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要警惕,別再引以為傲了

2020-08-10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是我們在宣揚的傳統美德。特別是禮貌問題,家長一般都會看得非常重。如果說,平時孩子有不打招呼或者是不講禮貌的情況出現的話,有很多家長就會批評孩子,讓孩子禮貌一些。

這種做法聽起來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是,有一些「中國式禮貌」確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是不值得推崇的一些禮貌行為。

案例:

小曼平時在家中是一個「乖乖女」,不僅學習特別出色,而且還會很多特長。別看她小學還沒有畢業,但是遊泳、鋼琴、聲樂、舞蹈、美術她樣樣精通。

也正是因為小曼非常優秀,所以,在小曼父母的心中,女兒是最最出色的。不管走到哪裡,他們都想要讓女兒給別人展示一番自己的特長。

但小曼對於這些場合總是非常不適應。特別是當爸媽帶著自己去見很多陌生人的時候,小曼就更是不知所措了。

這天,小曼的父母又帶著小曼去參加一個聚會。在聚會上,小曼的父母又開始和大家吹噓自己的女兒有多優秀。說著說著,就讓小曼來給大家跳一段舞蹈。

小曼聽後,嚇得趕緊躲到了父母的身後。這讓小曼的父母感到格外丟臉,於是他們就開始批評女兒沒有禮貌,做得不對。這讓小曼很長一段時間都悶悶不樂,她非常受打擊,也開始疏遠父母了。

分析:

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還是非常常見的,不僅是小曼的父母會喜歡這樣做,還有很多家長也很願意這樣做。而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禮貌」。這種禮貌行為,其實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可有的家長卻毫無意識,依然引以為傲。

「中國式禮貌」有哪幾種?

1. 逼迫孩子展示自己

每到聚會或者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在一起聊天的場合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展示臺。有很多家長都會為了面子去逼迫自己的孩子展示自己,給自己長臉爭光。如果孩子稍有反抗,家長就會像事件裡那樣,批評孩子不懂禮貌。

2. 見人必打招呼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家長常常會在外面逼著自己的孩子和與孩子不是很熟的人打招呼。這對於一些內向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可是當家長看到孩子不說話的時候,就會開始批評自己的孩子不懂禮貌。

3. 大的要讓著小的

這可以說是一個最讓孩子們感到委屈的情況了。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而這個故事中的孔融是主動並且很願意把梨讓給其他人的。但是,現在這卻成為了一種「必須」。很多家長都會不管孩子想不想讓,都要逼著孩子去讓,只因為自己的孩子年齡稍微大一點。

4. 面對稱讚,不自謙就是驕傲

還有一種「中國式禮貌」,就是面對稱讚的時候,一定要自謙,一定要裝模作樣說幾句不是才痛快,否則,就是驕傲。比方說孩子被鄰居稱讚優秀的時候,只有回答自己不優秀仿佛才是正確答案,如果認同了鄰居的說法,就是驕傲。

中國式禮貌都有什麼危害?

1. 讓孩子恐懼社交

家長的這種中國式禮貌,首先就會讓孩子對社交產生嚴重的恐懼心理。你越是逼迫孩子展示自己,逼迫孩子和人打招呼,孩子就越害怕。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每次都迫於父母的壓力才去打招呼,最後她患上了很嚴重的社交恐懼症。

2. 讓孩子越來越壓抑

家長的這些做法,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壓抑。因為這幾種「中國式禮貌」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強迫。沒有一條是可以讓孩子表達內心所想,尊重孩子的想法的。這樣下去,孩子必然會越來越壓抑。

3. 讓孩子變得自卑

家長的這些做法,還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模糊孩子對自己的認知,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內向、敏感。

你平時會讓孩子做這些事兒嗎?你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育兒小貼士:

