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協和學院護理學院是在原護理系基礎上於2007 年成立,是學校最早設置的二級學院之一。在協和護理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下,護理學院已發展成實施普通本科教育與高職教育兩個層次,擁有護理學(本科)、助產學(本科)、護理(專科)、助產(專科)、老年服務與管理(專科)五個專業,名師精英薈萃、教學成果豐碩、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高素質護理人才培養基地。
護理學院秉承為維護人類健康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宗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2009 年,高職護理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2011 年,護理學本科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2012年獲批「『211』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建設項目;建成省級精品課程7 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 門。學院教師主持承擔省級教改項目6 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 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 項、三等獎2 項;主編、參編教材34 部。
學院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遵循科研服務教學的原則,大力加強科學研究。學院成立護理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建有3 個校級科研團隊。近五年教師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3 項,省級科研項目10 項,廳局級科研項目23 項,校級科研項目20 項,取得廳級科研獎勵9 項,局級科研獎勵68 項,校級獎勵7 項,發表論文148篇,獲得發明專利1 項。獲批校級首批標誌性科研成果培育項目立項1 項;指導學生成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69 項。
學院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素質優良的專任教師隊伍。2010 年,護理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2011 年《中醫護理學》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2017 年護理學院教師團隊被評為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學院現有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1 名,省級教學名師 2 名,山東省優秀教師1 名,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 名,省級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2 名。2009 年學院被授予山東省教學管理先進集體,2011 年,學院被授予濟南市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2016 年學院被評為山東省三八紅旗集體單位。
學院建有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心,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下設基礎護理實驗區、臨床護理實驗區、人文護理實驗區和模擬病區四個實驗教學功能區,設置53 個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價值2000 餘萬元。實驗教學中心按照醫院真實環境設計,充分融入醫院特點和護理文化,體現了以人為本。2008 年中心被批准為「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山東省『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同時被濟南市列為學生科普實踐基地。2015 年,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6 年,中心被評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為了確保臨床教學和實習效果,學院建立了以附屬醫院為核心,以三級醫院為主體的實踐教學基地。學院與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山東省立第三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等35 所醫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能夠滿足學生見習、實習需要。
學院依託專業優勢,組織學生面向社會開展志願服務。學院成立了「山東省南丁格爾志願服務團山東協和學院服務隊」,面向社區、學校、企業、敬老院等開展身體檢查、心理諮詢、疾病預防、健康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累計1500 多小時,受眾人次20000 餘人次,學生通過志願服務活動,既能將所學知識、技能運用於實踐,提高實踐能力,又能服務社會,體現個人價值,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連續五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服務隊,2016 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志願服務隊。
學校與境外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培養關係,加強了與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啟動了學生赴美帶薪實習項目、學生赴日實習就業項目,與臺灣義守大學、臺灣輔英科技大學開展互派交流生項目。
幾年來,護理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有了顯著提高,畢業生職業技能達標率100%。學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達到97%以上;近3 年畢業生初次平均就業率達到97.5%、畢業生單位滿意率93.5%;護理學院學生以紮實的基本功、嫻熟的護理技術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受到用人單位的讚譽和認可。
(一)培養模式
1、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經過多年的辦學積累和教學改革,護理學專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 具體表現在:
(1)「夯實基礎、注重人文、強化技能、拓展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
在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定位基礎上,結合護理學專業特點,經過研究和提煉,護理學專業形成了「夯實基礎、注重人文、強化技能、拓展創新」的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理念,強調在重視護理技能培養的同時, 將人文素質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致力於培養基礎理論紮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 具有人文關愛精神、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的應用型護理人才。
(2)「211」護理人才培養模式
本專業經過多年實踐和探索,創新性提出並實施「211」人才培養模式,即「2 年基礎,1 年院校共育,1 年實踐」的「211」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以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為出發點和主線,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崗位能力與人文素質融合,學校與醫院合作育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2012 年,本專業承擔的「『211』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被列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
(3)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院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心2008 年被批准為「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和 山東省「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同時被濟南市列為學生科普實踐基地。近年來本專業以護理實驗中心為載體,加強實驗室內涵建設,開發實驗項目,承擔實驗教學和培訓鑑定任務,為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起到重要作用。2015 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6 年被評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雙創」教育:院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嚴格貫徹實施「116511」創新創業教育工程,在學院領導的指導下,在創業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業實踐能力培養交互進行。自2013 年,學院連續四年舉辦院級創新創業大賽、創業沙龍、創業講座等科技文化類活動,組建「開拓者協會」等學術性社團, 累計共舉辦沙龍講座類活動四十餘次,學生參與率高達60%。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挑戰杯」大賽等創業實踐類活動,學院近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69 項,5 項創業項目入駐校創業孵化基地,同時,學院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形成創新創業指導老師、專業課老師和輔導員為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幫助學生解決創新創業中遇到的困難。
