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常態下的經濟環境助養著我國的建材流通業發生了更加深刻而又複雜的變化。宏觀調控政策帶來的不定變數,行業產能過剩和轉型升級帶來的難題和困惑,深化改革暗湧下建材流通企業的執著堅守,這些都讓2014年的建材流通業表現的特別「任性」。
正是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景」不同。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聯合行業各大主流新聞媒體共同盤點出2014年中國建材流通行業的**新聞事件,定格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重要時刻。
1、建材家居企業繼續逆勢擴張
2014年,市場的「寒冷」並未影響建材家居企業的擴張步伐。山西錦繡國際裝飾城以其單體60萬平的大體量成為華北地區單體面積**大的建材家居綜合體。另外,在建材家居賣場的局部稀缺地域,許多有膽識和遠見的建材家居企業也紛紛開始提前布局。
在家居流通企業擴張的同時,品牌家居企業也在逆勢發展。包括顧家家居、TATA木門、聖象地板、馬可波羅、尚品宅配、索菲亞、等諸多品牌企業依然在市場上採取「加速」策略。
2、各項新規密集亮相 建材家居業受影響
2014年3月15日,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開始實施,新消法規定,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2014年4月,「史上**嚴」的新環保法正式獲得通過,將於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環保法的施行,有望實現名副其實的環保家居;2014年5月1日新《商標法》正式實施,以馳名商標作為招牌的時代即將終結;2014年12月1日,GB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正式實施。去年發生的水龍頭鉛含量超標事件令人心有餘悸,**新修訂的水龍頭行業國家標準《陶瓷片密封水嘴》,對水龍頭的重金屬析出量做出明確限量,同時還針對不同用途的水嘴,提出了普通型與節水型兩種流量的要求。2014年出臺的一系列法規政策,都將對建材家居行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3、中國家居業整合逆轉 紅星美凱龍收購吉盛偉邦以失敗告終
2014年2月11日,紅星美凱龍與吉盛偉邦正式籤署《股權收購框架協議》,據該協議,紅星以22億元收購由原權利人持有的上海吉盛偉邦家居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以及吉盛偉邦管理公司所擁有與「吉盛偉邦」品牌及無形資產相關的所有權利。然而,當業內認為從2009年就傳出的雙方併購大戲就此塵埃落定之時,5月22日,紅星美凱龍又發布公告稱雙方「合作模式由股權收購調整為品牌戰略合作」,「全資收購」變為「品牌許可使用」,這樁震驚業內的聯姻如此收場讓人始料未及。
4、物美14億元接盤百安居中國70%股權,國際建材家居巨頭期待重生
今年幾度傳出業績不力、待價而沽的國際建材零售巨頭百安居中國(B&QChina),終於找到了接盤者。2014年12月22日,百安居中國的母公司翠豐集團已於當日宣布籤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出售百安居中國業務70%的控股股權予物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據悉,這宗協議交易總金額為1.4億英鎊(近人民幣14億元),選擇出售百安居在華業務是基於母集團此前透露要在中國尋找戰略合作夥伴的考量。
2005年後百安居中國業績出現疲軟,這也導致2008年翠豐集團將彼時63家中國門店削減至41家,並對剩下門店中的17家 縮小規模經營。然而,被翠豐集團內部視為的「百安居中國復興計劃」並未奏效,存留下來的門店銷售額在過去五六年中依舊未達到同行的增速。裹足已久的百安居如何重生,物美似乎更傾向於全面整合。從傳統商超與建材零售各方面資源打通融合入手,物美希望以此形成更強的規模效應。
5、建材家居企業電商020依舊是熱點
家居行業的電商自開始之日就一直處在探索之中。大手筆布局電商的紅星美凱龍將原有電商平臺紅美商城更名為星易家後,於2014年3月份入駐天貓,集美家居於2014年5月引入了我愛我家網的北京線下體驗館;居然之家旗下的居然在線成立一年多來,目前更多的處於埋頭苦幹狀態。而作為我國**鋼鐵現貨交易網站的歐浦鋼網也開始跨界建家具電商平臺。
家裝行業的電商也在緊鑼密鼓地布置中:先是金螳螂注資家裝E站,率先在全國鋪開;實創裝飾集中發力,奪得天貓家裝電商品類「三冠王」,率先在家裝電商拔得頭籌;輕舟、東易日盛也隨後在天貓平臺開店,開始電商業務;而在2014年的「雙11」大戰中,家居品牌表現搶眼,在天貓全類目銷售額TOP10中,林氏木業、羅萊家紡、全友家居佔據了三個席位。
6、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提出已有十多年,但2014年眾多科技業巨頭、網際網路企業的大動作,已然成為推動智能家居發展的新起點。智能家居需要實現「軟體+硬體+服務」的完美融合,在行業發展熱潮中,或許是家裝行業的一個新機會。
7、建材家居企業陷入資金鍊斷裂窘境
2014年,多家家居企業因「資金鍊斷裂」而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這其中,富之島、華源軒等是在衝刺IPO失敗後資金鍊斷裂,企業瀕臨破產;超舒適國際家居則是因為借了數額巨大的高利貸,加之市場不景氣而導致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濟南歐亞達領秀國際家居也在開業不到4個月發生捲款跑路事件;此外,一些陶瓷衛浴企業也因資金鍊斷裂頻現「追債門」,安蒙衛浴、金多利、海棠陶瓷、景瑜陶瓷陸續陷入資金鍊困境。
自從2011年開始,由於經濟形勢不佳,上遊房地產行業不景氣等因素使得家居行業「屋漏偏逢連陰雨」,從而導致「關門」、「跑路」、「追債」等事件頻發。
8、建材家居企業上市之路曲折坎坷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4年2月,東易日盛裝飾正式登陸深交所A股中小板上市,成家裝企業年度上市**股,為2014年建材家居企業衝擊上市贏得開門紅。但在隨後等來的卻是14家家居企業衝擊IPO未果的消息。2014年7月4日,證監會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止審查和終止審查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讓業界尷尬的是,在被列入「中止審查」名單的企業中,囊括所有遞交了IPO申請書的14家家居企業,特別是紅星美凱龍、成都富森美兩家建材家居流通企業也赫然在列。在披露的原因中,均為申請文件不齊備,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
看來建材家居企業的上市之路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9、家居行業首現億元專利索賠
2014年12月15日,百強家具總經理何弘毅正式宣布,因十多款專利產品外觀被三家企業抄襲,已向中國**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百強家具提出的索賠金額高達1億元,創造了中國家居業外觀專利申請索賠**高紀錄。同時一次性涉及三家企業,涉嫌抄襲的家具多達十幾款,這些數據註定將寫進2014年家居行業的維權大事記。
家居企業勇於維護自身智慧財產權,顯示出近年來企業維權的決心越來越大,雖然此案還未審判,但已為維護行業有序發展貢獻了積極能量。
10、微信營銷成2014年建材家居行業**熱潮流
2014年 初開始,建材家居行業談得**多的便是微信營銷。打開手機微信訂閱號裡搜索「家居」或者「家具」,可以發現有很多帶認證標誌的企業號,包括宜華家居、顧家家居、東方百盛家具等。部分微信號定期推送一些行業新聞、品牌折扣信息、產品保養知識等。無論何種形式,建材家居行業的大小企業都已經開始重視微信營銷,並 作為一項常態性的工作。
雖然目前微信營銷仍存在目標用戶不明確、用戶難轉化為銷售額的難點,但建材家居企業仍將其視為推廣品牌、建立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新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