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

2020-12-25 八閩務林人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

「關於高質量鞏固提升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2571號(資源環境類128號))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具體舉措。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要求,我局會同有關部門正在抓緊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相關工作。  

一、關於建立冰川、凍土、溼地保護機制和補償機制問題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生態保護補償作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重要內容。為加強祁連山國家公園冰川、凍土、溼地的保護,我局會同甘肅、青海2省編制的《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提出了冰川、溼地等的保護恢復任務和要求。同時,積極協調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加大對祁連山生態保護修復的支持力度。2018-2020年,發展改革委通過中央預算內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安排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片區4.6億元;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祁連山國家公園補助1.11億元。  

下一步,我局將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推進完善森林、溼地、草原、荒漠等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建立多元化、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 

二、關於同步將肅南縣涉及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範圍內行政村納入公園總體規劃予以推進問題  

《總體規劃》作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管理的控制性、指導性文件,已獲得批覆,為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奠定了基礎。國家公園正處於體制試點階段,按照《總體方案》《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將完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完成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並與生態保護紅線銜接。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具體工作中,要制定自然保護地邊界勘定方案、確認程序和標識系統,並建立矢量資料庫,在重要地段、重要部位設立界樁和標識牌。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會同青海、甘肅兩省正在全力推進現地勘界立標工作,劃清祁連山國家公園空間邊界。 

關於您提出的「進一步明確國家公園內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相關政策,將規劃涉及肅南縣14個行政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同步納入國家公園總體規划進行建設,重點支持行政村水、電、路等民生建設項目」。《總體方案》提出「嚴格規劃建設管控,除不損害生態系統的原住民生產生活設施改造和自然觀光、科研、教育、旅遊外,禁止其他開發建設活動。」在《總體規劃》中,包括康樂鎮、馬蹄鄉、皇城鎮、大河鄉等在內的肅南縣轄區內鄉鎮被設置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入口社區,規劃由國家重點扶持和地方政府共建,地方政府進行後續管理,主要發展生態旅遊與自然教育,提供特色訪客接待服務,承接並安置國家公園轉移的人口和疏解的相關產業,同時完善各入口社區的基礎服務設施,改善當地民生。

下一步,我局將根據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進展,引導並支持當地政府推進國家公園周邊入口社區和特色小鎮建設。 

三、關於建立跨區域水源保護區先行試點開展生態橫向補償機制問題 

生態橫向補償機制是協調區域發展,引導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意見》明確指出,研究制定以地方補償為主、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辦法。鼓勵受益地區與保護生態地區、流域下遊與上遊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關係。鼓勵在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受各種汙染危害或威脅嚴重的典型流域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在長江、黃河等重要河流探索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  

2020年,我局會同財政部等部門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計劃在包括甘肅省在內的黃河流域九省(區)推進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中央財政每年從水汙染防治資金中安排一部分資金,支持引導沿黃九省(區)探索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資金納入中央生態環保資金項目儲備庫管理,採用因素法分配,資金安排向上中遊傾斜;鼓勵地方加快建立多元化橫向生態補償機制,鼓勵開展排汙權、水權、碳排放權交易等市場化補償方式,逐步以點帶面,形成完善的生態補償政策體系。試點初期,中央財政按照「早建早補、早建多補、多建多補」的原則,對開展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成效突出的省(區)安排獎勵,鼓勵地方早建機制、多建機制,引導地方積極參與。我局鼓勵和支持甘肅省啟動祁連山地區黑河、石羊河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已有試點方案實施期為3年,涉及甘肅省肅南縣等7個縣區。要求流域上遊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同時享有水質改善、水量保障帶來利益的權利;流域下遊地區對上遊地區為改善生態環境付出的成本給予補償,同時享有上遊水質惡化、過度用水的受償權利。上下遊縣區根據實際協商確定補償基準、補償方式、聯防共治機制等,並籤訂補償協議。與此同時,甘肅省對符合考核斷面水質達標、主要水汙染物指標較上年度有所降低等相關要求的縣區予以獎勵。單個縣區3年累計獎勵資金最高可達1000萬元。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配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繼續完善和推進流域生態橫向補償機制,綜合考慮水源地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以及生態服務價值,科學界定水源地保護者與受益者的權利義務。

