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的魅力在於歷史感極為厚重,又具現代時尚氣息。菸袋斜街邊的茶館、後海充滿風情的各色酒吧、南鑼鼓巷裡可愛新奇的小店鋪,都市元素與老北京地道的京味兒相互交融,構築了北京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煙火氣息。
中軸線旅遊線路的規劃與開發,將「吃、住、行、遊、購、娛」這六大核心要素完美結合,成為北京旅遊產業著力打造的一張王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可以在此充分領略到北京的萬種風情。
如果想在一天的時間內,從南端永定門開始,北到鳥巢截止,把這條中軸線全走一遍,您可能會稱霸當天微信運動步數排行榜。
推薦路線
永定門→天壇→大柵欄→正陽門→天安門→故宮博物院→景山公園→南鑼鼓巷→什剎海→鐘鼓樓→( 地鐵8號線 )奧林匹克中心
雖說步行是北京中軸線最佳遊覽方式,但是由於距離較長,周邊景點非常多,不能細緻的慢慢閒逛品味,而是把時間都花在了趕路上。如果帶著老人和孩子,或者天氣不適合步行,更不可能遊覽完全程。
目前在北京市的中軸線上,已經很難直接通行,從南端的永定門到北端的鐘鼓樓,因為橫向道路和部分建築的影響,中間有一些隔斷,而且沿著中軸線沒有能夠貫穿所有景點的公共運輸,也大大影響到了遊客的出行。
「交通障礙」是當前發展北京中軸線旅遊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私家車出行,停車難
經常叫車的人都知道,北京中軸線區域尤其是臨近長安街區域非常難叫到車,許多路段禁止臨時停車,私家車出行更不現實,因為找到停車位更難。為了保護周邊文物建築和整體環境規劃,許多停車場都已被取締。單拿故宮來說,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就曾下決心將紫禁城內外所有停放車輛都「請」出去,其中包括故宮所有工作和來訪車輛。
「每天早晚高峰上下班時,東華門、西華門車水馬龍。」單霽翔說,「在紫禁城裡停車,是不能允許的。所以我們下決心,5年後要把所有的車都搬出紫禁城,紫禁城裡面不能有停車場!」 每天早晚大量車輛進出紫禁城東華門、西華門等門洞,在故宮博物院內穿行,存在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嚴重影響故宮博物院的整體環境和文化景觀。
嚴格的限行規定
傳統燃油車尾氣排放嚴重,為了治理愈加嚴重的空氣汙染,北京市已採取機動車總量控制、區域限行、公交優先等措施緩解交通擁堵。
但每日早晚高峰,中軸線所在的二環路內、西城區一直都是全市交通指數最高的區域。除了禁行管理措施,自去年起,交管部門還將王府井、景山周邊多條道路改為單行,以此緩解旅遊高峰期故宮、景山周邊行人和機動車交織造成的路面障礙。其中,王府井南口9時至23時禁止機動車(公交車除外)由東向北、南向北方向行駛;景山公園周邊改為逆時針單向行駛。
一言難盡的跟團遊
除了步行,很多人選擇跟團遊,正因如此,大量的旅遊團大巴湧入中軸線周邊,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2018年2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做客北京交通廣播節目時透露,將加強對旅遊大巴的整治力度,不允許其在二環內停放,同時對外埠旅遊大巴設限。目前二環內旅遊大巴亂停也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比如北海等旅遊景點附近,旅遊大巴亂停擠佔了交通空間,帶來交通擁堵。
這就意味著,跟團遊中軸線,雖然比較省心,但是可能為了集合去下一個景點,你需要浪費時間繞更多路才會有車來接駁。在中軸線遊覽一圈下來,遊客需要大量的步行、等待,而且傳統的旅行社景區接駁,都是一團一車,固定的線路,固定的模式,這種傳統的模式已無法滿足人們多樣的遊覽需求。
2017年國慶期間,北京中軸線核心景區遊客總量突破474萬人次,比去年增加48萬人次,這個巨大的數據背後,是中軸線的榮耀與哀傷。作為北京的靈魂與脊梁,它吸引著全世界遊客的目光,卻因為「人多擁擠、不好打車、不方便」等出行問題在許多遊客心中留下遺憾。
就在前不久,北京市文物局將天安門、永定門、天壇等14處文物建築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這次申遺不僅要對文物建築進行修繕保護,更會針對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改善和整治,讓遊客體會到與景點匹配的出行美好感,勢在必行!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