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男嬰感染「親吻病」渾身皮疹高燒不退 家長要學會幫孩子拒絕

2020-12-22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10個月男嬰渾身皮疹高燒不退 成人親吻摟抱 感染皰疹病毒

繪圖 沈江江

不少市民喜歡親吻擁抱孩子,表達喜愛之情,這一舉動也會給嬰幼兒帶來傷害。前段時間,10個月大的男嬰小力(化名)被家人抱去參加一個生日宴會,小力討喜愛笑,不少親友抱著他,與他逗玩。當晚回家後,小力身上出現了紅疹,高燒不退,抽筋不斷。原來,小力被成人感染了皰疹病毒。

A

參加晚宴後突發疾病

高燒不退身上大片皮疹

「我們全家參加親友的一個晚宴,把小力一起帶過去了,當晚孩子情況就不對勁了。」說起孫子小力這些天的經歷,李先生仍心驚不已。當晚,他們發現小力全身皮疹,第二天出現了高燒,在家抽筋了近20分鐘。發現情況不對勁,家人連忙送到醫院。

「孩子患的是病毒性皮疹、熱性驚厥、上呼吸道感染。」主治醫生張坤明告訴記者,當時患兒體溫高達40℃,高熱不退,面部、軀幹部、四肢有密集的皰疹,因為難受疼痛,患兒哭鬧不止。「孩子身上都是水痘樣丘疹,不僅精神狀態差,還出現了腦炎表現,肝腎功能均有損傷。」經過兒科和皮膚科的專家會診,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療護理方案。

看到高熱不退的孫子,李先生擔心不已,在治療的第三天,他就帶著孩子去南京求醫。張坤明得知情況,再次詳細地講解了病情、列印了相關治療用藥情況,陳雲護士長手把手地教會家屬物理降溫、皮疹的護理及發生熱性驚厥時的緊急處理。

李先生輾轉南京兩家醫院,發現治療方案和揚州的相差無幾,不僅花了不少冤枉錢,孩子依然高熱不退、皮疹增多,於是又回到揚州就診。

B

親友親吻摟抱時傳染

唾液是最常見傳播源頭

「孩子其實是感染了皰疹病毒,第二次來醫院時,情況更嚴重了。」張坤明說,孩子滿身都是水痘樣丘疹,就像燙傷後的皮膚,不能用力碰,感覺隨時可能破皮。「這種病情比較嚴重,也很少見,我們一年也只接診一兩個。」

好在經過五天的治療,目前小力的情況已經完全穩定了,燒退了、皰疹也基本結痂、部分痂皮脫落了。

為何小力會患上如此嚴重的疾病?與李先生交流後,張坤明分析,孩子患病估計還是被成人傳染的。「當時小力身上有小片溼疹,當晚參加宴會,不少親友都摟抱親吻了孩子,成人身上的皰疹病毒傳染給小力,加上小力體質偏弱,所以出現如此嚴重的情況。」

醫生表示,其實,90%以上的成年人體內都攜帶有皰疹病毒,這種病毒就潛伏在唾液腺中,只不過成年人免疫力比較強,可以和皰疹病毒和平共處,但寶寶免疫力很弱,皰疹病毒一旦通過親吻進入寶寶體內,很可能會對寶寶造成致命的傷害。皰疹病毒一旦感染,就會在人體內終生存在,正常情況下,皰疹病毒在體內處於潛伏狀態,如果過度疲勞或者抵抗力下降,皰疹病毒就會被激活,唾液是最常見的傳播源頭。

據統計,3歲至5歲的兒童中,80%—90%都感染過皰疹病毒,絕大多數孩子都是隱性感染,沒有任何症狀,少數孩子表現為高燒、眼睛腫、鼻塞、頸部淋巴結腫大、扁桃體化膿,甚至可伴有肝功能損害、心肌損害。更多的皰疹病毒感染者的表現與感冒有點像,通常都會伴有發熱,如果孩子感冒長時間不好或者症狀嚴重,就要警惕皰疹病毒感染。

C

要學會幫孩子拒絕

不要親孩子面部三角區

為了表達對孩子的親熱,有的人動不動就親一親,很多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制止。各位家長,一定要學會幫孩子拒絕別人的親吻,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對方的健康狀況,攜帶皰疹病毒的人,在口瘡還沒發作的狀態,就能通過親吻對孩子產生致命的傷害,萬一對方還有其他傳染類的疾病,孩子很容易被感染。

90%的成年人都可能攜帶「親吻病毒」,這些病毒大多潛伏在唾液腺中,大人的口腔中攜帶的可傳染性細菌也高達幾百種,有一些是導致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罪魁禍首,如果嘴對嘴親孩子,或者把嚼碎的食物餵給孩子,細菌或病毒很可能會通過唾液傳到孩子口腔裡,很容易導致寶寶生病。

