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村莊
既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
更是百姓的迫切需求
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持續提升鄉村風貌
提高玉林市農房建設水平
近日
玉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
《玉林市農房特色風貌管控細則》
(下稱《細則》)
及玉林市農村住房設計方案圖冊
用於指導玉林市村莊與農房
風貌規劃、設計、建設及管控工作
玉林農村建房 每戶宅基地面積限額多少
農村住房怎麼設計
……
這些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細則》都給出了答案
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細則》適用範圍
這一《細則》適用於玉林市政管轄範圍內的村莊農房,以及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和世界自然遺產地、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內的村莊設計、建設及整治管理工作。
農村住房風貌分區及相關管控要求
對於玉林市農村住房的設計,《細則》要求應從地域發展脈絡與傳統文化特色、傳統民居中找到創作原型,對民居的研究應從建築的平面布局、結構特點、立面特色、細部構件、建築材料去進行分析、再創作。其中,要從色彩控制、形制控制、表皮材料、抽象創作等方面進行把握設計。
《細則》還規定了農村住房風貌分區。根據玉林市農房風貌分區,以地域空間為基礎,結合地域民居特色、歷史文化特色等因素,將劃分為容縣、北流風貌區(含玉東新區),陸川、博白風貌區,玉州、興業風貌區(含福綿區)三大片區。
▲玉林市風貌區劃分圖。
此外,《細則》還對農村住房風貌建設上的宅基地面積、建築面積、層數及朝向、外立面等提出相關管控要求。其中,平原地區和城市郊區的住房宅基地面積每戶不得超過100平方米,丘陵地區、山區的住房宅基地面積每戶不得超過150平方米;建築面積不得超過450平方米,建築層數應控制在4層(建築高度不超15米)以內。
三大片區農村住房風貌各具特色
《細則》明確
各片區農村住房風貌特色具體如下
容縣、北流風貌區(含玉東新區):廣府風格
廣府建築是嶺南建築的一個分支,汲取了中西方建築文化的精髓,以獨有的形式詮釋了時代文化,展示兼容並蓄、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體現出開放、兼容、創新的廣府文化精神。建築結構注重通風、防潮、防曬。建築裝飾具有多元性、包容性、重商性、實用性的特點。
▲容縣、北流風貌區(含玉東新區)特色民居方案。
民居特色風貌元素:青磚白牆灰瓦、鑊耳山牆、人字山牆、懸山頂、四坡頂、披簷、豎向柱飾、拱形柱廊(騎樓)、輕巧鏤空護欄、寶瓶欄杆、弧形窗簷、裝飾窗套、木門窗。
▲容縣、北流風貌區(含玉東新區)村貌改造提升方案。
博白、陸川風貌區:客家風格
客家民居建築立面簡單樸實,屋頂多為青灰色,建築色彩自然,屋頂多為懸山、硬山。注重平面布局的空間組合,屋面基本上採用雙向坡面,覆以陰陽瓦。
▲博白、陸川風貌區特色民居方案。
由於房間組合多樣以及地勢起伏變化的原因,建築屋面高低錯落,建築輪廓起伏有致,其建築立面效果虛實對比強烈,立面風格整齊劃一,顯得別具韻律感、層次感和整體感。近代部分客家民居由於受到西方建築思潮影響,外立面做西方古典式處理,傳統平面布局形制及瓦面坡屋頂仍然予以保持。
民居特色風貌元素:青磚白牆灰瓦、懸山或硬山頂、披簷、拱形柱廊、牆體裝飾、凹槽窗套飾線、鏤空花窗、窗頂披簷、木門窗、輕巧護欄。
▲博白、陸川風貌區村貌改造提升方案。
玉州、興業風貌區(含福綿區):綜合廣府風格與客家風格的玉林嶺南特色風格
玉林嶺南特色民居既有廣府風格的中西合璧,又有客家風格的簡單淳樸。具有自然適應性,注重通風、防潮、防曬要求。建築色彩主要以黑、白、灰為主,沒有華麗的裝飾,樸素而淡雅,與周圍風水林的彩色形成明暗、冷暖對比,體現民居建築與其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和諧美。
▲玉州、興業風貌區(含福綿區)特色民居方案。
建築風貌元素:青磚灰瓦白牆、硬山頂、馬頭牆、飛簷翹角、燕尾屋脊、披簷、鏤空花窗、裝飾窗套、木門窗。
▲玉州、興業風貌區(含福綿區)村貌改造提升方案。
這樣的設計建設風格
你喜歡嗎
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期待玉林的明天更美好
來源 |綜合玉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網、玉林晚報等
責編 | 鍾丹丹
校對 | 張冠中
審核 | 陳旭慶
監製 | 韋劍
出品 | 玉林日報社全媒體
☆
☆
☆
☆
☆
☆
☆
☆
【來源:玉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