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甚至沾沾自喜

2020-08-28 最灼見

每個國家的禮儀有所不同,中國式禮貌講究一個&34;字。隨著時代進步,人們開始接受不同的文化,審視傳統文化,改變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問題家長依然沒有注意到,甚至沾沾自喜,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34;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

寶媽小水有一個7歲的寶寶,她平時對寶寶的禮貌很看重,一點點細節都要反覆強調好幾遍。這天,小水的好朋友小良帶著5歲的寶寶到小水家做客。小良做客後,小水突然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良一進小水家,小水立馬迎了上來,招呼她坐下吃東西。而寶寶在一旁看電視,看得有些入迷了,沒有馬上打招呼,小水發現後馬上說:&34;寶寶馬上小聲喊&34;。小良說,孩子這是害羞不愛打招呼,大了就好了,不用說他的。


小水和小良聊天,兩人的寶寶也在一旁玩耍。不知怎麼的,孩子們為一把手槍爭吵了起來,都想玩。小水看到後立馬對自己的寶寶說:&34;可小良卻說:&34;小良和孩子們協商了一會,孩子們決定輪流玩,一人玩一會。

之後,小水和小良開始聊起育兒來,小水說自己寶寶學彈鋼琴一年了,並叫來寶寶要讓他展示一下。可是寶寶們玩得正在興頭上,兒子很不願意去彈鋼琴,小水就在一旁催促:&34;


小良主動為孩子解圍:&34;小水覺得小良說得在理,就沒有繼續逼迫孩子了。跟小良聊完天后小水漸漸發現,自己的這些做法好像挺不適合孩子成長的,這些禮儀看似講禮貌,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有哪些禮貌方式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家長是時候清醒了

1、逼孩子打招呼

從孩子會說話開始,家長就開始告訴孩子遇到認識的人要打招呼。孩子要是漏了,或者沒找到機會打招呼,家長就開始說孩子&34;。其實不然,有些情況下,孩子沒有找到適合的機會打招呼,或者有的孩子比較害羞,對不熟的人不敢隨意搭話。&34;也是孩子的自我防禦,他們太小,往往做不到自來熟。


2、強迫謙讓

有的家長道理不分,只是一味地讓孩子謙讓。像小水就覺得自己的孩子大一些,要謙讓小的,自己是主人,就要謙讓客人。其實這是沒有道理的,應該像小良那樣,分清楚東西是誰的,玩具怎麼分。孩子們之間發生矛盾也一樣,分清對錯,而不是忍讓,讓孩子受委屈。


3、逼孩子展示才藝

有些家長讓孩子學習一樣特長,就是為了展示給他人看。但是,讓孩子學習一樣才藝是在培養他的興趣,培養一項本領,是否展示才藝取決於孩子。如果家長逼孩子展示,可能讓孩子對這項特長失去興趣,還有可能變得恐懼,造成心理陰影。


