不退的症狀,更是恨不得能有仙丹妙藥,能一下子就把溫度降下來,遇到這種情況,有不少焦急地家長就會病急亂投醫,希望醫生能快速幫助孩子退熱。

但是,如果孩子發燒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甚至導致孩子死亡。

就在前不久,一名兩歲零三個月的男孩,因為感冒持續發燒,心急如焚的家長帶著孩子四處求醫,聽說隔壁鎮上的診所看病看得好,家長便急忙帶著孩子前往求醫。

醫生給孩子打了一針退燒針後,孩子的燒退了,家長放心地帶著孩子回家去了,可等到晚上的時候,孩子的臉色突然劇變,家長急忙抱著孩子送去醫院,但為時已晚,孩子剛到醫院就已經沒氣了。

冬季往往是孩子感冒發燒的高發季,室內外溫差大也容易讓寶寶感染流感,引起發燒。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發燒會燒毀腦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發燒是人體抵抗病菌的一種積極行為。比起退燒,家長更需要弄明白的是寶寶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

另外,這幾種退燒方式不僅沒有科學依據,也不能正確幫助寶寶退燒,家長們可要注意了。

01

一發燒就吃退燒藥

一般來說,寶寶腋下溫度達到過超過37.2℃;肛溫或耳溫達到或超過38.0℃;口溫達到或超過37.8℃,可以判斷孩子已經發燒了。

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發燒就想立馬讓孩子吃退燒藥降溫,但是,如果寶寶精神很好,且沒有達到或超過38.5℃,是不需要額外服用退燒藥的。

02

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

現在家中基本都會常備一些退燒藥,有的家長誤認為退燒藥的效果可以1+1>2,給寶寶吃退燒藥的時候會交替服用,其實這是錯誤的。

每種退燒藥的服用劑量和適用月齡並不相同,隨意更換退燒藥容易導致藥物過量的問題,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退燒,甚至有可能發生別的事故。

03

隨意吃消炎藥

這種行為很常見,家長以為孩子發燒是一種炎症的表現,為了加速身體癒合,會讓孩子在服用退燒藥的同時吃點消炎藥。

但是,消炎藥對孩子退燒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在不清楚孩子發燒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時候,隨意吃消炎藥有可能導致身體耐藥性的增加,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另外,即使明確孩子發燒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家長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服用,而不是自已隨意給孩子吃消炎藥。

04

用涼水擦全身

很多家長被科普過不可以用酒精擦拭全身來幫助寶寶降溫,也不能焐著寶寶,於是有家長認為用涼水代替酒精,也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最新的寶寶發燒護理指南指出,不管是涼水還是溫水擦拭,都已經不做推薦。這是寶寶發燒時皮膚是一個高熱的狀態,涼水或者溫水都會刺激到寶寶的皮膚,不僅達不到降溫的目的,相反還會加重寶寶的不適感。

雖然孩子發燒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還是要儘快就醫,以免耽誤孩子病情:

1、低於三個月的寶寶發燒;

2、寶寶有高熱驚厥的表現;

3、寶寶持續發燒且高熱不退;

4、寶寶發燒伴有嘔吐、抽搐、脫水、昏睡等症狀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孩子的病情有可能比較嚴重,人體的免疫系統已經很難自行治癒,家長們需要及時帶著寶寶前往醫院。