面部三角區是指鼻根和兩口角之間的區域,這個區域血管豐富,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擴展到這裡,更重要的是,這個部位有不少血管通往大腦,一旦損傷或感染,病菌就有可能直接傳到大腦,誘發腦膜炎等疾病。同時,因為小寶寶喜歡吮吸手指頭,所以最好不要親吻小寶寶的手。

當大人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皮膚病、流行性眼結膜炎、口腔疾病、腸胃疾病、流行性肝炎或者攜帶具傳染性的肝炎病毒等情況時,千萬不要親吻寶寶。因為這些疾病傳染性極強,對於抵抗力弱的寶寶來說,愛的親吻很可能會變成傳染疾病的途徑。

(責編:蕭瀟、張鑫)

相關焦點

  • 4歲女童因家長一個吻 脖子腫大、高燒不退被送醫
    警惕「親吻病」「親吻病」是指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傳染病,家長親吻兒童、口對口餵食等都會發生感染。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一般情況下,感染EB病毒後發病,輕的一兩周後能自愈。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感冒類似症狀,且口腔黏膜出現小紅點,或有全身皮疹症狀,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孩子高燒難退?警惕EB病毒!千萬別對孩子這麼做…
    帶著大家特別關心的幾個問題,記者今天採訪了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陳益平和溫醫大附二院感染科主任金玲湘。EB病毒引發肝炎可能侵犯多個器官前不久,附二醫感染科住院部收治了一名高中生男孩,入院前他出現發燒、喉嚨發炎等症狀。醫生診斷後懷疑,可能是病毒作祟。
  • 揚州3歲男童被人親吻 致高燒不退誘發腦炎
    男童被人親吻高燒不退,家人自行用藥延誤病情誘發腦炎市區3歲的男孩凱凱,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因為長相討喜,親戚、鄰居看見凱凱,都喜歡親近他。春節拜年,長輩們也總是動不動就抱著凱凱來個親吻。凱凱的父親張先生回憶說:「從上周一開始,兒子突然高燒,發燒3天以後,退了下去。」原本以為孩子病情好轉,家人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 切勿讓人隨便親吻寶寶,「親吻病」很可怕!
    你造嗎?人類通過親吻傳播的細菌多達270多種,很容易讓孩子患上「親吻病」。親吻病代表著EB病毒感染,這種病毒存在於一年四季中,但秋冬的發病率更高。一般來說,這種病毒的潛伏期在1-2周,症狀反應也各不一樣,常見的有淋巴結腫大、發燒、咽痛等症狀,但嚴重時皮膚會出現小紅點或丘疹。「親吻病」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10天左右會自動痊癒。
  • 秋冬需警惕致命的「親吻病」:兒童最易感染
    這種看似有愛的舉動,有可能讓孩子患上「親吻病」。 江蘇蘇州一名8歲女孩陽陽,近年反覆出現皮疹和發燒,被確診為EB病毒感染,俗稱「親吻病」。
  • 一種秋冬高發的致命「親吻病」:與感冒相似,小孩最易感染
    這種看似有愛的舉動,有可能讓孩子患上「親吻病」。江蘇蘇州一名8歲女孩陽陽,近年反覆出現皮疹和發燒,被確診為EB病毒感染,俗稱「親吻病」。2019年11月,深圳一名兩歲男童反覆發燒,後被證實患上了「親吻病」。近年來,感染EB病毒的孩子並不少見。有些病情嚴重的患兒,甚至還進了ICU。
  • 媽媽不讓別人親娃是矯情?No!是因為致命的「親吻病」
    但媽媽不讓別人親自家娃,這真不是媽媽「矯情」,而是出於寶寶的健康考慮,大人親孩子有可能讓孩子患上「親吻病」。什麼是「親吻病」?「親吻病」是一種俗稱,醫學上稱之叫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其中EB病毒是導致「親吻病」的元兇「,它主要通過口口傳播。
  • 秋冬「親吻病」高發,形似感冒,重可奪命,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主治醫師介紹:「孩子的症狀與感冒很相似,但持續高熱不退,抗生素治療無效,又出現了臨床三聯徵,咽扁桃體發炎、發熱、淋巴結腫大,這可能是EB病毒感染。所幸送醫還算及時,緊急治療後並不大礙。」「親吻病」的症狀形似感冒,這幾點一定要注意!兒童感染EB病毒後,常表現為隱性感染,潛伏期為4-15天。
  • 寶寶高燒不退家人在屋點燭祈福 導致男嬰缺氧驚厥
    2個月大的寶寶高燒持續不退,家人不送醫院,反倒在屋內點蠟燭祈福,結果差點出大事。近日,溫州市急救中心江濱站點醫生鄭飛龍,緊急救治了一名高熱驚厥抽搐男嬰,批評了家長在密閉房間裡「點燭祈福」的荒唐做法。
  • 寶寶頻繁被親染上「親吻病」
