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記憶訓練,我們已經介紹了第一步,熟記數字密碼。那麼第二步就是學會建立自己的地點樁,給需要記憶的內容找個家。
這裡說的地點樁,從專業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述。有的叫做「定樁法」。也就是說,除了地點樁之外,還有數字樁、字母樁、身體樁、人物樁等等。再往大了說,有人稱之為「記憶宮殿」。
作為準備入門的記憶訓練者,我們沒有必要去追求那麼「高大上」的東西,掌握常用的樁子用法,即地點樁就可以了。
所謂地點樁,就是選取我們熟悉的地點作為樁子,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如順時針、逆時針),用於存放我們要記憶的信息。
舉個例子,我們要記住60個數字,前面已經講過,首先將這60個數字轉換成數字密碼,就變成了30個數字密碼。再選擇地點樁,每5個樁子為一組,每個樁子放兩個密碼,那麼60個數字只需要3組15個樁子就可以了。
如果在自己家裡建立地點樁,將客廳、主臥、次臥分別建立三組地點樁就可以了。
以下圖為例,第一組客廳的沙發、餐桌、隔斷門、花架、電視機作為樁子(逆時針),可以容納20個數字。主臥和次臥再安排第二、第三組。
建立地點樁有哪些要求,需要注意什麼呢?
1、地點樁要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比如,自己的家、親戚朋友的家、商場、公園等等。在這些地點裡,你腦海裡能清晰地呈現裡面的設施、物品以及擺放位置。還有經常經過的地方,一路的建築、設施、門店等,一般都記得很清楚。我們把要記憶的內容放到這些熟悉的地點,就很容易產生回憶。
2、地點樁要有明顯的特徵。在一個地點選擇物件作為樁子,一定要有鮮明的特點。同時,同一地點,相同和相似的物品,不能都作為樁子,而只能將其中一個作為樁子。
3、地點樁要按順序構建。假如在自己家裡建立地點樁,可以按照客廳、主臥、次臥、客臥、廚房的順序安排。這5個地點,按照大套小的原則,可以分若干組。比如客廳,進了家門首先是鞋櫃,往前走是沙發,再往前是通往陽臺的大門,大門往左是空調,再往左是電視機。這樣客廳按逆時針,就確定了鞋櫃、沙發、陽臺門、空調、電視這5個樁子。客廳大的,可以選兩組10件物品作為樁子,但一定要按順序。
室外也要講順序。比如從家裡前往某商場,選了右邊的門店作為樁子,就不能同時將左邊的門店編為一組。這樣安排最大弊端,就是在回憶時,容易產生思想跳躍,影響記憶。實際上可以按行進路線,先安排右邊的樁子,返回時再安排另一邊的樁子。
4、地點樁要保持適當間距。兩個地點樁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比如,在家裡確定地點樁,選了茶几就不要選下面的地毯。選了電視機就不要再選電視機櫃。室外要特別注意同一組的5個樁子,不能間隔大了,以看得見為宜。
5、地點樁要固定。能夠移動的物體不宜作為地點樁。如室內一個花盆,天天放在哪裡,某一天可能會被移走;室外一個可移動的攤位,看似天天在那裡,某一天就可能推走。雖然一個地點樁某一天不見了,並不影響我們記憶,但在選擇地點樁時,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6、要加強地點樁的管理。地點樁確定後,要編上號,按順序每5個分為一組。要記錄下來,平時多熟悉。新建的備用地點樁,順序排列、能容納多少內容,都要熟記。
同時,要對地點樁存放的內容進行區域劃分。什麼地點適合存放什麼信息,是臨時性的,還是永久性的,是歷史方面的,還是地理方面的,建立地點樁時就要作好規劃。
根據自己知識的拓展,要不斷貯存地點。據說,一名記憶大師通常在大腦中貯存著成千上萬個地點。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