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1歲男嬰高燒輸液意外死亡」的新聞引起熱議。
據媒體報導,山西朔州1歲的樂樂(代名)由於發高燒,家長帶著孩子前往醫院進行就診,接診是「當地出名的兒科專家」醫生,醫生進行了6瓶輸液,結果當晚孩子嘴唇發紫,家長只好帶著孩子去三甲醫院進行救治。
(圖源網絡)
但無奈被送往醫院時孩子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目前當地衛健委介入調查。
從媒體報導,涉事的醫院是個人獨資企業,近兩年曾因醫療損害責任糾紛、醫療服務合同糾紛等遭受行政處罰。
(涉事醫院)
孩子發燒,到底怎麼辦才好?
由於寶寶對外界適應能力差,抵抗力也差,導致寶寶經常發燒,這可急壞了父母,但又不敢再給寶寶吃退燒藥,只能心疼的看著。
而有些家長認為,發燒是人體排毒的過程,只要採取有效措施來支持身體完成發燒排毒,基本上就能自動退燒。
但事實上,人之所以發燒,主要是病菌、病毒侵入了大腦中樞的體溫調節功能。而孩子抵抗力低於成人,所以更容易發燒以及高熱。
而這個時候如果不顧病情,而指望著孩子能夠自動退燒,那可是會加重病情,甚至會危及生命。
寶寶總是反覆發燒,到底為什麼?
1、身體免疫力弱
寶寶身體免疫能力較弱,非常容易被病菌、病毒感染,所以引起反覆發燒等身體不適得症狀。
養育孩子的問題上,爸爸媽媽們不僅要給寶寶提升營養,並且要讓寶寶常常外出活動提高身體抵抗能力。
2、體溫調節能力不夠
寶寶的身體還處於發展的階段,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或者大腦發育不良導致體溫調節神經中樞產生異常,容易出現發高燒的狀況。
3、被病毒所感染
當寶寶被病菌感染時,很有可能會造成反覆發燒的狀況。這時,爸爸媽媽們應立即帶寶寶就診。
千萬別盲目跟風給寶寶退熱,以防耽擱醫治機會,危害醫師確診。
4、環境溫度過高
假如所處環境溫度過高非常容易出現「反覆發燒」的錯覺。
如果是夏季,可以讓寶寶吃水果、喝些涼飲來降溫,如果是冬季,就算氣溫再嚴寒,也要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別一味的封鎖門窗,把寶寶裹成一個棕子。
寶寶反覆發燒用以下兩點解決
1、物理退燒
家長可以採取溫水浴、涼棉毛巾敷前額等物理方式,都可以有效降低身體溫度。
另外,如果發現寶寶的四肢冰冷,表示需要增加衣服,可以適當穿暖和一點;如果發現寶寶發燒的時候手腳出汗、臉色潮紅,可以適當減少衣物幫助寶寶散熱。
2、用藥治療
退燒藥分不同的種類,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8.6度,應立即帶寶寶就診,在醫師的具體指導下服食退熱藥,最普遍的是溫和而安全的水劑,如普拿疼糖漿。
如果寶寶排斥吃藥,也可以使用栓劑,塞在肛門處方便吸收,效果也很明顯;在所有方法都不見效,並且寶寶的體溫在39℃以上,只能考慮去打退燒針。
切記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服藥,不要擅自給寶寶服藥,一般情況下,不管是因為什麼導致的發燒,很少會出現體溫超過41℃的情況,這個溫度患上敗血症的可能較高。
總體來說,寶寶反覆的發燒並不恐怖,關鍵的是要找到發病的原因,再用藥治療,還要留意病情是否加重。
如嬰兒出現哭鬧不停、行動緩慢、持續高燒、不願進餐等表現,就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了。
要知道本身孩子身體各項機能發育不完全,散熱功能更不如成人,所以必須要及時就診,明確病因,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