懂禮貌,確實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是像上述的這幾種情況的禮貌的話,那就不見得是美德了。如果家長總是這樣做的話,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十分不利。到最後孩子很可能不僅沒有變得越來越懂禮貌,還出現了心理問題,家長不該再沾沾自喜了,應該及時意識到這一點。

相關焦點

  • 這些中國式禮貌成為孩子「絆腳石」,家長卻引以為傲,別再坑娃了
    我國是「禮儀之邦」,尤其小孩子們從小就被教育,無論待人亦或者是接物時都要懂禮貌。這雖然是件好事,但如今卻有不少家長誤解了一個「禮貌」。殊不知,這些所謂的中國式禮貌將成為孩子們的「絆腳石」,但父母們卻引以為傲,大家可別再坑娃了。不問清楚,要求孩子一定要謙讓有的時候家長帶著孩子出去玩,如果看到孩子和其他小夥伴之間產生了爭執,甚至都不問清楚情況,就利用別的孩子年齡小或者是女孩等原因責令孩子一定要謙讓,以此來顯現出自家孩子是多麼的懂禮貌。
  • 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逐步毀掉孩子,家長們還在引以為傲?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強調要講禮貌,待人處事上都需要文明講禮貌。可是有些父母對禮貌的理解有些偏差,常常會出現一些「假禮貌」「假客氣」的現象。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貌和道德品質,只是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長為了擁有一個「懂禮貌」的孩子而刻意訓練孩子,而這種刻意的「中國式禮貌」其實反而傷害了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培養孩子懂禮貌固然是一件好事情,這是在教會一個孩子的生存之道,也是讓孩子今後在社會上的有一定的立足之本。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家長不但視而不見,還引以為豪
    讓孩子講禮貌,是幾乎所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畢竟我國是個禮儀之邦,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良習俗不能改變。講禮貌的孩子會更受歡迎,當聽到他人的稱讚時,不僅孩子會自信,家長也會很開心。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講禮貌漸漸演變為中國式禮貌,很顯然這是中國才會有的形式。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家長卻還在引以為豪
    但是,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並非有益,它可能會慢慢地毀掉你家孩子。這4種「中國式禮貌」,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家長卻還在引以為豪所以,家長別裝作看不見孩子的優點,適當地向外人稱讚自己的孩子,並非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 拒絕"中國式禮貌",別讓孩子慢慢被毀掉,家長仍不自知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於"禮貌"格外注重,他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禮貌,甚至給孩子制定條條框框,但這違背了禮節的初衷。當孩子從小被條條框框的禮節所約束,這就成為了他們的負擔,不利於孩子成長。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引以為傲,還進行強制
    ,平時怎麼教你的。一、中國式禮貌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對公開場合厭惡,甚至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厭惡。由此可見,這種獨特的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起到積極作用,相反還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情緒。懂禮貌確實很重要,但是家長們更不應該忽視應該如何讓孩子學會講禮貌。讓孩子從自身的角度懂得禮貌問題的重要性,從他們的角度去考慮禮貌才能真正的懂禮貌,才不會只是「中國式禮貌」。1.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應該怎麼做。但是他們忘記了每個人都是擁有獨立思維的個體。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不少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欣欣一直以來都是眾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她不僅長的好看,從小還特別懂事,見到比自己年長的人都會打招呼。雖然客人們都表示理解,但是欣欣的媽媽卻很生氣,等到好友一走,她就衝到孩子的房間裡怒斥她不懂事。欣欣對此感到很委屈,哭著對媽媽說:"我的時間本來就不多,每天要上課還要上補習班,您還整天讓我做這做那的,我還有沒有自由了!再這樣我就不想呆在家裡了!"欣欣媽媽聽了孩子的話愣住了,沒想到一直以來的"乖乖女",內心居然有這麼多想法!
  • 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瓦解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別再沾沾自喜了
    媽媽發覺了孩子的異常,帶娃去看了心理醫生,經過基本診斷孩子患有自閉傾向,而家長的「逼迫式」禮貌讓孩子內心恐懼感加倍,情況愈發嚴重了,只能定期去做康復疏導,希望孩子能夠儘快走出心理陰霾。這種行為在中國家庭很常見,只不過大部分家長並沒有意識到,有些「禮貌」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律和本性,就像逼迫孩子打招呼一樣,這種典型的「中國式禮貌」反而成為讓「社交恐懼」更嚴重的元兇。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孩子的未來,家長還在暗自竊喜麼?
