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五大高樓變遷史,近三十年來,誰定義了首都的天際線

2020-10-18 翰林冷知識

高樓的變遷,是一個城市發展小小的切片。

上一期以北京的前五大高樓為計,講了從建國到1989年之間,四十年裡的高樓變遷。本期接著講近三十年來,北京前五大高樓變遷史。

▲國貿雙子星

1990年,全國首座超過200米的建築出現在北京,它就是207.9米的京廣中心。同一年,109.9米的京信大廈也成為新榜單的第四名。

1990年前五名:京廣中心(207.9)、國貿一期(155)、中央電視臺(136.5)、京信大廈(109.9)、國際飯店(104)

▲京廣中心(207.9)

1991年,又一"京"字頭的大廈,京城大廈,以183米的高度位列榜單第二。

1991年前五名:京廣中心(207.9)、京城大廈(183)、國貿一期(155)、中央電視臺(136.5)、京信大廈(109.9)。

▲京城大廈(183)

1992年,111米高的新世紀飯店,以微弱優勢擠掉了京信大廈,成為榜單第五。

1992年前五名:京廣中心(207.9)、京城大廈(183)、國貿一期(155)、中央電視臺(136.5)、新世紀飯店(111)。

▲中服大廈(125)

1995年,125米的中服大廈,又擠掉了新世紀飯店,成為榜單第五。此時,北京最高的五棟建築都是辦公樓了。

1993年-1994年:同1992年。

1995年前五名:京廣中心(207.9)、京城大廈(183)、國貿一期(155)、中央電視臺(136.5)、中服大廈(125)。

▲招商局大廈(146)

1997年,168米的名人廣場和146米的招商局大廈,位列榜單第三和第五。此時,北京的前五大高樓,已經基本是玻璃幕牆的天下。

1996年:同1995年。

1997年前五名:京廣中心(207.9)、京城大廈(183)、名人廣場(168)、國貿一期(155)、招商局大廈(146)。

▲國貿一期與二期一樣高(155)

1999年,國貿二期完工,它與一期高度一樣,但是,這個155米的雙子星只能並列第四了。

1998年:同1997年。

1999年前五名:京廣中心(207.9)、京城大廈(183)、名人廣場(168)、國貿一期(155)、國貿二期(155)。

▲北京電視中心(236.4)

一直到2006年元旦,上世紀99年的榜單都沒有變化。

奧運會讓北京開始經歷新的一輪建設高潮。北京電視中心以236.4米的高度成為新的榜首,華貿中心A座也以168米的高度,與名人廣場並列第四。國貿雙子星被排出了榜單。

2000年-2005年:同1999年。

2006年前五名:北京電視中心(236.4)、京廣中心(207.9)、京城大廈(183)、名人廣場(168)、華貿中心A座(168)。

▲銀泰中心(249.95)

2007年,249.95米的銀泰中心主樓,再次打破北京高度記錄。因為名人與華貿並列第五,此時榜單的前五名有六個。

2007年前五名:銀泰中心主樓(249.95)、北京電視中心(236.4)、京廣中心(207.9)、京城大廈(183)、名人廣場(168)、華貿中心A座(168)。

▲國貿三期A座(330)

2008年,是北京的奧運年。國貿三期A座也成功的再次為國貿系列找回面子,以330米的高度,突破了北京300米的天際線,成為新的第一名。

同時,財富中心二期以199.9米的高度,仰望著200米的星空,成為新的第五。

此時,五大高樓全部屬於北京CBD。

2008年前五名:國貿三期A座(330)、銀泰中心主樓(249.95)、北京電視中心(236.4)、京廣中心(207.9)、財富中心二期(199.9)。

▲央視大褲衩(234)

2012年,鼎鼎大名的央視大樓,即人們口中的"大褲衩",以234米的高度擠入榜單第五。財富中心三期,也以265.3米的高度,成為榜單第二。

北京五大高樓仍然屬於CBD。

2009年-2011年:同2008年。

2012年前五名:國貿三期A座(330)、財富中心三期(265.3)、銀泰中心主樓(249.95)、北京電視中心(236.4)、央視大褲衩(234)。

▲綠地中心(260)

2015年,終於有一座望京的摩天樓,打破了CBD的壟斷,它就是綠地中心,260米,位列榜單第三名。央視大褲衩脫出了榜單。

2013年-2014年:同2012年。

2015年前五名:國貿三期A座(330)、財富中心三期(265.3)、綠地中心(260)、銀泰中心主樓(249.95)、北京電視中心(236.4)。

▲國貿高樓林立

2017年,296米的國貿三期B座完工,僅次於國貿三期A座,位列榜單第二名。

2016年:同2015年。

2017年前五名:國貿三期A座(330)、國貿三期B座(296)、財富中心三期(265.3)、綠地中心(260)、銀泰中心主樓(249.95)。

▲中國尊(528)