今日互動話題:你平時是如何讓孩子懂禮貌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古往今來,我國留下了許多禮儀方面的傳統,家長在教育小孩時也常常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有禮貌,但家長們教小孩懂禮貌的方法都正確嗎?李女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工作日的時候小孩都是奶奶在帶,到了周末李女士也會主動把小孩接回家。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古往今來,我國留下了許多禮儀方面的傳統,家長在教育小孩時也常常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有禮貌,但家長們教小孩懂禮貌的方法都正確嗎?李女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工作日的時候小孩都是奶奶在帶,到了周末李女士也會主動把小孩接回家。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總視而不見
    總是習慣性犧牲大寶,要求大寶忍讓,但家長要知道一味的追求這樣的禮貌是會傷害孩子的同理心,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必須無條件退讓。家長常讓孩子做這3種「中國式禮貌」,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是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不要視而不見。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家長還沾沾自喜嗎
    而且我國歷來就有著「禮儀之邦」的美譽,因而大多數家長教育孩子的第一課就是「懂禮貌!」一、「我的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閨蜜的婆婆是小學退休的校長,大半生的時光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婆婆本身就是個非常溫柔的人,出門在外和人交談說話都非常謙虛有禮貌,所以小區周圍的人都很喜歡和她相處。殊不知,閨蜜對這點卻極為「憤怒」。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不少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欣欣一直以來都是眾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她不僅長的好看,從小還特別懂事,見到比自己年長的人都會打招呼。從這一刻開始她終於意識到,"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摧毀孩子!好在欣欣媽及時感知到了孩子的變化,並且開始糾正自己,但是還有不少的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 「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
    導讀:「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沾沾自喜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家長會非常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也許大家並不知道,如今的中國式禮貌,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父母千萬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沾沾自喜,一定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中國式禮貌」正逐步毀掉孩子,家長不僅視而不見,還誇孩子懂事
    但其實在我國還有幾種「中國式禮貌」的行為,這些行為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不對的,但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是違背孩子原本意願的一種「虛偽的禮貌」。如果家長總是逼著孩子這樣做,將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這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起來是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其實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如果你也有,請一定要注意起來。,我們的禮貌講究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在遇到矛盾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要讓孩子學會忍讓。
  • 「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要警惕,別再引以為傲了
    特別是禮貌問題,家長一般都會看得非常重。如果說,平時孩子有不打招呼或者是不講禮貌的情況出現的話,有很多家長就會批評孩子,讓孩子禮貌一些。這種禮貌行為,其實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可有的家長卻毫無意識,依然引以為傲。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家長不但視而不見,還引以為豪
    讓孩子講禮貌,是幾乎所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畢竟我國是個禮儀之邦,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良習俗不能改變。講禮貌的孩子會更受歡迎,當聽到他人的稱讚時,不僅孩子會自信,家長也會很開心。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講禮貌漸漸演變為中國式禮貌,很顯然這是中國才會有的形式。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孩子的未來,家長還在暗自竊喜麼?
    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非常講禮儀的國家,見面問好寒暄這已經成為了禮儀的基礎,所以現在的父母都會要求孩子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當然這樣的教育方法我們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但是這種中國式的禮貌如果被父母強加於孩子身上,那麼就顯得有些強人所難了。
  • 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瓦解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別再沾沾自喜了
    孩子不懂禮貌,家長以巴掌回應,打出的不是禮儀而是「恐懼」鄰居家的小米是個內向的孩子,大家本以為他只是年紀小,所以膽子不大,不敢主動和別人接觸、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甚至連與長輩打招呼都支支吾吾。媽媽發覺了孩子的異常,帶娃去看了心理醫生,經過基本診斷孩子患有自閉傾向,而家長的「逼迫式」禮貌讓孩子內心恐懼感加倍,情況愈發嚴重了,只能定期去做康復疏導,希望孩子能夠儘快走出心理陰霾。
  •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我們國家歷來以「禮儀之邦」聞名,講文明懂禮貌成為固定的行為準則。禮貌的行為有助於人際交往,禮貌的人有助於社會和諧穩定。然而,有一些常見的「禮貌」並非有益,它正在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孩子,你中招了嗎?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 拒絕"中國式禮貌",別讓孩子慢慢被毀掉,家長仍不自知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於"禮貌"格外注重,他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禮貌,甚至給孩子制定條條框框,但這違背了禮節的初衷。當孩子從小被條條框框的禮節所約束,這就成為了他們的負擔,不利於孩子成長。
  • 「中國式的禮貌」逐步毀掉孩子,家長別視而不見,還在誇孩子懂事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所以也禮貌也成為了家長教育孩子必備的品德。中國式的禮貌確實傷透了人心,尤其是孩子,實際上很多中國式的禮貌,成為了成年人之間的客套,給娃帶來的傷害太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中國式的禮貌,正逐步的毀掉孩子。
  • 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你還在沾沾自喜嗎
    文丨逗逗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中國是禮儀之邦,非常注重禮貌禮節,大到整個社會宣揚「講禮貌,懂文明」的風氣,小到每個家庭把「講禮貌」當作基礎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灌輸懂禮貌的思想。在如今社會,一個懂禮貌的人更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也更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引以為豪
    讓孩子講禮貌,是幾乎所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畢竟我國是個禮儀之邦,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良習俗不能改變。講禮貌的孩子會更受歡迎,當聽到他人的稱讚時,不僅孩子會自信,家長也會很開心。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講禮貌漸漸演變為中國式禮貌,很顯然這是中國才會有的形式。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中國的「禮儀之邦」可以說是聞名舉世,中國在教育上自然也離不開對於禮貌的教導,還記得「孔融讓梨」嗎?孔融七歲的時候,將大的梨子讓給了哥哥,給自己留下了最小的那個梨子,這個故事流傳千史,甚至成為我們小時候課本上的一個典範。
  •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然毀掉孩子,很多家長還不明白
    文/小朵朵說育兒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還會從小就教育,正因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完全體現在外表,所以對於禮儀一直都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個家教良好的孩子,基本的禮貌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