    因為很多時候父母只是把自己對禮貌的認知傳達給孩子,讓孩子照著去做,卻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很有可能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可是小孩很顯然不太願意開口,小王叫了幾次孩子都表示了拒絕,這讓她不由得有些氣憤,直接說到一個男孩子這麼扭扭捏捏的,一點用都沒有。我及時制止了小王,告訴她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應該尊重而不是強迫,千萬別讓這些中國式禮貌害了孩子。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這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起來是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其實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如果你也有,請一定要注意起來。」這種句子應該有不少家長們都會對孩子說過,我們的禮貌講究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在遇到矛盾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要讓孩子學會忍讓。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引以為豪
    讓孩子講禮貌,是幾乎所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畢竟我國是個禮儀之邦,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良習俗不能改變。講禮貌的孩子會更受歡迎,當聽到他人的稱讚時,不僅孩子會自信,家長也會很開心。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講禮貌漸漸演變為中國式禮貌,很顯然這是中國才會有的形式。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
    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聽話,還有的父母會強制讓孩子學會懂禮貌的思想,而這就是「中國式禮貌」,這樣的禮貌不僅沒有讓孩子養成好品質,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甚至三觀都出現扭曲的情況,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很多家長卻都在做!有哪些行為是屬於「中國式禮貌」的呢?
  •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然毀掉孩子,很多家長還不明白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然毀掉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未來的希望,所以家長都會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告訴孩子懂禮貌:見到站長輩要問好,接他人的物品要用雙手,作為打孩子要讓著弟弟妹妹等,這樣的思維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我們國家歷來以「禮儀之邦」聞名,講文明懂禮貌成為固定的行為準則。禮貌的行為有助於人際交往,禮貌的人有助於社會和諧穩定。然而,有一些常見的「禮貌」並非有益,它正在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孩子,你中招了嗎?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 孩子有這些表現,是典型的「沒教養」,家長別再引以為傲
    現在的孩子確實沒有以前有教養,現在的孩子走親訪友,所到之處跟拆家差不多,總之誰見誰怕。可是,你要說他們吧,他們的家長還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等等。說實在的,其實教養這回事,真的跟年紀大小沒有太多的關係,關鍵是家長怎麼教育的。如果孩子沒有教養,家長意識到了,好好教育,還是好的。但是,我發現現在有的家長,根本意識不到孩子是沒教養,還引以為傲,旁人也沒法說,只能是能躲就躲了。
  • 「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
    導讀:「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的禮貌」逐步毀掉孩子,家長別視而不見,還在誇孩子懂事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所以也禮貌也成為了家長教育孩子必備的品德。中國式的禮貌確實傷透了人心,尤其是孩子,實際上很多中國式的禮貌,成為了成年人之間的客套,給娃帶來的傷害太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中國式的禮貌,正逐步的毀掉孩子。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沾沾自喜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家長會非常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也許大家並不知道,如今的中國式禮貌,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父母千萬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沾沾自喜,一定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甚至沾沾自喜
    每個國家的禮儀有所不同,中國式禮貌講究一個&34;字。隨著時代進步,人們開始接受不同的文化,審視傳統文化,改變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問題家長依然沒有注意到,甚至沾沾自喜,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34;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寶媽小水有一個7歲的寶寶,她平時對寶寶的禮貌很看重,一點點細節都要反覆強調好幾遍。這天,小水的好朋友小良帶著5歲的寶寶到小水家做客。小良做客後,小水突然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