(二)就業情況
護理學院涵蓋本、專科兩個學歷層次。畢業生就業率呈現逐年遞增的成果,截止2107 年底,學生就業率達到99%以上。隨著應用型本科教育方針的落實,學生就業率提高,就業方式也出現多元化,出現了勞動合同就業、協議就業、升學、應徵入伍、自主創業等多種靈活就業方式。學院根據《山東協和學院創業就業工作方案》精神,積極落實、跟蹤畢業生就業情況,成立由二級學院院長、分管院長、就業秘書以及相關班主任組成的工作小組,旨在跟蹤回訪學生就業信息、就業情況,畢業生對工作單位滿意度,畢業生薪酬水平,積極想辦法解決未能就業或者就業情況不好的學生問題。同時學院根據往年畢業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在校學生進行創新創業以及就業教育,聯繫用人單位舉辦招聘會,給學生提供就業機會,避免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走彎路。
1、研究生考試:護理學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學生考研情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考 研成功率。從新生入學教育期間就開始培養學生的考研意識,在校期間經常組織各類考研講座,聘請國內外專家為在校學生拓展考研視野,介紹研究生學習、工作情況;邀請已經考取研究生的同學為在校學生傳授考研經驗、介紹心路歷程,幫助學生不斷建立和強化考研意願;藉助社會辦學力量,提高考研通過率。現已形成從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考幫扶,建立了「以考促學,以學促考,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護理學院考取研究生分布於省內外各高校,如澳門科技大學、福建醫科大學、青島大學等國內護理行業較為知名的高校。同時與國內外諸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推免機制,每年向澳門科技大學、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等大學推薦優秀畢業生入校就讀研究生。
2、專升本考試: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身學歷,學院開設在校生實踐課程改革試點本科課 程教學,幫助學生考取含金量高的本科學歷,通過英語等級考試和論文答辯即可申請授予學士學位。
每年針對專科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各類專升本宣傳、動員活動。近年來護理學院考取本科高校分布於山東中醫藥大學、泰山醫學院、濟寧醫學院、濰坊醫學院、濱州醫學院等省內知名醫學院校。
護理學(本科、學制四年、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系統掌握護理學及相關的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具備基本的臨床護理能力,初步的臨床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並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在各類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基礎護理學、健康評估、內科護 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研究、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教育學等。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醫院、社區等護理領域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等工作。
【資格證書】:普通話證、教師資格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全國英語四級證書、護士資格證、育嬰師、美容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學生可參加研究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保證多證就業。
助產學(本科、學制四年、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衛生保健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與助產學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獨立從事臨床助產工作能力,具備基本的護理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具備自主學習、創新創業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夠在各類醫療衛生和預防保健機構從事助產、母嬰保健及計劃生育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助產學導論、基礎護理學、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管理學、助產學、圍產期保健與營養、生殖健康與計劃生育、遺傳與優生、婦幼保健等。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醫院、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指導服務機構、社區保健機構等從事產科醫療及助產、母嬰保健、計劃生育等工作。
【資格證書】:普通話證、教師資格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全國英語四級證書、護士資格證、育嬰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學生可參加研究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保證多證就業。
護理(專科、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能夠深刻領會並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和人文素質,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面向農村和基礎醫療機構,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一線等工作崗位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藥理學、預防醫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眼耳鼻喉口腔科護理學、急危重症護理學、精神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倫理學、社區護理學、老年護理學等。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醫院從事臨床護理;社區基層從事衛生保健、社區護理、老年護理;醫藥相關行業從事醫藥器械、醫藥商品諮詢和銷售工作。
【資格證書】:普通話證、教師資格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全國英語四級證書、護士資格證、育嬰師、美容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學生可參加專升本考試和公務員考試,保證多證就業。
助產(專科、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能夠深刻領會並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法律意識和人文素質,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面向農村和基礎醫療機構,從事計劃生育、母嬰保健、臨床助產、護理等工作崗位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藥理學、預防醫學、健康評估、產科學、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計劃生育技術、眼耳鼻喉口腔科護理學、急危重症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社區護理學、老年護理學。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醫院、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指導服務機構、社區保健機構等從事產科醫療及護理工作。
【資格證書】:普通話證、教師資格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全國英語四級證書、護士資格證、婦幼保健員、育嬰師、護理員、養老護理員、保健按摩師、醫藥商品購銷員、西藥藥劑員、中藥藥劑員等相關職業資格證。學生可參加專升本考試和公務員考 試,保證多證就業。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科、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面向老年服務機構、老年事業產業單位、老年社會團體等領域第一線的,具備老年事業與產業經營管理、養老護理服務、老年生活規劃與設計等能力,能夠從事養老照護、康復保健、健康指導和老齡產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管理學基礎、老年學概論、老年心理學、基礎醫學、中醫學基礎、營養學基礎、人際溝通與交流基礎護理技術、老年護理技術、老年常 見病的預防和護理、老年心理護理技術、社區護理、針灸推拿技術、老年營養與飲食保健、老年服務機構經營管理、老年社會學、老年經濟學、老年法律法規等。
【就業方向】:在各類老年服務機構、老年事業產業單位、老年社會團體等領域第一線從事養老照護、康復保健、健康指導和老齡產業經營管理工作。
【資格證書】:普通話證、教師資格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全國英語四級證書、育嬰師、美容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學生可參加專升本考試和公務員考試,保證多證就業。
監製:劉豔光
編輯:張文慧
圖片:宣傳處
文字:招生辦