相關焦點

  • 為高燒孩子選擇合理的退燒藥,高燒不退時,如何交替使用退燒藥
    由於很多家長看到布洛芬的退熱效果快,因此喜歡在孩子發高燒時給他吃布洛芬退燒。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家長要注意,只有6個月以上的孩子才能服用布洛芬退燒。我曾遇到一個家長,她家孩子剛剛兩個月,高燒39.5度,做了物理降溫沒有效果,就給孩子餵了美林,結果2個小時後孩子的體溫直接降到36度,把家長嚇壞了,幸好她餵的劑量不大,否則孩子可能會出現昏厥、嘔吐。
  • 高燒不退先別急,「急疹」大多可自愈
    其實,如果寶寶突然高燒,或許是幼兒急疹,家長先別急,聽聽專家有啥建議。  故事主人公:淘淘  年齡:9個月大  成長故事:雖然爸爸媽媽給我取名淘淘,但我一點都不淘氣,家裡所有人都特別喜歡我。  因為胃口好,會爬後又喜歡運動,比起鄰居家和我差不多大的寶寶,我身體素質還算不錯。
  • 「退熱貼」能不能退燒?醫生給出權威答案,家長別再上當了
    文|文兒昨天,我去表妹家做客,表妹興衝衝地塞給我十幾片退熱貼,她說自己逛街的時候,路過一家小店,有一個店員拉住她給她介紹退熱貼,說這東西非常好用,孩子發燒的時候貼在額頭上就能退燒。表妹一聽,原來有這麼好的東西,沒忍住一次性買了三十多貼,專門備著,留著孩子發燒的時候用。表妹覺得東西好,就分給我一部分。我雖然感謝表妹的好意,但是也忍不住告訴她,退熱貼沒有那麼神。如果孩子發燒的時候,只用它就能把燒退了,就沒有那麼多夜裡抱著孩子往醫院裡跑的家長了。表妹好像覺得我說得很有道理,但是也並未全信。
  • 你還在給孩子打退燒針嗎?兒科醫生:輕則癲癇,重則致死!
    胡醫生,他享年88歲,被家長和孩子們親切的稱為「不打針爺爺」,胡老先生生前不主張5歲以下兒童打肌肉針、曾炮轟「抗生素濫用」,生前曾用8毛錢治好過寶寶的發燒「...... ——「大夫,給孩子打個退燒針吧,39度了,別給孩子燒壞了」! ——「我們就是在家吃退燒藥退不來才來醫院治的,趕緊給孩子打一針吧!」 現實生活中,孩子一發燒,很多家長都心急如焚、慌不擇路,往往要求醫生給孩子退燒、輸液。
  • 退熱貼不退熱卻遭家長熱捧,孩子發燒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
    家有幼兒的家長都會在孩子發燒後在腦門上貼上一片價格並不算很便宜的退熱貼,但北京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副主任醫師高恆妙醫生卻表示
  • 2歲男嬰輸液後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式很危險,很多父母還在用
    據媒體報導,今年才2歲男孩琦琦玩耍時流了一些鼻涕,而且聲音變得有些沙啞,媽媽很警覺地發現了孩子不對勁,可能是感冒了,第二天便帶著孩子去醫院。 醫生看完琦琦的病症後說給孩子打一針,打完針之後媽媽就帶琦琦回家了。
  • 退燒針不能亂打, 寶寶發燒應該怎麼辦?
    此前不少孩子發燒,都會被注射一種退燒針——柴胡注射液,然而就在昨天(5月29日),這種針被國家藥監局發文禁用!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個中藥注射劑品種,至今已臨床應用70多年,此前作為「退燒針」,在兒童發熱治療中應用普遍。
  • 1歲寶寶高燒「變」腦癱,全因退燒方法錯誤,好多媽媽仍這樣做
    去年發生一件讓人心痛的新聞,報導稱一對90後的新手父母因為對發燒寶寶採用的降溫方法不當,導致寶寶腦癱。具體細節是:寶寶在夜裡發燒後,這對父母採用用酒精擦拭身體的方法想讓寶寶身體快速降溫,確實孩子在短時間內體溫得到了下降,但是接下來發生的情況讓他們措手不及:寶寶全身發紅,呼吸急促,體溫急速上升。父母見狀忙把寶寶送往醫院治療,但讓人遺憾的是,寶寶最終還是得了腦癱。
  • 到底需不需要退燒?如何退?怎麼退?必看!為了孩子建議收藏
    2.可以幾個退熱貼同時使用,分別貼在頸部、腋下、臀部等動脈分布的地方,能夠達到快速降溫的效果。3.退熱貼是採用物理方法來降低體溫,並不能根治發熱,若是孩子一直高燒不退,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就診。4.家長在儲備退熱貼時,可以將其放進冰箱的冷藏室內(注意區別冷凍室),退熱貼冷凍後使用藥效更好。
  • 偏方退燒害死人!1歲男嬰高燒意外身亡,這些退燒方法別再用!
    看到心頭肉發燒難受,家長們都如驚弓之鳥寢食難安,為了讓寶寶快點退燒逼不得已用了一些「偏方」退燒法,但這樣卻是害人匪淺。前段時間,山西朔州一名1歲的寶寶濤濤(化名)發高燒,家長緊忙帶著帶著孩子去看病。由於三甲醫院排號困難耗時又長,家長退而求其次去了一家診所,據說接診的醫生是「當地著名兒科專家」。
