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凍卵真的是「後悔藥」嗎?促排卵會損傷卵巢功能嗎?8月27日,由全球化智庫等單位主辦的中國人口和生育政策圓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多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專家針對國外凍卵以及公眾對輔助生殖的許多誤區對澎湃新聞進行了解答。
國外凍卵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近年來隨著許多明星前往國外冷凍卵子,冷凍卵子成了許多適齡女性想保存生育能力的手段,也被她們稱為「後悔藥」。
今年34歲的楊麗(化名)在北京打拼已有8年,多年來忙於事業加上圈子太小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她不想錯過最佳生育年齡,但也不想倉促結婚,看到一些明星去國外凍卵,她也動了心。
冷凍卵子, 是一種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在女性處於較佳生育年齡時,人工提取成熟的卵子加以冷凍保存。此前選擇凍卵的,多是因疾病,如染色體異常、自身免疫疾病、感染、腫瘤等因素導致卵巢早衰的女性。
冷凍卵子在我國面臨著法律和倫理的雙重拷問,國內尚未批准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婦冷凍保存卵子或胚胎。
這也是像楊麗這樣的女性想去國外凍卵的主要原因之一。
「卵子冷凍並不是萬能藥,目前還不能保證取多少個卵子就一定能懷上孩子,所以有人認為存上卵就保險了,其實不一定。」北京朝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媛對澎湃新聞表示,國外的輔助生殖機構多半都是私立的,其運營狀況與機構利潤、合伙人情況等密切相關。凍卵幾年之後,想要做試管的時候,這個機構還在不在、凍卵還在不在都無法保證。
事實上,李媛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2018年3月4日,舊金山市太平洋生育診所,儲存著數千冷凍卵子及胚胎的儲存櫃發生故障,溫度上升,影響波及約500名客戶。就在同一天早上,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的大學醫院阿胡嘉生育中心也發生了類似故障。2000多個卵子和胚胎或已失去活性,多達700多名客戶受到影響。
「最後實際上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李媛說,從技術上來說,國內的正規生殖中心完全可以實現凍卵,主要的障礙還是政策不允許。
參照適應症,輔助生殖少走彎路
對於一些有生育意願,但是因為疾病導致不孕不育的女性,對於輔助生殖技術也存在諸多誤解。
「做輔助生殖的第一步就是要促排卵,有些人認為促排卵會損傷卵巢功能,其實這都是觀念上的一些誤區,目前尚無證據證明促排卵會影響卵巢功能。」李媛說,有人擔憂輔助生殖技術下出生的小孩有健康問題,其實大量的研究證實輔助生殖的孩子和自然分娩的孩子不論是健康程度還是智力發育,目前還沒有明確證據證明這兩者有何不同。
在我們國家,輔助生殖是一項醫療措施,對於接受輔助生殖治療的患者有嚴格的適應症要求,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與生殖婦科中心主任醫師鬱琦就碰到過不少人走了彎路。
「很多人嘗試兩三個月懷孕未果,可能就在公公婆婆的催逼下到醫院看病了。其實『不育』是指通過自然受孕嘗試一年還懷不上孩子,才需要去醫院檢查女性有沒有排卵、輸卵管是不是正常,男性精子是不是正常等指標。」
鬱琦列舉了現在輔助生殖最主要的幾個適應症,一是輸卵管不通,兩側的輸卵管只要有一根不通,自然懷孕能力也會下降,可以考慮輔助生殖。二是男性精子特別少,活力特別差。「還有就是一些疾病,隨著生育年齡的推遲,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越來越多。如果患有這些病就需要通過輔助生殖,就得去做試管了。」鬱琦說。
李媛通過梳理門診數據觀察到了一些患者病情的變化。「複雜病例不斷增加,原來一年見不了幾個,現在接受輔助生殖的患者中將近50%都是特殊病例。」李媛說,其他明顯的變化還包括病人的平均獲卵數在下降,就診的平均年齡在上升等。
「可能原來平均獲卵數有12顆,後來逐漸下降到個位數。」李媛總結的原因是女性的卵巢功能在下降,跟年齡上升也有關。40歲之前絕經叫做卵巢早衰,原來40歲之前絕經是一種病態,現在三十七八歲面臨絕經的女性大有人在。
對於很多由自然衰老帶來的生育問題,哪怕是專家也解決不了。「我們沒有能力返老還童,曾有病人問有什麼辦法能讓卵子數量多一點質量高一點,卵子質量好一點在有限範圍內有方法可以提升,但是讓卵子數量多起來是真的沒有辦法。」李媛說。
針對生孩子這件事,專家都提倡正確的時間應該做正確的事,適齡女還是應該在25-30歲最佳生育年齡通過自然途徑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