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過了滿月,親朋好友但凡來串門兒,都必須逗一逗,親一親來表達對寶寶的喜愛。可是,這份愛意中,潛藏著意想不到的危險。
2017 年 7 月,美國的一個小寶寶出生 7 天后,僅僅因為親友的一個「吻」而去世了。這位女寶寶被確診為單純皰疹病毒,繼而引發了病毒性腦膜炎。吻後的第11 天, 18 天大的她因為多器官衰竭,離開了這個世界。
事後她的父母經過檢測,並沒有攜帶單純皰疹病毒。寶媽回想起來,是家中親戚的一個吻,將這個致命的病毒傳染給了寶寶。
大人口中有上百種病原體,這些對於大人可能並沒有致命的危害,然而對於免疫力還十分不足的寶寶來說基本上每個都危險異常。為了避免親人的愛給寶寶造成傷害,寶爸寶媽們真的不能再讓這五類人來隨便親吻寶寶了。
這五類人別隨意親寶寶
1. 長皰疹、感冒等感染病毒的人
假如大人臉上有皰疹引起的皮疹、水泡,親吻與接觸都可能會傳播病毒。不僅是不能親吻寶寶的嘴巴,只要是長皰疹的地方都不要接觸到寶寶!對於抵抗力很弱的新生兒來說,如果大人唾液中存在腮腺炎病毒,就有可能通過唾液傳染給孩子。
去年 9月份,浙江一18 個月大的女寶寶手臂上長滿了紅疹水泡,高燒不止,傷口看起來就像毀容了一樣。多次就醫後才發現,孩子之所以這樣,是被長了口角瘡的媽媽親吻後感染病毒導致的。
2.「傳單」患者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傳單」,大部分由 EB 病毒感染所致。但這種病很難診斷,有時大人出現發熱、咽炎、扁桃體炎、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雖然這種病毒大部分情況下是隱性感染,症狀不明顯,但對於免疫功能不成熟的寶寶來說,也有可能是致命的。由於這種病毒是可以通過唾液傳播,親吻的時候就容易傳染給寶寶。所以為了寶寶著想,還是要謹慎。
3.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胃中和口腔中都會有這種細菌。但是,很多時候被感染的人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沒有症狀的家長,嚼碎了食物餵孩子,或者和孩子共用餐具、親孩子,這些舉動就有很可能會把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4. 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
大人的口腔裡存在無數細菌,有一些是導致蛀牙、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牙周炎等)的罪魁禍首。如果我們嘴對嘴親寶寶,或者把嚼碎的食物餵給寶寶吃,它們就可能會通過唾液到寶寶的口腔裡,影響寶寶口腔健康。
有可能大人的口腔問題並不是很嚴重,也沒有去檢查,並不知道自己有口腔問題。所以,不要嘴對嘴親吻寶寶是最可靠的預防方法。
5. 拉肚子的人
一般我們說的拉肚子,也有腸道傳染病的可能性。拉肚子的人口腔中很可能存在致病菌,也就是說,拉肚子的人要是親吻了寶寶,也有可能會把疾病傳染給他。
如何禮貌拒絕別人親吻自己的寶寶?
自家家人好勸阻,可是其他人呢?下面再給大家支幾招,讓寶寶能儘量避免過度熱情的親吻行為。
防親人:如果有人直接上來親寶寶,家長可以直接告訴他們,不要隨意抱寶寶、摸寶寶、親寶寶,對熟人也要直言不諱。
防路人:在嬰兒推車上做一個不要觸碰寶寶的標識。
教孩子:大一點的寶寶,教她親吻別人時,只親臉頰不親嘴,有人想親她時,可以把臉頰側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