2018年,中信大廈"中國尊",直接突破了400米和500米的天際線,以528米的高度,屹立在榜單之巔。它也改變了北京超高層建築的格局和命運。

同時,三星中國總部大廈以260米的高度,與綠地中心並列榜單第五,將那個車庫特別牛的銀泰中心擠出了榜單。

截止到2019年年末,該榜單沒有變化。

2018年-2019年前五名:中國尊(528)、國貿三期A座(330)、國貿三期B座(296)、財富中心三期(265.3)、綠地中心(260)、三星中國總部大廈(260)。

北京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從1949年的前五名:天寧寺塔(57.8)、燃燈舍利塔(53)、妙應寺白塔(50.9)、慈壽寺塔(50)、鐘樓(47.9)

到1989年前五名國貿一期(155)、中央電視臺(136.5)、國際飯店(104)、國際大廈(101)、崑崙飯店(100)

再到2019年的前五名:中國尊(528)、國貿三期A座(330)、國貿三期B座(296)、財富中心三期(265.3)、綠地中心(260)、三星中國總部大廈(260)

我們的發展,就像是摩天大樓的高度,不可限量。

註:本系列文章統計口徑,均不計算構築物(比如電視塔、觀光塔一類)。

相關焦點

  • 北京高樓崛起中:中國尊高聳雲天的超級天際線在京城已經隨處可見
    北京中國尊的建設已經結界了尾聲,中國尊的超級天際線在北京城已經隨處可見,北京高樓崛起中。北京也將成為超高樓群的一線城市,中國尊在北京各個角落隨處可見。北京作為一個一線城市,原本高樓不佔優勢,但是528米的中國尊讓北京躋身中國最高樓城市的行列。
  •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觀光塔:京城高樓景觀和天際線盡收眼底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觀光塔由5個塔組成,最高的是246米,在這個觀光塔上面,可以把北京城的高樓景觀和天際線盡收眼底。在北京的天際線上面,最壯觀的可能不是高樓,而是這個塔,因為它位於北京中軸線之上。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的觀光塔位於北京中軸線上,高度有246米之高,在這裡不但可以俯瞰奧林匹克公園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更可以俯瞰整個京城的天際線。每逢夜晚,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的觀光塔上,俯瞰北京城的夜景,北京城各種高樓的天際線似乎都在下面,這種感覺是很獨特的。
  • 江蘇第一高樓變遷史
    而第一高樓代表著這座城市的「高度」。登上第一高樓,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誰都想擁有。前幾年,全國一度掀起高樓競賽。江蘇多個城市頻頻上榜全國乃至亞洲摩天榜。01隨著樓房高度不斷刷新和新大廈的聳立,許多曾今令人驕傲的建築已逐漸被人遺忘。今天,江蘇城市論壇小編盤點歷史上哪些大樓被稱為「江蘇第一高樓」的建築。
  • 【砥礪奮進的五年】這五年:天際線的變化 "高樓迷"的驚喜
    150米以上高層建築被稱為摩天建築,摩天建築構成了城市天際線,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天際線,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天際線愛好者。   臺城大廈,是南京市政府部門主要辦公場所,建於2000年,總建築高度48米。南京臺城大廈"削頂":高度降低至24.8米,為玄武湖讓出天際線。
  • 從方莊到海澱萬柳、朝陽公園,話說北京富人區三十年變遷史!
    但可以明確的是,這些富人區裡住著的可都是有錢人吶…… 今天跟小編來看看咱大北京30多年來從方莊到海澱萬柳、朝陽公園地區的富人區變遷史吧! 這是北京市政區圖,清晰地反映出北京各個區域所在的具體位置、以及它們的鄰居都是誰。
  • 細數那些年我們仰望過的廈門「第一高樓」 最高天際線339米
    從1981年福建第一幢真正意義上小高層建築湖濱大飯店至今的339米高的廈門國際中心,廈門城市發展的快節奏讓「第一高樓」成為一個短暫的名詞。摩天大樓是中國經濟崛起的一部分,同時帶來的各種爭議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樓大廈的變遷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歷史。這些拔地而起的廈門「第一高樓」承載歷史,見證時代。
  • 探索城市天際線,2020年中國高樓前十排行,你見過幾個呢?
    城市正在高速發展,城市高樓逐漸成了人們認識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 探索城市最高天際線,今天小司給大家整理了2020年中國高樓前十排行,快來看看有幾個是你以前見過的呢?
  • 展現最美天際線!北京城市設計新規編制完成
    記者從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北京第五立面和景觀眺望系統城市設計導則》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編制完成,將推動塑造首都肌理清晰、整潔有序的第五立面空間秩序。「四看」視廊構建景觀眺望體系清晰的城廓、宏大的宮殿群、嚴整的南北軸線、有機的水系、起伏的城市天際線……登高眺望,目力所及之處,優美而富於觀賞價值的城市視覺景觀幾乎成為了北京的一張名片。
  • 首都第一高樓,綠色中信大廈
    / 中信大廈,講述中國綠色建築故事 /最近,一張充滿了 「時空穿越感、歷史感、故事感」 的攝影作品在社交媒體上大火,攝影師的鏡頭從古老的長城開始,延伸到北京 CBD 的天際線。畫面的中心,北京中信大廈赫然屹立,讓這個充滿意象的畫面增添了 「通天」 般的魔幻現實感。