  • 寶寶高燒39度多久燒壞腦子?需要吃退燒藥嗎?
    高燒39度多久燒壞腦子一般寶寶發燒39度的情況下,並不會燒壞腦子。基本上要發燒到41-42度甚至更高,持續30分鐘以上,才會破壞腦細胞蛋白質結構而造成腦細胞損害或死亡,也就是大家認為的燒壞腦子,臨床上只有少數特別的情況才會如此如中暑、惡性高熱、先天汗腺缺乏等。
  • 突然高燒、退燒後出疹
    「不流鼻涕,也不咳嗽,就是高燒,用藥就退,藥效一過又燒。」洋洋的媽媽說。  「淋巴結有點腫大,做個血常規檢查吧。」翟文生看了看洋洋的喉嚨,用手摸摸洋洋的耳後說。  20分鐘後,血常規結果出來了:白細胞偏低、淋巴細胞偏高。  「可能是小兒急診,會燒3~4天,燒退後一出疹子,病就好了。」翟文生說,這種病不用治,自己能好,只需注意物理降溫。
  • 這種退燒方法最快最有效,兒科醫生卻說:風險高不要用
    很多時候孩子高燒不退,去醫院給來一劑「退燒針」,溫度馬上降下去,看起來快速又安全。但實際上,用退燒針給孩子退燒風險很高,實屬下下策。今天我們就分別從臨床、藥理兩個方面,給家長們說說退燒針的危害。長期用激素給孩子退熱,還會逐漸破壞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統。長此以往,想孩子少生點病都難。地塞米松適用於一些疾病短期使用激素的方案,不建議常規退熱使用,像喉炎這些情況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去衡量利弊後才能使用。
  • 孩子高燒不退、退了又燒怎麼辦?家長不要過度恐慌!
    每個家長一定都經歷過孩子發燒的狀況,發燒好幾天沒退或者退了又燒,都會非常擔心,甚至不知所措。其實發燒了又退了是合理的,這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打仗的過程;最令家長、醫生擔心的是「高燒不退」,發燒超過5天以上要小心川崎病。
  • 寶寶高燒不退,罪魁禍首有可能是它!
    可愛的寶寶是上天給整個家庭的禮物,全家人都會像寶一樣供著,可是,最近小李阿姨的寶寶卻因為半夜的高燒不退而打亂了這幸福的平靜,按說寶寶會發燒也屬於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但是她家的孩子總是不退燒,急得全家上下都炸了鍋。
  • 歷經孩子高燒六天五夜,現身說法我是如何應對的
    雖然我經歷過多次孩子發燒,已經比較淡定了,但後面幾天孩子高燒反覆不退,溫度還越來越高時,心裡還是有點慌的。結合這次六天五夜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當孩子發高燒時,家長該怎麼應對。那天小C吃晚飯時說耳朵痛,晚上睡覺時疼痛加劇,一直在哭喊。我心想是不是患上流感了,見孩子疼的厲害,給她吃了一次泰諾林(泰諾林除了可以退熱,還可以緩解頭痛)。
  • 4歲男孩高燒不退 原來是川崎病纏身
    華龍網2月25日21時30分訊(記者 鄭懿)家住重慶的4歲男孩強強突發高燒,家裡人以為是感冒了,但吃藥之後高燒仍不退。上周,家人帶強強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經檢查,孩子被確診患上了川崎病。醫生介紹,由於川崎病症狀和感冒相似,因此常常有川崎病患兒被誤認為感冒,耽誤治療。
  • 央視點名退燒神器:退燒貼不退燒,根本沒有用
    3 有過敏、燒傷等風險 其實,退燒貼根本沒有退燒的作用,只是一劑家長的安慰劑罷了。可能有家長也是這麼想的,畢竟看著寶寶發燒難受,沒有幾個家長能真正做到什麼都不做。
  • 1歲男嬰高燒輸液意外死亡?家長這個誤區,別讓孩子丟了性命
    近日,一則「1歲男嬰高燒輸液意外死亡」的新聞引起熱議。 據媒體報導,山西朔州1歲的樂樂(代名)由於發高燒,家長帶著孩子前往醫院進行就診,接診是「當地出名的兒科專家」醫生,醫生進行了6瓶輸液,結果當晚孩子嘴唇發紫,家長只好帶著孩子去三甲醫院進行救治。
  • 孩子發燒了還在用退熱貼?又被坑了
    很多家長在寶寶發熱後會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如使用退熱貼、洗溫水澡、用溫毛巾擦拭身體等。而事實上,只有「退熱藥」才有退熱的功效,物理降溫只能讓寶寶體表溫度暫時下降,並不會對中心體溫有任何的影響,有些甚至給寶寶造成不適感,因此並不常規推薦。很多家長在寶寶發熱時會特別慌張,怕發熱會「燒壞」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