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杭州

2020-12-19 環球網

大學生在重點實驗室開展科研工作。

3月22日,記者從浙江農林大學獲悉,科技部和浙江省共建的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杭州。

根據3月20日科學技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下發的《科技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62號)文件精神,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落戶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周國模教授任實驗室主任。該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標誌著浙江省省屬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

根據要求,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推薦及專家論證,剛剛落戶浙江農林大學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期為5年。

在建設運行期內,浙江省政府將按照有關規定,每年為實驗室提供不低於1300萬元的實驗室建設、日常運行、開放課題設立和人才引進培養專項經費;

科技部將統籌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和基地人才專項等國家科技計劃支持實驗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礎條件建設,協助實驗室建立高水平國家科研基地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提升實驗室研究能力和水平。

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後,該實驗室的主管單位——浙江省科技廳將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實驗室建設的指導,並在科研項目、科研條件建設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和重點保障。

浙江農林大學將堅持高標準建設目標,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使實驗室成為區域內組織高水平的科學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研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更好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論,推動林業科技創新,完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提升亞熱帶森林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和保障區域生態安全。

按照建設運行實施方案,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圍繞亞熱帶地區突出的森林資源質量精準提升理論與技術及區域生態安全等存在的問題,按照「區域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重點圍繞林木種質創新與高效繁育、林木生長發育與品質調控、森林結構特徵與定向培育、森林生態功能與固碳增匯等四個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

同時,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著力解決我國亞熱帶區域日益突出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推動我國林學學科和現代林業發展,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提供科技支撐。

浙江是國家林業試點省份,也是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份,浙江農林大學自2010年獲批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以來,在區域創新服務和引領行業發展方面起到十分突出的示範和輻射作用,已成為浙江省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五年承擔相關科研項目649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7項,主持的多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連續多年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目前,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建有細胞生物學與分子遺傳、栽培生理與分析測試、林木再生體系與生境模擬、森林生態與碳匯計量4個開放共享研究平臺,有包括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國家千人、國家百千萬人才等在內的研究人員90人,在亞熱帶林木種質創新與高效繁育、亞熱帶林木生長發育與品質調控、亞熱帶森林結構特徵與定向培育、亞熱帶森林生態功能與固碳增匯等方面開展研究並取得顯著成效,先後發表論文719篇,其中SCI、EI論文182篇,出版專著15部。獲專利和軟體著作權109項,審(認)定新品種25個。

