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有句話是這樣來形容孩子的童年:沒有磕碰的童年是缺少樂趣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磕磕碰碰是很常見的事情,也是在所難免的,但在對待「磕碰問題」上,很多家長存在誤區,錯誤的處置甚至讓不少孩子丟了「性命」。
寶寶意外跌落後,這些「安慰」行為要杜絕,很多寶寶因此丟了性命
網友小梨(化名)自從結婚後,就辭去了工作做起來全職太太,在這過程中她逐漸與外界的接觸也比較少,平時就待在家裡整理家物,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
直到後來小莉有了孩子,才從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小莉的重心就全部放到了孩子的身上,平時和婆婆兩人配合,生活也開心了不少。
直到意外的發生徹底改變了小莉幸福的生活,一天晚上小莉照常吃完飯之後陪著兒子在床上講故事,做遊戲,開始為兒子睡覺做準備,突然在網上看到別人和寶寶拍的兩人配合玩的遊戲「降龍十八掌」,看著挺讓人開心,想著和兒子也來試試。
一開始兩人在床中間,兩個回合下來和兒子配合得還不錯,兒子一開心就在床上跑了一起來,就這樣一不小心一下子頭朝下,掉到了床下面。只聽哐當一聲,當時小莉都嚇蒙了。
等小莉回過神趕緊下床抱起兒子,此時的兒子已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見此情況小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小莉就趕緊抱著兒子,一邊走,一邊搖晃,果真一會兒子就不哭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是兒子的眼睛也漸漸地睜不開,不管小莉怎麼喊,兒子都沒有反應。
小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趕緊撥打了120可是等到120來到把兒子拉到醫院之後,兒子已經沒了呼吸,就這短短的半個小時的時間,小莉和兒子就陰陽兩隔,小莉感覺自己像是做夢一樣,還沒有緩過神來。
醫生檢查結果兒子是因為摔到了後腦勺導致腦出血,如果當時及時送往醫院還是能夠來得急的,可是後來小莉的行為是導致孩子死亡的罪魁禍首,小莉抱著孩子來回地搖晃,導致兒子腦出血迅速擴大範圍,而又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
醫生提醒,跌傷腦部後的搖晃「安慰」行為要杜絕,很多寶寶因此丟了性命,別讓悲劇再現了。
當孩子出現危險的時候,作為父母還是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識
1:明確孩子受傷的部位
當孩子從高處摔下來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肯定會哭,家長首先不能慌亂,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明確孩子受傷的部位,如果受傷的部位不在頭上,沒有摔到腦袋,一般情況是沒有太大的事情。
如果摔倒了腦袋,千萬不要抱著孩子搖晃,或是來回移動孩子,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自己反應,實在不行一定要第一時間送往醫院。
2:觀察孩子的情況
有的孩子比較皮實摔到之後可能當下哭一會就沒事了,可是這不代表危險就不存在,家長可不要因為孩子沒事就放鬆警惕,一定要及時觀察孩子的情況和身體反應。
一般在24小時之內,如果孩子沒有出現嘔吐,頭疼,精神不佳等情況,孩子一般也不會出現事情,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上面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治療。
3:及時送醫院檢查
有些家長往往認為孩子摔摔碰碰沒啥大事,小孩子也都比較調皮,哭一會就過去,所以家長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情況,被自己以往的經驗來誤導了。
沒能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建議父母當孩子出現從高處摔下來的時候,不管嚴重不嚴重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去排除,沒有事情最好,萬一有事情卻被父母耽誤了,那時候父母后悔也沒用了。
孩子的生命即充滿生機與活力,又比較脆弱,作為父母一定要保護好孩子,陪伴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