相關焦點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提案」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提案」復文「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3952號(農業水利335號))我局對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高度重視2018—2020年,連續三年將適時適度擴大推行林長制改革作為重點工作研究謀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林長制相關工作。現結合您的提案,將推行林長制相關情況介紹如下:一、林長制改革情況2017年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行林長制改革。
  • 林鐸在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上...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系統觀念,牢牢扛起肩負的政治責任、領導責任、工作責任,堅決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和持久戰,努力推動祁連山生態保護以及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加快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
  • 對關於在山西省建立中條山國家公園和五臺山國家公園的提案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在山西省建立中條山國家公園和五臺山國家公園的提案」復文「關於在山西省建立中條山國家公園和五臺山國家公園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2562號(農業水利類217號))下一步,在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工作推進過程中,我局將依據確定的程序、標準和規劃,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分期分批有序推進國家公園設立工作。
  • 打造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高端智庫——記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
    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祁連山是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總書記曾就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保護好這方水土,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 祁連山下好牧場 青海綜合施策保護草原生態成效顯著
    已經在祁連縣工作了近30年的祁連縣草原監理工作站副站長馬彥武告訴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青海省派出科研團隊開展治理黑土灘的科技攻關,終於摸清了黑土灘的形成原因,也培育出了適合在高海拔地區生長的優良牧草。「這裡單播了一些青海草地早熟禾,再往裡的一些區域,混合播種了青海冷地早熟禾、垂穗披鹼草、青海中華羊茅等適合青藏高原氣候的草種。」馬彥武說。
  • 《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印發實施
    《規劃》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對標國家規劃綱要,充分徵求吸納了國家有關部委和我省各市州、各部門及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召開
    酒泉廣播電視臺微信號:jqtvwxpt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12月11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出席會議並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必須抓好的底線性任務,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堅持系統觀念,更紮實更有效地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思維,看清問題本質,找準問題根源,堅決有力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
  • 促進自然生態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指出,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汙。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保護和修復是一項專業性、科學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中國一直在按照生態環境要「算大帳、算長遠帳、算整體帳、算綜合帳」的要求,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對大江大河、名山大川、海洋淺灘等精準施策,多維保護,堅決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為促進自然生態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積極行動。
  • ...凝聚共識見實效——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報告解讀
    其中,承辦單位已經解決、採納或列入計劃解決的提案1082件,提案辦理質量明顯提升。  抓落實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提案者圍繞科學推進疫情防控,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等提出29件提案,提案承辦單位高度重視,狠抓落實。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五)夯基礎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國辦印發《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2020年版)》。
  • 民主黨派提案聚焦環境治理:建地區流域水權交易平臺
    在目前公開的提案中,屬於資源環境領域的至少有38個。 這些提案涵蓋資源環境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農村環境治理等多個方面。其中,全方位防治水汙染和農村環境治理是提案最多的兩個領域。而如何綜合運用大數據及其他新興技術來統計和對治汙染,也成為不少提案的關注點。
  • ...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在社會建設方面,圍繞精準脫貧、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提出提案1185件。關於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因病、因災返貧的建議,為完善精準扶貧政策措施、強化脫貧攻堅保障機制提供了重要參考。關於將立德樹人融入教育全過程、發展各級各類教育、提升教師社會地位等意見建議,常委會會議進行專題協商討論,有關部門逐項研究、採納落實。
  •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必須深刻認識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保護與發展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汙染防治攻堅戰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夠深、改善水平不夠高、工作成效不夠穩、涉及領域不夠寬、治理範圍不夠廣等問題。
  • 《中國科學報》「村兩委+」:探路生態有效保護的「祁連山方案」
    一年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9個行政村相繼接到一項重要任務——試水「村兩委+」工作模式。  這種工作模式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以下簡稱青海林草局)調動一線管護隊伍和農牧民參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的重要形式,目的是打通生態有效保護的「最後一公裡」。  所謂村兩委,是指村委會和村支部。
  • 廈門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廈門市2010 年生態創建工作...
    推動轄區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健康發展,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主要工作1、編制規劃,為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基礎一是認真編制「十二五」環保規劃。三是完成了規劃編制前期調研和專題研究工作,先後完成了「四個一案」調查,編制了《「四個一案」暨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實施方案》;完成機動車排氣汙染調查,編制了《廈門市機動車汙染防治規劃》和實施方案;根據國家新出臺的《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考核指標及其實施細則》,制定了《鞏固和深化「創模」成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
  • 祁連山生態破壞事件通報:祁連山生態環保的重要性
    然而,一年多之後,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30日,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對甘肅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督察發現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依然嚴重。  針對祁連山的生態破壞問題,今次中央通報稱,「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抓緊整改,在中央有關部門督促下,甘肅省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情況沒有明顯改善。」
  •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14)】水養沃土,河西綠洲展新姿民勤蔡旗斷面三水匯流。黨的十八大以來,地處祁連山東端的武威市,立足生態地位特殊重要、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基本市情,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大力保護和整治祁連山生態環境,在為黃河流域提升水源涵養提供著源源不斷保障的同時,也依靠祁連山冰雪融水,滋養著武威這片綠洲。
  • 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顯成效
    12月11日上午,湖南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汙染防治攻堅戰專題新聞發布會,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介紹,通過狠抓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其「回頭看」,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雲南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出實招
    二、健全分級管理、逐級落實的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三)完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省委、省政府對全省環境治理負總體責任,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決策部署,組織落實目標任務、政策措施,明確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資金投入,持續推進汙染防治工作。
  • 「海北州」祁連: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通過系統實施總投資6.13億元6大類48子項目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得到充分實踐。近兩年,祁連縣境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問題得到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持續提升,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安全隱患得到消除,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