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條件的女性選擇前往海外進行手術,冷凍及保存卵子,延長自己的生育年齡。追求自由生活、發展事業、找不到合適伴侶等等,都是中國女性決定進行凍卵手術的原因。
單身人群在世界各地上升當中──中國亦不是例外。中國女性單身的原因非常多樣。有些女性自己作出這樣的選擇,也有女性因為際遇而保持單身。
越來越多中國女性認為,凍卵是「世上唯一的後悔藥」,讓她們延遲生育計劃、事業家庭兼得。也有一些女性認為,生理時鐘時針不停滴答,完成凍卵令她們安心。最起碼,她們為自己做了一點事情、保留一點希望。
不過,中國並不容許單身女性於國內凍卵。對於有條件的女性來說,前往外地是最可行的辦法。
家住北京、在外企擔任推廣經理的ZZ今年40歲,她在今年一月於美國洛杉磯完成凍卵。
「我一直對於要不要小孩子不是特別確認,我不是那一種篤定說我一定要當一個母親這樣子,只不過我覺得,我要給自己的人生多一個選擇。」
ZZ說,以她的收入來說,赴美凍卵的費用不算高。所以,費用不是一個問題。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以驚人速度發展。在中國城市,現代女性的生活面貌已完全不一樣──她們能在事業上拼勁、累積財富、發展自己的志趣。
ZZ說:「我對現在這種自己可以掌握一切,比較獨立的生活狀況比較滿意。」
除了事業以外,ZZ說她愛好藝術,喜歡畫畫及看電影,這些興趣都在她的生活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對於ZZ這類型女性來說,凍卵作用就如保險一樣。她們不一定會使用儲存的卵子、當母親也不是生命中的必然選擇。不過,假如她們日後下定決心生育的話,冷凍了的卵子為她們保留做母親的機會。
打拼事業
對於事業心強的女性,凍卵讓她們有更多時間打拼,事業階梯再上一層樓。
「就算(現在)有男朋友,我30歲之前也不會去結婚的。」
Jia今年26歲,目前沒有男朋友。不過,她說未來兩三年內還沒有找到合適對象的話,她會去海外凍卵。
「事業佔我生活很大一部份……一定要有一定的收入。」 Jia計劃近期到美國修讀博士課程,學業有成後希望在國外或國內覓得高校的教職。
難覓合適對象
一些中國女性希望通過凍卵延長生育年齡。她們希望在未來遇到合適的人的時候,仍然能夠生兒育女、建立家庭。
根據《中國青年報》的報導,2004年大學本專科階段女生佔的比例為45.6%,十年後比例增長至52.1%。女性的收入亦在增長中。
今年40歲的張小姐形容自己是傳統女性,一直渴望與理想對象組織家庭。她兩年前第一次在臺灣凍卵,之後又在其它地方再次凍卵。
對比父母輩來說,張小姐認為她們這一代的女性更難找到對象。「改革開放以後,整個社會貧富懸殊是非常大的。」
「我父母的那一代,大家收入跟社會地位其實差不多。他們也不需要買房子,因為單位會分的……在這個情況下,他們(擇偶)也不會太多考慮比如學歷等等。」
「他們的圈子也非常小……他們的眼光很窄……相對來說,這種環境當中的人是會比較單純。」
傳宗接代
中國文化強調傳宗接代,令不少中國女性增添多一層壓力。
31歲的滿滿在今年二月底到洛杉磯進行凍卵手術,她指這種傳統觀念對她還是有影響。
她說:「凍卵對爸媽也是一個表態,就是其實我會要孩子,只是現階段我覺得我還有想做的事情沒有完成,我沒有去做,所以才去凍。我凍完了卵子爸媽更放心了,想要孩子的時候,隨時都可以要。」
比較:臺港凍卵相關法規
由於中國大陸禁止單身女性凍卵,不少有能力有條件的女性都會在海外進行手術。除了美國之外,臺灣也是一個熱門地區。有生殖中心負責人認為,這為臺灣的醫療產業提供商機。
臺灣的《人工生殖法》在試管嬰兒、捐贈生殖細胞各方面有各種規定,但法律容許單身女性冷凍卵子。
送子鳥生殖中心暨愛生育銀行副院長王懷麟醫師指出,全臺灣有約77家醫療機構現時提供凍卵服務,整個程序費用在臺幣13萬至15萬之間。
王懷麟說:「大陸客人佔了五、六成左右。」送子鳥生殖中心的客人也有來自港澳地區、新加坡,甚至是歐洲的華人。
王懷麟估計,全臺灣的醫療機構每年完成約600至700個凍卵周期──而且還大有上升的空間。以送子鳥生殖中心為例,2010年只完成十多個凍卵周期,但去年中心完成了150個周期。即是說,在短短六年間錄得十倍的成長。
不過,臺灣《人工生殖法》規定只有夫妻才可以實施人工生殖(即試管嬰兒),單身女性不能在臺灣購買或使用精子。
至於香港,已婚和單身女性都可以因非醫療的原因接受凍卵療程。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吳鴻裕教授指出,早前有一名私家醫生向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查詢,單身女性在香港能否接受凍卵療程,而管理局確認這是法律容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