相關焦點

  • 記廣西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記廣西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西日報記者 餘 鋒  在廣西大學東校園一隅,有一棟表面看起來不起眼卻相當有「內涵」的實驗大樓——這裡,曾湧現出一大批蜚聲中外的傑出學者。如今,它已成為我國亞熱帶農業高端人才聚集的高地,在保障我國糧食和食糖安全、廣西優勢特色農業創新發展、維護邊疆穩定和國家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便是廣西大學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近日,記者到該實驗室採訪時,被其深厚的學術和人文精神積澱所震撼。
  • 申報截止時間8月31日,湖南計劃培育1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培育期為3年,2020年啟動第一批培育,計劃培育15個左右,省科技廳將通過創新型省份建設專項給予重點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省重點實驗室屬於第一大類,申報截止時間為8月31日17:30。為什麼要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據介紹,湖南搶抓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機遇,結合我省產業和學科的優勢與特色,加強統籌規劃和資源整合,支持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培育一批有望上升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打造我省科技創新戰略力量。
  •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匯總
    在我國的科研平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目前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共有多少家?詳細名單有哪些?
  • 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大PK
    清華大學(10個):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微波與數字通信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8個):
  • 打造杭州數字經濟「排頭兵」,浙大重量級研究院落戶蕭山!
    (吼吼~)數字經濟已成為杭州的新名片,然而,徵途不過剛剛開始。四個月前,杭州奏響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集結號。在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浙大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1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
  • 從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看大學的實力
    (有的是虛的)等軟硬體,我們還要看這個大學有沒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多少。創新志願何老師以前對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很迷茫。在文濤教授的指導下,我整理了以下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名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國家實驗室 在我國科研實驗室體系中,國家實驗室是等級最高、實力最強、數量最少的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開展基礎研究、競爭前沿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 神秘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幹什麼的?有什麼區別?
    那麼大家經常聽到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到底是什麼級別?請聽小編細細說來。國家實驗室是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建立的,以前沿、交叉、共享為特點的大型、綜合性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則相對單一,專攻某一領域、某一方向的研究。所以國家實驗室的規模、影響力、重要性要遠遠高於國家重點實驗室。
  • 植物所在亞熱帶森林群落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歷史上,中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經歷過頻繁、大規模的人為幹擾,絕大部分原生性植被,特別是低海拔地區的原生地帶性植被多已消失殆盡,少量保存的原始林也大多破碎化嚴重,亟需開展保護和修復。然而,由於對亞熱帶森林群落多樣性維持機制缺乏足夠的認識,如何保育和修復我國各類退化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面臨著核心理論「瓶頸」。
  • 盤點各高校擁有多少「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 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國務院組成部門(行業)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門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行政主管部門,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點大學為主體。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除了清華、北大等特別高校,一般重點大學有且僅有一到兩個重點實驗室。對於雙非院校,僅有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以來,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部門積極協商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改革、重建工作。中國科學院方面,中科院主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佔總數約30.8%,主管國家研究中心佔比58%。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科研水平的代表,代表了某高校、單位在本學科領域在國內、國際達到領先水準。也是目前最具含金量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之一。一般來說,看一所高校科研實力怎麼樣,首先去看它有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然後看它有幾個重點實驗室。除了清華、北大等特別高校,一般重點大學有且僅有一到兩個重點實驗室。對於雙非院校,僅有少數幾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
  • 2017中國林科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3項
    項目團隊由11家科研院所和4家高等院校組成,擁有10多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科研平臺。近10年來,主持完成馬尾松培育領域國家科技支撐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0多項,在高世代遺傳改良、良種繁育、優化栽培模式和豐產栽培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 生物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揭曉!
    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有36年歷史,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達515個。>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學農業農村部浙江杭州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大學>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教育部廣東廣州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 山東大學一國家重點實驗室被「點名」要求整改
    山東大學一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要求整改近日,5所高校的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被科技部評為整改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發通知稱,4月起各高校科研實驗室開展安全自糾自查工作。近日,科技部官網發布了《關於發布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 關於召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會議的通知
    國科基函〔2009〕24號                            :    今年是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實施25周年。為總結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的經驗,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運行管理制度,促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科技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科技部定於2009年11月10日在北京召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會議。
  • 2020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管理崗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下稱「膜室」)成立於1988年,由9個研究組、公共儀器平臺及管理辦公室構成。實驗室擁有優秀的研究創新人員隊伍,研究員9名,副研究員7名,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者3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資助者2名。
  • 武昌區舉辦在漢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才交流會暨在漢重點企業人才對接...
    在漢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才交流會暨在漢重點企業人才對接洽談會現場。 攝影:黃夢雲籤約儀式。攝影:黃夢雲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達)12月3日,在漢國家重點實驗室人才交流會暨在漢重點企業人才對接洽談會在武漢市武昌區舉辦。作為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系列活動之一,本次人才交流洽談活動旨在促進全國高校與武漢市、武昌區的校地校企合作。
  • 山西大同大學首次獲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2月2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稱,同意依託山西大同大學、山西省桑乾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建立「石墨烯林業應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這是該校首次獲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標誌著該校科技平臺建設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同時,這也是山西省首次獲批國家林草局重點實驗室,標誌著山西省林業科技發展邁上新臺階。
  • 4700萬年前,青藏高原擁有亞熱帶森林
    你們能想像素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在幾千萬年前竟然擁有過茂密的森林、豐美的水草?甚至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我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470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曾擁有亞熱帶森林植被。該成果於北京時間8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亞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維持「密碼」
    來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馬克平研究團隊首次結合亞熱帶森林幼苗更新動態監測數據、高通量測序技術和鄰居效應模型,揭示了不同功能型土壤真菌驅動亞熱帶森林群落多樣性的作用方式,提出了外生菌根真菌與病原真菌互作過程影響植物生存的物種共存新理論。相關研究成果於10月4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