    看到可愛的小寶貝兒,很多人都忍不住抱抱、親親,不過得注意了,這可能會使寶寶患上「親吻病」。「親吻病」到底是什麼病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自佳解釋,寶寶被人親吻而患上「親吻病」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即EB病毒感染。「『親吻病』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傳染病,家長親吻兒童、口對口餵食等都會發生感染。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多。」
  • 宅家沒出過門,6歲女孩卻突然高燒不退要住院!這種病因家長一定要重視
    可孩子燒了一個星期還沒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高燒不退竟是感染EB病毒上個月,6歲的玲玲(化名)和爸爸媽媽一直都待在家裡沒出去過,可是好端端的,玲玲突然發燒了。那天玲玲的精神狀態還好,但嘴唇比平時紅。
  • 你不知道「親吻病」就是在害孩子
    蘇州一名8歲的女孩陽陽,近年來反覆出現皮疹和發燒,被確診為「慢性活動性 EB 病毒感染」。 「親吻病」具體是什麼? 「親吻病」指的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傳單」),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
  • 親吻病來襲:「求求你,別親我」
    所以在生活中,還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喝酒、少吃鹹菜和腊味,定期體檢。由於成年人抵抗能力強,所以即便攜帶EB病毒也不一定會發病。但寶寶就不一樣了,5歲以下的娃抵抗力弱,一旦被傳染就容易誘發可怕的「親吻病」。而且親吻病的症狀和流感非常像,起病初期很容易被誤診。
  • 多名孩子感染EB病毒,引發肝受損,請別再這樣親娃!
    前不久,4歲的男童連續發燒8天不退,最高體溫只有38.4℃,不咳嗽,精神很好,就是不退燒。家人以為是感冒,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EB病毒感染!比如出現以下幾種表現:① 低燒不退或高燒39℃上下,吃退燒藥不見效;② 眼瞼浮腫、淋巴結腫大沒有消退;③ 咽部及扁桃體上有化膿性白斑;④ 上顎有「出血點」;⑤ 甚至出現皮疹和嘔吐的現象
  • 小朋友發熱不退竟然得了是」親吻病」
    小朋友發熱不退竟然得了是」親吻病」 2020-07-24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見「親吻病」!這 5 類人說什麼都不能親孩子
    這幾天,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蘇州一名 8 歲的女孩陽陽,近年來反覆出現皮疹和發燒,被確診為「慢性活動性 EB 病毒感染」。為了減少傳染疾病的風險,在親吻寶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長皰疹、感冒等感染病毒的人假如大人臉上有皰疹引起的皮疹、水泡,親吻與接觸都可能會傳播病毒。不僅是不能親吻寶寶的嘴巴,只要是長皰疹的地方都不要接觸到寶寶啦。對於抵抗力很弱的新生兒來說,如果大人唾液中存在腮腺炎病毒,就有可能通過唾液傳染給孩子。
  • 小兒高燒不退須防川崎病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小兒高燒不退須防川崎病 2011-04-22 19:19 來源:新浪
  • 孩子高燒不退,手腳長出皰疹,這些看似平常的症狀父母要引起重視
    手足口患兒不一定會發燒但是,並非所有的手足口患兒都是要發燒的。許多孩子即使皮疹出的很厲害了,體溫依然正常。所以,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家長並未意識到孩子患病,並且可能會繼續讓孩子進學校,導致其他孩子被傳染。
  • 小寶寶高燒不退?可能是「紙老虎」幼兒急疹
    兒科醫生助理服務中常會遇到家長抱著發高燒的孩子來問:「醫生,你快看看我家孩子,高燒好幾天了溫度一直下不來,怎麼回事啊?」家長們注意啦,如果寶寶只是發燒,精神情況良好,照樣能吃、能玩、能睡。3、發燒退了會出皮疹,且皮疹不痛不癢,不高出皮面,按壓時會退色。*如果發熱還沒有退就出皮疹,則需要警惕。雖然幼兒急疹也有出疹後持續發熱的情況,但不排除可能是其他病毒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疾病。
  • 讓孩子遠離親吻病
    但是,你可知道,這可能會使寶寶患上「親吻病」?親吻病主要通過唾液傳播,5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人的口腔裡有幾百種細菌,其中約5%可能會危害健康,親吻可傳染超過270種細菌。經常有寶媽諮詢醫生,說家裡親戚每次來看寶寶都喜歡親寶寶,很擔心會傳染親吻病。  那麼,到底什麼是「親吻病」?它真的是親吻造成的嗎?「親吻病」有哪些主要症狀?如何讓孩子遠離「親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