  • 爬樓攝影師嚴磊: 八年爬200多棟高樓捕捉城市天際線
    在接受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嚴磊說今年是他「爬樓」生涯的第八年了,自2011年爬樓計劃開始,他的鏡頭囊括了全國各地200棟以上的高樓大廈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各地的高樓。那個時候自媒比如微博、公眾號才剛開始流行,嚴磊偶爾會在自媒體上發一些自己的作品,「突然有一天,一個比較出名的媒體號(京內網)很欣賞我的作品並邀請我來做一個文章和攝影合集。那個時候北京還沒有航拍,所以我就通過爬樓或登高拍攝北京的CBD和立交橋,並做了一個合集,沒想到放網上後得到了10萬+的點擊率。」
  • 上海陸家嘴的高樓數量並不多,但上海城市天際線有三個主要的特點
    上海的城市天際線與所有新一線城市的效果都不同:雖然陸家嘴地區集中了上海最密集的高樓,但是其絕對數目並不多。中國大部分新一線城市在高樓最密集的區域內,都比上海陸家嘴的數目要多。從上面地圖中可以看出,上海陸家嘴到最遠的另外幾個有高樓城市天際線效果的點,大約是8-10公裡。這個距離在大部分新一線城市中是不可想像的。
  • 6路公交線駛過近70年 見證青島公交變遷史
    原標題:這條沿海公交線駛過近70年,見證青島公交變遷史半島記者 馬正拓城市發展,交通先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間,青島城市格局的變遷,與城市公共運輸的發展密不可分。作為青島市沿海開行的第一條公交線,從天泰體育場發往大窯溝方向的6路公交線,也持續運行了近70年。
  • 中信集團的兩個摩天大廈,勾勒出一線城市天際線,曾是中國最高樓
    1.廣州中信大廈 廣州天河CBD的城市天際線,在我心中是中國最佳城市天際線。 (東塔), 第二高樓為廣州塔, 第三高樓為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西塔);
  • 北京展現中國城市天際線新高度:中國尊、央視塔、奧森塔各領風騷
    2019年5月,北京展現買中國城市天際線新高度,並且還是從這個城市不同的角度來展示的:東三環的城市天際線,由中國尊為引領,體現了商務區的特色西三環的城市天際線,由中央電視塔引領你認為北京哪裡的城市天際線最美?東三環、西三環,還是北四環呢?東三環的城市天際線:中國尊中國尊是一座529米的高樓,也是北京城市天際線的最高點。中國尊並不是一座孤零零的樓,而是一片城市天際線的組合。
  • 19城住宅天際線PK:重慶摩天住宅多 上海套均總價高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19城住宅天際線PK:重慶摩天住宅多,上海套均總價高城市天際線並非僅由寫字樓勾勒,超高層住宅樓群,同樣也是城市人居天際線的展現。不同城市摩天住宅數量有何差異?誰買走了摩天住宅?9月23日,貝殼研究院發布「超高層住宅」畫像,選取樓層超過30層的小區為超高層住宅樣本,探索不同城市摩天住宅裡的奧秘。重慶摩天住宅是北京的17.8倍城市建築的「身高」隨著經濟高速發展,也在同步向上生長。那麼,不同城市對超高層住宅的熱衷程度如何?
  • 一朵「鬱金香」2025年即將開在英國倫敦的城市天際線
    最近Foster+Partners在BBC發布了一段視頻,公布了其最新作品--倫敦金融城第一高樓:鬱金香塔(the Tulip),此塔將刷新倫敦的城市天際線!倫敦金融城現在的天際線倫敦金融城未來的天際線鬱金香塔毗鄰另一座倫敦地標「小黃瓜」(The Gherkin) ,「小黃瓜」也是福斯特事務所在倫敦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作品之一。鬱金香塔的計劃高度是305.3米,比倫敦最高建築--碎片大廈(the Shard)低5米。
  • 探索「寧波高度」變化,解鎖一部城市變遷史!
    天封塔 建成時間:1989年 高度:51.5米 始建於695年至696年、原高18丈(約51米)的天封塔,雖歷經兵毀而重建,卻是千年來寧波歷史上的最高建築,曾壟斷了寧波上千年的天際線。
  • 滬三十年租房生活變遷,自如Back To Future租房史巡展開啟
    2月12日,上海三十年Back To Future租房史主題巡展在長寧龍之夢商圈開啟。本次巡展由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發起,是國內首個呈現租房變遷歷史的展覽。其通過ZIROOM租房展覽裝置,真實還原70、80、90年代上海租房間的原本樣貌,期望吸引更多人關注未來租房模式的變化和思考。
  • 2020年國內十大高樓排名,第一仍然位居上海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了房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比肩林立的寫字樓和商業中心拔地而起,逐漸成為中國各大城市興盛繁榮的標誌。這些高樓鱗次櫛比,高聳入雲,使得城市的天際線被一次次的不斷刷新。那麼在我國位居前十的寫字樓和商業中心,你知道是哪些嗎?
  • 三十年來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範式之轉換
    三十年來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範式之轉換 2019年10月13日 09:23 來源:《河北學刊》2018年第2期 作者:李長莉 字號 關鍵詞: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範式;史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