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
蘇州一名 8 歲的女孩陽陽,近年來反覆出現皮疹和發燒,被確診為「慢性活動性 EB 病毒感染」。
這種疾病非常罕見,它會不斷侵蝕寶寶的抵抗力,為此,小女孩不得不接受長時間的化療:
新聞中提到:這種罕見病俗稱「親吻病」,父母和兄弟姐妹間親吻都會感染。
一時間讓很多家長都很緊張: 親孩子,這樣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竟然會傳播這麼可怕的疾病?
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
親吻病的罪魁禍首
EB 病毒
「親吻病」指的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傳單」),是由 EB 病毒感染所致的。而新聞中陽陽所患的疾病,屬於一種由 EB 病毒感染引起的、罕見的嚴重疾病。
所以,大家先不要恐慌,父母的吻也沒有那麼可怕。
但由於 EB 病毒,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隱性感染,症狀不明顯,出現發熱、咽炎、扁桃體炎、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都不能完全排除感染 EB 病毒的可能性。
而且這種病毒能通過唾液傳播,也確實可以在親吻的時候傳染給寶寶。
為了減少傳染疾病的風險,在親吻寶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家人在親吻孩子時
要注意這 3 點
1. 不要親寶寶的嘴巴
大人的嘴巴裡有很多細菌,嘴對嘴親吻可能會直接把病菌傳染給寶寶,而且也不衛生。
2. 太小的寶寶不要親
新生兒(小於 4 周)由於免疫系統低下,皰疹病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除了先天感染或在生產過程中被感染,最常見的就是親密接觸(如親吻)所致,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美國的一個新生寶寶,曾經就是因為感染皰疹病毒離開了人世。
3. 抽菸後不要親娃
有的家庭 成員會抽菸,二手菸和三手煙對於寶寶健康也有威脅,剛抽完煙的家人也不要親吻寶寶了。
如果 戒不了煙,那麼就在每次抽菸後,都去刷牙、洗澡、換衣服,然後再和娃親近吧。
這幾類人
不要隨意親吻寶寶
除了爸爸媽媽,可愛的寶寶有時候也會被一些親戚朋友親吻,這種情況下,家長一定要注意,決不允許以下幾類人隨意親寶寶:
1. 長皰疹、感冒等感染病毒的人
假如大人臉上有皰疹引起的皮疹、水泡,親吻與接觸都可能會傳播病毒。不僅是不能親吻寶寶的嘴巴,只要是長皰疹的地方都不要接觸到寶寶啦。
對於抵抗力很弱的新生兒來說,如果大人唾液中存在腮腺炎病毒,就有可能通過唾液傳染給孩子。
2018 年 10 月,浙江一個 18 個月大的女寶寶手臂上長滿了紅疹水泡,而且高燒不止,傷口看起來就像毀容了一樣。多次就醫後才發現,孩子之所以這樣,是被長了「皰疹性齦口炎」的媽媽親吻後感染病毒導致的。
所以,如果有人感冒、咳嗽了,應該帶上口罩、勤洗手,避免和寶寶的直接接觸。
2.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胃中和口腔中會有這種細菌。
但是,很多時候被感染的人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可能存在「感染而不自知」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和孩子共用餐具、親吻孩子,都有可能會把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3. 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
大人的口腔裡存在無數細菌,有一些是導致蛀牙、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牙周炎等)的罪魁禍首。
如果我們嘴對嘴親寶寶,或者把咬碎的食物餵給寶寶吃,它們就可能會通過唾液到寶寶的口腔裡,影響寶寶口腔健康。
有可能大人的口腔問題並不是很嚴重,也沒有去檢查,並不知道自己有口腔問題。所以,不要嘴對嘴親吻寶寶是最可靠的預防方法。
4. 化濃妝的人
化妝品裡面可能會有一些危害小寶寶的成分,如果不小心粘到寶寶皮膚上,就有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等疾病。臉上的化妝品被寶寶吃進去也是一種可能發生的隱患。
所以媽媽們也要注意,帶妝的時候最好不要和寶寶親密接觸。
如何禮貌拒絕別人
親吻自己的寶寶?
萬一有人直接上來就想親寶寶,該怎麼辦?下面再給大家支幾招,讓寶寶能儘量避免我們不喜歡的親吻行為。
表達愛意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親親才可以。為了寶貝的健康和安全,咱們該阻止的時候就得阻止,千萬不要把愛變成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